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用胶体金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体检的4214名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进行检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14名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总阳性率为21.76% (917/4214);其中男性和女性健康体检者阳性率分别为23.98% (480/2002)、19.76% (437/2212),男性和女性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这些体检者分为<45岁、45~ 59岁、60 ~ 74岁和75~ 89岁4个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分别为19.13% (447/2337)、24.77%(357/1441)、26.09%(102/391)和24.44%(11/45),组间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分布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贵州籍人群对EHF疫苗抗体应答能力和免疫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对60名贵州健康自愿者进行EHF双价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共3次(第0、7、28天),接种前及末次接种后2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抗EHF抗体水平,效价≥1:640为高应答者;效价≤1:80为低应答者,ELISA法检测高低应答组人群血清TNF-α、IFN-γ。结果60名EHF疫苗接种者均对EHF疫苗产生免疫应答,汉族46人中19人(41%)为高应答者,5人(10%)为低应答者;侗族10人中5人(50%)为高应答者,3人(30%)为低应答者;布依族4人中1人为高应答者,1人为低应答者,疫苗接种后TNF-α、IFN-γ均有升高。结论60名。EHF疫苗接种者均对EHF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其中汉族、侗族、布依族对EHF疫苗的抗体应答能力有所不同,同时诱导TNF-α、IFN-γ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 解上海地区电力员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电力员工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健康体检者58876名,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breath test,13C-UBT)快速检测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876名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2.4% (24942/58876),其中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3.9%(18868/43025)和38.3% (6074/15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感染情况:低年龄组(≤30岁)感染率为37.6% (2805/7460),中年龄组(31~60岁)为43.5%(18428/42397),高年龄组(>60岁)为41.1% (3709/9019),每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电力员工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与年龄、性别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地方性抽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抽取新会区会城镇、崖门镇、罗坑镇和杜阮镇的居民以及新会区中医院的体检者和就诊病人,共12036人,进行其甲状腺功能状况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等的关系。结果各项指标异常总检出率为:4镇居民(A组)的T3和T4均为8.5%,FT3和FT4均为7.6%、TSH为21.5%,就诊体检者(B组)的T3为19.0%,T4为18.4%,FT3为16.8%,FT4为16.0%,TSH为30.8%。4个镇的发病率依次是:崖门镇(26.5%),罗坑镇(21.6%).会城镇(19.6%),杜阮镇(13.6%),4镇居民总发病率(21.5%)低于就诊体检者(29.8%):4镇居民和就诊体检者均以31-40岁发病率最高;两组总发病例数男782例,女2199例,总发病率男女比为1:2.8,其中甲亢男女比约为1:4。结论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多,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高碘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省委党校培训学员进行工作压力问卷及一般调查表调查.结果 600名行政管理人员中工作压力中等者占65.2%,偏高者占16.2%,偏低者占l8.7%;相关分析显示各雏度工作压力与总体压力水平相关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组织结构与风气压力、工作职责压力、职业发展压力,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自1955年1月至1989年12月对住院分娩的17263名围产期新生儿出生缺陷140例进行研究,发病率为8.1‰。常见的先天畸形是神经管缺陷67例占异常的47.9%;唇腭裂畸形17例占12. 0%%;心血管与肢体畸形各14例占10%;消化道与多发畸形各12例占8.6%;泌尿生殖道畸形4例占2.9%。围产儿先天畸形包括死胎、死产及新生儿一周内死亡占57.9%,而神经管缺陷死亡率最高。畸形儿产母年龄,35岁以上者明显高于35岁以下者,分别为22.4%(17/760)与7.5%(123/16503)P<0.01。自1984年加强了围产期保健、监测,先天畸形儿的发生率从过去30年的8.9%,降至近5年的4‰。  相似文献   

7.
随着母亲年龄增长,Down氏综合征婴儿出生的危险率显著增加。从存活婴儿的调查得知,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者,其婴儿发生Down氏综合征的危险率约为千分之六。年龄在35—39岁者,危险率约为0.4%,40—44岁者约为1.2%,45岁以上者约为4%。由于早期产前诊断有效性增加,从羊膜穿刺资料得到的Down氏综合征的危险率要比存活婴儿调查资料得到的危险率高。根据羊膜穿刺所得结果,Down氏综合征的危险率在35—39岁年龄组是0.55—1.4%,40—44岁年龄组是2.7—5.8%。然而,在第三届  相似文献   

8.
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与儿童自立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场依存一独立性认知方式与儿童自立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应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对120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评定,根据儿童在自立行为问卷上的总分排序,取上27%人群高自立组,下27%人群为低自立组;②被试的认知方式是依据其在该年级组的镶嵌图形测验平均成绩确定的,将测验总分排序位于上25%的30名儿童确定为场独立性被试,测验总分排序位于下25%的30名儿童确定为场依存性被试.结果:①高自立组认知方式得分显著高于低自立组,场独立认知倾向组在自立行为问卷的学业自立和自我决断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场依存认知倾向组;②认知方式得分与自立行为问卷的学业自立、日常自立、自我决断、自我行动、自我负责以及自立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自立行为水平与儿童的认知方式特点密切相关.与低自立水平儿童相比,高自立水平儿童的认知方式更倾向于场独立性,场独立性倾向者自立水平较高而场依存性倾向者自立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专科护士体格测量数据的可信度,确定专科护士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0~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1名从事儿童体格测量的副主任护师为测量专家,另1名有1年以上体格测量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为对照。分别测量头围、身长(高)、顶臀长(坐高)及胸围4项体格指标1次,记录测量数据。分为〈1岁、~3岁和≥3岁组。计算测量技术误差(TEM)、测量差异均值(MAD)、可信度系数(R)和组间相关系数(ICC)等可信度指标,比较不同体格指标和不同年龄组间可信度的差异。结果 2006年3~10月549名儿童完成了测量,其中〈1岁组224名,~3岁198名,≥3岁127名。①头围、身长(高)、顶臀长(坐高)及胸围的MAD分别为0.17、0.35、0.49和0.64cm;TEM分别为0.16、0.34、0.46及0.59cm,R均为1.00,ICC为0.95~1.00。②各年龄组头围和胸围的M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组和≥3岁组身长(高)的M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3岁与≥3岁组顶臀长(坐高)的M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护士总体测量技术较好,测量差异均在允许范围内。头围测量的可信度最高,其次是身长(身高)和顶臀长(坐高),胸围测量不易准确。规范的测量工具、统一的测量方法及专业的测量者是体格测量数据可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高三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目的为探讨高三学生常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的特点。在重庆市市区与近郊抽取三所中学,实际抽查且资料记录完整者60 4名,年龄分布为17-19岁,平均18±1岁。男生2 87名(4 7 5 %) ,女生3 17名(5 2 5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SLEC ) [1 ] 及应对方式问卷(WOC) [2 ] 对所抽样本施测。应用SAS进行数据处理和t检验。结果 1 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强度就各因子应激强度的绝对值来看,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最为突出,其次为受惩罚因子和其他,而亲友与财产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影响较小。除其他因子分值男生显著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云南省姚安县人群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水平,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姚安县辖区4个乡镇、8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450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人群吸烟率26.3%,其中男性居民吸烟率为52.2%;超重者占9.1%;空腹血糖受损者占8.7%,糖尿病患病率16.9%;高血压患病率为44.5%,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43.0%.结论:姚安县高血压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相当突出,采取社区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百岁组42名,90岁组102名,65~70岁组70名和对照组53名的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百岁组apoE的ε3/3、ε2/3和ε3/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0%、23.8%和2.4%,其ε3、ε2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2.1%、16.7%和1.2%,百岁组ε3/4基因型及ε4、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ε2/3基因型及ε2等位基因频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百岁与opoE基因的ε2等位基因呈正关联,与ε4等位基因呈负关联。结论在新疆维吾尔族,opoE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寿命密切相关,同时也应考虑到长寿是年龄依赖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及自编的相关调查表对上海市区小学一年组至初中二年级(7-14岁)学生861名,男445名,女416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行为问题父母问检出率为6.3%,教师问检出率为10.5%。相关分析表明,A因子两问卷均与性别有关,父母问卷还与母孕期健康状况有关。N因子在教师问卷中有与儿童照料者,考试压力、课外读书环境有关;在父母问卷中与考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了126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年龄、异物性质的关系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岁占29.0%,异物多为骨刺类,1-3岁占65.9%,异物为多种仁类>3岁占11.1%;异物在体内停留<24小时发生感染及肺气肿为35.0%,>24小时者为78.0%;喉及气管异物者发生呼吸困难为77.0%,支气管异物者为8.9%。结论 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生理机能未完善、喂养看护不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旋转三维成像(3D-DSA)与三维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比(3D-CTA).探索其对颅内动脉瘤(AN)(尤其是直径〈3mm的微小AN)的探测能力有无进一步的提高.以及3D-CTA与3D-DSA不同技术之间的对颅内AN检出率的一致性分析。方法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AN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怀疑为AN56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49岁。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由2名影像医师盲法独立判读CTA图像,由1名神经介入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医师共同判读3D-DSA图像。以3D-DSA为“金标准”,评估3D-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不同技术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D-DSA在56例患者中的47例共检出59个AN病灶.其余9例未发现AN。3D-CTA检出AN54个,灵敏度为93-20%~94.90%(均值94.05%),特异度为81.8%。100.0%(均值90.9%):对于AN病灶直径〈3mm,3D-CT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值分别为86_4%和95.0%。对AN的检出.3D-CTA判读者之间及3D-CTA与3D-DSA不同技术之间一致性均为优(分别为K=0.847,均值K=0.802):对于AN瘤体最大径的测量。3D-CTA判读者之间及3D-CTA与3D-DS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256层螺旋CTA对直径〈3mm的微小AN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判读者之间及与3D-DSA之间的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AN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两者联合可提高AN的检出率.为介入治疗AN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省遗传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受检人群126,876名,共筛检出腹股沟斜疝467例,患病率男7.11例‰,女0.22‰。本病60%以上在小儿期发病,汉族和傈僳族高于其它民族,平原的患病率高于山区和丘陵。其发病率具有季节性,1月、8~12月发病率较高。父龄及胎次对发病有保护作用。斜疝属多基因遗传病,男性群体遗传度为66%,12岁以前发病者为91%,12岁以后发病者为47.9%。左、右侧及双侧患病者间的遗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论述了7~8岁儿童主要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作者对4,342名儿童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中包括:2,186名男孩(1,442名白人,729名黑人,14名其他种族及1名不明种族)和2,156名女孩(1,365名白人,768名黑人及23名其他种族)。被研究儿童的父母67%是白人,32%是黑人及1%是其他人种。母亲的年龄在12~48岁之间。白人大多数为20~29岁(65.2%),而黑人为15~24岁(63.5%)。所有儿童均采用外周血作染色体培养。每一儿童用2~3个细胞以G带法进行照相和分析。每当染色体发现异常,则再以10~  相似文献   

18.
黄祚军  朱新义 《医学信息》2009,22(10):2090-2093
目的了解该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以及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2007年3月选择豫东地区某县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18-60岁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作HIV及HCV检测。结果在1730名受调查的村民中共检出102例H1V感染者(总感染率为5.90%),其中既往献血人员的感染率为9.72%(69/710),非献血人员的感染率为3.24%(33/1020);710名献血人员中有献血浆史者的HIV感染率(11.83%)高于无献血浆者(4.43%),献血超过20次者的感染率(15.35%)高于不足20次者(7.05%),1996年以前开始并结束献血者感染率(83.92%)高于1996年以后开始献血浆者(19.57%)。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1@P)调查阐明献血员对这方面知识十分缺乏。结论豫东局部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员中存在HIV感染流行。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采供血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死亡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及不同特征一级亲属自杀遗传度的大小,为制定农村自杀的预防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自杀死亡者153例,对照组153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他们的一级亲属资料,通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他们及其一级亲属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采用Penrose法估计遗传模式,Falconer回归法估算遗传度.结果:自杀家族史与自杀死亡高度相关(0R=13.25).一级亲属自杀遗传度(h2)为(34.0±6.4)%;≥60岁者的自杀遗传度为(51.2±7.0)%,<60岁者(14.8±11.8)%;女性(23.2±10.2)%,男性(46.7±7.6)%;无精神障碍者(31.7±7.1)%,有精神障碍者(42.1±13.1)%;非暴力方式者(39.2±7.8)%,暴力方式者(25.4±10.7)%;低自杀意图者(21.6±13.6)%,高自杀意图者(38.1±7.1)%.结论:在农村自杀死亡者中,遗传因素可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较高年龄、男性、有精神障碍、非暴力方式、高自杀意图的自杀死亡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人群(MSM)高危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MSM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其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资料经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了1000名MSM,平均年龄(27.8±9.1)岁。调查结果显示,MSM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8±3.4),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56.8%是男性。近6个月有78.6%的MSM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男性性伴数平均是3.7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只有31.8%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10.4%,梅毒感染率为9.3%。结论MSM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多性伴和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中的快速蔓延;针对MSM的监测,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