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热原质注入人体后引起人体的发热反应叫热原反应,临床上多发生于大液体的静脉注射过程中,因此又称为输液反应.引起输液反应的物质很多,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活性最高,由于它有很强的致热活性和耐性,常规的湿热灭菌不能完全将其破坏,一旦输入了有细菌内毒素污染的药液,就会引起病人发冷、寒颤、体温升高、出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重者甚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病人的生命.由于细菌无处不在,因此细菌内毒素的污染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柳涌  施吲德 《安徽医药》1998,2(2):30-32
在大输液的质量检查中,热原检查是必须检验的一个项目,合格后方能使用。而引起人体发热的热原质有类固醇、细菌内毒索、病毒及其它微生物。这些物质中,细菌内毒素生物活性极强、不易被破坏去除,而其它致热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或高压灭菌中梭破坏、滤除或死亡,因此大输液涉及的热原反应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伯镝 《中国药业》1999,8(1):54-54
输液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输液反应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输液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作一浅析。1热原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1]。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目前,各种输液热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 ,本文就药源性方面的原因作一浅析。1 热原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 ,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输液热原检测除了家兔法为2 0 0 0版《中国药典》法定方法外 ,现在鲎试验法也被采用。该法系用凝胶法 ,操作简便 ,灵敏度高。另外还有几种定量测定如比浊法、产色基质法等…  相似文献   

5.
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的原因作一浅析. 1 热原 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输液热原检测除了家兔法为2000版<中国药典>法定方法外,现在鲎试验法也被采用.该法系用凝胶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另外还有几种定量测定如比浊法、产色基质法等也能检测输液热原.为了杜绝药源性的热原反应,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工艺改进把内毒素的含量降到最低程度,在检测中也要严格执行2000版<中国药典>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输液中联合用药引起输液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输液中联合用药引起的热原反应及不溶性微粒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鲎试剂测定输液中加入药物后内毒素含量的变化 ,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加入品种多或粉针剂总量大的输液内毒素含量增高 ,不溶性微粒增加 ,反之则变化不大。结论 联合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否则可因各药物致热物质累加和不溶性微粒增加而引起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凤  江红 《药学实践杂志》1998,16(5):282-284
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定的给药方式有利于联合用药,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速效和高效,这些作用优于片剂和针剂。然而大输液的不良反应也相当严重,因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和致病人死亡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预防和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是开展临床药学提高护理质量的内容之一。一、热原反应的"双热峰"及危害热原是细菌死亡后细胞壁破裂时释放的一种内毒素,主要致热活性是脂多糖。人体注人含内毒素的液体达Indkg以上,在lh和3h有两次体温上升的高峰,称"双热峰"。第一峰是内毒素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第…  相似文献   

8.
吴国庆  丁莉 《安徽医药》1998,2(3):37-38
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是保证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而热原的主要致热成分是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它具有脂多糖的化学结构,有多种生物活性。污染了内毒素的药液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等热原反应。实验证明,供试品中没有内毒素就不会发生热原反应。因此,控制供试品的内毒素限量,就能有效地防止热原反应的发生。目前,检查药品内毒素限量的方法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即鲎试剂试管凝胶法,简称鲎法。它快速、准确、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9.
林英  周素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10-3311
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具等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这一种方法由许多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一旦被疏忽都有可能被细菌或热原所污染,输液被热原污染,就可导致输液反应(因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致热性物质,它是由蛋白质和磷酯  相似文献   

10.
<正> 自Beeson等从中性粒细胞中提纯一种称为“白细胞热原”的致热物质后,使人们对热原引起发热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随后,有学者证明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等也能产生同样致热物质,目前,统称为“内源性热原”。一般认为来源于骨髓的吞噬细胞才能释放内源性热原。外源性热原包括微生物类和非微生物类。除少数例外,极大部分外源性热原进入机体后,首先激活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原进入血流,到达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体温上升而产生发热反应。外源性热原如内毒素在化学性质等方面与内源性热原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医院药剂工作28年来,在临床输液中输液反应是常见的事,现作如下几点叙述浅谈。热原是由于细菌,特别是某些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进入人体后而产生一种的不良的反应。究其原因:一方面热原广泛存在于天然水、自来水,及某些药物、容器、滤器、橡皮管和输液用具等物质中易被热原污染所致。另一方面亦可因临床输液操作不妥当而引起输液反应。当热原注入人体后,其主要反应表现是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数的改变。在注入一定量的若含有热原的输液后,会在0.5~0.8h内使病人产生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昏晕、四肢关节疼痛、肤色灰白等不…  相似文献   

12.
输液疗法是当代临床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临床使用输液患者多数为危重病人,体质弱,耐受性差,在输液中若稍有疏忽,就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临床输液反应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1、由于液体本身含有热原引起。 热原(Pyrogen)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热原的实质是细菌内毒素,致热作用极强,含有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0.01ug/kg就能使人发热。当液体输入100ml(约0.5h)时,进入机体的热原浓度将达到高峰,病人就出现冷感、寒战、发热(有时体温升高至40℃左右),严重者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3.
热原也称致热物质,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其致热作用较强,如因操作及空气污染而使热原进人体内,或一次性输液(血)原材料有污染,虽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不能清除这些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均会发生热原反应,轻者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鲎试剂法检查热原的应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鲎试剂在药剂工作中的应用,各医院药剂科有不少有关鲎试剂操作的经验及论文报道.热原,是指进入机体后能引起机体发生异常热反应的一类物质。包括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菌及其尸体、立克次体、霉菌、病毒、不溶性微粒、内外毒素等等。其中以G~-杆菌产生的内毒素致热力最强,因此也有热原就是内毒素之说法也仅能说内毒素是引起热原的主要因素.鲎试剂法是利用鲎的变形细胞与微量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现象,作为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鲎试剂对内毒素特别敏感,很微量的内毒素即可检出.但对非内毒素引起的热原,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医院中无菌检查这个项目基本上没有开展,误认为如果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为阴性则无菌检查也为阴性,反之,如果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为阳性,则无菌检查也必为阳性。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判断,无菌与细菌内毒素致热原反应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无菌检查系指检查药品及其敷料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一般检查分为细菌(需气菌,厌气菌)检查,霉菌检查。霉菌属于真菌,不会产生内毒素,有的可致类似热原反应,但不是内毒素所引起的,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层的结构成分(脂多糖成分),细菌内毒素是导致内毒素血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一批散在输液反应的甘露醇注射液内毒素定量分析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细菌内毒素自动定量分析技术,对一批热原检查合格而临床出现散在输液反应的甘露醇注射液进行了内毒素定量分析考察。结果表明,该批产品内毒素含量达到了其内毒素限值,是造成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输液反应的特点,分析指出脑血管系统珂能会增加机体对热原质的敏感性,结合甘露醇注射液的生产过程,认为其易于热原质的污染,生产部门必须预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173例临床输液热原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临床输液热原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和预防对策。方法:收集门诊,病区发生的输液热原反应173例,对相关输液作内毒素,微粒和澄明度检测,并考察配伍药物,病人因素,环境及气候影响。结果:发生热原反应的输液残液,其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均显增加,且配伍药物种类,操作是否规范,病人年龄,环境及季节因素等对热原反应的发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输液治疗的规范化操作及配伍药物的合理性是减少输液热原反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高念菲(上海金山县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201500)临床输液热原反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和复杂的问题。当注入人体输液中含有热原的量达1μg/kg以上时可致热原反应,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使人体产生发冷、继而颤抖、发热、出汗、昏晕、呕...  相似文献   

19.
宾漫容  陈焕勇 《中国药师》2001,4(3):201-203
热原(Pyrogen)是泛指一切可以引起人体及动物发热反应的物质。细菌内毒素是一种与G-(Gram negative)细菌细胞壁相关的热原物质,是迄今发现水溶液中最普遍的热原。药品注射剂的热原  相似文献   

20.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前言 来源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是药品污染了热原而引起的毒性发应的最常见原因.它们的致热活性远远高于其它致热物质的活性.这些内毒素是脂多糖.尽管有一小部分热原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可以排除非内毒素性致热物质的存在,检品中不存在细菌性内毒素意味着没有致热成分,这种结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