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连续性摄片对食管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数字连续摄片,以每秒2—4幅的速度,对1650例患者采用三种体位食管造影检查。结果:1650例中,X线显示正常814例,食管炎474例,食管裂孔疝46例,食道静脉曲张51例,食管癌107例,胃底贲门癌90例,食管憩室48例,贲门痉挛7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双位癌2例,食管溃疡5例,食管息肉1例,Barrett食管2例。结论:数字连续摄片可以动态地观察食管的运动过程,极大提高了食管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郑之华 《中外医疗》2009,32(10):156-156
目的探讨CT检查与X线造影在食道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3例食管癌患者行X线食管钡剂造影和食管CT扫描,测量病变长度,外侵深度、外侵范围、管壁厚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对比分析。结果X线追影和CT检查发现食管癌病变长度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能较准确发现病变长度和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对分期、随访、预后判断很有价值。X线造影对食管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对食管癌检查能得到定位、定性,定型诊断。结论X线钡餐和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双重对比造影、螺旋CT在食管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9例食管癌住院病人行食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及螺旋CT检查,所有影像学发现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以确定病变在食管壁的侵犯深度.结果:对于总的食管癌T分期,螺旋CT检查(73.5%)较食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59.2%)有更高的准确率(P<0.05).食管双重对比造影T1分期准确率为80%,而螺旋CT无法区别T1、T2期.螺旋CT T4分期准确率(87.5%)高于食管双重对比造影(25.0%)(P<0.05).结论:食管双重对比造影对T1期食管癌的诊断较螺旋CT更有价值,而螺旋CT能更好显示T4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及分期,探讨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建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分析2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对比螺旋CT薄层重建前、后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结果:26例病例中Ⅰ期5例、Ⅱ期15例,均行手术治疗,6例CT检查有邻近脏器的侵犯、或远处转移,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螺旋CT薄层重建前、后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正确率提高。结论:螺旋CT检查对食管癌涉及的范围、局部侵犯的程度均能很好的显示,螺旋CT薄层重建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对降低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 X线钡餐及 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 3例食管癌患者行 X线钡餐检查和 CT扫描。结果 :X线钡餐和 CT检查发现食管癌病变长度不同 ,具有统计学意义。 CT检查能较准确发现病变长度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 ,对分期、随访、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X线钡餐对食管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 ,对食管癌检查能得到定位、定性、定型诊断。结论 :X线钡餐和 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1 ]。  相似文献   

6.
上段食管癌虽然在食管癌中占的比例较少,但其发病人数并不少见。高质量的摄片对上段食管癌的确诊、治疗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上段食管钡剂通过最快,病变不容易在点片上显示清晰,在基层医院对早期上段食管癌的摄片造成一定困难。我院通过100例早中期上段食管癌的摄片,总结出一套摄片方法,能较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CT未问世之前 ,诊断食管癌和判断其有无外侵或远处转移依靠食管造影、胸片、食管镜等检查 ,对肿瘤的外侵及远处转移常难以准确诊断。CT能显示病变部位的厚度、范围以及周围脏器的结构关系。CT扫描对食管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都十分重要。1 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行CT扫描检查并经手术或食管镜活检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46例 ,其中男性 41例 ,女性 5例 ;年龄 40~ 78岁 ,平均年龄60 .5岁。临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CT扫描方法 :按常规胸部CT扫描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0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和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钡餐均能发现食管癌,大多为中、晚期;CT检查基本能发现病变,同时还能发现有淋巴结肿大或周围软组织侵犯征象.结论: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食管癌有效的传统检查方法,CT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两者结合能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食管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食管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和CT仿真内窥镜成像,并与其传统CT轴位图像、X线钡餐造影结果对比。结果:①15例食管癌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图像与传统CT图像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观察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外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②多平面重建可在不同方位以最佳角度对食管肿瘤进行观察。15例食管癌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从头侧或足侧观察食管壁和腔内病变形态,获得类似纤维食管胃镜的结果。③X线食管钡餐造影能较好地电灯显示管腔粘膜的改变及癌瘤的长度,是普查的重要方法。结论:螺旋CT图像较传统CT图像及X线钡餐造影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纤维食管内窥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多排螺旋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诊断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内窥镜病理确诊,并作MD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经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对比CT表现与手术结果分期.结果:MDCT能精确显示食管壁的增厚程度,明确对邻近脏器侵犯,对局部和远处淋巴结显示的敏感性较高,对远处脏器的转移只要扫描范围充分,均能明确诊断,CT与手术结果分期基本相符,但对小于1.0 cm的淋巴结是否为转移诊断有一定难度.结论:食管癌MDCT检查对食管癌分期、手术可切除性、放疗的重点和范围,以及预后的估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扫描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食管癌CT扫描影像学表现、肿瘤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分析CT检查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47例患者食管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中管壁环形增厚39例,偏侧性增厚8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9例,其中侵犯气管8例,血管5例,纵隔胸膜5例,心包1例。淋巴结转移:食管肿瘤旁8例,隆突下5例,胃左动脉旁4例,气管食管沟3例,贲门旁2例。CT诊断原发性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85.11%,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99%、76.60%、78.72%。结论:CT扫描可显示食管癌的形态、大小、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利于指导术前肿瘤分期,对确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钡餐造影和CT在食管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CT和钡餐造影在食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CT和钡餐造影,其中51例行放射治疗CT定位,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⑴钡外造影能准确定位,显示病变实际长度,确定病理类型。⑵CT外侵检出率为80.6%,钡餐造影为31.8%,以中上胸段食管癌外侵率高,主要侵犯部位为气管、支气管和主动脉。⑶淋巴结检出率CT为37.5%,钡餐造影为0。⑷CT发现有远处转移6例。结论:钡餐造影是食管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同时患者在术前或放射治疗前进行CT检查,为确定临床分期、估计预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设计最佳的放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价值,是钡餐造影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超声内镜检查( EUS)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术前经内镜病理及术后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本组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及EUS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肿瘤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检查联合对食管癌分期判定的准确。结果:增强CT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66.7%,对T3、T4期判定显著高于T1、T2期( P<0.05),对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3.5%;EUS检查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1.7%,各分期判定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对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61.2%;增强CT联合EUS检查判定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95.0%,对N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95.9%,联合检查判定术前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 P<0.05)。结论:增强CT联合EUS检查可显著提高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均做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颈部、纵隔及上腹部,取层厚及间隔各10mm,必要时于病变段或肝胃韧带处5mm薄层扫描。扫描前尽量参阅常规食管造影片作对照,扫描同时要求病人吞服3%的碘水溶液或其与甲基纤维素调成的糊剂,以免CT扫捕时漏检。结果20例食管癌患者都得到了较明确的诊断,其中10例患者直接做了增强扫描,这样易于鉴别增大的淋巴结和血管影,也易于判断纵隔结构受侵犯情况,达到了分期的目的,且术后及放化疗后随访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结论CT检查对食管癌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临床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1)食管癌的术前分期。(2)手术后随访了解有无复发;(3)放射治疗或化疗后的疗效评估;(4)解决有关的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股骨头早期无菌坏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在边远地区不少病人已出现了临床症状,X线摄片得不到有价值的诊断资料,CT机应用以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出现了髋部疼痛症状,临床试验室检查,可能是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但常规X线片显示大致正常,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CT、MR扫描检查,可以认为优于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能提高X线与CT、MR优势互补,提高影像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季冬  王永保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20(3):259-259,256
目的:探讨CT扫描对食管的肿瘤范围、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5例资料。结果:CT检查能明确食管癌的部位、大小、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邻近和远处的浸润。结论:CT检查对于食管癌术前分期和手术切除有重要意义,帮助选择最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食管癌切除术120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施行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胃食管单纯吻合法。结果:治疗组60例病人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食道吞钡摄片或胃镜检查,提示无吻合口狭窄。对照组60例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胃镜或食道吞钡摄片证实15例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结论: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有降低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食管癌的CT分期及可切除性。方法对55例食管癌患者均实施了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镜检查及CT扫描,重点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CT均显示出食管癌的准确部位、厚度、实际长度、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分期和判断手术切除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研究。方法:对2000—10—2002—01具有完整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TNM)的食管癌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食管影像学检查可用于术前食管癌分期,影像T与病理T经Kappa检验两种分期无差异,有较好的一致性。影像N与病理N经差异性卡方检验,两种分期有差异性,一致性较差。结论:目前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评估食管癌术前分期,有较大的临床使用价值。但诊断淋巴结转移尚存在不足。寻找更有效的淋巴结转移诊断技术是提高食管癌木前分期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陆健  陈霜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3-2364
目的:分析CT检查对食管癌分期的意义。方法:搜集我院食管癌CT扫描80例,根据其CT征象及手术病理,以1981年Moss提出的1983年Reinig作补充的食管癌分期为标准,80例中,Ⅰ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39例,Ⅳ期10例。结果:CT能精确显示肿瘤对周围脏器侵犯,与手术对照正确率达85﹪以上,对远处脏器的转移能明确诊断。结论:术前对食管癌行CT检查分期,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