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滑移矫正率),两组患者术后腰椎JOA评分情况,脊髓功能评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为(26.1±2.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腰椎JOA 评分为(18.9±1.9)分,两组患者的腰椎 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 7607,P=0.0000)。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级与对照组相当,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术后无神经缺损并发症出现,无U型棒及椎弓根钉松脱、断裂并发症出现,滑脱节愈合良好。结论 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症是常见的脊柱病患,分为真性滑脱(椎弓根峡部裂)和假性滑脱。而多节段腰椎滑脱,发病率低,由于多伴有椎弓峡部裂,脊柱极不稳定,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性严重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需行手术治疗。我科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问“颗粒”骨块植骨及cage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植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症状性双节段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12例有临床症状的双节段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JOA腰痛评分标准、Smiley-Webster功能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aillard指数综合、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aillard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miley-Webster功能评分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Lenke评价植骨融合结果:A级20个节段, B级4个节段。结论腰椎后路峡部植骨或椎体间融合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治疗症状性双节段峡部裂的有效方法,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唐耀华  何福元  何正华  唐振华 《河北医药》2013,35(16):2487-2488
腰椎滑脱是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1]。其原因主要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发育不良性是因骶骨上缘或第5腰椎椎弓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是椎体椎弓峡部有裂隙不连续,或是椎弓峡部延长变细等原因致椎体滑脱[2]。获得性腰椎滑脱分为退行性、创伤性、手术性和病理性。本文采用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椎体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崩裂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12例腰5椎弓根崩裂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钩.棒系统单椎体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临床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8例,良4例。结论应用椎弓根螺钉钩一棒系统单椎体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崩裂后固定、融合效果好,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少,适用于L5椎弓根狭部崩裂或伴2度以内滑脱、慢性腰痛或神经根压迫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比较研究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和经椎板拉力螺钉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节段内同定及植骨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38例.经椎板拉力螺钉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2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效果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优于经椎板拉力螺钉;并发症方面,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脱钩1例,经椎板拉力螺钉系统神经根损伤1例.按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效果,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的优良率为94.6%,经椎板拉力螺钉的优良率为92.6%,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与经椎板拉力螺钉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及植骨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鄢裂手术操作容易,失血量少,固定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实.推荐使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Hibbs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椎弓峡部裂及Ⅰ、Ⅱ度滑脱症的效果。方法临床治疗并随访100例腰椎弓峡部裂及Ⅰ、Ⅱ度滑脱症患者,按症状改善,植骨融合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1—11年(平均6年),其中症状改善95例,植骨融合87例,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80例,优良率89%。结论改良Hibbs后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弓峡部裂及Ⅰ、Ⅱ度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春萍  翟明玉 《中国医药》2009,4(5):376-377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固定并植骨治疗青少年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32例腰椎峡部裂应用空心螺钉固定峡部取髂骨植骨融合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峡部植骨骨性融合率93.8%(30/32),假关节率6.2%(2/32),下腰痛JOA评分治疗改善率98.5%。结论空心螺钉固定峡部并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峡部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在腰椎椎弓峡部不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提高检出率。方法 用SHIMAudzu4500-TECT机检查,总结30例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患者CT征象,并结合定位像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特征性表现是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在CT诊断明确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病例中,18例在侧位定位像上,同一腰椎上、下小关节突间出现骨质不连续,12例局部骨质结构紊乱、增粗。结论 常规CT检查腰椎间盘病变时,在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情况下,如果定位像上腰椎椎弓部上、下小关节突间出现骨质不连续,类似椎体“断尾征”,以及局部骨质结构紊乱、增粗时增加扫描范围,对腰椎弓峡部不连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4例腰椎峡部裂患者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4例患者中,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项圈征"椎弓峡部裂边缘硬化,腰骶关节间隙变窄;椎弓骨环连续性中断,椎弓根下缘层面、椎体上下关节突之间低密度裂隙影,骨质断面呈不规则锯齿状,骨块影以及椎体滑脱等特征性征象。结论CT扫描比X线平片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更具优势,但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体峡部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评价钉-钩系统峡部重建术治疗单纯腰椎峡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以来,应用钉-钩系统峡部重建术治疗单纯腰椎峡不连10例, 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26 岁,平均22岁。L22例, L3 1例, L43例,L54例均为双侧峡不连。所有患者均主诉明确的腰痛, 持续6 个月以上,且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腰痛疼痛评分(VAS) 7.2 分。采用常规后正中切口,清楚显露相应节段的椎板、峡部及椎弓根进钉点,并确定病椎。置入椎弓根钉,切除峡部断端的硬化骨及瘢痕,用磨钻打磨峡部断端至出血为止,做好植骨床,于自身髂后上棘取松质骨并制成骨泥植入峡部植骨床,安放病椎椎板钩, 放置连杆后将固定系统锁紧。结果: 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VAS 评分2.2 分,平均随访18个月,通过术后X-ray和CT 评估峡部融合情况,融合率为100%,平均融合时间为6.5个月。随访12~36个月, 峡不连处植骨均骨性愈合, 未见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结论: 对于年轻的、单纯腰椎峡不连患者可以采用钉-钩系统峡部重建术进行治疗,可避免脊柱融合术,且操作简便,创伤小,可使腰椎峡部断端达到很高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32例此类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椎板减压后将马尾神经回纳于椎管内,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植骨,放置后路AF系统,撑开压缩的椎体,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并用足型打压器向腹侧打压突入椎管的椎体骨块,恢复或基本恢复椎管椎体矢状径,最后无张力状态下修复硬膜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28例病例术中见硬膜囊多处纵行撕裂,马尾神经疝出并嵌入骨折间隙,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椎管前后径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应及时行后路手术,避免马尾神经继发损伤,伤椎植骨并椎弓根钉撑开固定,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CT扫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扫描(定位线与椎弓垂直的扫描方法)和反角度扫描(定位线与椎弓平行的扫描方法),包括整个椎弓,层厚3mm、层距3mm,分析5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不同角度扫描所显示的腰椎峡部断裂CT影像表现有差别,常规扫描显示腰椎峡部裂46例,2例可疑,2例未见显示,但对椎管变形、狭窄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等继发改变显示良好;反角度扫描清楚显示50例腰椎峡部裂,腰椎峡部裂隙宽度、增生硬化及裂隙周围骨块显示良好,但对椎管狭窄、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等显示不如前者。结论两种不同CT扫描方法对椎弓峡部裂及继发改变各有优劣,两种扫描方法相结合能较全面、客观显示腰椎峡部裂及继发改变。对诊断腰椎峡部裂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3年至1996年,共收治直接颈部损伤30例,其中枢椎峡部骨折1例,枢椎峡部骨折即是Hangman骨折。Hangman骨折是少见的外伤性上位颈椎损伤,其特点是枢椎双侧椎弓峡部骨折,有时伴有椎体向前移位。Wood在1913年首次描述了绞刑者的枢椎弓峡部骨折的特点。后来发现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也可以引起类似损伤。Schneid等在1965年对此种损伤进行详细分析后命名为Hangman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腰椎压缩>2/3骨折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恢复腰椎椎体高度并经椎弓根植骨;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横突间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恢丢失高度测量,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组间t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椎弓根植骨组33例随访18-24个月,术后椎体高度丢0-5%,平均2.3%;组间比较P=0.425>0.05,说明经椎弓根植骨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对照组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横突间植骨术后椎体高度丢10-25%,平均16.7%;组间P=0.953>0.05,说明对照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33例予以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腰椎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高度丢失与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并经椎板横突间植骨组行秩和检验(P=0.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防骨折椎体高度丢失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肖涛 《哈尔滨医药》2011,31(3):164-165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裂,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  相似文献   

17.
李云  李迎春 《黑龙江医药》2012,25(6):855-856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39例椎弓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结果:25例病人进行了X线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20例;39例病人进行了螺旋CT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39例。结论: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螺旋CT扫描比X线平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V形截骨以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对31例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经椎弓根或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治疗。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31例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结果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0-15°,平均5°,矫正率为85.7%。术后腰痛明显缓解。结论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改善良好,植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滑脱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的常见病因之一 ,手术方法很多 ,如椎板切除减压术 ,后路 Steffee、Dick、器械复位内固定、横突及峡部间植骨等。近 10 a来随着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技术的发展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1997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应用 RF- 型椎弓根螺钉系统 [1] 治疗腰椎滑脱 2 4例 ,经过彻底减压、复位 ,坚强内固定 ,椎体间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 3 5岁~60岁。腰椎滑脱按 Meyerding法分度 [2 ] 度 8例 , 度 12例 …  相似文献   

20.
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差,多数人需手术治疗.我们收治9例成人多节段腰椎峡部崩裂性滑脱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全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