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确诊为癌性SVCS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原发病变:肺癌位于右上肺叶8例,右上纵隔型7例,淋巴瘤2例,侵袭性胸腺瘤1例.(2)上腔静脉梗阻征:单侧压迫(5例)、半环状包埋(8例)、环状包埋(4例)、夹心状包埋(1例).(3)继发侧枝循环:侧枝循环开放10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全面、准确地诊断SVCS,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 30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块状、附壁样缺损,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64-slice 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疾病及支架置入术、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并采用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其中30例患者近期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CA)。结果:120例患者可评价冠脉节段1377个,可满足诊断的冠脉节段1341个,占97.39%。30例患者近期行CCA检查,MSCTCA诊断冠脉狭窄节段103个与CCA相符,占88.03%,显示轻、中、重度狭窄及血管闭塞与CCA符合率分别为77.8%、93.3%、91.6%、77.8%,得出64SCTCA诊断冠脉狭窄敏感性97.52%,特异性96.02%,阳性预测值95.16%,阴性预测值96.01%。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成为筛查、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及支架、搭桥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成像(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高级血管分析(AVA)处理.32例主动脉病变均经临床、手术证实.结果 32例主动脉病变中,主动脉夹层16例、假性动脉瘤7例、真性动脉瘤4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主动脉离断2例.MPR对内膜破口、附壁血栓显示较佳.内膜片及初始破口显示率为81%(13/16),7例假性动脉瘤周围血栓,显示率100%(7/7);CPR简单、直观显示病变全程,显示率100%(32/32);MIP对钙化及管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显示率84%(27/32);VR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周围血管关系,显示率100%(32/32);AVA对测量血管管径、血管横截面积具有意义,显示率44%(14/32).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CT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和MR检查拟诊为脊髓血管畸形的15例患者进行了CTA.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进行了DSA检查.其中4例行于术治疗.将CTA图像与DSA和手术所见进行对照,从判定畸形的类型、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可能存在的瘘口等方面,对CTA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15例脊髓血管畸形经DSA和手术确诊,分别为6例髓内动静脉畸彤、2例髓周动静脉瘘、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和4例Cobb综合征.CTA对15例患者的分类和对病变累及范围的判断与DSA结果一致.CTA清晰显示了病变的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5例动静脉瘘中4例CTA判断的瘘口位置与DSA所见一敛,另1例为复杂血管畸形,瘘口难以辨别.CTA还清晰显示了4例Cobb综合征位于椎旁和皮下的畸形血管团.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以判定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快速、无创地显示其主要病变特征,可作为该病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探测器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者行64层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观察64层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起源、冠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并对桥血管和支架通畅性进行观察。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为6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64层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变异血管及心肌显示较佳;对冠状动脉内斑块、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桥血管及支架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层探测器CTCA可作为冠心病、壁冠状动脉、血管变异及心肌病变的筛选手段及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77,自引:13,他引:7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Moyamoya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Moyamoya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MSCTA检查,在ADW4.2工作站上作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结果:MS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i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影,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7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伴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迂曲延长。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Moyamoya病血管改变特点,检查方法简单、快捷,重建图像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空间结构关系,可为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经临床和MRI证实的臀中肌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进行观察,并通过选取多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与对应健侧臀中肌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8例中7例于患侧臀中肌止点(即股骨大转子)附近出现点、条状或结节状钙化;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CT值(39.1 HU)低于健侧臀中肌CT值(51.2 HU)(t=6.910,P<0.05).结论 臀中肌综合征常合并患侧股骨大转子周围钙化影,通过测量臀中肌CT值可准确判断臀中肌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椎动脉走行及其毗邻关系复杂,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系密切。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椎动脉及其毗邻关系。本文简要介绍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技术、方法、临床价值,并与其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的理想成像参数。资料与方法(1)应用Somatom Sensa-tion16螺旋CT扫描仪,对38例患者分别以2.5ml/s(8例),3.5ml/s(15例)、4.5ml/s(15例)注射流率注射碘必乐或优维显(1.5ml/kg体重)行肝脏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测量靶血管及肝实质CT值,描绘时间-密度曲线,确定不同注射流率下肝脏MSCTA各期延迟时间。(2)以方法(1)确定的参数对60例患者(按上述不同注射流率分3组,每组20例)行MSCTA,对不同注射流率所获得的MS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3组间腹主动脉峰值、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密度差(PV-L)峰值,腹主动脉、门静脉及PV-L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动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28s、24s、19s,门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52s、45s、36s,肝实质延迟时间分别为68s、65s、64s。MSCTA图像4.5ml/s组明显优于3.5ml/s组、2.5ml/s组,3.5ml/s组明显优于2.5ml/s组(P〈0.05)。4.5ml/s组行MSCTA检查时出现3例对比剂外渗。结论采用3.5ml/s注射流率行肝脏MSCTA,可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MB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MB患者CAG发现42例44段MB,其长度、厚度与CT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4层CT对MB和壁冠状动脉清晰显示,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CT表现。7例均行腹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结果所有患者MSCTA像上均表现为局部血管丛增多、增粗、紊乱,粗细不等,其中2例增粗的血管局部呈"瘤"样改变,同时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及早显的引流静脉,1例见对比剂向肠腔内溢出,1例合并肠壁外血管畸形。结论肠道血管畸形的MSCTA诊断明确,具有简便、安全、无创、准确的特点,同时能发现肠壁及其他伴发病变,是肠道血管畸形有效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拟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CTA)及非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not-subtraction angiography NS-CTA)行三维血管成像,比较两种成像方法的成像时间及图像质量.10例同时接受DSA检查,其中3例为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比较DS-CTA与DSA血管成像的一致性.结果 DS-CTA与NS-CTA比较,前者成像时间明显缩短,但两者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CTA能较完整、清晰地显示血管.10例同时接受DSA,结果与DS-CTA一致,3例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病例均显示管腔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16层螺旋CT DS-CTA是一种快速、直观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血管三维重组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小肠扭转(SBV)的CT和CT血管成像(CTA)表现,探讨CTA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SBV的CT与CTA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并进行CT血管重组.阅片医师依靠CTA来判断SBV的部位、扭转的方向和度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8例SBV的CT征象包括肠系膜血管"漩涡征"6例,肠管"漩涡征"5例,肠管"靶环征"和"鸟喙征"各3例,肠管壁强化减弱、肠壁水肿4例,腹腔积液1例.ETA表现:5例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位置、形态正常,1例SMA主干近端扭转,1例SMA分支扭转,1例出现SMA与肠系膜上静脉(SMV)相互缠绕,4例见SMV主干的轴向扭转并扩张,3例表现为SMV的分支的扭转及走行异常,4例显示走行异常的SMV属支增粗.依靠CTA,8例均能正确判断SBV的位置、扭转的方向.5例正确判断SBV度数,3例CTA计算的度数较手术发现的小.结论 CTA对SBV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能准确判断SBV的方向和部位,但对扭转度数的判断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obb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影像学方法比较。方法: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或瘫痪,查体主要见下肢肌力减退和皮肤血管瘤。4例均行64排螺旋CT和DSA检查,其中3例行MRI检查。结果:CT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相应节段的髓内、髓外椎管内、椎旁及肌肉和皮下软组织内的血管畸形。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畸形血管团及其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并可立体观察畸形血管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I平扫可见髓内异常信号,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内外可见大量流空信号,呈迂曲状;肌肉和皮下软组织内可见相似病灶,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DSA行选择性双侧椎动脉、甲状颈干和/或相应节段的肋间动脉及腰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病变节段内畸形血管团、增粗扩张的供血动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MRI能无创、准确地显示Cobb综合征髓内、椎管内外、椎体和软组织内病变的形态及范围,结合皮肤表现可对该病做出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7.
党军  王静  刘文亚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0):1033-1036
目的合理应用64层螺旋CT减影CTA的优势,提高对脑动脉瘤的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对61例临床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CT检查,并用减影CTA和常规CTA进行对比,重组技术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手术及部分DSA为标准评价两种检查结果;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两名放射科医师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减影CTA检出动脉瘤63个,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阴性似然比为0.0000,评价者对动脉瘤检出的一致性为1.00;常规CTA检出动脉瘤60个,漏检3个颈内动脉床突下动脉瘤,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阴性似然比为0.0500,评价者对动脉瘤检出的一致性为0.9565。结论减影CTA技术对颈内动脉床突下动脉瘤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资料和方法 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探针技术(VP)对70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进行腹部动脉血管重组,比较其显示情况.结果 VP共检出病灶59处,测得狭窄度<30%,30%~50%,>50%分别有11、17、5例.VR及MIP均无一例明确显示<30%的狭窄管腔,且不能明确显示软斑块.对单纯钙化斑的显示,MIP检出结果与VP相同,VR有1例显示不清.对钙化软斑块的显示方面, VR、MIP对3处较小钙化斑显示不清.结论 在诊断腹部中小血管粥样斑块、微小钙化灶、血管轻度狭窄等方面,血管探针技术的敏感性较VR及MIP高.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胃癌血供的显示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婷  弓静  田建明 《放射学实践》2008,23(10):1109-11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胃周血管及胃癌血供的显示。方法:40例进展期胃癌,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显示胃周血管及肿瘤血管。结果: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在VR上能够很清晰的显示出来,MIP显示细小血管较好,但是它在表现三维空间关系上不如VR。当肿瘤与血管有脂肪间隙,或血管完全或部分被肿瘤包绕时,未见明确的管腔狭窄。有6例患者肿瘤侵犯血管,管腔有破坏。结论:64层CTA多种成像方式能比较好的显示胃周血管,以及肿瘤与血管的毗邻、接触面、包绕程度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比DSA检查结果,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5例NCS患者的MSCTA后处理图像、DSA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左肾静脉(LRV)的形态、走行及空间结构.通过在MSCTA图像上测量狭窄处LRV的截面积(S1)与近肾端最宽处截面积(S2),计算LRV的狭窄程度,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CT后处理技术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 MSCTA显示14例LRV狭窄程度分级与DSA完全相符,1例MSCTA诊断为Ⅲ级,DSA诊断为Ⅱ级.与DSA比较符合率为93.3%(14/15).MSCTA评估LRV狭窄程度为(78.6±11.8)%,DSA评估狭窄程度为(76.4±1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NCS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为诊断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