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该文旨在研究探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便选出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某医院使用多西他赛(docetaxel)75 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500 mg/m2化疗方案的10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第1个周期结束后1~2 d内皮下注射rhG-CSF为治疗组,化疗后1~2 d内未皮下注射rhG-CSF为对照组,评估两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结果 在应用rhG-CSF的50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24%,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20%;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二者发生率分别为80%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前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0.05),两组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0.05);化疗后两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第一周期化疗后1~2 d内给予rhG-CSF,能减少白细胞降低比率,使骨髓抑制得以减轻,确保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rhG-CSF对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测量术对正常组、单纯感染组、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患者各10例,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结果: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用rhG-CSF前中性粒细胞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rhG-CSF后功能均增强,基本接近正常组甚至超出。结论:化疗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功能,应用rhG-CSF能部分恢复受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何红华 《现代医学》2013,(8):574-57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60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在白细胞下降开始分别予rhG-CSF 300μg.d-1、450μg.d-1、300μg.(12 h)-1皮下注射,至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值4.0×109L-1时即停药,记录白细胞恢复所需时间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A、B、C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3.3±8.0)、(12.8±3.7)、(11.9±2.4)d;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予300μg.d-1rhG-CSF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回升时间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常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持续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且应用rhG-CSF治疗的患者118例,根据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平均时长,将患者分为长持续时间组和短持续时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类型,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肌酐,卡氏评分,化疗方案确定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再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为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为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癌症化疗患者应用rhG-CSF药物需要足够的持续时长才能起作用,对于年龄较大,BMI指数较低,肿瘤分级较晚以及中性粒细胞含量较低的患者需要应用rhG-CSF药物更长的时间,要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给予rhG-CSF 150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60例肿瘤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WBC<4.0 × 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56.67%(P<0.05),Ⅰ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00%,Ⅱ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6.67%,Ⅲ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0.00%和10.00%,持续时间分别为1.27天和4.04天(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和26.92%(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6.92%(P<0.05).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测量术对正常组、单纯感染组、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患者各10例,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结果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用rhG-CSF前中性粒细胞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rhG-CSF后功能均增强,基本接近正常组甚至超出. 结论化疗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功能,应用rhG-CSF能部分恢复受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rhG-CSF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效果.方法2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后,白细胞(WBC)计数<1.0×109/L时起加用rhG-CSF300μg/d,皮下注射,直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后停用.结果ANC>1.5×109/L在用rhG-CSF组为(5.9±5.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8±5.0)d,用rhG-CSF组明显减少了感染的发生(20%∶80%).结论rhG-CSF能有效地加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瑞白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hG-CSF(瑞白)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白细胞计数(WBC)<3.9×109/L 或中性粒细胞<2.5×109/L时开始用rhG-CSF150 μg皮下注射,1次/d,连用5 d或以上,白细胞记数升至正常或以上时停药. 结果可使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平均6.5 d,使化疗按期完成. 结论可有效的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明显缩短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级预防在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疗效、患者依从性及经济学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断明确的,并使用中等风险化疗方案,有二级预防指征的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72例,给予二级预防,根据使用的药物进一步分为A1组(37例)和A2组(35例)。A1组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皮下注射;A2组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6?mg皮下注射。B组59例,化疗规律检测血常规,当出现2~4度粒细胞减少时,给予rhG-CSF 5?μg/kg皮下 注射。比较A、B组患者能够按既定周期足剂量化疗的病例数、3、4度粒细胞减少人次、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人次、化疗周期天数、患者依从病例数、非化疗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按周期足剂量化疗病例数:A组高于B组(P?<0.05);3、4度粒细胞减少人次:A组少于B组(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人次:A组少于B组(P?<0.05);化疗周期平均天数:A组少于B组(P?<0.05);依从率: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化疗产生费用:A组费用高于B组(P?<0.05)。结论 规范的二级预防能够明显减少发生3、4度粒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人次,能够较好地保证患者按周期足剂量完成化疗。选用rhG-CSF还是PEG-rhG-CSF进行二级预防,需要考虑患者依从性和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 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咖啡酸片,300 mg/次,3次/d,14 d为1疗程。对照组在化疗时不服用任何升白细胞药物,仅在白细胞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200μg/次皮下注射,直至白细胞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化疗中及化疗后观察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2%,对照组为68.8%,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rhG-CSF人均用量,观察组为(2.33±1.02)支,对照组为(4.57±1.36)支,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率分别为1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服咖啡酸片后1例轻度口干,2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对症治疗后缓解,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咖啡酸片能有效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化疗后使用rhG-CSF、rhGM-CSF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情况。结果:43例患者经rhG-CSF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效率为90.7%,rhGM-CSF治疗43例患者白细胞升高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hG-CSF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皮疹、肌肉骨骼疼痛、低血压、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rhGM-CSF治疗组。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rh G-CSF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骨关节疼痛是rhG-CSF不良反应之一,由于骨髓腔内白细胞大量增生压迫附近骨质,致肌肉酸痛、骨痛、腰痛及胸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宁波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5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应用rhG-CSF致骨痛进行严密的观察与相应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95.00%、25.00%、(7.50±1.56)d,均优于对照组的78.33%、51.67%、(12.56±1.8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0天、第20天,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促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益气生髓方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非盲临床研究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60例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出现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的重度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化疗间歇期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rhG-CSF)150 μg皮下注射q6-24 h,直至血常规恢复正常;研究组在使用rhG-CSF的基础上加中药经验方“益气生髓方”口服。监测治疗后下次化疗时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第7天和第10天WBC和ANC水平,记录化疗间隔时间、升白治疗时间和rhG-CSF使用剂量,检测肝肾功能水平,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通用量表FACT-G (V4.0)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化疗后第7天和第10天研究组患者的WBC和AN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益气生髓方”是缓解第10天中性粒细胞中重度减少的显著相关因素。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化疗间隔时间分别为(22.31±1.25)天和(25.79±4.76)天,升白治疗时间分别为(4.67±2.11)天和(6.86±2.35)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CSF使用量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52.6±173.6) μg和(852.6±200.3) 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ACT的量表总分、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和功能状况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生髓方联合rhG-CSF治疗可以有效升高白细胞,缩短化疗间隔时间和升白治疗时间,减少rhG-CSF使用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益气生髓方治疗并未增加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α-1酸性糖蛋白对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7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每3周接受1次多西他赛注射(75 mg/m~2,注射时间≥1 h),用药前当日清晨抽取血样测定基线AAG水平,在化疗第6天清晨抽取血样测定初始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观察患者基线AAG水平与多西他赛血液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34例(35.1%)患者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36例(37.1%)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0~2级白细胞减少组AAG水平高于3~4级白细胞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组AAG水平高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级血液毒性组AAG水平高于3~4级血液毒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AAG水平可以预测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基线AAG水平较低者更可能发生3~4级血液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症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35例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41例恶性血液肿瘤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恶性血液肿瘤确诊的3个月内,以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较为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为常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激素、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卧床时间7 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和卧床时间7 d为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有中心静脉置管及卧床时间7 d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格拉诺赛特(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其对感染、发热天数的影响。方法:设立rhG-CSF组及对照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记录感染情况及发热天数。结果: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5.0%,用药后白细胞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rhG-CSF组白细胞持续低于2.0×10~9/L天数及发热天数明显缩短,感染率下降22.1%。无1例出现毒副反应。结论:应用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是有效、安全的,且降低感染率及发热天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因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3 d,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上升,反应率为89.3%,2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至正常范围,有效率为78.6%,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柬 《微创医学》2000,19(4):455-456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是一种由大肠杆菌表达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防治作用[1].本文观察了rhG-CSF对33例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的防治作用及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每立方毫米持续低于4000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本症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者,可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指循环血液中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应包括中性、嗜酸、嗜碱性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