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与黏菌素/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收集CAZ/AVI与黏菌素/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2年5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NOS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801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CAZ/AVI组的死亡率和肾损伤发生率均低于黏菌素/多黏菌素B组(P<0.005),而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黏菌素/多黏菌素B组(P<0.005)。结论:CAZ/AVI在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肾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与多黏菌素B对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XDR-KP)感染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XDR-KP感染患者,分为CAZ-AVI组和多黏菌素B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APACHEⅡ评分、感染类型、细菌对药物耐药性等基础指标,并记录培养至抗XDR-KP治疗间隔时间、疗程、是否联合治疗、联合治疗药物、细菌清除率、是否临床治愈、住院时间、30天死亡率、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共纳入51例XDR-KP患者,其中CAZ-AVI组16例,多黏菌素B组35例,两组之间培养至抗XDR-KP治疗间隔时间、疗程、联合治疗药物、临床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30天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AZ-AVI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多黏菌素B组(68.75% vs. 37.14%,P<0.05),联合治疗比例(68.75% vs. 94.28%,P<0.05)及不良反应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多黏菌素B组(0.00% vs. 48.57%,P<0.05)。结论:CAZ-AVI及多黏菌素B对于抗XDR-KP感染治疗均具有良好效果。与多黏菌素B相比,CAZ-AVI细菌清除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然而在临床治愈及预后方面并没有显示出效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抗感染方案在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肺部感染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RKP肺部感染的165例患者,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①替加环素组(85例):替加环素首剂200 mg,维持剂量100 mg q12h,静脉滴注;②多粘菌素B组(80例):多粘菌素B首剂2.5 mg·kg-1,维持剂量1.25 mg·kg-1,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需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治疗时间超过7天;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患者首次痰培养的CRKP均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美罗培南耐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临床总有效率:替加环素组为89.4%,多粘菌素B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替加环素组11例(12.9%),多黏菌素B组8例(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损害:替加环素组3例(3.5%),多黏菌素B组4例(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替加环素组4例(4.7%),多黏菌素B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粘菌素B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略高。替加环素大剂量使用需警惕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治疗药物选择较少、经验缺乏,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报道1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术后复发性脑室炎,先后静脉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硫酸黏菌素联合大剂量美罗培南仍发热、细菌清除慢,采取静脉联合脑室注入硫酸黏菌素,患者最终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该病例为国内首次报道脑室联合静脉注入黏菌素治疗复发性脑室炎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不断增加,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成为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一种重要选择。但单一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如常规剂量效果不佳,而增加剂量又会导致不良反应和耐药风险增加等。目前以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为基础的多药联合方案广泛应用于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但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不同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尚无一致的定论。本文对基于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在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体内、体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用于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治疗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临床用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41例患者均予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细菌清除率达68.3%,总治疗有效率达53.7%;②用药时间≥7 d组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用药时间<7天组(P <0.05);③多黏菌素B联合替加环素组与多黏菌素B联合其他用药组两组在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黏菌素B对于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足量的给药疗程能提高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在多黏菌素B的联合用药上,相比联合碳青霉烯类、磷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选择联合替加环素在细菌清除及临床疗效中并没有显示出效价优势。  相似文献   

7.
黄少兰  杨戈  李薇 《中国药物警戒》2023,(5):583-584+590
目的 研究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1例29岁女性肾移植患者,予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抗感染治疗期间出现肌无力的病例,文献回顾硫酸多黏菌素B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常见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 根据Karch和Lasagna评定法与Naranjo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量表,考虑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联用致肌无力可能性大,调整抗感染方案为单用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并调整给药剂量后,患者未再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可能会增加肌无力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时间法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 ICU)收治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静脉输注时间为3h,对照组为30min。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清除率、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时间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治疗更为有效的给药方案,可作为临床的经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医院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沿用原抗感染方案继续治疗,实验组改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及多西环素联合方案抗感染。收集治疗中及结束时资料。评价临床疗效及微生物学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3±13.3)岁,男性19例,女性12例,基线APACHEⅡ评分(16.5±4.7)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XDRAB肺炎有效率为68.8%和53.3%,细菌清除率为56.3%和46.7%。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XDRAB肺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感染较轻的患者,不更改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在单用抗生素治疗37 d无效后,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药物剂量依患者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调整,疗程147 d无效后,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药物剂量依患者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调整,疗程1428 d,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转出ICU 8例(占50%),放弃治疗转出ICU 3例(占18.75%),死亡5例(占31.25%)。结论对原发病好转及肝肾功能无恶化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急损伤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 38例ICU重症急损伤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各19例.参照组患者接受消炎、抗感染、降颅压、吸氧、抗休克以及对症疗法等常规ICU救治措施进行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  相似文献   

12.
王剑虹  安文洪  陈微微  黄波 《中国药房》2011,(26):2454-2455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病例菌株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ICU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占72.1%;革兰阳性球菌164株,占19.2%;真菌75株,占8.8%。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有上升趋势,且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摘 要为探索抗感染临床药师在罕见病例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并血流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案调整及药学监护价值,提升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技能,结合1例阴道加德纳菌致产后血流感染病例及诊疗指南,抗感染临床药师提出和修改治疗方案,同时密切关注用药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通过协助医师对临床少见病例调整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解决临床问题。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尤其是长期住院、反复感染及重症感染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结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细菌学培养结果、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值、疗效、肾功能情况等),对我院ICU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86例患者共298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ICU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总有效率为79.07%;合理使用率44.19%,基本合理使用率34.88%;药物利用指数(DUI)为0.66。血药浓度监测首次达标率45.35%。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我院ICU住院患者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其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实现个体化给药,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丁建平  ;齐晓涟 《中国药房》2009,(17):1344-134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使用抗癫痫药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合理使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继发性癫痫患者抗癫痫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抗癫痫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有24例,占总数的47.06%(24/51)。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和苯巴比妥;不良反应的表现有皮疹、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低钠血症等。经及时救治,全部治愈。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药品时应充分考虑药品的风险/效益比,尽量选择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的药品,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清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1-1892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结果该组67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39株,其中G-杆菌78株(占56.1%),G+球菌31株(22.3%),真菌30株(21.6%)。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4.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2%);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8.1%;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6.7%;且多种抗生素耐药,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G+杆菌是ICU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针对性治疗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借助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进行抗感染方案调整,并协助医生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且未出现相关药品不良反应。提示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反应等,协助临床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乐可佳  崔敏 《中国药师》2016,(5):958-973
摘 要 目的:研究ICU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方法: 通过参与1例脑胶质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制订用药方案并针对抗感染治疗、镇静镇痛、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抗感染治疗有效,顺利转出ICU继续巩固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e role of colist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microorganisms is discussed. SUMMARY: Colistin is structurally and pharmacologically related to polymyxin B, the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rug from the polymyxin class. Colistin is bactericidal in nearly all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As with all antibiotics, resistance is of paramount concern. Resistance to colistin has not been frequently documented. Colistin must be administered parenterally, as it is not absorbed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ucous membranes, or intact or denuded skin. Parenteral colistin has been replaced by less-toxic antibiotics and should be reserved for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caused by organisms resistant to preferred drugs. A number of published studies and case reports have re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arenteral colistin use in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In three case series, 58-74% of patients exhibited a clinical response to colistin. Although colistin was previously viewed as reasonably effective but highly nephrotoxic,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nephrotoxicity may not be as severe as once thought. Frequent renal function monitoring is necessary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listin, since adverse renal effect may occur, regardless of the dosage given. The recommended dosage of parenteral colistin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is 2.5-5 mg/kg/day, administered as two to four divided doses. Doses must be adjusted for renal impairment, and dosing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have not been well established. CONCLUSION: With vigilant monitoring of renal function and the avoidance of concomitant neurotoxic medications, colistin can be used safely and effectively with minimal adverse outcomes.  相似文献   

20.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放对比研究比较硫酸依替米星 (ETM)与奈替米星 (NTL)以评价 ETM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未用过抗生素治疗或虽用抗菌药物但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给 ETM或 NTL。结果显示 ,ETM与 NTL的有效率分别为 87.5 % (2 8/ 32 )及 90 .6 % (2 9/ 32 ) ,细菌清除率为 87.5 % (2 1/ 2 4)与 83.33% (2 0 / 2 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2 5 % (2 / 32 )与 3.12 % (1/ 32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 ETM与 NTL相仿 ,抗菌谱广 ,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对下呼吸道感染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