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一种简便高效、无创痛的护理方法,促进胃肠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方法 选择40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电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胃电图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的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胃电图频率和幅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护理可以促进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徐蕾  侯黎莉 《上海护理》2013,13(2):39-41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胃肠肿瘤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就诊的胃肠肿瘤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图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电图频率和幅值、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陈灵儿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361-363,366
【目的】探讨0.5%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采用0.5%罗哌卡因SGB,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SGB前5 min、SGB后2 h、4 h、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3 d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结果】①与SGB前5 min比较,观察组SGB后2 h、4 h、24 h的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SGB前5 min比较,观察组SGB后2 h、4 h、24 h的Cor水平均逐渐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两组CD3、CD4和CD4/CD8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D8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观察组术后1 d、3 d的CD3、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SGB可减轻患者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87-388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孕症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不同进食模式对胃肠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不孕症手术患者102例,根据饮食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予改良进食模式,对照组予传统进食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情况及胃肠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舒适度(饥饿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饮食管理模式能促进腹腔镜不孕症术后患者的胃肠康复,减少麻醉所致的胃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肠手术患者98例,按照护理模式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护理人员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峰  姚学清  苏仲和  阳光  唐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1633-1634,1637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做疲劳记分,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统计术后各项指标和氮平衡。结果实验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腹部伤口Ⅱ甲愈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氮平衡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疲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有效促进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恢复胃肠功能的方法,促进胃肠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d对病人及其家属作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宣教,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100m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1次及足三里、内庭升白仪穴位电疗每天2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QLS)评分及出院前满意度调查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QLS评分及满意度调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胃肠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对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胃肠激素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结果术后7 d,观察组胰高血糖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餐后上腹饱胀感及食欲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胃癌患者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术后营养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口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胃肠症状,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性,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30例LC患者及30例OC患者。结果LC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O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C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较OC术后快,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大承气汤加味对宫外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大承气汤加味对宫外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笔者将宫外孕破裂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6h顿服大承气汤加味250~300ml,对照组则不服用,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显示:2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大承气汤加味能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治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因其急性疾病而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及早识别可能发生AGI的危重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目前胃肠功能障碍缺乏精确的识别体系,本文通过对肠屏障及肠道微生态、胃肠功能障碍评估策略、胃肠功能障碍干预及方向进行综述,探讨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及其相关评估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任彦  秦晓云  王幸  戴晓云 《护理研究》2011,25(21):1923-1924
产妇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可显著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假饲(shamfeeding)可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其中胃肠激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具体是哪些激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寻找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有利于对促进术后胃肠早期活动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胃泌素可以促进胃肠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运动护理在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6例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进食、排气、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12.1%比27.2%,P<0.05);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张翔军  梁军铭 《现代护理》2006,12(29):2798-279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空白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每组20例。EEN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不良反应;监测术前及术后第9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所有患者在观察期无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E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EEN组PAB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为少(P<0.05);而同期AL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细致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卵巢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42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5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不适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促进卵巢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和焦虑,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冯建丽  邓旭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906-1908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胃肠激素、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导的综合护理有助于缓解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颖  王晶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13-1014
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腹胀,多采取促进胃肠蠕动措施,但如何避免和减轻术后腹胀的发生则探讨不多.我们根据胃肠胀气的机理,探讨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内气体的来源,并采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措施,以预防和减轻术后腹胀症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