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在中医治法方面,国内中医肾病学者从祛邪的角度,有从风、从瘀、从湿热论治诸法。笔者主要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50年,总结多种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型规律以虚证居多,其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且邪实多因虚而致。故治则主张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因而补法使用的频率较高,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笔者运用补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
毒损肾络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增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因此,CKD的早期综合防治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毒损肾络”与多种慢性肾脏病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从毒论治难治性肾脏病,通过祛除毒邪,进而提高脏腑自身化解毒邪的能力,对于减轻CKD病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探讨浊毒损伤肾络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对于丰富CKD的治疗思路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炎属于"毒邪"所致的"毒证",先天禀赋不足或阳明有余是血管炎发病的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湿热毒邪是血管炎发病的先决条件.临床可因感受毒邪侧重不同而分为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虚毒7种基本证型;提出从毒论治,对风寒湿热毒邪所致早期血管炎,可用祛、散、泄、解毒之法治之;对痰毒及瘀毒所致之中期血管炎,可用制毒及化...  相似文献   

4.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邪实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邪实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型:风寒湿痹兼有阳虚证,风湿热痹兼有阴虚证,寒热兼有痰瘀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痰浊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痰浊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痰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6型:痰湿痹阻证、寒痰凝结证、痰热互结证、燥痰胶结证、痰气郁结证、脾虚痰阻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隐匿起病,隐匿进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多数病人一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则病程已历数载,此乃本病治疗棘手,经久难图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将试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开启新思路。1伏邪理论探讨“伏邪”是感邪后不立即发病,移时而发的病邪。《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被众多医  相似文献   

7.
臂痹的证治     
臂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臂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臂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肝经风热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痰瘀候(肝郁气滞证、瘀血阻络证、脾虚痰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中医多属于"水肿"、"虚劳"、"关格"、"腰痛"等范畴。病位在脾肾,与五脏相关,病性本虚标实,病机总属于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慢性肾脏病常见标邪有水湿、湿热、湿浊和血瘀。湿邪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病邪,以水湿、痰湿、湿浊、湿热、湿毒等不同形式贯穿于慢性肾脏病整个病程之中,而辨证治疗时也要着眼于疾病的不同时期和病邪的不同类型斟酌施治。  相似文献   

9.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蝶疮流注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蝶疮流注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6型:正虚候(热毒灼阴,阴虚内热证;脾肾两虚,浊毒壅阻证;气血两虚,正虚邪恋证),邪实候(热毒炽盛,弥漫三焦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肝郁毒结证;瘀热痹阻,毒蕴经络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痢后风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痢后风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6型: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邪实候(热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候(痰瘀互结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腰痹的证治     
腰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腰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腰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7型:邪实候(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肺痹的证治     
肺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肺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肺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5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痰热壅阻证),正虚候(肺虚气痹证、肾不纳气证),痰瘀候(气虚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狐惑的证治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狐惑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狐惑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4型:邪实候(湿热毒结证),正虚候(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痰瘀候(瘀血痹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痹的证治     
研究总结背痹的证治方药、规律,以提高临床疗效.背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背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背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痰浊痹阻证、瘀血阻滞证...  相似文献   

15.
<正>肾脏病多数是发生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病变,即中医所谓肾络病。在微观上是由络脉空虚,风、湿、热、痰、瘀诸邪混居络中,导致络道不畅,络脉瘀痹是其病机特点。而宏观证候上又以三焦水火失调,风湿、湿热、水热、痰热、瘀热及浊热湮塞三焦,致使三焦气机不畅,气化失司为重要病机。针对上述宏、微观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笔者创制和运用疏利分消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临床疗效,与大家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分肺癌临床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对于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如何使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术后症状,防止复发与转移等,即围手术期的治疗甚为重要。近年来,中医对围手术期肺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概述于下。1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肺癌术前以邪实为主,病理因素为痰瘀、癌毒。术后伤正,癌毒余毒未清,痰瘀留蓄,并认为其为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1.1术前、术后病理因素有专家认为肺癌的病理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肺受邪侵则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留结为痰,治节不能则血留为瘀,痰瘀结聚,酿毒生热,…  相似文献   

17.
手痹的证治     
手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风湿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手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手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5型:邪实候(风寒湿痹证),正虚候(脾气虚弱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湿内阻证、损伤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虽有不同,但总体不离娄多峰教授“虚邪瘀”论治思想。临床中运用“虚邪瘀”理论,分期论治,去菀陈莝,扶正固本。急则止痛,通利关节,祛邪为主;缓则补虚,补肾健脾,扶正蠲邪。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法,重视日常调护,治疗痛风常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痰论治外伤性顽固性肢体肿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根据中医理论对外伤引起的顽固性肢体肿胀采用从痰论治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共治疗36例,结果全部治愈。本文详细阐述了"从痰论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痹的证治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血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血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5型:营卫不和证,气血虚弱证,阳虚阴涩证,血虚寒凝证,血虚痰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