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与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等相关肠道疾病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后诊断的620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620例MC患者,其检出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主要以便秘、腹痛为临床表现,主要好发于女性,以>60岁的患者多见,镜下分度以轻度为主,好发于升结肠-直肠,主要合并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痔疮等,其中合并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病理结果以腺瘤性息肉多见。 结论MC的检出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女性、>60岁的患者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腹痛,好发升结肠-直肠,以轻度为主,可合并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痔疮等,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临床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结肠镜检查者罹患结直肠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共1 67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镜结果将96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息肉组,703名无息肉病变的患者纳入无息肉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既往肠镜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预测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采用列线图验证曲线及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结果息肉组患者年龄(t=151.531,P<0.001)、男性比例(χ2=50.843,P<0.001)、长期吸烟史比例(χ2=5.034,P=0.013)、BMI(t=0.813,P<0.001)、既往息肉史(χ2=8.323,P=0.004)高于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长期吸烟,既往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生长位置为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AUC为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和83.2%。 结论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BMI,既往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生长位置为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直观、个体化地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甄别高危人群,为临床制订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为结直肠癌前病变,结肠镜检查检出并切除息肉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1 61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结直肠息肉的内镜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内镜中心检出的2 652枚结直肠息肉纳入研究,对息肉临床病理特征、活检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随访期间息肉再次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652枚结直肠息肉中75.3%(1 996枚)为远端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占77.5%(2 056枚),其中39.1%(804枚)发生上皮内瘤变。447枚息肉同时取活检并在切除后送病理检查,两次病理诊断总体符合率为60.4%,其中腺瘤性息肉符合率为68.1%。术后1.5年复查结肠镜再次检出息肉并送病理检查共218枚,腺瘤性息肉占74.3%,近端结肠和直径≤1.0 cm的息肉再次检出率分别显著高于远端结肠和直径1.0 cm者(12.3%对6.9%,9.0%对4.5%,P均0.01)。结论:腺瘤性息肉在结肠镜检查检出的息肉中占比较高;应重视息肉切除后标本的病理检查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分析结直肠息肉的镜下组织学特点,制定相应的诊断依据,探讨CLE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12月间共计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已被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的40例患者(48个结直肠息肉)和前瞻性研究的50例患者(106个结直肠息肉).同时选取10处正常黏膜作为对比.首先对48个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的病变(腺瘤性息肉22个,非腺瘤性息肉26个)进行CLE图像分析,制定CLE下鉴别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依据.然后应用该依据对106个结直肠息肉进行前瞻性CLE诊断,最终将CLE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作比较,评价CLE的诊断效率.结果 在48个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22个,非腺瘤性息肉26个.CLE诊断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94.0%、特异度92.9%、准确率93.4%、阳性预测值92.2%,阴性预测值94.5%;CLE诊断非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92.9%、特异度94%、准确率93.4%、阳性预测值94.5%,阴性预测值92.2%.CLE与组织病理在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3).结论 CLE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中精度较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及时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提供了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来个体化预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风险,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使用R软件构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运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分别通过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有51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训练集347例(男225例,女122例),验证集166例(男115例,女51例),年龄分别为(58.13±10.39)岁和(56.70±11.10)岁。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脂肪肝、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有关。该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72(95%CI:0.722~0.822)和0.745(95%CI:0.667~0.823),Cal...  相似文献   

6.
背景:结直肠息肉为消化道的常见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中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调查表评价存在高危因素并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虹口区社区居民。分析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不同性别人群、年龄段的特征,以及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部位、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共985例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息肉总体检出率为48.7%,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58.7%对38.9%;χ~2=79.788,P0.01)。不同年龄段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20,P0.01)。左半结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62.4%对37.6%,χ~2=190.643,P0.01)。隆起型息肉0-Ⅰ的总体检出率94.5%,平坦型息肉0-Ⅱa为48.3%。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高于非腺瘤性息肉(59.3%对47.1%,χ~2=27.326,P0.01)。119例患者的两次病理结果不一致。仅17.8%息肉摘除者术后行结肠镜随访,其中62.3%息肉复发。结论: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有较高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和及时有效的手术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郑雄  胡梅洁  马瑾  王吉  李健 《胃肠病学》2014,(6):357-359
背景: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密切相关。结直肠息肉患者常有排便习惯改变的表现。目的:分析排便习惯改变人群的结直肠息肉患病率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指导此类个体的干预和治疗。方法:收集2009~2012年因排便习惯改变至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息肉检出率、病理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 204例患者入选,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2.2%(1 997例),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38.8%对26.2%,P0.01)。有病理记录的息肉共3 041枚,其中腺瘤性息肉1 798枚(59.1%),增生性息肉592枚(19.5%),炎性息肉554枚(18.2%),腺癌83枚(2.7%),227枚(12.6%)腺瘤性息肉伴有低级别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腺瘤、腺癌分布于肝曲远端者均在80%以上。结论:排便习惯改变人群的结直肠息肉患病率较高且以腺瘤性息肉为主,病变多位于肝曲远端。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行全结肠镜检查/治疗,从而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Barrett食管组41例,对照组176例,比较两组中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息肉的病理类型及息肉发生部位.结果:Barrett食管组中息肉发生率为41.5%,高于对照组的25.6%,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中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P=0.18).但Barrett食管组中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两组中息肉发生部位无明显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rrett食管是结直肠息肉的独立相关因素(OR=2.397,95%CI:1.146-5.013,P=0.020).结论:Barrett食管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相关,对Barrett食管患者应重视结直肠息肉筛查和监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分布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44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直肠息肉与不同性别、年龄、检出部位、病理及直径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男∶女=2.02∶1).检出部位在左半结肠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右半结肠(64.6%比25.7%).不同病理类型中,腺瘤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代谢因素在结直肠腺瘤发病中的作用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结直肠腺瘤发病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至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中老年患者785例,根据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结肠镜组(272例)、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155例)和结直肠腺瘤组(3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代谢指标包括TC、TG、HDL-C、LDL-C、尿酸、空腹血糖、HbA1c。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年龄、血清TC、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P 0. 05)。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P 0. 05)。三组HDL-C、LDL-C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胃肠息肉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是中老年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关,年龄 50岁、BMI 24 kg/m~2、糖尿病以及尿酸升高可能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538例为腺瘤性息肉组,其中165例为高危腺瘤。选择同期就诊的结肠镜检查正常的49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腺瘤性息肉组及高危腺瘤性息肉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及NAFLD患者数目之间的差异。将NAFLD患者通过APRI、FIB-4、NFS三种无创肝纤维化评分系统进行分层,分为进展期纤维化组和非进展期纤维化组,探讨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及高危腺瘤性息肉的关系。结果:NAFLD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高危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32和1.714,95%CI1.145~2.324和1.054~2.785,P均<0.05)。在对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进一步分层中,进展期肝纤维化是结直肠腺瘤及高危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进展期肝纤维化组与无脂肪肝组患结直肠腺瘤及高危腺瘤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肝纤维化程度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高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胆囊切除患者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特点,为老年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经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病理学检查提示为结直肠腺瘤的老年患者共1 272例,除外恶性肿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根据既往有无行胆囊切除手术分为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结直肠腺瘤的数量、大小、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并比较胆囊切除时间不同亚组的结直肠腺瘤的特征。结果胆囊切除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腺瘤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绒毛状腺瘤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恶变高风险息肉在胆囊切除时间不同的两个亚组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与胆囊切除时间长短无关,老年胆囊切除患者结直肠腺瘤具有更高的恶变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与老年人结直肠息肉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同时行结肠镜及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actulose breath test,LBT)检查的156例年龄≥65岁的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根据结直肠息肉个数分为:单发结直肠息肉组、多发结直肠息肉组;根据结直肠息肉病理分型分为:炎性息肉组、腺瘤性息肉组;同时选取4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的SIBO阳性率及空腹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水平。结果 结直肠息肉组的TC、TG水平及SIBO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5,P=0.003,P=0.001),三者在单发结直肠息肉组与多发结直肠息肉组间及炎性息肉组与腺瘤性息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IBO阳性结直肠息肉患者的TC、TG水平高于SIBO阴性结直肠息肉患者(P=0.028,P=0.001)。高TG、...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组分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复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朱元民  胡莹  曹珊  田珂  张黎明  刘玉兰 《胃肠病学》2011,16(12):712-716
背景:研究显示一些代谢综合征(MS)组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然而关注MS组分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复发中意义的研究尚少。目的:研究MS组分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03年1月~200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并有2年以上复查资料的成年患者,采集其包括4项MS组分(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在内的12项可疑危险因素,筛选复发相关因素,以之为自变量,以研究起点之后第1~3年期间的结肠镜复查结果为因变量,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并换算为RR值。结果:共138例患者纳入研究,76例(55.1%)在研究起点之后第1~3年期间复发,4例复查时发现结直肠癌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和多发性腺瘤以及伴发MS组分的数量与复发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OR=2.308,P〈0.01:RR=1.342)和年龄(OR=1.040,P〈0.05;RR=1.018)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发MS组分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更易复发,提示可将MS组分纳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治疗后复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与中国人群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分析H. 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的相关特点。方法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部体检的人员中筛选出完善胃肠镜检查和13C或14C尿素酶呼气试验的460人纳入本研究,28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165例为结直肠腺瘤患者,余176例结直肠无明显异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根据呼气试验判断有无H. pylori感染。结果结直肠息肉患者H. pylori感染率较对照组升高(53. 6%vs 38. 6%,P=0. 000);结直肠息肉H. pylori阳性患者以男性为主,多发性息肉占比例较单发高,多位于左半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 pylori感染均是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 pylori感染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风险,且是结直肠息肉和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升高的相关性,为通过检测H.pylori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50例,根据检查结果,185例为观察组(结直肠息肉),65例为对照组(结直肠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均完成呼气试验及血脂水平检测。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大小、数量、病理分型、山田分型、发生部位与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异常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H.pylori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直肠息肉的大小(≥10 mm)、数量(多发)、病理分型(腺瘤性)与H.pylori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息肉山田分型及发生部位与H.pylori感染无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TC、Apo B、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H.pylori阳性患者的LDL-C、TC、Apo B水平均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完善肠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2 165例,随机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413例及正常对照组1 752例。统计两组NAFLD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关系。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NAFLD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独立高危因素(OR:1.16;95%CI:1.04-1.58)。结论 NAFLD可增加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目的:分析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老年患者178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腺瘤部位、腺瘤大小、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癌变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大小的腺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腺瘤直径的增大,管状腺瘤的检出率下降,绒毛-管状腺瘤的检出率增高(P0.01),腺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增加,腺瘤的癌变率增加(P0.01),且绒毛-管状腺瘤的腺上皮异型增生程度和癌变率明显高于管状腺瘤(P0.01)。结论:随着腺瘤直径的增加,老年腺瘤性息肉患者绒毛-管状腺瘤的发生率、异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癌变率均明显增加,早期发现并治疗腺瘤性息肉可有效减少老年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MYH基因相关性息肉病(MAP)归属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与MYH基因突变有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MAP以多发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高危险性的结直肠癌为主要临床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早防治,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确诊为MAP的患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肠镜下切除息肉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发病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病因研究和建立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结直肠息肉患者1 439例(病例组),其中非腺瘤性息肉485例,腺瘤性息肉954例,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278名为对照组。收集性别、年龄、BMI、饮食习惯、运动、H.pylori感染、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便秘、腹泻、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病理类型息肉者的上述各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病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具有高BMI值、高脂血症、特殊饮食嗜好(红肉、辛辣、油腻、高盐、水果)、吸烟、饮酒、H.pylori感染、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因素人群中更为多见(P0.05)。其中高龄、高脂血症、H.pylori感染、便秘、吸烟及饮酒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息肉组内,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相比,高龄、高脂血症、饮酒是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次、多发、大息肉的病理类型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多见(P0.05)。结论高龄、高脂血症、H.pylori感染、便秘、吸烟及饮酒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高脂血症、饮酒是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单次、多发、大息肉的病理类型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