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这98例患者的病情将他们分为MAP(轻症急性胰腺炎)组和SAP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其中MAP组有54例患者,SAP组有44例患者。我们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健康人,将他们作为对照组。我们对这三组人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血淀粉酶的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而且SAP组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MAP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人血淀粉酶的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其病情的轻重程度呈正比。联合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判断其病情的轻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志辉  刘序友  王捷鹏 《吉林医学》2014,(25):5614-5615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imer)、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6例AP患者中轻症胰腺炎(MAP)60例,重症胰腺炎(SAP)36例,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于入院48 h内用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dimer,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SAP组的D-dimer、CRP水平高于MAP组(P﹤0.01),MODS组D-dimer、CRP水平高于非MODS组(P﹤0.01),出现3个以上脏器损害时,其死亡率明显高于2个脏器损害患者的死亡率(P﹤0.01)。结论:联合检测AP患者血清D-dimer和CRP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MODS,评估AP患者的病情与预后,对防止疾病进展和降低死亡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入院时测定的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轻中型急性胰腺炎(AP)胰腺坏死的预测作用。方法测定62例发病72h内轻中型AP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和CRP水平,并用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和CRP对胰腺坏死的预测作用。结果 D-二聚体和CRP水平在多数患者中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和CRP水平均可以有效预测胰腺坏死的发生,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927和0.961;其中D-二聚体水平在有无发生胰腺坏死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P<0.001),其预测精确性也略高于CRP。结论无论是D-二聚体还是CRP水平,对轻中型AP患者的胰腺坏死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D-二聚体的预测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组(MAP组)和重症AP组(SAP组),各34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D-D、IL-6、CRP、PCT水平,统计D-D、IL-6、CRP、PCT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D、IL-6、CRP、PC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中,D-D检查确诊真阳性58例,真阴性51例;IL-6检查确诊真阳性53例,真阴性64例;CRP检查确诊真阳性65例,真阴性56例;PCT检查确诊真阳性63例,真阴性62例;联合检查确诊真阳性67例,真阴性67例。联合检测灵敏度98.53%(67/68)、特异度98.53%(67/68)、准确度98.53%(134/136),较D-D检测的85.29%(58/68)、75.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和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收治的AP患者81例,将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设定为AP-ALI组(n=25),其余排除ALI同时未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设定为N-AP-ALI组(n=56),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AP患者24 h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计算BISAP评分。收集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血清CRP、PCT、D-D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Person法分析血清CRP、PCT、D-D与BISAP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逐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CRP、PCT、D-D影响AP并发ALI的因素。制作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血清CRP、PCT、D-D对AP并发ALI的预测价值。结果:AP患者血清CRP、PCT、D-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对于不同BISAP分数患者,血清CRP、PCT、D-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56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二聚体,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脑梗死组血清hs-CRP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血清bs-CRP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与脑梗死面积、NDS评分呈正相关(r=0.56和0.49;r=0.45和0.61,均P<0.05).结论 血清中hs-CRP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婵娟  田玉玲  徐文丽 《广西医学》2012,34(10):1323-1324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AP患者59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48 h及对照组体检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CRP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淀粉酶(AMS)水平.结果 患者入院24 h时,除MAP组D-D含量外,各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SAP组D-D、CRP含量高于MAP组(P<0.01);但SAP组与MAP组AMS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 h时,SAP组D-D、CRP含量均高于24 h时(P<0.05);而MAP组两者的含量与24 h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MAP组48 h AMS含量与24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联合检测D-D、CRP含量可及早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预测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烧伤面积≥30%的患者93例为烧伤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RP、PA和血浆DD水平。结果:烧伤组血清CRP、血浆D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血清CRP、PA与血浆DD对烧伤并发症的辅助诊断、了解病情发展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分析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2例AP患者.根据病因分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60例为观察组,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NHIAP)患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观察组急性胰腺炎不同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老年肺炎患者107例,探讨D-二聚体及CRP与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治疗有效组91例,治疗无效组16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是否伴发其他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减低(中位数分别为3 025.50 ng/mL和726.00 ng/mL), P<0.05,而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23.60 mg/L和18.35 mg/L),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840 9;95%CI:0.727 4~0.972 2).结论 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RP相比,D-二聚体作为老年肺炎预后的判定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12.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9):1192-1196,12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D-二聚体(D-dimer)、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5例妊娠期AP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AP组(92例)、重症AP组(93例);同期选取97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RDW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D-dimer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a~(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妊娠期AP及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AP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对照组、轻症AP组、重症AP组RDW、D-dimer水平依次升高,血清Ca~(2+)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AP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长/高于轻症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AP患者APACHEⅡ评分与RDW、D-dimer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Ca~(2+)水平呈负相关(r=0.530、0.683、-0.605,P0.0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AP的AUC为0.861(95%CI:0.810~0.913),与RDW、血清Ca~(2+)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78.4%,敏感度为82.6%。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76(95%CI:0.958~0.994),与RDW、D-dimer、血清Ca~(2+)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5.7%,敏感度为89.2%。RDW是妊娠期AP患者发展为重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D-dimer、血清Ca~(2+)水平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60例AP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MAP组(n=22)、MSAP组(n=21)、SAP组(n=17).检测患者D-D水平,分析其与AP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MAP组、MSAP组、SAP组患者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前后,血中D-D及CRP 变化情况,从而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中D-D及CRP 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即刻及治疗1d、3d、5d、7d时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D-二聚体( D-D)及C-反应蛋白( CRP )含量,同时检测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淀粉酶检查。并分析两组生存率、重症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半年复发率的百分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间D-D、CRP、白细胞计数、动脉氧分压、血淀粉酶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1),两组半年复发率具有明显差异( P<0.01),对照组5例,治疗组2例,但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为30例,治疗组为49例。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D-D及CRP ,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胰腺血流量,明显改善胰腺微循环,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董为民 《广西医学》2014,(3):294-29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血液 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收治的3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非SAP组,比较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LYM)计数、NLR及BISAP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和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SAP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BISAP评分及NLR联合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HCT、NEUT计数、NLR及BISAP评分显著高于非SAP组(P<0.05),LYM、PDW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2组患者的WBC计数、P...  相似文献   

17.
常红娟 《中原医刊》2007,34(17):10-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A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健康人和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葛根素组的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治疗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N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葛根素具有降低血中D-二聚体的作用,而对C-反应蛋白无影响;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 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荧光抗体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 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相似文献   

19.
马楠  李国智 《吉林医学》2013,(32):6689-6690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胶乳颗粒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107例,探讨D-二聚体及CRP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07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治疗有效组91例,治疗无效组16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是否伴发其他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减低[(3398.69±2316.83)vs(1557.67±1682.98) ng/mL, P<0.05],而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9±16.72)vs(30.49±28.23) mg/L,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8409;95%CI:0.7274-0.9722)。 结论 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RP相比,D-二聚体作为老年肺炎预后的判定指标似乎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