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多模态超声定量参数构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NAC的乳腺癌患者150例,依据腋窝淋巴结是否pCR分为pCR组43例和非pCR组107例,比较两组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pCR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AUC、最大径变化率均大于非pCR组,病灶最大径和弹性评分均小于非p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是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弹性评分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RI和弹性评分构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NAC...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1、T2期乳腺癌常规超声特征与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概率的列线图。方法 收集1 03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的声像图特征,按术后病理将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未转移组(666例)与转移组(364例),对比两组间病灶的超声特征,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判断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发现病灶分期(T2)、外上象限、后方回声及病灶内部血供程度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分别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613、0.568、0.549、0.692,联合以上4种特征构建预测Logit P,以0.419为截断值时,AUC为0.763(95%CI:0.732~0.794),大于单一超声特征,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乳腺癌超声特征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病理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腋窝轻度负荷组(淋巴结转移<3个)及重度负荷组(淋巴结转移≥3个),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拟合优度及区分度。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脉管侵犯、最大径、汇聚征、弹性评分是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AIC值和BIC值分别为112.66、118.87。校准曲线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值一致性好,DCA示列线图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多模态超声联合病理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诊疗决策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T1-2期乳腺癌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评估腋窝淋巴转移负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7例经病理证实T1-2期原发性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分为腋窝淋巴转移低负荷和高负荷组,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构建列线图,并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边缘、腋窝淋巴结、病灶分期T1-2是预测同侧腋窝淋巴高转移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变量构建列线图,AUC达0.802,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H-L)表明了列线图预测能力较好。结论 列线图预测T1-2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负荷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及超声多种因素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行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5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共26个参数,对26个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5个参数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最大径23 mm(OR1.588)、病灶位于内上象限以外的象限(OR2.046)、前方脂肪回声增强(OR1.824)、组织学分级Ⅱ~Ⅲ级(OR2.664)、腋窝淋巴结超声可疑(OR5.391)。上述参数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结论结合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原发灶超声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灶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对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 分析接受术前NAC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及临床信息,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筛选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超声特征预测模型、免疫组化预测模型、超声联合免疫组化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比较模型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收益,并应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病灶大小、侧方声影、ER/PR、HER-2为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4个变量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高于单独应用超声特征(AUC=0.778)和免疫组化(AUC=0.776)的预测模型。决策曲线显示在广泛阈值范围内,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最高。经Bootstrap法迭代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平均AUC为0.870,模型稳定性良好。结论 基于NAC前原发灶的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构建列线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病理和超声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原发灶的临床病理和超声特征,以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浸润性乳腺癌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在验证集中,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训练集共纳入258例患者,其中116例(4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验证集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61例(5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基于训练集数据分析,位置(内下象限OR=0.064,P=0.002)、高回声晕环(OR=13.278,P<0.001)、最大径(OR=1.049,P=0.001)、组织学分级(OR=9.277,P=0.014)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在验证集中,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说明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高度吻合,说明校准度良好。结论 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超声特征(位置、高回声晕环、最大径)和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为精准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测量乳腺癌的硬度参数与腋下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状态的相关性,并比较SWE不同定量测量方法预测乳腺癌ALNM的能力,以获得最佳的预测参数。方法:纳入经SWE定量测量并获得肿物及淋巴结病理证实的30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用超声探头分别利用Q-box及Q-box trace不规则描记方法获取肿物弹性的定量参数,将纵、横两个切面的平均硬度、最大硬度和标准差的平均值作为各自的硬度平均值(Emean)、弹性最大值(Ema x)和标准差(SD)。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ALNM与不同定量测量方法的各个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在单变量分析中,肿物大小,肿物位置,ER,PR,HER-2和SWE不同定量测量方法的各个参数值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关联。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物大小(P<0.001),HER-2(P=0.002),Q-box trace方法的SD(P=0.001)及Q-box的Mmean(P=0.028)对预测淋巴结状态具有独立意义。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测量乳腺癌的硬度参数可作为预测ALNM的独立因素,为术前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原发病灶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57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训练组及内部验证组,纳入18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分析原发灶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筛选预测早期乳腺癌S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变量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病灶大小、位置、边缘及HER-2为S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四个变量绘制列线图及ROC曲线,AUC为0.856,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为0.76(对应总分约208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均显示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原发病灶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术前评估早期乳腺癌SLNM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及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甲状腺髓样癌(M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84例MTC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及超声特征,筛选MTC-C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并以此绘制列线图。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性能。应用自助法(bootstrap)迭代1 000次后计算平均AUC,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被膜侵犯、术前降钙素(Ctn)水平和超声提示可疑异常淋巴结为MTC-C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变量绘制列线图,AUC为0.851。应用Bootstrap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平均AUC为0.843,模型稳定性良好。结论 基于超声及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MTC-CLNM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96个肿块),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超声和ABVS检查, 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组(53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N-ALNM)组(43例), 比较两组间各项超声参数的差异, 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确定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N-ALNM组, ALNM组具有肿瘤最长径更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有汇聚征的特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51、4.055、3.493, 均P<0.05);3个参数串联联合预测乳腺癌A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0.653~0.834), 敏感性为54.7%, 特异性为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二维超声特征、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应变式弹性成像(SE)相关参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甲状腺手术且行中央区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104例PTC患者,共106个结节,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E、SWE检查,分别获取剪切波速度比(Eratio)及弹性应变率比值(SR);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评价常规超声特征及SE、SWE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纵横比>1、边缘模糊、微钙化及Eratio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SR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Eratio、结节最大径>10 mm、微钙化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者联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大于结节最大径(0.661)、微钙化(0.671)和Eratio(0.684)。结论 SWE技术及二维常规超声相关参数能够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其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于SE技术的SR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后因素,构建并验证基于临床病理特征、术前癌症指标及超声图像特征的预后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2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前癌症指标及超声资料,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逐步确定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分析结果显示,肿块最大径、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及生长方向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根据以上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5年PF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44,一致性指数为0.793(95% CI为0.736 ~0.850),其3、5年校正曲线接近参考线,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综合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前癌症指标及超声图像特征的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可视化的生存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病理联合炎症指标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高淋巴结负荷(HNB)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 为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经病理证实的378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超声、病理特征及术前炎症指标, 以8∶2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302)和测试集(n=76), 比较两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最佳截断值。训练集中, 以腋窝HNB(≥3个转移淋巴结)为因变量, 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NB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 基于测试集数据验证模型, 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C-index评价模型区分度, Brier score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 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临床适用性。结果训练集与测试集之间所有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术前NLR、PLR和LMR预测早期乳腺癌HNB的AUC分别为0.578、0.547和0.516, 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预测囊实性甲状腺癌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此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134例,共134个结节,且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列线图构建超声多特征的囊实性甲状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绘制此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本研究结果示:结节超声特征中,实性部分的微钙化、游离缘不光滑、血供呈杂乱或穿支状及超声造影低增强是诊断囊实性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值比分别为5.68、745.21、2.99及9.58 (P<0.05)。构建的列线图评分系统鉴别诊断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ROC-AUC为0.98,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28,其对应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8.79%、94.12%及97.01%(P<0.05)。结论 构建的超声多特征列线图评分系统在预测囊实性甲状腺癌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构建的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以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60)及验证集(n=66),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划分Luminal与非Luminal亚组;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ABVS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相应模型及联合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效能。结果 肿瘤最大径(OR=1.029)及有无汇聚征(OR=0.408)均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二维超声、ABVS、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预测验证集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75、0.84及0.83,其中,联合影像组学模型与列线图模型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高于二维超声及ABVS模型(P均<0.05)。结论 基于二维超声及ABVS构建的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6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病理确定的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61例(32. 80%)及无转移组125例(67. 2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原发灶超声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PTM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原发灶SWE定量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原发灶SWE定量参数对PTM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肿瘤直径、部位、纵横比、边界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转移组中形态不规则、紧贴包膜、微钙化、有血流分布率均高于无转移组,且年龄低于无转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原发灶形态不规则、紧贴包膜、微钙化、血流较丰富均为影响PTM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730、1. 881、1. 861、2. 125、2. 201、2. 250,P 0. 05)。转移组患者弹性模量值的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及最小值(Emin)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弹性模量最小值(Emin)均对PTMC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 810、0. 901、0. 865,P 0. 05),其临界值分别为60. 235 k Pa、41. 520 k Pa、13. 315 k Pa。结论 原发灶形态不规则、紧贴包膜、微钙化、血流分布是PTM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超声特征,Emax、Emean、Emin也能作为SWE定量参数预测PTMC淋巴结转移情况,2种检查项目均对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测量乳腺癌的硬度与腋下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状态的相关性,评估乳腺肿物的硬度信息预测ALNM的能力。方法:连续纳入370例经剪切波弹性定量测量并获得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Q-box trace不规则描记方法获取肿物弹性的定量参数,将纵、横两个切面的平均硬度、最大硬度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的平均值作为硬度平均值(Emean)、硬度最大值(Ema x)和SD。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A L N M与肿物硬度值、肿物大小、肿物位置、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类型、ER表达、PR表达及HER-2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变量分析中,肿物大小、肿物位置、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物硬度信息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关联。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物大小、肿物位置、HER-2、肿物硬度最大值和SD对预测淋巴结状态具有独立意义。淋巴结转移率随着硬度平均值和硬度最大值的增大而增大。结论:SWE定量测量乳腺癌硬度信息是预测ALNM的独立因素,可为术前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常规超声特征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且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02例PTMC患者,共116个结节,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WE检查。根据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36例)和未转移组(66例),比较两组SWE定量参数即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及平均值(Emean);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E定量参数判断PTMC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MC常规超声特征及SWE定量参数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转移组与未转移组Emax、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Emax 43.35 kPa和Emean 30.15 kPa为截断值,诊断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7.0%、72.9%和78.3%、61.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52。单因素分析显示,多发灶、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微钙化、侵犯被膜,以及Emax>43.43 kPa为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多发灶、侵犯被膜、Emax>43.43 kPa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59、6.662、16.684,均P<0.05)。结论SWE可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多发灶、侵犯被膜及Emax>43.43 kPa时发生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构建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82例,依据是否发生CLNM分为CLNM组32例和非CLNM组50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CLNM组与非CLNM组年龄、病灶最大径、微钙化数量、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中断、甲状腺浸润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微钙化数量>5个、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中断、甲状腺浸润均为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为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PTMC患者发生CLNM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