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210例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分成老年(年龄≥65岁)组100例和非老年(年龄<65岁)组110例。对比分析发现:整块切除率老年组为92.0%(92/100),非老年组为90.9%(100/110)(P=0.972);完整切除率老年组为91.0%(91/100),非老年组为90.0%(99/110)(P=0.991);治愈性切除率老年组为89.0%(89/100),非老年组为88.2%(97/110)(P=1.000);术中穿孔发生率老年组为4.0%(4/100),非老年组为6.4%(7/110)(P=0.543);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老年组为2.0%(2/100),非老年组为0(0/110)(P=0.226)。提示老年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超高龄(≥80岁)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21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163例结直肠病变患者资料,对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63例病变中黏膜病变118例,包括隆起型病变31例,平坦型病变22例,侧向发育型肿瘤65例;黏膜下病变45例,均为隆起型病变。病变中位直径2.2(2.0)cm,手术时间42(53)min。整块切除率92.6%(151/163),完全切除率86.5%(141/163),病变大小与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相关(P<0.05)。4例发生ESD相关并发症,其中2例为术中出血,1例为术后迟发出血,经内镜下确切止血后好转;1例术后迟发性穿孔,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135例随访患者中4例出现复发,3例再次内镜下切除,1例手术切除。 结论 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是安全有效的。达到整块切除及完全切除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结直肠因管腔窄、肠袢弯曲角度大、黏膜薄等解剖特点,该部位的ESD操作难度较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如何有效地减少结直肠ES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08例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特征、术后病理特征、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等情况。 结果 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中位手术时间为45 min。术中穿孔3例(2.8%),术后无迟发性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2.8%)。术后病理提示管状腺瘤41例(38.0%)、绒毛状腺瘤4例(3.7%)、绒毛状管状腺瘤39例(36.1%),其中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1例(38.0%)、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14.8%);腺癌19例(17.6%),包括高分化11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3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4.6%)。病灶均为完整切除,其中整块切除100例(92.3%)。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1个月,在此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 结论 ESD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完善术前评估,加强手术技能,分析术后病理特征及定期随访是提高ESD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直径结直肠肿瘤的差异性。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210处结直肠ESD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灶按直径分为两组(直径≥4.0cm组和直径<4.0cm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 210处结直肠ESD平均手术时间为(50.3±42.7)分钟,病灶平均大小为(7.98 ±10.84cm2);整块切除率91.4%,完整切除率90.5%,治愈性切除率88.6%。穿孔发生率5.2%,迟发性出血率0.5%。与直径< 4.0 cm 的肿瘤相比,切除直径≥ 4.0 cm 的肿瘤所需时间更长(79.63±53.91 min比35.28±24.99 min;P<0.001);病变主要位于直肠(61.97%);LST息肉以结节混合型为主(54.93%);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低于切除直径< 4.0 cm 的肿瘤,其中完整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92% vs. 94.24%; P=0.041)。直径≥4.0cm组穿孔率增高(7.04%),但两组穿孔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D切除直径≥ 4.0 cm的结直肠肿瘤,所需时间明显增加,手术风险更高。对于非直肠的病变要更加小心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诊治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胃镜下行ESD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一次性完全切除,ESD剥离病变成功率94.44%(17/18);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5~150min,平均65 min;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创面完全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对照相符者13例,占72.22%。结论 ESD操作安全,创伤少,恢复快,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诊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疗效。[方法]对152例共165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灶行ESD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者共165处病灶,病灶长度1.5~9.0cm,平均4.2cm,ESD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穿孔2例(1.3%),出血1例(0.6%),食管狭窄9例(5.9%)。病理结果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水平切缘阳性1例,完全切除率97.1%(34/3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3例,水平切缘阳性3例,完全切除率95.2%(60/63);食管早癌54例,水平切缘阳性3例,完全切除率94.4%(51/54);食管浅表癌13例,其中垂直切缘阳性3例,水平切缘阳性3例,完全切除率53.8%(7/13)。112例完成了术后1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为100%;8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为100%,发现2例局部复发(2例均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8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为100%,发现3例复发(2例早癌,1例食管浅表癌)。[结论]ESD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发现的45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患者,应用IT刀、Hook刀行ESD治疗。将ESD成功率、剥离病变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纳入观察范围。 结果45例结直肠病变接受ESD,其中,2例病变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托举差,术中剥离困难且容易出血转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证实,3例癌变且基底仍有肿瘤残留,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ESD成功率88.9%(40/45)。病变直径为1.5~6.3 cm,平均3.6 cm;ESD手术时间为31~125 min,平均67 min。3例术后有便血,其中1例保守治疗失败,内镜下成功电凝止血,ESD术后出血发生率7%(3/43)。4例在ESD治疗中有小穿孔,应用软组织夹成功缝合穿孔,未转开腹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9.3%(4/43)。术后40例患者均随访,创面基本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 结论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疗效可靠,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复发率低。出血和穿孔是其主要的短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ESD的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病理、术中不良事件、ESD操作时长、术后创面处理、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ESD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347例患者术后发热率为4.6%(16/347),发热最高体温(38.1±0.4)℃,发热天数(2.6±1.5)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OR=0.481,95%CI=0.267~0.867,P=0.015)、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OR=0.323,95%CI=0.105~0.991,P=0.048)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OR=0.320,95%CI=0.143~0.716,P=0.006)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此类患者更多的观察及处理,以期降低术后发热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器械和技术的进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室自2009年起开始结直肠肿瘤的ESD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及风险,比较不同部位病变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明确诊断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126例,其中咽部2例、食管23例、胃38例、结肠60例、十二指肠3例。将126例病变按照以往报道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生操作经验分为内镜下易于治疗组(easy treat;n=67)和难于治疗组(difficult treat;n=59),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大小、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整体手术切除标本平均直径为(5.0±1.3)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9±17.5)min,整块切除率96.0%,完整切除率91.3%,并发症发生率为9.5%,原位复发率为4.0%。两组切除标本平均面积为(4.4±0.6)cm2和(5.3±1.1)c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5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两组不完整切除分别为1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两组非整块切除分别为4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难于治疗组所花时间多于易于治疗组,平均时间分别为(44.8±9.7)min和(78.3±1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好,治愈率高。对于比较难以实施ESD操作的部位,如食管、贲门、乙状结肠等只要医生努力提高操作水平,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同样可以达到安全、完整切除病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非治愈性ES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追加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ESD治疗的3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回盲瓣(ICV)早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早癌的病例339例,根据病变是否累及ICV,分为ICV组(n=17)和非ICV组(n=322),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肠道疾病,其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住院时间较长,且高龄及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不宜作为其治疗首选。目前,内镜下治疗已成为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常规治疗方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整体切除率较高,局部复发率较低[1-2],对于直径>2 cm的病变,ESD已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3],但ESD可能引起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本研究收集我科近期收治的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镜下经多隧道黏膜下剥离术(ESMTD)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ESMTD和ESD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4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MTD组(38例)和ESD组(102例)。比较两组术后病灶整块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程度及随访3、6、12个月的复发率、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评分。结果ESMTD组患者术后在整块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明显高于ESD组,在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明、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T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TD组和ESD组在术后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ESMTD组在术后6、12个月复发率低于ESD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TD组在术后3、6、12个月QLQ-C30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MTD和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显著,且ESMTD在术后病灶整块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程度及复发率、QLQ-C30评分方面明显优于ESD,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肠镜发现的较大直肠腺瘤和黏膜下肿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低位直肠病变,大小0.6~4.5cm(平均2.8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术后11例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例腺癌累及黏膜下层病例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手术标本病理未见肿瘤残留。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12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75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肠镜下治疗的出血。2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和少量膈下游离气体,保守治疗好转。9例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残胃癌(ERG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ERGC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诊疗情况、病理组织学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ESD中位操作时间62.5(24~361)min,整块切除率90%(9/10),完全切除率80%(8/10),治愈性切除率70%(7/10)。术中出血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成功止血;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7例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1例为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por1> sig)。中位随访时间20.0(6.9~70.3)个月,未见胃癌复发或转移。结论 ESD是治疗ERGC的安全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4例26处EMR治疗(EMR组)和19例20处ESD治疗(ESD组)的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在病灶大小、手术时间、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病理学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ESD组术前超声内镜测量的直径大小为(7.4 ±5.3)mm,明显大于EMR组的(5.6 ±2.1)mm(P <0.05);ESD组手术时间为(32.6±10.5)min,明显长于EMR组的(8.9±6.3)min(P <0.05);EMR组和ESD组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整块切除率均为100.0%;EMR组的组织病理学治愈性切除率为100.0%(26/26),略高于ESD组的95.0% (19/20) (P>0.05);EMR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15.3% (4/26),明显高于ESD组的5.0% (1/20) (P<0.05);两组在术后复查随访,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 对于直径小于7 mm的病灶应用EMR方法可以有效完整地切除病灶,并缩短手术时间;而对于直径大于7 mm和经过多次活检或局部切除后内镜下注射抬举征阴性的病灶,采取ESD的手术方式,方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