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三酰甘油 葡萄糖(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 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41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269例,早期DN(EDN)组80例,临床DN(CDN)组61例。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身体质量指数( 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空腹血糖(FBG)、 尿素(Urea)、 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TyG指数与RC。采用Spearman分析UACR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Urea、Cr、TyG指数和RC对DN的诊断效能。结果与SDM组相比,EDN组糖尿病病程、SBP、Urea、UA、TG、TC、TyG指数、RC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SDM组相比,CDN组糖尿病病程、SBP、DBP、Urea、Cr、UA、TG、TC、LDL-C、TyG指数、RC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RC( r=0.278 ,P<0.001)和TyG指数(r= 0.239 , P<0.001)呈显著正相关;RC与TyG指数(r=0.562 ,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SBP、Urea、Cr.TyG指数( OR=2.815, 95%CI:1.481~ 5.349,P=0.002). ,RC( OR=2.179 , 95%Cl:1.038~4.574, P=0.04)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RC和TyG指数预测DN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ROC)分别为0.670(95%CI :0.616~0.725)和0.620( 95% CI:0.564~0.676)。结论TyG 指数、RC与2型 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风险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更早地识别和管理处于DN风险中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实验组)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3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及吸烟史、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A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血清胰岛素(FNS)。结果对照组中吸烟人数、有糖尿病家族史人数的比例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2组BMI、FBG、FNS、TG、CHOL、LDL、HDL、APOAI、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FBG、FNS、TG、CHOL、LDL、HDL、APOAI、ALT为影响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度和空腹甘油三酯血糖(TyG)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12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T2DM组,每组各70例,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测血脂,计算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比较两组各监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血压变异性与TyG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T2DM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CV)均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T2DM组患者的TyG和AIP均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yG值按中位数分成低水平组及高水平组,TyG≤4.52为低水平组,TyG>4.52为高水平组。随着TyG值增加,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sCV和dCV均明显增加(P<...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广州市荔湾区成人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荔湾区2个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咨询、体格检查(体质)、血脂检测以及肝脏B超检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502名成人完成调查,其中男238名,女264名,平均年龄(50.4±14.5)岁,调查对象约占广州市荔湾区人口的6.5/10 000人.肝脏B超共检出脂肪肝102例,占调查人数20.32%,其中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占18.6%及81.4%.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脂肪肝患病率为16.4%,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35%、12.56%.脂肪肝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腰围、WHR、BMI、HDL-C、TG、糖尿病、高血压病等8项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广州市荔湾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6.4%,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占76.59%.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痘、糖尿病、高血压病、腰围增粗、腰臀比增大、BMI增大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HDL-C增高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就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收集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检测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两组血脂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的高危影响因素。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血脂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饮酒、血压、BMI指数、WHR指数、静坐时间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血脂异常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超过60岁、饮酒、血压高、BMI24、WHR指数偏高、静坐时间5h/d是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人群血脂水平显著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影响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脂异常高危独立因素有年龄超过60岁、饮酒、血压高、BMI24、WHR指数偏高、静坐时间5h/d。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人群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湖北地区冠心病病例和对照各961例,了解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饮酒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显著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结论:湖北地区人群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武汉市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进而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方法]以2014年—2015年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4 85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B超结果分为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两组,分析比较两组人群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以及血脂检测指标等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人群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共检出脂肪肝病人1 960例,检出率为40.4%;男性人群和中年人群中脂肪肝病人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年龄、BMI、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武汉市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脂肪肝与性别、年龄、BMI、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9例老年骨质疏松初次脆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结束后,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24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再次发生脆性骨折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3例,随访期内均再次发生脆性骨折,对照组患者66例,随访期内未发生脆性骨折。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初次骨折后手术治疗史、骨质疏松性骨折家族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长期大量吸烟、合并慢性骨关节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坚持户外活动、坚持饮用牛奶、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是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抗骨质疏松治疗史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脆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慢性肾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骨密度值(BMD),并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根据慢性肾病患者的BMD,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3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钙、血磷、血清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血肌酐、血清尿酸、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WHO诊断标准,本研究中骨质疏松患者达42.86%,女性发病率为50.00%,而男性为32.14%。两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年龄明显大于非骨质疏松组,病程显著长于非骨质疏松组,BMI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血钙、血磷、血肌酐、血清尿酸及GFR无显著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BALP、PTH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而维生素D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BMD与BMI、维生素D呈正相关(r=0.607,0.450,P<0.05);BMD与年龄、病程、BALP及PTH呈负相关(r=-0.581,-0.256,-0.383,-0.551,P<0.05);而BMD与与性别、血钙、血磷、血肌酐、血清尿酸及GFR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风险,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病程、维生素D、BMI、 BALP及PTH是慢性肾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慢性肾病并发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透析(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136例MHD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其补钙治疗效果分为优良组(n=84)和不佳组(n=5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分析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合并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症情况、补钙前骨密度T值检测结果等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优良组年龄、女性比例、合并糖尿病率、MHD时间、治疗期间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比例均显著低于不佳组,每日步行运动量则显著高于不佳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MHD时间、每日步行运动量、治疗期间吸烟、酗酒、熬夜等是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MHD时间长、治疗期间吸烟、酗酒、熬夜等均为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日运动则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高危医护人员的患病率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3 674名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定义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及中华医学会对代谢综合征的建议标准,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分析其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高危医护人员占55.69%,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5%;不同性别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男性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维吾尔族糖尿病高危人群比例最高(6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年龄、BMI、血压、FPG、TG、CHOL、LDL-C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而HDL-C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FPG、TG、HDL-C、高血压独立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高危医护人员占比较高;不同民族糖尿病高危人群存在差异,以维吾尔族人群最高,肥胖、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首次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4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对ACS的风险评估价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yG指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随TyG指数的升高,ACS、急性心肌梗死(AMI)、完全闭塞和左主干/多支病变占比呈趋势性增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TyG指数均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组OR(95%CI):7.210(2.507~20.738),P<0.001;非糖尿病组OR(95%CI):2.062(1.208~3.521),P=0.008]。在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TyG指数对预测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发生ACS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95%CI:0.649~0.871,P<0.001)和0.592(95%CI:0.521~0.663,P<0.05)。两组中TyG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退休职工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476例中老年退休职工的体检资料,包括病史、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超声等检测结果,进行性别、年龄分层后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2476例中老年退休职工,检出脂肪肝887例(35.82%),女性脂肪肝检出率39.58%,男性脂肪肝检出率33.27%,女性退休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男性显著升高(P<0.01);脂肪肝组血压、BMI、TG、TC、FBG、UA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而HDL-C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组超重、空腹血糖升高、高血脂、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比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退休中老年人尤其老年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与性别、血压、BMI、TG、TC、FBG、UA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罗刚  惠杰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160-162
目的 探讨非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房颤并发脑栓塞的相关因素.方法 221例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按是否新发生脑栓塞分为脑栓塞组(92例)和无脑栓塞组(129例)两组,分析非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房颤并发脑栓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卒中史、冠心病、心力衰竭、前白蛋白(PAB)、尿酸等的关系.结果 与非脑栓塞组相比,脑栓塞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卒中史、PAB降低及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比例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吸烟、饮酒、冠心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尿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75岁、有高血压病和卒中史是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患者,独立相关因素为年龄、女性、高血压病史、卒中史;前白蛋白(PAB)降低和并发糖尿病为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征,再按是否复发分为亚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BPPV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吸烟和饮酒比例较高,合并骨质疏松比例较低(均P0.05)。男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率为20.2%,显著低于女性组31.5%(P=0.033)。年龄、家族史、糖尿病、后循环缺血和骨质疏松与男性BPPV患者复发相关(均P0.05);年龄是男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OR=1.331,95%CI 1.015~4.072,P=0.002)。女性BPPV患者复发亚组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和骨质疏松比例更高(均P0.05);年龄、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均是女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OR=2.040,95%CI 1.314~5.680,P=0.000;OR=1.375,95%CI 1.072~4.044,P=0.007;OR=1.216,95%CI 1.081~5.087,P=0.011)。结论:不同性别BPPV患者临床特征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补体C1q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联合超声心动图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HFpEF将患者分为HFpEF组(n=38)和非HFpEF组(n=5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吸烟、饮酒、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NT-proBNP、补体C1q及TIMP-1、TIMP-2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分析NT-proBNP、补体C1q、TIMPs、超声心动图参数与STEMI患者是否合并HFpEF的关系,及各指标预测STEMI患者合并HFpEF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及本部心脏康复中心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205例,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Q2、Q3、Q4组,根据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OSA及轻度组、中重度组两组。评估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0例OSA患者中,TyG指数越高,男性和高血压病比例越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葡萄糖、尿酸、AHI、baPWV水平越高(P<0.05),而年龄、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则越低(P<0.05)。与无OSA及轻度OSA患者比较,中重度OSA患者年龄、男性和高血压病比例及BMI、尿酸、AHI、baPWV水平更高,最低SaO2和平均SaO2水平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AHI水平呈正相关(r=0.217,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及骨质疏松与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含量等指标的相关性作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年龄大、女性、病程长、BMI低、血糖控制情况不佳、24 h尿蛋白定量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敏感性下降,更易发生骨质疏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与多因素有关,高龄、女性、病程长、低体质量、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损害等是骨质疏松发生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集2000年至2011年4月发表的所有与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计算其合并危险因素暴露的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了饮酒、吸烟、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之间的联系。其中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吸烟、饮酒、经济状况与高血压病相关,其OR(95%CI)分别为2.45(2.09,2.87)、2.01(1.92,2.11)、1.68(1.23,2.28)、1.58(1.50,1.66)、2.17(2.04,2.31)及2.57(1.89,3.48)。结论 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吸烟、饮酒、经济状况与高血压病相关,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 2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肾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DN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有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建议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