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WT1基因表达规律及其在鉴别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例儿童MDS、49例儿童AA及40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WT1表达规律.结果 ①重型AA组患儿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0,慢性AA组为14.3%,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组为58.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为100%,AML组为97.5%.MDS-RC组WT1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重型AA组和慢性AA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重型AA、慢性AA、MDS-RC、MDS-RAEB、AML组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041%、0.357%、7.037%、12.680%、24.210%.②低增生MDS组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6.7%,高于慢性AA组(P=0.001)和重型AA组(P=0.000);低增生MDS患儿WT1相对表达水平为(3.022±5.040)%,高于慢性AA组[(0.357±0.479)%,P=0.002]及重型AA组[(0.041±0.047)%,P=0.000].结论 MDS患儿WT1基因表达水平较AA为高;WT1基因表达水平随着MDS疾病的进展而增高; WT1水平可用于鉴别儿童低增生MDS与A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该融合基因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初诊并采用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18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组)及30例TEL/AML1融合基因阴性且未见其他基因(BCR/ABL、MLL、IKZF1、P2RY8-CRLF2以及PH样ABL相关基因)阳性的ALL患儿(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泼尼松试验敏感情况和微小残留病灶(MRD)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年龄、发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特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泼尼松试验敏感率、第15天MR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3天MR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ALL患儿,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与无异常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相比,其疗效及预后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Wilms(WT1)基因、裸角质膜同源蛋白(NKD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治疗的造血系统非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者均进行WT1、NKD1基因检测,比较两组人群NKD1、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WT1、NKD1基因检测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价值;统计患者12个月内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WT1、NKD1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T1基因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NKD1基因的AUC为0.984,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观察组100例患者总生存率为88.00%(88/100),平均生存时间为(10.42±2.69)月,WT1、NKD1基因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417、0.492,P<0.001).结论 WT1、NKD1 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WT1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12例对照患儿的WT1基因表达,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观察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38例WT1基因表达阳性,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1);在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WT1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96%和77.78%,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表达阳性患儿的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患儿(P<0.05)。40例ALL患儿中bcl-2高表达28例,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1);AML患儿的bcl-2表达与WT1基因表达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2);bcl-2高表达患儿CR低于低表达患儿(P<0.05);联合WT1及bcl-2表达情况将ALL患儿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其CR率分别为33.33%、72.73%和100%,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T1基因和bcl-2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WT1基因及bcl-2的共同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ALL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于伴混合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ixed Lineage leukemia rearrangement, MLL-r)的AML, MLL相关的融合基因可以作为有效的微小残留病(MRD)标志,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进行有效预测[1]。伴不同MLL-r的AML初诊时融合基因定量水平不同, 随着肿瘤负荷变化的动力学也不尽相同, 因此, 可能并非所有类型的MLL-r都是最佳的分子MRD监测指标。此外, 少数患者会出现克隆演变,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ML MRD的敏感性(10-3~10-4)一般低于分子生物学检测(10-4~10-5)[2], 而WT1作为泛白血病标志物可用于对大多数AML的MRD进行监测[3]。临床中我们会同时监测FCM、MLL相关融合基因以及WT1水平, 观察伴有MLL-r的AML的MRD状态, 预警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本研究拟比较WT1和MLL-r作为伴MLL-r的AML的MRD标志, 预测移植后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AM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初治AML患儿、12例缓解期患儿(30份)、18例复发患儿,30例细胞形态学正常人的骨髓标本中的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动态检测20例初治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以ABL为内参照,采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初治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01);缓解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初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监测儿童AML20例显示,初治时W T1高表达,完全缓解后W T1表达水平下降,复发时W 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0例中5例在临床复发前3-7个月表达水平开始上升。③动态检测的20例患儿初治时W T1阳性组和阴性组完全缓解率(CR)、3年总生存率(O 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2-30天的W T1阳性组3年O S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方法。WT1基因在儿童急性AML中表现为促癌基因的作用,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疗效评价,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检测HtrA2和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应用RQ-PCR方法检测104例初诊AML患者的HtrA2和WT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的差别,并分析与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诊断分型、预后分型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比较治疗前后表达量的变化,分析HtrA2与WT1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AML患者骨髓细胞中HtrA2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WT1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者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无关;HtrA2在不同的NCCN预后分组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WT1在预后良好组表达量明显低于预后中等组(P=0.003);无论完全缓解(CR)组还是非完全缓解(non-CR)组HtrA2表达量在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WT1表达量只有在CR组治疗后才低于治疗前(P<0.01),non-CR组治疗后虽然也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rA2与WT1的表达水平呈弱负相关(r=-0.249,P=0.011)。结论:HtrA2和WT1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上调HtrA2基因的表达和干扰WT1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2 2例MDS和 6 9例AL的WT1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 ,WT1mRNA在MDS RA及MDS RAS中低表达 ,阳性率为 10 % (1/10 ) ;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高表达 ,阳性率为 91.7% (11/12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WT1mRNA在各型急性白血病中均有表达 ,初发和复发急性白血病中WT1mRNA的阳性率 (6 9% )高于缓解患者 (12 .5 % ) (P <0 .0 1)。初发与复发AL的WT1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 ,而MDS RAEB和RAEB t的表达量低于初发AL患者。WT1mRNA阳性的AML患者的化疗缓解率 (4 1% )低于阴性患者 (78% ) ;WT1基因相对表达量≥ 1的AML患者的CR率 (18% )低于 <1的患者 (5 5 % )。结论 :WT1基因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DS RA和MDS RAS ,动态监测WT1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监测MDS的病情变化。WT1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高低与初发AL的预后有关 ;WT1基因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确诊并完成RUNX1-RUNX1T1、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RAR)α和WT1基因检测的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患者。检测RUNX1-RUNX1T1、PML/RARα和WT1转录本水平,将RUNX1-RUNX1T1、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为0%看作融合基因阴性组,将RUNX1-RUNX1T1或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均不为0%看作融合基因阳性组。结果融合基因阴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为0.096%(0.007%,1.990%),融合基因阳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为1.420%(0.100%,60.340%),融合基因阴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低于融合基因阳性组患者(P<0.05)。融合基因高表达组(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1%)患者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高于WT1转录本水平(P<0.05),融合基因低表达组(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1%)患者WT1转录本水平高于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P<0.05)。结论可联合检测融合基因和WT1,以此提高MRD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SOX4、Wilms瘤基因1(WT1)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149例AML患者作为AML组,72例轻度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髓组织中MDR1 mRNA、SOX4 mRNA、WT1 mRNA表达水平。分析MDR1 mRNA、SOX4 mRNA、WT1 mRNA表达水平与AM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ML组骨髓组织中MDR1 mRNA、SOX4 mRNA、WT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40×109/L、有器官浸润、治疗后非完全缓解AML患者骨髓组织中MDR1 mRNA、SOX4 mRNA、WT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白细胞计数<40×109/L、无器官浸润及治疗后完全缓解AM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 mRNA、SOX4 mRNA及WT1 mRNA高表达AML患者总生存率均低于MDR1 mRNA、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分别测定了15名正常人骨髓及72例AML患者治疗前后123份骨髓标本WT1基冈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62份患者标本定量检测了AML1-ETO融合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跟踪观察的8例患者50份标本同时监测了WT1及AML1-ETO基因mRNA水平变化。WT1及AML1-ETO基因表达水平用内参照基因ABL归一化。结果WT1、AML1-ETO及ABLRQ-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日内差及日间差均〈4%。正常骨髓WT1mRNA中位水平为0.008(0.001~0.019)。67例初治AML患者中61例(91.0%)WT1mRNA表达高于正常水平,其中37例(55.2%)高于正常100倍以上。各型AML中M4EO及M3患者WT1mRNA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亚型,M1及M5型最低。WT1与AML1-ETOmRNA水平明显正相关(r=0.88,P〈0.001),4例血液学持续缓解患者中3例WT1mRNA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同内波动。4例发生血液学复发的患者中3例复发前1个月WT1mRNA的水平分别超出正常上限的31.4,11.4及4.0倍。结论RQ-PCR定量检测WT1mRNA水平可用于监测大多数AML患者MRD,但是敏感度不如AML1-ETO融合基因,WT1mRNA水平持续增高或明显异常预示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ML患儿进行前瞻性分析和随访,并选择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ML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分析死亡与生存患儿临床资料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究影响AML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AML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DF1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ML患儿血清GDF1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随访中发生全因死亡33例,死亡组治疗后血清GDF15水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首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治疗后血清GDF15、发生CNSL是AML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959、12.284,P=0.000、0.005),首疗程CR是AML患儿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0.174,P=0.006)。治疗后血清GDF15预测AML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发生CNSL及首疗程CR(Z=2.179、2.031,P=0.029、0.042),其最佳临界值为≥406.351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88%和69.23%。结论 AML患儿治疗后血清GDF15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SF3R突变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在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的66例具有完整二代基因测序结果且进行了系列MRD监测的AML患者,研究治疗前CSF3R突变和治疗后MRD水平与患者治疗疗效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SF3R突变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15.2%和18.2%,明显低于无CSF3R突变患者的38.7%和60.6%(P值分别为0.006和0.038)。2个疗程化疗后MRD转阴患者的中位RFS与OS时间分别为64个月与未达到,明显长于MRD阳性患者的15个月和48个月(P值分别为0.004和0.050)。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CSF3R突变(HR=0.317,95%CI 0.129~0.779,P=0.012)、WT1突变(HR=0.304,95%CI 0.115~0.804,P=0.016)、NRAS突变(HR=0.153,95%CI 0.061~0.385,P<0.001)为影响患者R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SF3R突变与MRD阳性趋向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71与0.088)。基于CSF3R突变与治疗后MRD将患者分为野生型CSF3R且MRD转阴组、突变型CSF3R或MRD阳性组、突变型CSF3R且MRD阳性组,三组患者RFS(P<0.001)与OS(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F3R突变与2个疗程化疗后MRD状态均可预测CEBPA双突变AML患者的长期预后,据此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多药耐药蛋白1(MDR1)和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AALC)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成人初治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诱导化疗联合阿糖胞苷等治疗,检测MDR1和BAALC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AML患者临床特征、遗传学分型、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DR1基因和BAALC基因高、低表达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染色体危险度分层患者MDR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AALC基因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干预后,MDR1基因高表达患者CR率60.78%显著低于MDR1基因低表达87.76%(P0.05),BAALC基因高表达患者CR率67.31%略低于MDR1基因低表达8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基因高、低表达患者中位OS及OS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ALC基因高、低表达患者中位OS及OS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AALC基因表达相比,初治AML患者中,MDR1基因表达对评估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更高,临床可联合MDR1和BAALC基因检测以提高初治AML患者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第8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探索其与诱导缓解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收集华西医院血液科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的29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13例,女16例,中位年龄41(16-75)岁。根据初诊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特征(LAI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诱导化疗第8天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细胞数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对数秩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观察患者外周血化疗第8天MRD水平与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R)及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9例AML患者经第1疗程化疗后,7例外周血MRD水平低于0.01%(阴性组),其余22例外周血MRD水平高于0.01%(0.08%-55%,阳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WBC、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7例MRD阴性组中6例达CR(86%),22例MRD阳性组中6例达CR(27%),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8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MRD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MRD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P<0.05),MRD阴性组1年生存率(100%)明显高于阳性组(39.4%,P<0.01)。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第8天外周血MRD水平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CR率与长期生存率,MRD阴性患者有更高的CR率和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WT1的表达及其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75例初诊AML患者(非APL)治疗各阶段骨髓WT1的拷贝数和内参因子(GADPH)的拷贝数,以NQ比值=WT1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计算WT1的表达水平,并对临床特征、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2年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前WT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基因突变、FAB分型及预后分组等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前WT1高表达患者的CR率为65.4%(17/26),低表达患者的CR率为93.9%(4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P=0.004);两组患者2年总生存与无事件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OS及EFS率均低于低表达组;诱导化疗后约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WT1水平较初治时下降1个数量级以上的患者组,其两年总生存明显升高(P0.05)。结论:骨髓WT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AML患者(非APL)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兵  林榕  周淑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10-1311
目的 :研究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3 1例老年人AML患者FLT3基因表达及FLT3 /ITD基因突变。结果 :2 7例老年AML患者FLT3基因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 87 1% ;FLT3 /ITD突变阳性率为 19 4% ( 6/3 1) ,FAB各亚型FLT3 /ITD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老年AML同突变阴性组比较常伴外周血高WBC计数及低完全缓解 (CR )率(P <0 0 5 ) ,即使获CR ,也易出现早期复发。结论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老年人AML疗效差 ;老年人AM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检测可早期诊断难治复发、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与细胞遗传学分组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然后再根据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选择抗体组合,完成对117例M2病人的MRD监测.结果 将初次缓解AML-M2病人的微小残留病灶水平以5×10-4为界,在细胞遗传学预后较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较差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三组MR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动态监测中比较了45例患者1年内不同遗传学分组MRD从10-3水平后上升到10-2水平的发生率:预后较好组33%,预后中等组32%,预后较差组50%.结论 MFC检测AML-M2病人MRD水平可用于评估治疗反应及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融合基因检出情况,并分析融合基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免疫分型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免疫分型患儿的融合基因检出情况,并分析融合基因检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骨髓免疫分型结果显示,86例ALL患儿中有13例T细胞型,73例B细胞型。T细胞型患儿融合基因SIL-TAL1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细胞型患儿(P<0.05)。B细胞型患儿融合基因BCR-ABL1、E2A-PBX1、TEL-AML1的检出率高于T细胞型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12个月,以复发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10.14±1.75)个月,86例ALL患儿中15例复发(17.44%),经Kaplan-Meier法绘制复发曲线显示,15例复发患儿的中位复发时间为9个月。预后不良组患儿微小残留病阳性、有髓外浸润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融合基因BCR-ABL及SIL-TAL1的检出率高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RST)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MRD)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中心接收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标本,随机分为RST组和MRD组各62例。RST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MRD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组标本检验阳性率及不同病程诊断结果。结果:MRD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RST组(P<0.05);RST组7 d以上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MRD组(P<0.05),MRD组7 d以内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RST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MRD适用于病程在7 d以内的患儿,RST适用于病程7 d以上的患儿,临床中可将二者联合进行检测,以有效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