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究花青素协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并分为:对照组、花青素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组;采用MTT法检测花青素、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使用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增殖凋亡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由MTT实验发现,花青素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100 g/L,奥沙利铂人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的IC50为0. 01 g/L,两者联合使用其半数致死浓度显著下降为60 g/L和0. 6 g/L。相比对照组,花青素组和奥沙利铂组克隆形成率、Ki67蛋白相对表达、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相对表达、Smad2和p-Smad2蛋白相对表达、Smad3和p-Smad3蛋白相对表达、TGF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花青素组和奥沙利铂组,联合组克隆形成率、Ki67蛋白相对表达、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相对表达、Smad2和p-Smad2蛋白相对表达、Smad3和p-Smad3蛋白相对表达、TGF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P 0. 01)。结论 花青素协同奥沙利铂可以促进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且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使用单一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NA-21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L-OHP)耐药细胞株HCT116/L-OHP中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2/细胞分裂周期素(CDC)25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转染技术干扰HCT116/L-OHP细胞中miRNA-2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CT116/L-OHP中ATM、CHK2、CDC25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该细胞株中miRNA-21表达变化后ATM、CHK2、CDC25A和CDK2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miRNA-21 mimic使miRNA-21表达升高时,ATM、CHK2、CDC25A和CD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随之升高,且与未转染组和阴性转染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NA-21 inhibitor使miRNA-21表达降低时,ATM、CHK2、CDC25A和CD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随之降低,且与未转染组和阴性转染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存活素(survivin)干扰提高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对顺铂(CDDP)敏感性的有关机制.方法 在HCT-116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urvivin的siRNA序列;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urvivin的siRNA的转染显著降低了survivin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survivin siRNA序列的HCT-116细胞对低浓度(1.0 μg/ml)的CDDP作用下,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survivin的干扰可以使survivin表达下调,诱导细胞凋亡,提高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对C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试验分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奥沙利铂(15、30、60或90 μM)处理组;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分别在24、48、72 h取培养的HCT 116细胞;MTT法检测奥沙利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及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60或90 μM奥沙利铂作用48 h后引起HCT 116细胞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由51.5%增加到65%,细胞增殖减少;90 μM奥沙利铂作用72 h时,正常对照相比凋亡率增加了近8倍;有明显的survivin表达下调伴随细胞凋亡.结论:奥沙利铂抑制HCT 11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耐奥沙利铂(L-OHP)的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检测相关耐药基因LAPTM4β的表达,探讨其在L-OHP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株HT-29/L-OHP;应用LAPTM4β-35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T-29/L-OHP细胞株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较其与HT-29/L-OHP细胞株对于L-OHP的耐药情况;应用RT-PCR检测LAPTM4β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测定LAPTM4β-35蛋白的表达。 结果成功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应用LAPTM4β-35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T-29/L-OHP细胞株后,其对于L-OHP的耐药明显低于HT-29/L-OHP细胞株。HT-29/L-OHP细胞株中LAPTM4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HT-29,分别为5.613±0.139和1.105±0.187,(P<0.05),LAPTM4β-35蛋白在HT-29/L-OHP细胞和HT-29细胞的相对表达量2.203±0.080和1.033±0.070,(P<0.05)。 结论LAPTM4β在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中过表达,与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耐药的一个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课题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从miRNAs与自噬相关联的角度,讨论miR-30a与自噬基因Beclin1在结肠癌化疗耐药中的相关性,并探讨肠胃清对miR-30a介导自噬的调控作用及逆转结肠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HCT116/L-OHP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L-OHP组、肠胃清方组、肠胃清方低剂量+L-OHP组、肠胃清方高剂量+L-OHP组.治疗结束后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Tunnel等研究肠胃清对瘤体组织中miR-30a、Beclin1、LC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沙利铂组可见Beclin1、LC3的上调,miR-30a的下调,细胞凋亡的减少.而肠胃清联用奥沙利铂组可见Beclin1、LC3的下调,miR-30a的上调,细胞凋亡的增加(P0.05或P0.01).结论奥沙利铂诱导保护性自噬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是其耐药的机制.肠胃清可通过调控miR-30a/Beclin1通路而抑制自噬逆转结肠癌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薏苡仁油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注射用薏苡仁油和奥沙利铂联合作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vivin表达水平。结果 薏苡仁油组、奥沙利铂组、奥沙利铂+薏苡仁油组均会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且薏苡仁油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薏苡仁油组、奥沙利铂组相比,奥沙利铂+薏苡仁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组、奥沙利铂组、奥沙利铂+薏苡仁油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薏苡仁油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薏苡仁油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奥沙利铂组、薏苡仁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中Survivin mRNA为阴性表达,将不同浓度薏苡仁油加入行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对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的体外毒性及其机制。方法复苏结肠癌SW480、LoVo细胞,采用大剂量冲击法诱导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CCK-8实验检测其耐药性,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侵袭性以鉴定其恶性生物学行为。CCK-8实验检测重楼皂苷Ⅰ对耐药细胞及其亲代细胞的毒性作用,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Ⅰ处理细胞后Annexin V/PI阳性细胞比例以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楼皂苷I处理细胞后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s-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大剂量奥沙利铂冲击法成功诱导奥沙利铂耐药细胞LoVo/L-OHP、SW480/LOHP。CCK-8细胞毒性实验显示,LoVo/L-OHP、SW480/L-OHP的IC_(50)值比其亲代细胞提高5~25倍,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证实,耐药细胞比亲代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P0.019)。CCK-8实验显示,重楼皂苷I对SW480、LoVo及其耐奥沙利铂细胞的IC_(50)值相似。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例显示,重楼皂苷I处理细胞后,Annexin V/PI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处理细胞后细胞中Bax和Caspass-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这两个实验证实,重楼皂苷Ⅰ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及其耐药细胞凋亡。结论重楼皂苷I对结肠癌细胞及耐奥沙利铂细胞均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是通过介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胡桃醌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及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XA2)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及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BGC-823/DDP细胞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胡桃醌组、顺铂组、胡桃醌联合顺铂组、LY294002(AKT抑制剂)联合顺铂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胡桃醌不同浓度组细胞中P-gp、MR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LY294002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胡桃醌增强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抑制细胞中ANXA2和ERCC1表达,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绝经后妇女的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前期研究发现雌激素能上调结肠癌细胞的错配修复(MMR)基因MLH1表达,在MLH1基因缺失的结肠癌细胞中再表达MLH1能明显增强雌激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目的:探讨MLH1参与雌激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以及p53及其相关基因在此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含人野生型MLH1(hMLH1)全长cDNA的质粒转染MLH1基因缺失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以转染空质粒的HCT1 16细胞作为对照,在有或无雌激素作用的条件下,采用电泳法检测凋亡DNA Ladde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转染hMLH1后,10~(-8)mol/L雌二醇(E_2)能明显诱导HCT116细胞凋亡。转染hMLH1并经E_2处理的HCT116细胞(D组)与经E_2处理但未转染hMLH1的HCT116细胞(B组)相比,其caspase-3、caspase-9、p53、Bax、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D组上述蛋白表达亦均高于转染hMLH1但未经E_2处理的HCT116细胞(C组)。结论:MMR基因MLH1主要通过激活p53和线粒体凋亡通路参与雌激素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HCT116/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裸鼠皮下移植瘤化疗的增效作用,初步探讨其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奥沙利铂组、健脾解毒方组、健脾解毒方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健脾解毒方高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治疗中测量肿瘤的长径和短径,根据公式计算瘤体体积,描绘瘤体生长曲线,治疗结束后称取瘤质量,公式计算瘤体抑制率和瘤质量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皮下移植瘤Caspase3的表达.结果:健脾解毒方高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的瘤体体积和瘤质量(995.54 mm3±87.26 mm3;0.85g±0.06 g)及健脾解毒方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的瘤体体积和瘤质量(1318.32 mm3±100.68mm3;1.06 g±0.07 g)明显低于单用健脾解毒方组(1967.83 mm3±178.83 mm3;1.71 g±0.11 g)或奥沙利铂组(1698.46 mm3±147.61 mm3;1.56g±0.12 g),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健脾解毒方高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的瘤体抑制率和瘤质量抑制率(55.63%;56.85%)及健脾解毒方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的瘤体抑制率和瘤质量抑制率(41.25%;46.19%)明显高于单用健脾解毒方组(12.30%;13.20%)或奥沙利铂组(24.31%;20.81%),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健脾解毒方联合奥沙利铂组均可上调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奥沙利铂能抑制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增加奥沙利铂的疗效,其增效的机制是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至真方对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并从自噬角度探讨至真方改善大肠癌HCT116/L-OHP耐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CCK-8及Western blot检测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耐药性;mRFP-GFP-LC3双荧光自噬指示体系检测至真方对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自噬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至真方对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至真方干预后耐药细胞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SQSTM1/P62、LC3的表达。[结果]至真方可下调LC3、Beclin-1、上调SQSTM1/P62的表达(P0.05),经低、中、高浓度干预后凋亡率分别为5.1%、7.7%、13.1%(P0.05)。mRFP-GFP-LC3双荧光自噬指示体系检测发现至真方干预组随着浓度的降低,黄点(自噬体)和红点(自噬溶酶体)数量均减少(P0.05)。[结论]至真方可通过抑制HCT-116/L-OHP细胞自噬活性,增加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凋亡率,恢复其部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GPR4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GPR43抑制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qPCR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HCT116中GPR43和LAT1 mRNA表达;留取本院结肠癌组织(16例),癌旁正常组织(16例),结肠腺瘤组织(15例)标本,IHC法检测各组织中GPR43及LAT1的蛋白表达情况;脂质体细胞转染技术敲低结肠癌细胞HT29(KD组)中GPR43基因,观察LAT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设立GPR43的siRNA阴性对照(NC组)。结果 HT29细胞中高表达GPR43 mRNA的同时低表达LAT1 mRNA,而不表达GPR43 mRNA的HCT116细胞中同样高表达LAT1 mRNA;GPR43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结肠腺瘤、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而LAT1蛋白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在HT29细胞实验中,敲低GPR43后LAT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KD组中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结论GPR43通过调控Akt蛋白磷酸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HCT116细胞,进行损伤愈合实验及克隆集落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结肠癌细胞株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使用Cytation5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仪动态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HCT116细胞凋亡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白藜芦醇处理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白藜芦醇24h后HCT116细胞迁移能力减弱,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并且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蛋白NF-κB表达减少。[结论]白藜芦醇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且促进凋亡及阻滞其周期于G2期,同时NF-κB蛋白表达降低,提示白藜芦醇上述抗癌效应与NF-κB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g/ml)的奥沙利铂干预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分别于12、24和48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FADD蛋白水平。结果奥沙利铂对SW480生长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W480细胞呈G2/M期阻滞;SW480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P〈0.05)。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处理SW480细胞株24 h后,FADD mRNA和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提示奥沙利铂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凋亡死亡受体途径使FADD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小RNA-144(miR-144)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与同源盒基因A10(homeobox gene A10,HOXA10)的结合力。方法 (1)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CL-11和永生化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株FHC中miR-144及HOXA10 mR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T116、SW480、CL-11及FHC中miR-144与HOXA10 mRNA,观察人结肠癌细胞和人结肠上皮细胞miR-144、HOXA10 mRNA表达变化,选择miR-144相对表达量最低HCT116细胞为后续研究对象。(2)miR-144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观察:取对数生长期HCT116细胞分为3组,1组细胞顺序转染miR-144模拟物(miR-144 mimics)和HOXA10过表达质粒pcDNA3.1-HOXA10,2组细胞转染miR-144 mimics,3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转染24 h时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情况、检测各组细胞miR-144及HOXA10蛋白。(3)HCT116细胞中miR...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和构建survivin特异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survivin siRNA重组体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survivin mRNA序列设计合成编码siRNA的DNA模板,构建2个survivin RNAi真核表达载体;实验分为survivin siRNA重组质粒转染组、空载体组和HCT116组,转染大肠癌细胞HCT116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观察重组质粒对转染的HCT116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量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测序表明survivin干扰序列完全正确,RT-PCR结果显示2条survivin siRNA真核表达质粒均能有效抑制survivin mRNA的转录表达。MTT比色法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细胞比较,干扰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凋亡率高于脂质体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survivin干扰真核表达载体,siRNA重组体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并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结肠癌特异性抗原类硫氧还蛋白-2(Txl-2)的亚型之一Txl-2b可与Ras相关核蛋白(Ran)相互作用,但Ran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鲜有报道。目的:以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结肠癌细胞株Ran基因,观察该方法对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置si-1、si-2、si-3以及阴性对照(NC)组,分别将终浓度为20、40、60 nmol/L的Ran小干扰RNA(siRNA)-1、siRNA-2、siRNA-3以及NC 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CT116、DLD-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干扰效率以及caspase-3、PARP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0 nmol/L siRNA-1、siRNA-2抑制Ran表达的效果最佳。si-1组HCT116、DLD-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较NC组显著增加(19.37%±7.57%对4.83%±1.72%;16.53%±3.38%对6.27%±3.13%;P均0.05)。si-1组、si-2组HCT116、DLD-1细胞的晚期凋亡率较NC组显著增加(15.97%±3.31%、16.33%±5.40%对6.40%±1.05%;22.93%±1.57%、11.50%±0.70%对6.20%±0.98%;P均0.05)。si-1组、si-2组DLD-1细胞与NC组相比,被切割的caspase-3(活性形式)和被切割的PARP(非活性形式)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沉默Ran基因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控caspase-3、PAR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4(miR-20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和人结肠癌肿瘤细胞(HCT116);将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204 mimic组和miR-204 NC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HCT116细胞miR-204及G蛋白耦联受体C型家族(GPRC)5A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检测各组HCT116细胞GPRC5A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04与GPRC5A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各组HCT116细胞miR-20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miR-204 NC组相比,miR-204 mimic组HCT116细胞miR-20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量、GPRC5A mRNA及GPRC5A蛋白表达水平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后,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CCK-8)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二甲双胍对HCT116细胞中bcl-2、Casepase-3及p53蛋白的影响。结果分别采用2.5、5、10、20和4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CT116细胞48 h后,CCK-8实验表明,各浓度组均可引起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术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另外,肿瘤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S期细胞的比例减少,但G_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二甲双胍可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激活Casepase-3、p53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G_2/M期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的表达,活化Casepase-3、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