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0例II~III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表柔比星单用方案,B组采用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方案。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4例患者完全缓解,28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53.33%;B组13例患者完全缓解,32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5.00%。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用表柔比星(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使原发病灶及淋巴结明显缩小,为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DEC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治的26例LABC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6岁(30~72岁), Ⅲa期16例,Ⅲb期10例,化疗剂量为多西他赛80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和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入, 每3周为1个周期,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决定是否继续1~2个周期DECF方案后再接受手术或放疗.化疗后48 h预防性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结果:26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DEC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4例,进展2例,有效率76.9%(20/26),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和临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1.5%、19.2%和57.7%,本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6%.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占总周期数的12.5%和15.0%,其他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的脱发、恶心或呕吐、肌肉关节酸痛、体液潴留、疲乏、腹痛等.结论:DECF方案是LAB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接受长春瑞滨联合表柔比星(VE)方案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术前接受3个周期VE方案化疗的11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空心针活检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再继续接受3个周期VE或标准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方案辅助化疗及局部区域放射治疗和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临床病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27例(22.7%),部分缓解78例(65.5%);肿瘤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pCR)22例(18.5%).本组115例(96.6%)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76个月,中位时间63.4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患者共72例(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8.7%,5年总生存率为71.3%.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前Ki-67(pre-Ki-67)高表达(P=0.012)、化疗后Ki-67(post-Ki-67)高表达(P=0.045)、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无病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pre-Ki-67高表达(P=0.017)、post-Ki-67高表达(P=0.001)、pre-ER阴性(P=0.002)、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总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结论 pre-Ki-67、post-Ki-67及pre-ER的表达水平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病理状况是接受术前3个周期VE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表柔比星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灌注复发后行吉西他滨辅助灌注化疗,29例继续表柔比星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辅助性膀胱灌注后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进展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吉西他滨辅助性膀胱灌注患者的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达65.22%,显著高于表柔比星灌注组44.8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复发时间吉西他滨组[(15.87±3.36)月]明显长于表柔比星组[(10.06±3.04)月](P0.05)。两组患者进展率和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主要表现为尿频、血尿、尿痛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表柔比星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显著,能降低NMIBC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类方案化疗的安全性及合并症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术后均行标准的环磷酰胺联合紫杉类方案化疗,其中5例为多西他赛75 mg/m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环磷酰胺(DC方案)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DT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麦默通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可手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DC组(35例),DT组(38例),分别给予DC方案,DT方案化疗3个周期,DC组35例,DT组38例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DC组,DT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化疗前后ER、PR、HER2变化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DT组优于D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均为阴性患者对化疗敏感,DT方案对于HER2高表达患者疗更敏感。结论DT及D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DT方案优于DC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 PORC)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71例, 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N组, 35例)和对照组(C组, 36例)。N组术前行4~6周期新辅助化疗, 其中21例行多西他赛+环磷酰胺(TC)方案, 14例行多西他赛+洛铂(Tcb)方案, 化疗结束1个月内行手术治疗;C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拔除喉罩即刻、入PACU即刻的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of-four ratio, TOFR), 计算PORC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水平, 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及输液量, 肌松恢复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PACU停留时间, 拔管后最低SpO2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水平, 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即刻, N组TOFR低于C组(P<0.05), PORC发生率高于C组(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53和Ki-67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1-2018-12间就诊的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史及病理资料,均经空心针穿刺病理确诊,并接受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8周期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或保乳根治术。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P53和Ki-67表达变化及其与pCR间的关系。结果73例患者总体pCR为30.1%(22/73),其中P53阳性组pCR为38%(19/50)、Ki-67高表达组pCR为39.2%(20/51)、Ki-67高表达且P53阳性组pCR高达48.6%(17/35),明显高于其他组。化疗后P53阳性表达率及Ki-67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其中P53阳性组有21例转为阴性组,pCR达71.4%。结论结合化疗前后P53及Ki-67的表达变化有助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pC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化疗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均至少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化疗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总体评价疗效。 结果:该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87.50%,完全缓解10.71%,部分缓解76.78%,疾病稳定12.5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化疗反应可耐受。 结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化疗副反应可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表达的影响,以有助于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IGF-1R表达的情况.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IGF-1R表达的测定.化疗方法统一采用T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经过2个疗程的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化疗前、后IGF-1R表达的变化.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体检和乳腺B超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按WHO的统一判定标准来评价.结果 4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29例(72.5%)获得了部分缓解,无完全缓解病例,无进展病例.化疗后25例IGF-1R由高表达变为低表达(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能部分通过抑制IGF-1R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8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吉西他滨灌注(吉西他滨组),44例采用表柔比星灌注(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组不同化疗方案DE与FEC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56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DE组31例,用EPI和多西紫杉醇治疗。FEC组25例,以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治疗。结果:FEC组的总有效率为60%,DE组的总有效率为83.8%。DE组有9例病理完全缓解,FEC组中有1例进展。结论: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毒性反应均可耐受。DE组疗效及毒性反应均高于FEC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FLIP表达的时间窗和量效关系.方法 将MCF7及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分成两组:处理组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4.0,2.0,1.0,0.5,0.25 mg/L的表柔比星,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作用24,48,72 h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株中c-FLI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随着表柔比星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c-FLIP的表达整体呈下降趋势;随着表柔比星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乳腺癌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以浓度为2 mg/L作用72 h凋亡率最高.结论 表柔比星化疗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可能系通过抑制c-FLIP的表达,且其效果以浓度为2 mg/L作用72 h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1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临床完全缓解(cCR)48.67%(55/113),病理完全缓解(pCR)40.71%(46/113)。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4.78%和95.65%,非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9.25%和8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3)。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而pCR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非pCR患者。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术后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最佳选择。近年来,随着多西他赛的问世,乳腺癌化疗疗效明显提高,已成为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一线用药。国外报道多西他赛联合长春瑞滨作为一线治疗用药的有效率为60%~89%。我科联合应用多西他赛加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背景与目的: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使用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对比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可手术的局部晚期HER-2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该研究人群均行8周期新辅助化疗,其中196例采用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方案(多西紫杉醇组),48例采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方案(紫杉醇脂质体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按照1:1匹配两组基线特征差异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与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通过1:1 PSM匹配后,两组各48例患者。两组间pCR率无统计学意义(22.9% vs. 18.8%,P>0.05);多西紫杉醇组客观缓解率(ORR)93.7%、疾病控制率(DCR)100.0%,紫杉醇脂质体组ORR与DCR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组III~IV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以及III~IV度恶心、呕吐、乏力和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高于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均P<0.05),两组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与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的疗效相当。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毒副反应明显优于多西紫杉醇化疗组。紫杉醇脂质体可作为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类药物的优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遴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并接受TURBT治疗的300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灌注化疗药物选择随机分为表柔比星组和吉西他滨组各150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化疗复发情况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表柔比星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复发例数分别为3、10、14例,总复发率为18.0%;吉西他滨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复发例数分别为3、8、13例,总复发率为16.0%,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362)。表柔比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33%(53/150),吉西他滨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40/150),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23)。结论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相当,但吉西他滨膀胱灌注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IIa~IIIa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于保乳术前行3周E+T方案新辅助化疗,且患者化疗前均检测空芯针穿刺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及Bcl-2表达情况。评价临床及病理疗效并评估毒副反应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个或6个疗程的术前3周E+T新辅助化疗,5例IIIa期患者化疗后降期为IIb;患者均于化疗后12~16 d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9.72%,病理性完全缓解(pCR)率为17.76%,腋窝淋巴结转阴率为54.76%。不同ER、PR、Ki-67、p53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不同HER-2、Bcl-2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出现IV度白细胞减少5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外,其余毒性反应均可耐受。86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复发转移19例,死亡6例,2例出现对侧乳腺癌,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可获得较高的pCR率,毒副反应可耐受。ER、PR、Ki-67、p53可作为E+T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患有乳腺癌的生育期妇女在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卵巢功能早衰(POF),不同化疗方案的风险有所不同,本研究对比 CAF 方案(替加氟+吡柔比星+异环磷酰胺)和 DTC方案(多西紫杉醇+吡柔比星+异环磷酰胺)在治疗生育期乳腺癌患者过程中引发卵巢早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2021年6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科的1例生存近十年的肝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治疗经过, 探讨肝FDCS的系统治疗方案。患者系肝FDCS切除术后8年余复发, 肝占位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仍为FDCS。2021年7月开始行一线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6周期, 疗效评估稳定。随后根据基因测序结果给予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靶向治疗, 获得至少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