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新疆地区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DRGs病例组合方案。方法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乳腺癌的有效病案3788份进行病例分组,以主要影响因素为截点将病例分组,并计算各组的标准费用。结果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住院天数、是否化疗、是否手术、是否放疗,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557、-0.312、-0.284.-0.212,P值均〈0.01,调整R2=0.826。病例组合后分为5个诊断相关组,各组间费用有统计学差异,F=180.6587,P〈0.01,计算出每个诊断相关组的标准费用参考值可解释70%的医疗消费。结论以治疗手段为截点对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具有可行性,DRGs研究有利于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2.
宁传英  韩传恩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40-234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和进一步完善医改制度提供一定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F检验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拟合通径分析模型筛选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费用结构不合理。离院方式、出院时间、是否手术对住院费用不仅有直接效应还有间接效应。结论建议优化费用结构,合理控制住院天数,积极探索多途径补偿模式,制定适合我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基于决策树模型HC25病组患者DRGs细分组的研究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依据CHS-DRG分组方案进入HC25(胆囊切除术,不伴并发症或合并症)病组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n=3 84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析分组效果及不同分组的费用标准。结果 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住院费用呈偏态分布(χ2=0.197,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住院费用在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患者来源、医疗付费方式、入院病情危重情况、术前时间、住院时间、是否有再住院计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住院费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住院时间、手术方式、入院病情危重情况、性别、术前时间、患者来源、再住院计划(P均<0.05);采用CHAID共生成了7个DRGs分组,第一层分类节点变量是手术方式,第二层是术前时间、住院时间,第三层是入院时病情危重情况;不同DRGs组合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474.595,P<0.001),组合DRGs(1)的住院费用最高,权重最高;DRGs(7)的住院费用最低,权重最小;所有DRGs病组中超标费用患者共170例(4.42%),各组超标费用比例均<10%。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对HC25病组的细分组效果合理有效,能较客观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和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 389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情况,所有患者的住院信息均来自医院HIS系统,对影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针对分析结果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 结果 1 389例乳腺癌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1 425.8±357.3)元,住院费用构成主要包括药品费(42.4%)、手术费(24.8%)、治疗费(9.1%)和其他费用(16.5%)等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付费方式、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临床分期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较多,分析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应联合对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对中医医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DRGs付费模式在中医诊疗中的实施效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某省级三甲综合中医院DRGs改革正式实施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的白内障出院患者76例,和DRGs改革前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的白内障出院患者67例相关资料,统计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例均费用金额、费用结构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与DRGs改革前相比,DRGs改革后白内障住院患者例均总费用下降了2008.87元、其中西药费下降494.79元、中成药费下降403.97元;DRGs改革后白内障住院患者费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中成药费占比与西药费占比分别减小2.7%与2.5%,耗材费占比与实验室诊断费占比分别增大4.1%与3%;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s付费模式下中医医院患者住院的部分项目支出费用减少,中成药等部分费用的占比大幅度下降,提示DRGs在优化中医医疗费用结构方面还有可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房芳 《中国病案》2011,12(3):56-5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医保患者与自费患者费用构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急性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用非参数秩的方法检验各因素的差异。结果住院费用医保患者高于自费患者,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而且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药费比例高;付费方式、药品、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方案以及切口愈合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合理用药、加强对住院天数较长患者诊疗情况的监测,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DRG支付背景下上肢骨手术(CHS-DRG分组:IF19)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医院提升骨科手术医疗质量及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三家综合医院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肢骨手术(CHS-DRG分组:IF19)病例的住院患者结算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stata14.0建立数据库,经描述性研究后对不同性别、入院方式以及手术部位的住院费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随后以住院天数、患者年龄、使用钢板数量、螺钉数量、性别、入院方式以及手术部位作为自变量,以住院费用的自然对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经数据清洗后共纳入研究样本为2281人,上肢骨手术平均住院费用为49 029.03±8 705.66元;方差分析进一步提示性别、入院方式和手术部位之间的住院费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著(R2为0.857),患者的住院天数(β=0.093,P<0.001)、年龄(β=0.002,P<0.001)、钢板数量(β=0.052,P<0.001)、螺钉数量(β=0.057,P<0.001)、性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07-2011年4种常见老年癌症病例1101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老年癌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癌症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特级护理、输血情况、抢救情况、手术情况、患者来源、癌症种类、付费方式。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院内部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按病种限价付费,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市某三甲医院头部外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指导费用控制与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4年出院的头部外伤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同时收集住院的费用信息,使用AMOS 17.0中的路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模似,探讨影响路径。结果对患者住院费用影响较大的因素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是否ICU,排名前3。是否手术对住院天数的影响力系数为0.256,对住院费用的直接作用为0.331;而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559。结论影响头部外伤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手术和监护室情况。为更好的控制住院费用,可以使用进行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6-19+27
目的 探讨目前医保按项目付费模式下肝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为医保DRGs 新付费模式的精准推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陕西省某三甲医院312 例肝癌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资料,选择有差异的单因素(包含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症、术后近期并发症、医保类型)作为自变量,住院天数的对数值作为因变量,采用Maximum likelihood 法作出参数评估,推导出各变量间的路径系数。依据其效应分解值的大小评估各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程度。结果 影响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路径系数为0.55。其他因素依次为手术方式、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前合并症、年龄、医保类型。结论 大型公立医院应对基于DRGs 的支付方式改革的发展策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快病床周转,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诊疗成本(包括高值耗材的合理应用),推行精细化DRGs 付费模式,可在充分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肝癌手术患者的诊疗费用,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方案,为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主要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信息。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分类节点变量,运用CHAID决策树模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及费用测算。结果 共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026例,中位住院总费用为15201.00元。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性别作为分类节点变量进入了决策树模型,病例组合的CV在0.4到0.55之间,说明组内差异小;RIV为53.268%,说明组间异质性强。最终共形成8个费用组合,包括4个无手术组和4个有手术组。基于组合结果得到无手术组住院费用标准4554-11522元,有手术组住院费用标准14918-23761元,病种权重在0.4-2.2之间,无手术组存在费用超限的情况。结论 病例组合结果合理,基于决策树得到的病例组合可以提供住院费用标准、病种权重、线外费用标准,有利于控制该病种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在2019年国家DRGs付费制度实施前后颈椎椎管狭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DRGs付费制度实施前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和DRGs付费制度实施后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某院颈椎椎管狭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采用Z检验、非参...  相似文献   

13.
房芳  王春红  王英 《中国病案》2011,12(6):55-57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非参数秩和比检验方法检验各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肺炎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童肺炎的住院费用医保患者高于自费患者,不同付费方式患儿最大开支项目均为药品费用,且年龄大费用增加,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其影响因素药费、住院天数、出院情况、医院感染、年龄、入院情况、付费方式引入方程。结论肺炎患儿费用受多因素影响,其控制药品费用比例、缩短住院日是降低总住院费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患者和国家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决策树分类方式分析北京地区3年内871例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为管理部门决策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871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分析不同年份其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并通过决策树分类模型将所有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采用绝对值及相对权重法测算所有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标准。结果 乳腺癌患者2019-2021年住院总费用从高至低分别为2020年3 523 965.98元<2019年3 763 289.85元<2021年3 924 283.54元;各个年份均为药品费用所占的构成比最大,护理康复费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医疗付款方式及转归情况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P<0.05;经交叉验证方法对验证所构建出的决策树从而得到12个DRGs组合,具有较高的组内同质性;各分组费用超标例数均在10%~12%左右,且DRGs中9组的病种权重最高(1.92),DRGs中6组的病种权重最低(0.42)。结论 药品费用是目前乳腺癌患者住院期间的最大经济负担,同时不同的治疗方式、医疗付款方式及转归情况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享受医保患者与未参加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探索两组住院费用按是否手术分组和年龄分组的差别。方法随机抽取101例享受医保患者和313例未参加医保患者资料,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享受医保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分别4874.45元、13.45d,未参加医保患者分别为3579.17元、11.21d;两种支付方式患者的住院费用指标按是否手术分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未参加医保患者费用按年龄分组比较存在差异,享受医保患者费用按年龄分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医疗费用要对重点人群进行管理和监控,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改良现有的DRGs模型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目前常用DRGs模型的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议.结果 现有的评价方法不应通过住院费用的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计算RIV和CV,同时也没有考虑分组模型中DRGs组的数量对分组效果的影响,不能从多个经检验均成立的DRGs模型中选出最优的模型.结论 建议采用适用于偏态分布的指标对组间差异性和组内一致性进行评价,应综合其他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对DRGs模型分组效果进行评价,并进一步研究从多个分组模型中选出最优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鑫  吴正虎  吴矛 《当代医学》2010,16(28):12-13
目的通过对肺炎患者住院费用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2005~2009年1103例肺炎病例的有关信息对住院费用高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职业、住址、抢救次数、付费方式、年龄、转归情况、住院天数、入院情况等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可控因素入手,促进不可控因素向可控因素转化、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控制药费比例、建立科学的诊疗标准等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患者费用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该病种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费用控制因素。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医疗费用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各因素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不同水平下分布的其他特征变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均显著。通过住院医疗费用的多元回归分析可知,住院医疗费用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分别是:是否手术、住院天数和年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临床因素,又有社会因素。结论:要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重点是严格控制手术指征、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和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并探究影响患者费用的因素,为降低眼疾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推广DRG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变异系数和方差减少量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利用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用耗材零加成前后内眼手术患者的医疗效率差别;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内眼手术患者费用异常的主要因素。结果 4个内眼手术DRG组为CB19、CB29、CB39和CB49,住院总费用和时间的CV和RIV值显示DRG分组效果良好。耗材零加成后,CB19、CB29、CB39和CB49组患者的费用消耗指数为0.72、0.49、0.93和0.57,同比实施前减少0.12、0.28、0.02和0.01;CB19和CB29组患者的时间消耗指数分别为0.51和0.79,同比减少0.28和0.33;CB39和CB49患者的时间消耗指数为0.89和1.12同比上升0.04和0.22,这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比实施前都有减少,只是减少的程度没有广东省标杆值减少的大。影响内眼手术患者费用异常类型的因素:年龄组、住院天数组、是否零加成期病例、是否临床路径病例、是否高药占比、是否高耗占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广西某院在DRGs实施前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为精细化控制住院费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DRGs付费政策实施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和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广西某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90例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Z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住院各项费用下降最明显的是药费,由实施前7612.53元下降至5329.64元,其次是材料费,由实施前38 187.15元下降至31 895.43元。治疗费和护理费占比较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88%和0.07%。其中实施前后的输血费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费用、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检验费、材料费、药费和其他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实施前12.11(10.01,16.69)天,实施后10.49(8.60,13.7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s付费政策实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构成影响明显,其中实施后药费、材料费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