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于护理期间接受阶梯式护理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14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阶梯式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1周、2周及1个月后的加拿大神经病学量表(CNS)评分均升高(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NS评分均更高(P均<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将阶梯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促进其临床症状尽快恢复,改善其神经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和足月化脓性脑膜炎(NP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2例新生NPM患儿,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组(33例)和早产儿组(39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合并其他系统感染情况、血液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入院日龄、发病日龄等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早产儿组(59.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NPM患儿以发热(75.8%)、惊厥(45.5%)、反应差(78.8%)、拒奶(45.5%)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早产儿组NPM患儿以黄疸(30.8%)、呼吸暂停(20.5%)、肌张力降低(61.5%)为主要临床表现。足月儿组患儿合并败血症的概率为51.5%,高于早产儿组(2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液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8例(54.5%)足月儿组NPM患儿表现出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早产儿组患儿(28.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NPM患儿脑脊液蛋白水平为(2.35±0.78)g/L,明显高于足月儿组患儿(1.57±0.99)g/L;葡萄糖水平为(1.84±0.69)mmol/L,明显低于足月儿组患儿(2.21±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例(6.1%)足月儿组NPM患儿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呈阳性,15例患儿血液细菌学检查呈阳性。结论由于新生儿NPM临床症状不典型,足月儿组NPM患儿和早产儿组NPM患儿的临床指征和实验室检查也存在一定差异,医生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尽早诊断、及早治疗,尽量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2%(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8.8%(χ2=5.28,P=0.022)。[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败血症是指各种细菌侵入血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导细胞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侵入的门户是人体的皮肤和粘膜屏障。发生败血症后,常有高热、寒战、全身无力等毒血症表现,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DIC或炎症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联合化瘀降浊解毒汤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HSP患儿12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补液、补充维生素、营养支持、保持电解质平衡,同时接受抗过敏、抗血小板、激素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降浊解毒汤。疗程5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31,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OD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DA和AOPPs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2和IFN-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联合化瘀降浊解毒汤治疗HSP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患儿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7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经过对患儿实行精心的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1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对照组3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78.4%。在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的过程中,对患儿实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舒适护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化脓)主要依赖脑脊液细菌培养,但其耗时较长,阳性率低,难以适应临床早期诊断。为此,我们对疑似化脑患儿行脑脊液细菌DNA荧光定量及芯片杂交检测,并进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对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与探究血清及脑脊液抑炎与促炎因子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的6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8例偏头痛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及脑脊液抑炎因子(IL-2及IL-13)与促炎因子(IL-1β及IL-6)表达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小儿内科2008年9月2012年9月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89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3岁患儿占48.3%,全年散发,春、夏、秋、冬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以发热(92.1%)、精神反应差(76.4%)、呕吐(61.8%)为首发症状就诊,65.2%患儿白细胞计数>10×109/L,80.9%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50%,所有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大于10×106/L,≥500×106/L45例(50.6%),出现并发症22例(24.7%),治疗方案以静脉应用第三代头孢为主,抗生素疗程142012年9月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89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3岁患儿占48.3%,全年散发,春、夏、秋、冬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以发热(92.1%)、精神反应差(76.4%)、呕吐(61.8%)为首发症状就诊,65.2%患儿白细胞计数>10×109/L,80.9%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50%,所有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大于10×106/L,≥500×106/L45例(50.6%),出现并发症22例(24.7%),治疗方案以静脉应用第三代头孢为主,抗生素疗程1460(平均34)d;临床转归:治愈或好转74例(83.1%),未愈11例(12.4%),死亡4例(4.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仍以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存在差异,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和转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患儿51例为观察组(重症组21例,轻症组30例),非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观察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脑脊液丙二醛含量为(5.79±1.33)μmol/L,一氧化氮为(16.36±3.84)μmol/L,与恢复期((2.85±0.64)μmol/L,(8.31±1.99)μmol/L)和对照组((2.52±0.32)μmol/L,(7.27±1.06)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重症组丙二醛((7.02±0.86)μmol/L)和一氧化氮((19.90±2.64)μmol/L)水平高于轻症组((4.94±0.84)μmol/L,(13.87±2.26)μmol/L)(P〈0.05),轻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发展及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郜晓飞 《临床医学》2021,41(1):45-47
目的 对比分析病毒性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学、脑脊液指标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A组;选择同期2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蛋白C(PC)检测.比较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情况,并测定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治的9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术组和常规开腹组,分别为50例、45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临床情况,并测定围术期不同节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术组SOD水平低于常规组,而MDA高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均较术前增高,但腹腔镜术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腹腔镜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常规开腹组的17.78%(P0.05)。结论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有良好效果,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减少炎性因子产生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根据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儿128例,预后不良组患儿7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治疗时间、惊厥、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血白细胞计数、入院时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糖浓度(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1岁、惊厥、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血白细胞计数<4×109/L或>20×109/L、入院时脑脊液蛋白含量>1 500 mg/L、脑脊液糖浓度<1.5 mmol/L(P<0.05)。结论 临床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加强对患儿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型肌酸激酶(CK-BB)、乳酸脱氢酶(LDH)和降钙素原(PCT)在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内科2017年3月~2018月6月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80例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排除颅内感染的偏头痛患儿40例为对照组,检测全部研究对象脑脊液及血液中PCT、NSE、CK-BB、LDH及IL-6 (白介素-6)、NLR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TNF-a(肿瘤坏死因子-α),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脑脊液中相关指标对比,化脓组脑脊液PCT、NSE、CK-BB、LDH显著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而且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相关指标对比,化脓组PCT、NSE、CK-BB、LDH显著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而且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化脓组脑脊液IL-6、NLR及TNF-a显著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而且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化脓组IL-6、NLR及TNF-a显著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而且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及血液PCT、NSE、CK-BB、LDH及IL-6、NLR及TNF-a检测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而且评估病情发展阶段,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脑膜炎患者比例分布情况,并对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121例明确诊断为脑膜炎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脑膜炎类型分布情况,并比较确诊的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血、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指标的差异和关联。结果 121例确诊的脑膜炎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脑膜炎,占36.36%,其次是化脓性脑膜炎(35.54%),真菌性、结核性脑膜炎分别占5.79%、4.13%,细菌性脑膜炎仅占1.65%。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检验指标特征类似,发热是二者最常见的症状,化脓性脑膜炎血、脑脊液常规指标普遍比病毒性脑膜炎升高幅度大,病变程度重,两种脑膜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葡萄糖定量呈负相关,而与氯化物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脑脊液结果异常程度越高,临床症状越重。结论依据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百分比,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压力、蛋白及葡萄糖定量变化程度,可对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危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并有缺血性卒中的SAHS患者40例(联合组)、单纯SAHS患者40例(SAHS组)及单纯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卒中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细胞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的SOD、TAOC水平均明显低于SAHS组、卒中组,MDA明显高于SAHS组、卒中组(P<0.01),且SAHS组的SOD、TAOC水平明显低于卒中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卒中组(P<0.01);联合组的MMP-9、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HS组、卒中组(P<0.01),且SAHS组的MMP-9、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卒中组(P<0.01)。结论:SAH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与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可能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和绒毛组织性激素、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的M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入院1 d给予米非司酮200 mg口服,服药前后禁食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2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硬膜下积液分为积液组(76例)和对照组(53例),对比两组患儿基础资料、临床特征、病原学分析结果 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化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