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意 《妇幼护理》2023,3(3):737-739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62 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 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 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期间采取循证护理,可以促进康复速度,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抑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组基础上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摄食-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肌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和肌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和肌力评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改善肌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康复训练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洼田饮水法、才藤氏吞咽功能障碍7级评分法评定,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级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9月—2020年8月入院的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8月入院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HISS)、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功能FMA评分67.83±22.39,对照组为50.56±21.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减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易运动功能、智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提高患者接受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出院时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及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基础上给予基于经筋理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运动功能上肢、下肢评分、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 提升运动功能水平, 提高生命质量, 为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康复护理等。结果:经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偏瘫患者肢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摄食训练模式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摄食训练;比较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吞咽功能情况[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SSA)]。结果:观察组健康责任、运动锻炼、心理状态、营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摄食训练模式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其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对8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79例未予以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5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积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及平衡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谢华  杨春华 《当代护士》2022,(10):96-100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康复花园的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康复花园的作业疗法.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FugP Meyer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H反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四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入选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H反射和M波最大波幅(H/Mmax)值、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Mmax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在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肢H反射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