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采集的咽拭子、粪便、疱疹液等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技术进行EV71型和CA16型肠道病毒的检测。结果共采集128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和疑似标本,检测出肠道病毒92份,阳性率71.87%,其中EV71型病毒54份(含1例死亡病例),阳性率42.18%,CA16型病毒37份,阳性率28.90%,其他肠道病毒1例;发病年龄集中在0~5岁,散居儿童发病数多于托幼儿童,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塔城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小于等于5岁组儿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数多于幼托儿童,病例以轻型为主,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展为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原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2015年宿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及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非EV71和非CoxA16)。 结果  324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肠道病毒核酸总阳性137份,阳性率42.3%。EV71阳性35份,阳性率10.8%(35/324),阳性构成比为25.5%(35/137);CoxA16阳性26例,阳性率8.0%(26/324),阳性构成比为19.0%(26/137);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和非CoxA16)76份,阳性率23.5%(76/324),阳性构成比为55.5%(76/137)。男女比为1.6︰1,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43.4%(86/198)和39.7%(50/126),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5,P>0.05);发病年龄组以0~3岁为主;1月及4~7月为发病高峰,阳性检出率均超过50%。 结论  2015年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春夏季,3岁以下儿童为高发病人群,其流行型别以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和非CoxA16)为主,同时伴有EV71和CoxA1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QIAGEN试剂操作步骤提取RNA,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Ct值在20~30以内为阳性。结果 2011~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08例,其中临床诊断309例,实验室诊断99例;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以6月发病最多,12月发病最少;男女性别比为1.87∶1;EV71阳性32份,阳性率32.32%,CoA16阳性20份,阳性率20.2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份,阳性率3.03%;2011年以EV71为优势毒株,2012年以CoA16为优势毒株。结论加强托幼机构的管理,对儿童用具及时清洗消毒,发现可疑患病儿童及时就诊并居家治疗,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儿童和家长的自我防护意识,在手足口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中,要考虑其流行特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减少疫情的发生,早期的病原监测应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甘肃省陇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该市手足口病病原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陇南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的核酸,对用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试剂检测阳性的样本再进行分型。结果 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742份,阳性455份、检出率61.3%,其中CA16占31.21%,EV71占28.57%,其他肠道病毒占23.74%,CA6占13.19%;以4—10月检出为主、占90.11%;检出率男性(63.3%)女性(58.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9,P>0.05);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1.76%;检出率两当县最高(75.7%)、西和次之(64.3%)、康县最低(35.0%)。结论 陇南市手足口病每月均有发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应重视CA16,EV71和其他病毒检测,同时加强4—10月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白银市三县两区所采集的手足口病病人咽拭子样本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EV通用型、EV 71型和Cox A16型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4—2016年白银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人633人,检出阳性378人;阳性检出Cox A16型(42.06%),EV 71型(19.05%),其他EV型(38.89%);以0~5岁儿童为主(62.76%),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663,P0.05);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009,P0.05);5—7月阳性率较高,各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2.388,P0.05)。结论白银市手足口病防治重点应以Cox A16及其他EV型别的肠道病毒为主,应重点针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宣传防治,且特别重视5—7月中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英山县2013-04-2013-05间手足口病爆发高峰期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9例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81例,阳性率为74.3%;EV71病毒阳性63例,阳性率为57.8%;CA16阳性19例,阳性率为17.4%;其中EV71和CA16双阳性12例,阳性率为11.0%。此次爆发高峰期的发病患者年龄集中在1~4岁儿童,并且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EV71亚型发热患者所占比率要显著高于CA16亚型。结论:英山县2013年手足口病高峰期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亚型,了解患者手足口病感染的病原体亚型及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第五师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1-2019年采集兵团第五师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133份,应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 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A10)的特异性核酸,选取部分阳性标本扩增VP1序列、测序并分析序列.结果 133份标本,检出阳性123份,临床标本实验室检测总阳性率92.48%;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5岁病例最多(109例、占81.95%);4月开始发病并呈上升态势至6月后逐渐下降,5-8月为发病高峰期;核酸检测肠道病毒病原分型以CoxA16 (46.34%)、EV71(23.58%)和Cox A6(17.89%)为主,其他未分型占12.19%;病毒VP1基因序列分析,病例标本中CoxA16均属B1b亚型、Cox A6均属D2亚型,与国内近年某些地区流行株有较近亲缘关系.结论 兵团第五师手足口病主要以EV 71,CoxA16和Cox A6感染为主,存在感染人群年龄组和季节性差异;应根据当地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制定政策,强化当地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中学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0月11日—11月2日,北京市某中学累计报告疱疹性咽峡炎病例92例,罹患率2.39%。临床表现以口腔疱疹(92.39%)、咽痛(71.74%)、发热(69.56%)为主。共采集43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24例柯萨奇病毒A6型阳性,6例肠道病毒未分型阳性。结论本起暴发疫情是由柯萨奇病毒A6型感染引起,学生交叉上课、共用餐厅等公共场所导致疫情的传播,探索一套适应教育改革后传染病的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0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Cox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用Real-time PCR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271例,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32%;其中,CoxA16阳性率占29.82%,EV71阳性率占70.18%。阳性标本主要分布于0~4岁患者阶段,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阳性数分别为694、209和485。结论 CoxA16和EV71为广州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病毒,EV71占多数,0~4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宿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谱及感染情况,为制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12~2014年宿州市各县区哨点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 结果  在962份样品中,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384例,阳性率为39.92%;其中EV71、CoxA16分别为154例(占40.10%)、144例(占37.50%),其他型肠道病毒共86例(占22.40%)。384例阳性病例中,男247例,女137例,阳性检出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1岁组和2岁组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占全部阳性者的73.18%。在3~4月和6~7月的发病高峰期间,病毒主要以CoxA16型和EV71型毒株为主,10~12月以EV71型病毒株为主。在人口密集的萧县和埇桥区,其手足口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0.21%和42.18%。 结论  宿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16,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发病时间以每年3~4月和6~7月为主,应加强在流行季节的防控工作及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监测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崇左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为该地区今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市2010-2015年各县(市、区)送检的2 401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拭子标本,应用RT-PCR检测样本中肠道病毒(PE)、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数据。结果该市6年间共检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共2 401份,核酸检测阳性1 586份,阳性率66.06%(1 586/2 401)。在1 586份患者中EV71病毒占25.03%(397/1 586);CoxA16病毒占24.78%(393/1 586);其他肠道病毒占50.19%(796/1 586)。结论该市手足口病患者EV71和CoxA16病毒隔年交替出现高峰,上半年以EV71和CoxA16患者为主,而下半年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患者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提升防治效果实施科学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4-01-01/2016-12-31游仙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游仙区2014-201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913例,重症病例3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8.31/10万,5~7月为发病高峰,10~11月出现小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56∶1,5岁以下病例占报告病例的96.81%;散居儿童占报告病例的62.62%。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占12.6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占42.0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45.29%。其中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游仙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有明显地区、季节、人群特征,分析手足口病的流性特征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携带情况,分析健康人群带毒情况及其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分别于手足口病流行前期、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在济宁市泗水县和嘉祥县随机采集城镇托幼机构儿童和农村散居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粪便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率在手足口病流行期最高(20.10%),其次是流行前期和流行后期(14.56%和8.29%)。5岁以下儿童带毒率高于成人,其中3岁以下儿童带毒率最高。三次调查共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77份,99.44%(176/177)鉴定为其他肠道病毒,未检测出EV71型肠道病毒,仅检测出1例CoxA16型肠道病毒。结论 5岁以下健康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带毒较为普遍,夏季带毒率较高;EV71型和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较低,提示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在手足口病传播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烟台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变化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烟台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共检测3654份标本,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71.87%。2015-2020年烟台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交替出现,且EV-A71阳性率呈下降趋势,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共收集到61例重症患者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8.69%,其中EV-A71、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分别占33.33%、24.44%和42.22%。轻症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2.36%(2600/3593),感染病原体中以其他肠道病毒占比较高,为47.81%。农村地区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4.31%(1082/1456),城镇地区患者为71.11%(1563/2198)。各县(市)区患者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以莱州市较高,为90.67%(243/268);福山区较低,为58.46%(228/390)。≤1岁、>1岁、>3岁、>5岁组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44%(628/879)、72.52%(1029/1419)、72.33%(677/936)和74.05%(311/420)。散发、聚集、暴发病例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9.53%(1965/3301)、75.08%(247/329)和89.47%(34/38)。轻、重症病例,不同居住地、不同县(市)区、不同年龄组、不同发病形式的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5-2020年烟台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中除EV-A71外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2017年和2020年,烟台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方案》设定监测哨点医院;哨点医院负责信息收集及样本采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0—2013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23种病原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 2010年6月—2013年6月,新疆累计报告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114例,病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42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22%;散居儿童多见,占72.81%;男女性别比1.11∶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手足口病EV71型阳性率为38.60%,其他肠道病毒占8.77%,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率8.77%,腮腺炎病毒6.14%,EB病毒、流感病毒(H3N2)、单纯胞疹病毒1型、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均为0.88%。结论 2010—2013年新疆脑炎/脑膜炎病例主要发生于夏、秋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以病毒性感染为主,手足口病病毒EV71型居首位,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脑膜炎奈瑟菌、腮腺炎病毒;今后应在全疆扩大主动监测范围,进一步加强脑炎/脑膜炎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地区手足口病例进行核酸检测,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法检测粪便、肛拭子标本中的手足口病毒核酸。结果2010年共检测106份手足口病标本,阳性78份,阳性率73.58%;阳性标本中,EV71型占42.31%、CVA16型占38A6%、其他肠道病毒占19.23%,9例重症病例均为EV71型;5份为肛拭子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余均为粪便标本。结论2010年巴州手足口病检测结果显示EV71型占优势,可解释巴州地区重症病例在全疆较多的原因;为更好监测手足口病病原学变化,采样应首选疱疹液或粪便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通辽市近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种类,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阐述通辽市2010—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特征,对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8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6 277例,其中重症309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54/10万。患者男女比例为1.43∶1,年龄以≤5岁为主(88.36%),散居和幼托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1.71%。2010—2018年期间,全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发病高峰在6—7月。在9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EV-A71型病毒阳性占43.95%,其他EV阳性占37.99%,Cox A16型阳性占18.06%,不同年份EV-A71、Cox A16和其他EV阳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118,P=0.005)。 结论 通辽市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年龄≤5岁儿童,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不同年份主要病原种类不同,EV-A71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昆明市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virus A6,CV-A6)型流行情况及其全长VP1区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8年昆明市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标本1064份,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利用随机数表随机选取63例重症CV-A6阳性标本,对其进行完整VP1区基因序列测定,使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比较其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及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2014-2018年昆明市重症手足口病例中共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666份,其中CV-A6阳性195份。5年中重症手足口病例报告数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均有重症CV-A6病例报告,发病高峰期在4~7月,呈单峰模式,6月达最高峰。感染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55∶1,≤2岁儿童居多(73.33%),且重点集中在官渡和西山两区。63个CV-A6毒株均位于D3基因亚型D3a进化分支,与国内多地区CV-A6处于共循环状态。该分支分为3个进化小分支,D3a.1包含2014-2016年的所有毒株及少量2017年、2018年毒株;D3a.2包含绝大多数2017年及2018年毒株,D3a.3只有1株2014年昆明株。VP1区氨基酸在多个位点上与原型株存在特异突变,氨基酸变异已呈现年度间规律性。结论CV-A6是引起昆明市重症手足口病主要抗原之一,持续开展CV-A6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对昆明市手足口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洪雅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洪雅县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洪雅县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55例,发病率为75.0/10万;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0~4岁224例,占病例总数的87.8%;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152例,占病例总数的59.6%;4-6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77例,占病例总数的69.4%.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6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1份,其中CoxA16阳性6份、EV71阳性5份、分别占阳性标本总数的54.5%、45.5%.结论 洪雅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在4-6月,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采取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2011年钦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钦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钦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580例,重症病例63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在39.47/10万~204.19/10万之间,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组,报告病例中<3岁的占82.66%,病原学检测手足口病标本334份,阳性115份,阳性率为34.43%,病例集中在4~6月份。结论 2009~2011年钦州市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呈点多、面广、局部有暴发的流行特征。发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做好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