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重,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早期积极有效的干预,能使EGVB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目前在临床上,药物治疗、内镜干预、介入阻断及外科手术等是治疗EGVB的主要方法,而内镜治疗由于操作简单,短时间止血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对各种...  相似文献   

3.
伍婷  唐奇远  廖雪姣  赖长祥  何清 《肝脏》2023,(8):903-906+911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地区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及再出血防治现况。方法 收集深圳地区54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回顾性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及辅助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肝功能、凝血功能、脾脏直径及有无腹水等)结果,探究EGV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再出血防治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病因、Child-Pugh分级、有无腹水、有无肝性脑病、血小板计数等9项因素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与EGVB呈负相关,OR值在0~1之间,合并腹水与EGVB呈正相关,OR值为3.068。出血组患者中行再出血预防治疗109例(约51.4%),包括内镜治疗90例,手术治疗2例,介入及肝移植治疗均为1例,联合治疗15例。结论 合并腹水的深圳地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能更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临床应予以重视,同时需注意临床保护措施,必要时可行规范性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4.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定国  范平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1):645-646
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亦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由于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在 2年中再出血的危险性为 80 % ,故应充分重视再出血的预防。目前的研究多趋向于联合治疗 ,其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但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 ,可累加或增强其疗效 ,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近 1 0年来 ,有关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一个关键问题是肝硬化高动力循环增加门静脉血流和门静脉压力 ,为使用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防治曲张静脉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6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年内是否有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两组(将发生消化道出血次数≥2次者归为再出血组,仅发生1次消化道出血者归为未再出血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为(82.71±27.12)g/L,未再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为(92.58±26.97)g/L;再出血组血钠浓度(125mmol/L、≥125~130 mmol/L、≥130~135 mmol/L、≥135 mmol/L分别为1.7%、7.6%、16.9%、73.7%),未再出血组血钠浓度(125 mmol/L、≥125~130 mmol/L、≥130~135 mmol/L、≥135 mmol/L分别为0%、0%、11.1%、88.9%);再出血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分别为21.2%、53.4%、25.4%),未再出血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分别为46.7%、35.6%、17.8%);再出血组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有、无血栓分别为20.3%、79.7%),未再出血组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有、无血栓分别为2.2%、97.8%);再出血组腹水情况(有、无腹水分别为65.3%、34.7%),未再出血组腹水情况(有、无腹水分别为35.6%、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血钠浓度(OR值0.353、95%CI 1.110~7.230、P=0.029),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OR值10.646、95%CI0.012~0.742、P=0.025),有无腹水情况(OR值3.401、95%CI0.139~0.62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红蛋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可能是2年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低钠血症、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征是2年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评述了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重点讨论了加快静脉曲张根除、提高远期疗效,防止复发及内镜治疗并发症的防范和处理等热点问题,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迅速发展、经内镜注射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套扎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内镜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梁华红 《内科》2008,3(2):310-3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由于严重的肝硬化,致使其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加上脾功能亢进对血小板的破坏,患者多有较为明显的出血倾向;此外门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脉回流障碍致门脉高压,形成侧支循环,使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故一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休克,且止血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护理上即使是微小的不周也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故对于此类患者,精心的护理与正确的治疗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2例,在抢救治疗中,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并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抢救措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方法 2016年4月~2019年10月我科诊治的1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在止血后采用EVL治疗,随访再出血发生情况,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Nomogram模型,预测再出血。结果 178例患者急性出血后,死亡12例(6.7%),166例接受EVL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12~54个月,27例(16.3%)发生再出血;入院时,27例再出血组外周血Hb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139例未再出血组(P<0.05),而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高于未再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止血后检查,发现再出血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宽度显著大于未再出血组(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95%CI=1.125~3.439,HR=1.967,P=0.018)、腹水(95%CI=1.754~2.329,HR=2.021,P=0.000)、HbA1c(95%CI=1.173~1.921,HR=1.501,P=0.001)、FPG(95%CI=1.379~3.152,HR=2.085,P=0.000)和肝性糖尿病(95%CI=1.321~2.945,HR=2.076,P=0.006)是EVL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ox建立Nomogram模型,ROC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判断术后再出血的AUC为0.804(SE=0.053,95%CI=0.700~0.907,P=0.000),其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565。结论 采取EVL治疗LC并发EVB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除常见的风险因素外,伴有肝性糖尿病也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临床应加强对血糖的控制,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GBS(glasgow-blatchford score)、AIMS65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入院的182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标准针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各评分系统正确将肝硬化EGVB归为"高风险患者"的能力,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各评分系统针对不同临床结局(输血、再出血、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AUC>0.7认为有较高准确性。结果临床结局包括输血113例(62.1%)、再出血31例(17.0%)、死亡11例(6.0%)。MELD评分得分为7~25分,其中得分<9分4例(2.2%);GBS评分得分为3~16分;AIMS65评分得分为0~3分,其中得分0~1分139例(76.4%,0分68例、1分71例)。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预测输血的AUC分别为0.514(95%CI:0.439~0.589)、0.681(95%CI:0.608~0.748)、0.669(95%CI:0.596~0.737);预测再出血的AUC分别为0.525(95%CI:0.449~0.599)、0.528(95%CI:0.453~0.602)、0.580(95%CI:0.505~0.652);预测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642(95%CI:0.567~0.711)、0.581(95%CI:0.505~0.653)、0.786(95%CI:0.719~0.843),AIMS65优于MELD(P=0.0836)和GBS(P=0.0470)。结论GBS能正确将肝硬化EGVB患者归类为"高风险人群",优于AIMS65和MELD评分系统。对于肝硬化EGVB患者,3种评分系统对输血和再出血的预测价值均不高,AIMS65对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内镜诊断为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变患者76例,肝炎后肝硬变51例(67%),酒精性肝硬变12例(1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例(5%),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3%),病因不明者7例(9%),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者(5~6分)14例(18%);B级者(7~9分)28例(37%);C级者(10~15分)34例(45%),肝硬变及其病因的诊断根据肝活检或结合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和B超、或CT等影象学资料做  相似文献   

13.
张生燕  黄宏春  王秀敏 《肝脏》2021,26(2):155-158
目的 了解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内镜套扎术1年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324例行内镜套扎术的EGVB患者,随访患者1年预后,以发生出血再入院或死亡为不良预后.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2...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简单易行的方法早期诊断及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GVB),本文对110例肝硬化按其胃镜检查示曲张静脉直径(D)>5mm、红色征(RC)阳性为分组标准,选择有可能与其有关的9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VD增宽是EGVB的危险因素(P=0.006、0.008),OR值为1.179、4.649,95%CI值为(1.049,1.324),(1.487,14.599),而SVD增宽是EGVB的保护性因素(P=0.036),DR值为0.423,95%CI值为(0.190,0.944)。故PVD增宽、年龄增大是判断肝硬化患者EGVB的重要指标,而SVD增宽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164例,依据是否并发出血,分为病例组(并发出血组)和对照组(无并发出血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内镜指标等。结果 (1)超声内镜对EV的诊断率是82.93%,对GV的诊断率为76.83%,对EGV的诊断率为46.34%,均高于常规胃镜检查(依次为71.34%、48.17%和31.09%,P0.05)。(2)病例组在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高于对照组,在曲张静脉壁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曲张静脉壁厚度是出血的保护因素,对出血风险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53例,按胃镜下治疗和保守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止血疗效和6个月后曲张静脉疗效;按常规胃镜治疗和急诊胃镜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的止血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胃镜下治疗组止血疗效和6个月后曲张静脉减轻程度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常规胃镜治疗组止血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急诊胃镜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胃镜下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改善患者静脉曲张情况。常规胃镜治疗优于急诊胃镜治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hild-Pugh评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及其死亡风险的临床评估。[方法]经内镜、腹部B超、CT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9例,其中出血控制并好转患者81例(好转组),死亡患者18例(死亡组)。对2组肝硬化EVB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检验各主要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非初次出血比率、72h再出血比率、Child-Pugh评分均高于好转组(P0.05);Child-Pugh C级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A级和B级患者的12.500倍和4.018倍(P0.05),72h再出血和非初次出血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72h内无活动性出血和初次出血患者的8.826倍和3.143倍(P0.05);Child-Pugh评分、72h再出血是肝硬化EVB患者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80和7.060。[结论]Child-Pugh评分增高、72h再出血均预示肝硬化EVB患者生存率降低、近期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予以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和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未出血患者9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取在内镜下套扎术(EVL)后应用卡维地洛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行EVL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EVL后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均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