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创伤性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降低颅内压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五苓汤鼻饲或口服。入院当天及4周时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T片中脑积水程度,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积水程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了手术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为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对115例CT确诊脑室出血,其中重型脑室出血25例,根据患者脑室出血部位和体积选择性穿刺侧脑室额角,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术后尿激酶灌注冲洗,直至脑脊液正常,头颅CT确认血肿消失。结果住院期间治愈或好转88例(76.5%),植物状态11例,死亡16例。9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78例复查头颅CT示脑室大小正常,再出血8例,继发性脑积水5例,死亡7例。结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冲洗,能尽快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例SAH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于L3、L4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输液管及引流袋,持续引流,引流速度1~4滴/min,平均3滴/min,引流量度100~400 mL/d,平均250 mL/d,引流3~7(平均5、6)d后拔管。结果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头颅CT示积血清除时间和颅高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过程中发生脑积水、再次脑出血、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无效和死亡病例明显减少。结论脑脊液持续引流为SAH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及脑脊液炎性细胞因子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5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据其临床表现和TCD检查分为血管痉挛组及非血管痉挛组,对比其CT的改良Fisher分级及脑脊液中IL-6、TGF水平。结果两组脑脊液中IL-6、TGF水平差异有显著性,且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程度与改良Fisher分级成正比。结论根据早期CT影像及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分析终板造瘘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慢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5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行终板造瘘分为终板造瘘组(72例)和非终板造瘘组(93例)。终板造瘘组符合Fisher分级:Ⅰ级(9例)、Ⅱ级(12例)、Ⅲ级(31例)、Ⅳ级(20例);非终板造瘘组符合Fisher分级:Ⅰ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术后随访6个月。通过对比两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非终板造瘘组Fisher分级Ⅰ~Ⅱ级慢性脑积水发生率(11.76%)和终板造瘘组Fisher分级Ⅰ-Ⅱ级慢性脑积水发生率(4.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70,P=0.380);非终板造瘘组Fisher Ⅲ级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30%)高于终板造瘘组Fisher Ⅲ级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9.68%)(χ2=4.329、P=0.037);非终板造瘘组FisherⅣ级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36.84%)高于终板造瘘组Fisher Ⅳ级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10%)(χ2=3.955,P=0.047)。结论 终板造瘘可以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Fisher Ⅲ-Ⅳ级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终板造瘘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慢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5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行终板造瘘分为终板造瘘组(72例)和非终板造瘘组(93例)。终板造瘘组符合Fisher分级:Ⅰ级(9例)、Ⅱ级(12例)、Ⅲ级(31例)、Ⅳ级(20例);非终板造瘘组符合Fisher分级:Ⅰ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术后随访6个月。通过对比两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非终板造瘘组Fisher分级Ⅰ~Ⅱ级慢性脑积水发生率(11.76%)和终板造瘘组Fisher分级Ⅰ-Ⅱ级慢性脑积水发生率(4.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70,P=0.380);非终板造瘘组FisherⅢ级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30%)高于终板造瘘组FisherⅢ级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9.68%)(χ2=4.329、P=0.037);非终板造瘘组FisherⅣ级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36.84%)高于终板造瘘组FisherⅣ级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10%)(χ2=3.955,P=0.047)。结论终板造瘘可以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FisherⅢ-Ⅳ级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进展性出血损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16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24小时内复查的头颅CT结果分为进展性出血损伤组和非进展性出血损伤组,对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临床特点及动态头颅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过30%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在饮酒史、入院时GCS评分及出血部位方面与非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伤后距首次头颅CT及首次复查头颅CT的时间越短,进展性出血损伤的发生率越高,并且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在受伤早期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概率较高,发病时病情轻重、出血部位及既往饮酒情况对早期进展性出血损伤有重要影响,进展性出血损伤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意识障碍患者的疼痛评估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综述了疼痛的定义、疼痛神经关联、意识障碍患者与疼痛相关的残留脑活性.着重讨论了植物状态及最低意识状态两类意识障碍患者的疼痛评估、处理及与此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植物生存率、残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率及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使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对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和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40例肝移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在术后使用重组生长激素和肠外营养,对照组仅使用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经过10d重组生长激素治疗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恢复和排斥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 肝移植术后使用重组生长激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蛋白水平,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可因颅内先天畸形、感染、颅内占位、脑外伤等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V-P分流为治疗各种脑积水的传统常用手术。鉴於传统腹腔端的置管有盲目性,随眷本院腹腔手术的开展,笔者借用腹腔镜行V-P分流术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岁~48岁,平均年龄35.7岁。例1为40岁时因脑挫伤伴脑内血肿开颅清除血肿后8年,近半月因精神症状及行走困难入院。头颅CT检查提示右颞顶叶脑挫裂伤术后改变伴脑积水,积水和程度比8年前有明显进展伴随脑室穿通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期及分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外伤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为2组,各41例。A组在2个月内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B组患者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A组患者GCS评分、GO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促使患者更快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脊液鼻漏诊断及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06—2011-01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脊液鼻漏16例。术前常规行头颅平片、冠状头颅CT、三维头颅MRI检查,并根据影像检查判断漏口位置,根据漏口位置及大小决定手术方式,其中经颅脑脊液鼻漏修补11例,内镜辅助下经鼻修补5例。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经抗感染后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1例术后2周死于原发性颅脑损伤;其余病例随访0.5~5 a,均未出现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根据影像检查判断漏口位置及大小,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脑脊液漏修补,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重度脑外伤(s TBI)术后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入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s TBI术后并脑积水患者75例,将其中采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V-P分流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先行V-P分流术,3~6个月内再行颅脑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BI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S优良率和GOS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 TBI术后并脑积水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联合V-P分流术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效果,预防评估中误吸的发生,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时给予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结果声门下吸引对误吸的检出率高于洼田饮水试验(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技术应用于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能及时吸出误入气道的液体,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血浆白蛋白浓度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择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0例, 性别不限, 年龄50~90岁, 体质量50~80 kg, ASA分级Ⅰ或Ⅱ级。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抽取脑脊液(CSF)标本, 采用ELISA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于术后1~7 d(或出院前)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CAM)、谵妄程度评估量表(MDAS)评估是否发生POD及严重程度, 将患者分为POD组和非POD组(NPO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ROC)曲线评价血浆白蛋白浓度和CSF生物标志物浓度预测POD的准确性, 进行CSF生物标志物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43例患者, POD发生率为23.3%。与NPOD组相比, POD组患者年龄、术前血浆白蛋白浓度和MD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杂因素校正前后, 术前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及CSF P-t...  相似文献   

17.
杜淼  尹颖  何茵  李芸 《护理学杂志》2021,36(10):42-44
目的 探讨改良治疗干预计划(TIP)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的效果.方法 将276例ICU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8例,分别进行常规约束护理和采用改良TIP量表(在原量表的基础上,界定肌力,量化意识状态和定向力评估,完善二、三级标准中的条目)评估并实施约束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非计划拔管和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改良TIP量表指导身体约束使用,可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与分期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手术时期将8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同期组实施Ⅰ期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分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3个月后Ⅱ期实施颅骨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组患者总有效率、术后GCS计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疗效良好、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下腰痛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241例男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和110例男性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和早泄诊断工具评价性功能,并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程长短进行相关性评估。结果: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37%,健康对照者发生率为12.73%。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患病率越高。结论:男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患病率较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在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日常护理和治疗中应增加性治疗和性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有脑积水的治疗措施,提高此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有颅骨缺损及脑积水的病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均较术前改善,其中出现颅内感染1例,硬膜下出血1例,复查头颅CT见脑室较术前均有缩小,间质水肿消退。结论有颅骨缺损及脑积水的病人在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可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早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