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节省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灰色关联法及结构变动度对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地区620例ACI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对象3年间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及各单项费用与总费用间的关联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药费、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材料费所占住院费结构比例较高分别为31.36%、20.81%、17.47%、8.38%、8.29%,且住院费用有所减少,药费、治疗费及检查费与研究对象住院费用变化关联度较高分别为1、0.821、0.801,P<0.05;且除材料费外所有住院费用均呈负向变动,药费对ACI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此外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为ACI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165、0.086、0.097、0.114。结论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发现,药费在住院费用占比较高,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ACI患者住院费用也呈逐年降低趋势,且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会影响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某部队三甲医院2016~2020年骨折军队伤病员住院总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该院合理调控军队伤病员住院费用的增长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作者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提取2016-01-01/2020-12-31日出院的骨折军队伤病员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住院费用信息,利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军队伤病员住院总费用的变化趋势,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军队伤病员住院总费用的因素。结果 2016~2020年该院骨折军队伤病员住院人均住院费用几何均值为25 885.61元,总体呈现住院总费用随时间下降的趋势(β=-4.281,P<0.001)。2016~2020年该院骨折军队伤病员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为56.17%,年均结构变动度为18.68%,其中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前三项单项费用依次是西药费(24.03%),耗材费(22.16%)和单纯诊疗费(19.46%),三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5.6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医院骨折军队伤病员住院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入院年份、离院方式、手术、输血、西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年龄和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成本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东省某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出院的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患者的相关信息,使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费用呈持续下降趋势,中位数为3551.90元,年均增长率为-4.33%;药费呈波动上涨趋势,先下降后上升,2022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的年度环比增长率为31.69%。年龄、住院天数、孕周、有无合并症、流产类型、妊娠部位、医疗付费方式、孕次、产次、流次、麻醉方式、手术类型、出院年份等变量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住院天数、妊娠部位影响住院费用(P<0.05)。结论 药费控制力度不够,需要持续加强。可通过合理选择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以及降低剖宫产率和科学减少住院天数,进一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为费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灰色关联度、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进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分析。结果 某院2018-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36%,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西药费、诊断费、耗材费占总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例位于前3位,累计占比66.73%,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西药费(1.00),其次是耗材费(0.91)、诊断费(0.90)。4年间结构变动度最高的是西药费,结构变动度达-3.18,结构变动贡献率为32.24%,逐年呈负向变动;治疗费结构变动度(1.46)和结构变动贡献率(14.75%)排名第2位,逐年呈正向变动。结论 西药费、耗材费均呈下降趋势,目前存在耗材费降幅较小,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偏低的问题,仍需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住院患者2565例,利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前5位分别为材料费(21.3%)、药费(19.0%)、手术费(16.1%)、治疗费(11.1%)和麻醉费(10.2%)。住院天数、年龄、抢救、病理检查、输血、病例分型、付费方式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的住院费用较高,费用构成不合理,要合理控制材料费和药费。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最重要的因素,实施临床路径缩短住院天数是控制住院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某三级综合医院DRG支付改革对医疗质量与经营的影响,在保证DRG支付改革平稳过度的同时,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 收集北京某三级公立医院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运营数据及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将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定义为改革前组,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定义为改革后组。运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改革前后各医疗质量及运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DRG支付改革对医院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改革效果初步呈现,门急诊人次有所减少,日间手术例数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明显变化趋势;平均住院日、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明显变化趋势;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费、住院医疗服务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均费用有明显降低的趋势(P=0.004),即改革对降低住院费用效果显著且调整了费用结构;其余指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及变化趋势。结论 DRG支付改革对控制医疗费用效果明显,同时对医疗质量管理有一定影响,医院应持续重点监控医疗质量和效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背景 恶性肿瘤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极易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或放弃治疗,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病种、分散地域的研究,仍缺乏对于全国范围与多病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变化及结构构成的考量。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水平以及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和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深化新医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及《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样本跨度为2013-2017年。统计“30种疾病人均住院费用”中的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以及膀胱恶性肿瘤的数据,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2019年4-8月,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我国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构变动值(VSV)、结构变动度(DSV)、结构变动贡献率〕。结果 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其中胃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始终最高,且肺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上升幅度最大。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占比中,药费占比最高且总体逐年下降。从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实际变化来看,药费在2013-2014年有所上升,2014-2017年逐年下降;检查费在2013-2014年下降,2014-2017年缓慢上升;手术费与手术材料费在2013-2017年逐年上升。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VSV最大;4种恶性肿瘤药费、检查费的VSV均呈负向变化,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的VSV均呈正向变化,治疗费的VSV增减均不明显。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的DSV从大到小依次为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治疗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小;除药费外,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手术材料费和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食管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手术费、检查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膀胱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检查费、手术材料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结论 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虽然较为理想,但药费、治疗费仍是住院费用结构的重点调整对象;同时为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应当加强控制手术材料费与检查费;而胃恶性肿瘤与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严重,若要缓解应加强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住院费用管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与探讨医药分开前后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和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医药分开前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和医药分开后2017年10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做肺癌手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其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及趋势。结果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由医药分开前的85649.47下降至73589.12,日均住院费用低于医药分开前(P<0.05)。与医药分开前比较,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下降,西药费的构成比(18.76%)低于医药分开前(24.91%),治疗费和一般医疗服务费上升。结构变动度构成分析结果显示,西药费、材料费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化,诊断费、一般医疗服务费和其他费用的结构变动值呈正向变化;与医药分开前比较,西药费(42.20%)对住院总费用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诊断费(13.15%)的结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医药分开之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诊断费和材料费均有所下降,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和治疗费有所上升,符合国家医改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三甲医院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某三甲医院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出院的患者,采用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分析医耗联动改革前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各项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整体呈增长趋势。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材料费,关联度为1.0000,其次是手术费和病理费,关联度分别为0.6270和0.6073。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6.11%,其中2018年-2019年的结构变动度最大,为16.50%;从结构变动的方向来看,手术费的结构变动值一直呈现正向变动,其中2018年-2019年变动较大;床位费、诊疗费、药品费和放射费的结构变动值一直呈现负向变动,其中药品费变动最大。手术费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为37.30%,其次是材料费,为13.08%。结论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之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各项费用变化基本符合改革预期,手术费用增加较明显,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且住院费用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而医用耗材费用下降并不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样本医院的2019-2022年肾移植住院患者费用的分析,探究海南省肾移植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以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选取样本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475例行肾移植术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肾移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从2019年的94例增长至2022年的144例,增幅为53.19%;住院费用构成中西药类收费占比最高,为36.55%,诊断类收费占比为21.28%,治疗类收费占比为16.16%;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提示住院天数、并发症、出院年份这3个指标与住院总费用存在线性关系,F=360.52,P<0.001,Rad2=0.695,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海南省肾移植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与其他地区结构相似,药品费用占比较多,总费用呈下降趋势,减少住院天数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肾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甘肃省白血病患儿住院治疗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3-01-01至2012-12-31住院治疗的260例白血病患儿为调查对象,收集住院时间、费用信息。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各项住院费用与总费用的关联程度,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各项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及对总费用变动的贡献情况。结果 白血病患儿的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总体均呈逐年增长趋势,EAPC分别为10.66%、17.49%、6.15%。各项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最大,综合服务费的关联度最小。关联度的顺位依次是药品费、血费、诊断费、治疗费、综合服务费。血费波动较大,结构变动贡献率为25.91%,其次是药品费,结构变动贡献率为25.57%,二者的贡献率累计为51.48%。结论 白血病患儿的经济负担较重且逐年增长,药品费和血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白血病患儿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5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住院费用现状及结构变化趋势,为调整费用结构及控制增速,缓解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集的14 669例5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度情况。结果 2010-2021年整体例均住院费用为49945.00元,且呈逐年缓慢增长趋势,整体结构变动度为30.47%,其中2012-2013年结构变动度最大(9.42%)。材料费、药物费及检查费是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材料费整体呈正向变动(结构变动值:12.29)、药物费及检查费呈负向变动(结构变动值:-8.99和-4.72),三者累计贡献率为85.31%。对例均住院总费用拉动力负值最高是药物费(-1.52),正值最高为材料费(1.58)。结论 住院费用整体缓慢增长,材料费是其升高的主要因素,药物费则是抑制住院费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表明医改已初见成效,但仍需继续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8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及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至2020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33 416.34元、32 876.47元和32 545.64元,药占比分别为28.48%、26.65%和26.03%,耗占比分别为28.91%、30.01%和25.81%。三年平均耗材费与平均住院费用相关性较强(r=0.906)。非参数检验显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包括:离院方式、付费方式、出院情况、是否手术、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等(P<0.05)。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手术、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等因素在P10、M、P90分位点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方式、付费方式、出院情况等在不同分位数点上对住院费用也产生了影响。结论 是否手术、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疆伊犁州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变化情况,探究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控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伊犁州某三级甲等医院870例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信息,运用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两种分析方法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及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 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2021年人均住院总费用达19 875.56元,比2017年增长17.33%;结构表动度分析显示药品费、耗材费、血液和血液类制品费呈负向变动,其余各项费用呈正向波动,住院总费用结构变动度为43.26%;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药品费(46.26%)、手术费(21.14%)、综合医疗服务费(14.39%)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前三位的主要因素,累积贡献率达81.80%,五年间影响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前两位的是手术费、药品费。结论 药品费和手术费是目前影响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药品费控制初见成效,但医疗费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市属医院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结构,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出建议,为实现医院间医疗同质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019年北京市属医院小儿肺炎DRG分组编码ES10同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和新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分析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结构情况。结果综合医疗服务类一直呈正向变动,中医类、中药类、耗材类、血液和血液制品类一直呈负向变动,2017年-2019年结构变动度为13.45%,结构变动贡献率前四位依次为诊断类(29.43%)、中药类(26.68%)、综合医疗服务类(20.40%)和耗材类(10.33%),费用项目关联前三位依次为诊断类(0.95)、综合医疗服务类(0.84)和西药类(0.81)。结论 诊断类是影响住院例均费用及其结构变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综合医疗服务类;中药类和耗材类是影响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但对例均费用影响较弱;西药类是导致住院例均费用增长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肺恶性肿瘤DRG分组住院费用结构、分组效果,探讨影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性建议,更好地控制好住院费用,合理地应用DRG.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2020年4月1日-2020年9月30日出院的肺恶性肿瘤DRG住院患者信息,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肺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某三级综合医院老年患者住院费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老龄化社会办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总结15964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估群体间差异,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24734元,住院费用的中位数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0.043,P<0.001)、住院次数(=-0.148,P<0.001)、年份(=0.006,P<0.001)、住院天数(=0.087,P<0.001)、支付方式(=0.658,P<0.001)、治疗方式(=-0.083,P<0.001)、离院方式(=0.088,P<0.001)均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控制住院费用的上升应成为相关部门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533例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明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患者住院各项费用的关联度程度、结构占比及变动情况。结果 2014年-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3.35%,其中护理费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0.82%。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四分位数为68 875.6(53 757.16, 78 567.39)元,其中手术治疗费占比最高,为56.4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关联系数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0.8964)。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变动值最大的是手术治疗费(0.1592),且呈上升趋势;结构贡献率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47.22%)、耗材费(41.26%),医疗服务费、治疗操作费、护理费、诊断项目费和非手术治疗费的贡献率较小,合计5.9%。结论 手术治疗费和耗材费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存在耗材费占比过高,技术劳务性项目收费过低的问题,建议适当降低耗材费,合理提高技术劳务性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广西某院在DRGs实施前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为精细化控制住院费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DRGs付费政策实施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和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广西某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90例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Z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住院各项费用下降最明显的是药费,由实施前7612.53元下降至5329.64元,其次是材料费,由实施前38 187.15元下降至31 895.43元。治疗费和护理费占比较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88%和0.07%。其中实施前后的输血费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费用、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检验费、材料费、药费和其他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实施前12.11(10.01,16.69)天,实施后10.49(8.60,13.7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s付费政策实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构成影响明显,其中实施后药费、材料费占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44家医院出院日期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研究,采用决策树、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以药品费为主(38.51%);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支付类型、医院级别、医院类型、住院天数、是否手术、药占比、是否使用中药均和住院费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决策树CART算法的线性相关系数最高(0.675),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支付类型(变量重要性分别为0.9648、0.0162和0.0050)。结论 合理减少住院天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