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娇  吴丽芬  徐丽芬  张睿 《护理研究》2012,26(34):3211-321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幼儿期患儿静脉输液肿胀率及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1岁~3岁的住院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输液中采用传统的静卧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及其家长辅以音乐疗法,由专职护士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儿输液肿胀率及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输液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疗法用于幼儿期患儿静脉输液中可降低静脉输液肿胀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幼儿期惠儿静脉输液肿胀率及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1岁~3岁的住院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输液中采用传统的静卧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及其家长辅以音乐疗法,由专职护士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儿输液肿胀率及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输液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疗法用于幼儿期患儿静脉输液中可降低静脉输液肿胀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帖在静脉输液完毕按压拔针的用途.方法将300例外周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实验组用带棉垫的一次性输液贴按压拔针,对照组用棉签按压拔针,评价两组病人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42.37,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完毕后按压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输液贴的巧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蕾  房金芳 《现代护理》2005,11(11):895-895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帖在静脉输液完毕按压拔针的用途。方法将300例外周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实验组用带棉垫的一次性输液贴按压拔针,对照组用棉签按压拔针,评价两组病人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2.37,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完毕后按压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速算图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准确掌握静脉输液的滴速和所需时间的简便措施.方法:设计静脉输液速算图并应用于临床.结果:静脉输液速算图可较快查出输液所需时间、安排输液时间及滴速.结论:该图用于临床具有实用、准确、便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琼 《中国临床护理》2011,3(2):144-14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es 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用于各种高浓度化疗药物、完全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输血、血样采集等,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18-318
答:静脉输液的途径包括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等,根据病人情况与需要选择。成人多用周围静脉输液,小儿多用头皮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8.
金霉素二甲基亚砜用于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霉素二甲基亚砜用于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金霉素二甲基亚砜湿敷,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温敷。结果金霉素二甲基亚砜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33%硫酸镁组,静脉输液外渗应及时应用金霉素二甲基亚砜湿敷。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输液,建立新的输液通道.现介绍一种静脉输液外渗后终止输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港是近几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系统的最新技术,在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国内尚未广泛开展。目前国内对于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临床经验和护理工作不足。为此,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9月为320多例病人植入了静脉输液港,并自行设计了静脉输液港观察记录表,按记录表内容对植人病人进行观察记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港植入技术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见图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推广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制作贮水袋为卧床患者洗头.方法 对部分科室的卧床患者使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贮水洗头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济实惠,环保,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贮水洗头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患者给药和急救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静脉输液又分一般输液和留置针输液。我们就两种输液方法对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效果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思想上,技术上的种种原因常会造成静脉输液渗甚至影响给药,本文就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预防及治疗以讨论,并对历年来国内外输液外的进展予以列出,以求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医嘱用药要求,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靖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900例,其中2016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0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护理干预。比较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实施前(2016年)、后(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比例、护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以及用药错误、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7年、2018年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6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均显著低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7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00%、3.67%,均显著低于2016年的15.00%,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以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浅静脉留置套管输液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静脉留置套管输液的护理657000云南省昭通地区医院徐廷芬,杨玉平,廖玉芬,陈涛,吕群义,刘玲,王鸿翠,周影浅静脉留置套管输液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操作技术,主要用于连续多日输液或维持输液的病人,我们从1995年11月~1996年2月采用本法操作45例,...  相似文献   

17.
刘珊 《当代护士》2018,(6):122-123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降低幼儿输液渗漏率及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7年1~6月的输液幼儿期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采取传统的静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辅以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渗漏率及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渗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音乐疗法用于儿科患儿静脉输液中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简称静疗小组)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5月400例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无静疗小组干预;将2013年6~10月400例输液患者设为观察组,由静疗小组全程干预输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方式、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建立静疗小组后,患者输液的方式构成,输液患者静脉炎、静脉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与建立静疗小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疗小组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静脉输液专业化水平,确保了静脉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输液拔针法与改良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输液255例次)和改良组50例(输液255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疼痛和皮下瘀血或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静脉拔针法可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5号静脉输液针在家庭病床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90例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2 d内单日用5.5号静脉输液针输液设为观察组,双日用7号静脉输液针输液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渗出率、穿刺时疼痛程度、最快滴速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最快输液滴速较对照组慢(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渗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5.5号静脉输液针对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