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秀莲  陈健 《广西医学》2005,27(6):930-9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长,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AMI)也不断增多。为了探讨青年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42例青年AMI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适当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特点,预防和早期诊断AMI,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方法 把确诊AMI的138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其症状特点,诱发因素,危险因素,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非老年组AMI发病多有诱因;老年组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高血压病是老年AMI多发的危险因素;老年组与非老年组AMI的死亡率差别不大。结论 老年组AMI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但AMI的发病和死亡趋于年轻化,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申银玲 《中原医刊》2007,34(15):62-62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3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青年人AMI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以胸痛多见,前壁梗死为主;②危险因素以高血脂及高血压病、吸烟、肥胖多见;③多有促发因素;④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胸痛多见,症状典型,多有危险因素及促发因素,积极进行早期预防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青年AMI患者有所增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6例年龄≤40岁青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对早期控制青年AMI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青年AMI有一定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诱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的危险因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50例确诊为AMI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25例对照组病人发病危险因子,采用常规的功能制护理;分析25例实验组病人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子,在病人入院后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结果年龄大、高血压、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AMI的主要危险因子,发病率从14.0%至82.0%,针对上述因子的干预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再梗死,心功能障碍及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起了较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例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AMI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 女性AMI特点多不显著,应重视对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中青年AMI患者性别发病原因,症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研究。结果中青年AMI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急,多有明确诱因,少有先兆,发病时有典型持续剧烈胸痛。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和长期酗酒。结论对中青年人AMI时预防应强调早期行为干预,去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刚  张承宗 《华夏医学》2005,18(1):131-135
按循证医学诊治方法对AMI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疗效显著。现对AMI流行病学、新诊断标准、高危患者和发病危险预测、新的治疗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漯河市双龙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经验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长  周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131-133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内综合防治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对3年来我区高血压患者386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干预和社区内治疗。结果综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认识率、自我控制率明显提高,因高血压所致住院病人数明显降低,健康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1)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及社区内防治对其发病具有重要影响;(2)可以有效节约卫生资源;(3)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赵莹 《吉林医学》2011,(21):4503-4504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1例年龄<45岁AMI患者与86例年龄>65岁AMI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对比观察,如典型心绞痛、吸烟、饮酒、熬夜、高血压、糖尿病等诱因。结果:男性、大量吸烟饮酒、长期熬夜、情绪激动等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明显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长期熬夜疲劳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改正生活习惯会大大减少青年A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AMI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病死率及相关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选择女性AMI患者114例为女性组,选择同期住院男性AMI337例为对照组,2组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EF值)、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病死率高于男性。结论女性AMI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预后差。重视和提高对女性AMI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干预,降低女性AMI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5例60岁以上的AMI患者,据发病后4周内的预后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2组。对发病时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及AMI发病后24h内TG,TC水平用t检验或X^2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对影响老年人AMI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TC血症及AMI发病后24h内的TG和TC水平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岁,其死亡危险性增加1.066倍;吸烟者的死亡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7.060倍;有高TC血症史者的死亡危险性是无高TC血症史者的5.899倍;AMI发生24h内的TC水平每增加1.00mmol/L,其死亡危险性增加1.845倍。结论:年龄,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AMI发生24h内的血清总TC水平是影响老年人AMI近期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昼夜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时间的特点;方法将1天分为四个相等的时段,用X^2检验,比较各时段内胸痛出现发生率;结果胸痛出现的时间有明显的节律,6:00~12:00比其他3个时段发生率高(P<0.05);结论对高峰期的多个触发因素进行干预.可预防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医学综述》2001,7(4):232-233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期常见病,尤其是55岁以后增高更为明显,几乎呈对数直线上升,作为危险因素的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如果能有效地干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就能显著降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现就其相互关系予以简述,旨在为防治因性脑卒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预检分诊判断护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急诊护士对急性心急梗死患者的预检分诊判断及有效护理干预情况。方法对146例确诊为AMI的急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当班护士填写调查表的方法。结果护士对AMI的患者做出准确判断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率为64.3%。分析主要原因,护士主要对AMI非典型临床表现、心电图的识别及心绞痛改变的认识不足。结论护士应提高AMI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提高护士对AMI患者预检分诊判断,做出快速识别,并且在早期对AMI患者提供紧急看护照顾.为抢救赢得时间。以减少AMI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老年无痛性AMI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2例老年无痛性AMI首发表现中心力衰竭12例。胸闷气短5例,心律失常5例,休克3例,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4例,头晕、晕厥3例;无诱因者20例,有诱因者中情绪波动5例。疲劳3例,饱餐2例,饮酒1例,大便用力1例;心电图无Q波者8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5例,肺心病合并感染4例。结论:老年无痛性AMI患者无典型AMI特征性疼痛。常以其它系统疾病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极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生应全面掌握老年无痛性AMI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心电图等特点,主动动态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学。以期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126例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层,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并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疾病进一步的发展.结论 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危险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不仅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本文对1986年-1993年本院收治的69例AMI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伴高血压组40例,不伴高血压组29例,观察和探讨高血压患者A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几年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揭示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状态的规律,并总结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从而可提高对HBV携带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力,以期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危险因素及观察叶酸对血浆同型半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岁的AMI患者21例列为中青年组,〉50岁的AMI患者30例列为老年组,分析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危险因素。对51例AMI患者应用叶酸治疗12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血浆Hcy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OR=1.636)、高Hcy血症(OR=1.554)、大量饮酒(OR=5.556)、大量吸烟(OR=14.006)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4.765)等因素与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有关。②叶酸治疗12周后,中青年组Hcy下降幅度与老年组Hcy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AMI组高Hcy血症患者治疗前后Hcy下降幅度为(11.19±3.18)μmol/L,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Hcy血症是中青年人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叶酸可显著降低AMI合并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进而减少AMI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