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究癫疒间 发作后头痛 (post ictalheadaches,PIH)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史询问方法对 97例与部位有关的癫疒间患者头痛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PIH一般表现为搏动性头痛 ,咳嗽、呕吐、弯腰、喷嚏、突然头部运动等能使头痛加重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 ,睡眠能使部分患者头痛减轻和缓解。PIH的发生率为 3 6 1% ,致疒间 灶的部位不同其PIH发生率也不同 ,颞叶癫疒间PIH的发生率为 2 1 3 % ,枕叶癫疒间为 61 9% ,额叶癫疒间 为 41 4% ,枕叶明显高于颞叶和额叶 (P <0 0 5 ) ,另外强直 -阵挛性发作患者PIH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发作 ,发病年龄越轻的患者PIH发生率越高。结论 PIH与偏头痛具有某些共同临床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致疒间灶的部位及疒间性放电扩布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3.
几种内科疾病引发的(癎)性发作与癫(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癎)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有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是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以及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癫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对老年人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常把这一特殊群体放在总的成年人群中进行研究。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已显示老年人癫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65岁以下的成年人群,并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进步,人的寿命也在延长,老年人的比例在增加,因此老年人患病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痫性发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卒中后痫性发作常见,根据其发生时问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前者与卒中后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后者与胶质细胞增生有关。卒中后痢性发作与卒中类型、病因、病灶部位和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有关。临床上,大部分卒中后痢性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部分患者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根据卒中病史、痢性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卒中后痫性发作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其他发作性疾病鉴别。卒中后反复痫性发作者应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需预防性用药。其与预后的关系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癫(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后癫痫(PSE)是指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卒中后发生的癫痫。文章综述了PSE的流行病学、发作类型、与卒中的关系、发作时间、发生的机制、干预时机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癫痫发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各种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癫痫发作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9.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及脑卒中后癫癎发作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脑卒中及其相关的癫癎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脑卒中被认为是老年期癫癎的最常见原因,占年龄≥60岁老年人新发癫癎的35%以上,脑卒中和癫癎的共同存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而且会导致焦虑、抑郁,影响预后。目前,有关脑卒中,特别是对脑梗死后癫癎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发作类型、诊断、治疗等认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现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脑梗死继发癫癎发作的发病率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癎发作的发病率,既往报道存在着较  相似文献   

10.
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和认知损害,还会并发癫痫发作甚至癫痫.近年来,有关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方面.文章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在癫(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中有2大领域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即基因-后基因组计划和干细胞研究。前者是构筑生命科学的基石,后者给人类战胜某些难治性疾病带来无限生机。两者有机的交融无疑是未来疾病治疗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神经干细胞技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潜能。  相似文献   

12.
正缺血性脑卒中后痫性发作(postischemic stroke seizure)是造成脑功能二次损害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但由于从明确诊断为急性脑缺血或脑梗死到出现复发性癫痫发作,可以间隔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而早期痫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对其后发展为复发性癫痫发作会有怎样的影响,仍在探讨之中。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病理、病理生理改变特点等都尚未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神经保护对改善预后的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癫癎中心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颞叶癫癎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包括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病因分析显示,45例病灶性颞叶癫癎的病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1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癎中,海马硬化29例。脑电图显示颞区癫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卒中是成人尤其是老年癫痫及癫痫发作的重要病因.随着卒中患者的增加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诊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就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约2/3的TIA患者会再发TIA或卒中.对TIA发病后的卒中风险进行预测可判断患者的预后,以便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文章就TIA后卒中的诸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了综述,以期为TIA的预后评价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显著增高,近期的资料显示,4%~20%TIA患者会在90d内发生卒中,其中约有一半的卒中发生在TIA后2d内。建立有效模型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不仅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也能为如何经济有效管理TIA患者提供依据。目前,对TIA后早期卒中风险预测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对已建立的ABCD评分和ABCD^2评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和对其改良上,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7.
再灌注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和降低病死率.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但目前对此观点仍存在争议.文章对近年来再灌注治疗与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卒中后癫痫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癫癎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自主神经功能,以寻求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2000-112003-08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38例癫癎患者和40名健康者分别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评定(SDS)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癫癎组SSR测定异常率为80%,SSR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郁情绪量表(SDS)评定各因子分两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癫癎病患者存在抑郁情绪,SSR可判断癫癎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其临床诊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