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证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超家族介导的胆管纤维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胆管成纤维细胞,分别用两种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比格列酮(pioglitazon,PGZ)和15-脱氧前列腺素J_2(15-deoxy-Δ~(12,14)-prostaglandin J_2,15d-PGJ_2)预处理胆管成纤维细胞后,再用致纤维化最明显浓度的TGF-β1作用胆管成纤维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PGZ和15-d-PGJ_2均可以下调TGF-β1引起的COLⅠ、FN、α-SMA和CTGF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相同浓度的PGZ与15-d-PGJ_2相比,对COLⅠ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强,对α-SMA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则较弱,而对CTGF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相当。结论 PPARγ激动剂有拮抗外源性TGF-β1导致的胆管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抗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促器官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复习有关PPARγ激动剂抗TGF-β促器官纤维化作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TGF-β是一种主要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能促进多种器官的纤维化进程,而PPARγ激动剂则可以有效地阻断TGF-β的信号传导,从而发挥抗器官纤维化的作用.结论 研究PPARγ激动剂主要通过阻断TGF-β信号传导来实现抗器官纤维化的机理,有助于PPARγ激动剂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为治疗器官纤维化疾病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腹膜纤维化是腹膜透析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最终导致透析效率降低甚至超滤失败.研究表明,高糖透析液能上调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1],而后两者是参与腹膜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2].本研究采用RT-PCR和ELISA的方法观察辛伐他汀对高糖刺激下HPMC TGF-β1和bFGF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在腹膜纤维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表达效应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比色法观察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eoxy-Δ12,14-prostaglandin J2,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胶原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和FN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TGF-β1刺激组相比,10μM15d-PGJ2、曲格列酮预处理组胶原和FN表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PPARγ激动剂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分析,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可抑制TGF-β1诱导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CM合成增多的效应,具有体外抗瘢痕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补肾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参与炎症反应和间质纤维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TGF-β1的过度表达是构成肾组织纤维化的病理学基础,对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主要观察补肾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TGF-β1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UUO大鼠给予罗格列酮5mg·kg-1·d-1灌胃,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术后7d、14dPPARγ、TGF-β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及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药物治疗组PPARγ、TGF-β1、、PCNA表达均增高且UUO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活化PPARγ,下调TGF-β1,从而减轻UUO术后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Gremlin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一种内源性拮抗剂,对胚胎发育、生长和细胞分化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remlin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我们对Gremlin在糖尿病肾损害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尚知之甚少.TGF-β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在D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GF-β1及其下游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可导致肾组织纤维化[2-3].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体外高糖环境下小鼠系膜细胞ERK1/2通路可被激活[4].本研究通过转染Gremlin基因,观察其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Cs) TGF-β1、CTGF及磷酸化ERK1/2 (p-ERK1/2)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DN发病的分子学机制及寻找早期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TSP-1是TGF-β主要的内源性激活物,它通过激活TGF-β导致各种器官纤维化的发生.血管紧张素II(Ang II)是TSP-1很强的诱导剂,可上调TSP-1的表达,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调节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胚胎发生、伤口愈合、纤维化、血管化和免疫调节,在发育调控、肿瘤生成和遗传疾病中发挥作用,是目前已知的与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因子[1-2].TGF-β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其通过细胞表面膜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胞浆内效应分子Smad蛋白等将信号转导到核内[3].现已发现9个Smad蛋白(Smad1-Smad9),3种类型:①受体调节型(R-Smad).包括Smad1、Smad2、Smad3、Smad5、Smad8、Smad9.②共同介质型(Co-Smad).哺乳动物中仅有Smad4.③抑制型(I-Smad).包括Smad6、Smad7[3].其中,TGF-β信号激活的R-Smad只有Smad2和Smad3[2],而且Smad2和Smad3的同源性高达92%[4],但他们在胞内的调控、核内的转录机制却完全不同,而两者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将瘢痕增生、纤维化等机制的研究深入到Smad下游分子的水平.笔者就Smad2和Smad3在TGF-β信号转导中的不同之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TGF-β1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PAI-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肾间质病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密切相关[1].肾间质纤维化以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特征.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致纤维化的作用,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可能是最主要的,它可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各个环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质降解酶及其抑制物的平衡是降解过程中主要调节因素.我们以往的研究已显示TGF-β1可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合成和分泌[2],我们进一步观察其对基质降解酶的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过度增生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其可通过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断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等实现对肾脏的保护[2-4].目前HGF对正常及增生的GMC是否有抑制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可在体内持续平稳表达的PCI-neo-HGF质粒进行研究[5],主要探讨HGF是否能抑制正常及脂多糖(LPS)刺激后的大鼠GMC的增生,以及这种作用是否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过度增生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其可通过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断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等实现对肾脏的保护[2-4].目前HGF对正常及增生的GMC是否有抑制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可在体内持续平稳表达的PCI-neo-HGF质粒进行研究[5],主要探讨HGF是否能抑制正常及脂多糖(LPS)刺激后的大鼠GMC的增生,以及这种作用是否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过度增生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其可通过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断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等实现对肾脏的保护[2-4].目前HGF对正常及增生的GMC是否有抑制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可在体内持续平稳表达的PCI-neo-HGF质粒进行研究[5],主要探讨HGF是否能抑制正常及脂多糖(LPS)刺激后的大鼠GMC的增生,以及这种作用是否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而引起纤维化[2,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对脂肪酸、三酰甘油合成有重要调控作用[4].  相似文献   

18.
肾间质纤维化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活化是纤维化发生的重要标志,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明显缓解肾间质纤维化[1].微小RNA(miRNA)是一组含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调节机制参与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凋亡、炎性反应、纤维化等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2].  相似文献   

19.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BMP-7、TGF-β1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TGF-β1在腺嘌呤诱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文献要求,利用SD大鼠建立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并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收获动物各10只,进行功能学和肾脏组织病理学的检测和观察.利用免疫组化对BMP-7和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7周时即有肾小管管型和轻微扩张,肾皮质可见异物肉芽肿,间质单核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随着病程进展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呈进行性加重.BMP-7表达随着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呈明显降低趋势(P<0.01),并同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r=-0.981,P<0.01).结论:BMP-7与TGF-β1可能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一对重要拮抗因子.  相似文献   

20.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较强的促EMT作用[2].整合素莲接激酶(ILK) 是TGF-β1诱导EMT过程中的一个关健的调节因子[3],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的作用;也是与PINCH-1(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new cysteine-histidine rich protein-1)有相互作用的锚定蛋白[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