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参数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机械通气的作用。方法 42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应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CPAP、SIMV模式)治疗,比较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42例患者机械通气后所选定的呼吸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改变,无创通气及有创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RR)、呼出潮气量(EVT)、分钟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有助于呼吸肌疲劳的改善,克服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降低,从而使各项呼吸参数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19例COPD患者均使用无创止压通气,选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参数变化。结果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效肯定。结论无创通气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可减少有创通气几率,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2组:常规通气组(n=20)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n=23)。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序贯通气组血气指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序贯通气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在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42例,分为3组。面罩组22例:经面罩接呼吸机行无创性机械通气(SPONT+PSV,SIMV+SV),待呼稳定时撤机,序贯治疗组10例:先予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A/C,SIMV+PSV),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导管改经面罩无创通气(SPONT+PSV+PEEP),浙撤机。插管组10例:机械通气全程均采用经气管内插管行有创通气,渐撤机拔管,观察面罩组无创通气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动态观察序贯治疗组和插管组的感染情况和通气指标。结果:面罩组经无创通气临床症状减轻,PH值增至正常范围(P<0.05),PaO2显著升高(P<0.01),PaO2下降(P<0.05),序贯治疗组与插管组相比,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缩短,VAP发生例数减少(P<0.05)。结论:无创 气对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肺不张,肺水肿,肺炎)有较好的疗效。对已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主要是指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重症哮喘、心源性肺水肿、低氧性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拔管后用NIPPV进行序贯治疗(即拔管后的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6.
殷婷 《妇幼护理》2023,3(5):1137-1140
目的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542 例。应用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与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条件下出现鼻损伤的相关性, 并通过偏相关分析进行胎龄、性别和体重的校正。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鼻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 82 例(15.1%)鼻损伤患儿,其中 21 例(3.9%)为皮外观损伤,68 例(12.5%)为鼻压力损伤。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无创机械 通气时间(r 校正胎龄=0.341,P<0.001;r 校正体重=0.338,P<0.001,r 校正性别=0.334/<0.001)与鼻损伤的相关性最大。多因 素 logistics 回归,结果可见出生胎龄≤33 周(OR=1.324,P=0.035)、体重>1000g(OR=0.896,P=0.025)和无创机械通气时间 (OR=1.324,P=0.001)是无创机械通气出现鼻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胎龄≤33 周和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是无创机械通 气出现鼻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重大于 1000g 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状况及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对17例OS、20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仪(PSG)检查,并对OS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O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L)显著低于COPD患者(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累计时间的百分率(SLT9%)显著高于COPD和0SAHS患者(P〈0.01),OS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后,夜间缺氧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纠正(P〈0.01)。【结论】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健康教育体会,即向患者、家属、陪护人员提供有关无创通气治疗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让其认识到坚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安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技术,正确判断、处理无创通气治疗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提高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在加强监护室(ICU)内的辅助撤机作用。方法:以2008年11月-2011年3月入住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气模式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为基础,必要时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值,合理调整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呼吸频率(RR)、吸气相压力(IPAP)、呼气相压力(EPAP)值,比较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状态下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结果: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无创通气过渡数日后均可离开ICU。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撤机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1例,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观察患者上机前、上机后30分钟、上机后2天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花费与并发感染等指标。结果有创通气30分钟后PaO2升高、PaCO2下降、pH的恢复的幅度明显快于无创通气组(P〈0.01)。但2天后两组PaO2、PaCO2、pH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创通气组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费用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P〈0.01)。无创通气组明显嗜睡者12例,占27.3%,10例经无创通气组治疗后清醒,无需器官插管有创通气。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呼吸衰竭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艺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19-1720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0例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急性肺水肿患者。加用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后0.5、1、2h后临床症状、体征(R、HR、SBP、DBP、SpO2)、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通气治疗后,26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治疗0.5h后,R,SpO2、PaO2有极显著性改善(P〈0.001),SBP与DBP有显著性改善(P〈0.05);4例效果差,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总有效率87%(26/30)。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抢救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早期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从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时机和效果。方法将26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随机分为两组,各13例。序贯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并比较两组通气及氧合指标、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t′=2.545~3.498,P〈0.05、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9)。结论对并发明显支气管、肺部感染行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以肺部感染明显控制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82例的安全管理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82例呼吸衰竭患者因病情严重需要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呼吸机及设施评估。实施安全管理及护理,评价患者无创通气耐受率。结果:耐受率98.8%,其中1例(1.2%)患者因病情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加强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期间安全管理与护理,可能提高无创通气耐受率。  相似文献   

14.
郭宗梅  卢春玲  卢辉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218-218,220
目的:观察早期拔管改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例28例,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拔除气管导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以后渐减少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28例患者的感染、通气度氧合指标,记录有创和住急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28例有创通气时间为3~8d,总机械通气时间(即住ICU时间)为6~19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2例。结论;对于合并严重支气管-肺部感染的CDPD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是救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方法相对简便,经济负担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应用指征逐渐扩展,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早期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难治性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翔  单洪武  王东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945-2946
随着对呼吸和循环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急性肺水肿(APE)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肺水肿和气体交换,同时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笔者通过8例难治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证实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黄惠琨  麦华玉 《全科护理》2009,7(36):3315-331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行无创机械通气失败再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35例初次行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COPD病人,根据经进一步护理后是否配合再次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病例无创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治疗组16例病人经再次无创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病例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COPD病人加强护理仍可再次行无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常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BiPAP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R),经皮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P2)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结果 35例患者经BiPAP治疗2h后临床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0.05),29例顺利停机,抢救成功率82.9%。结论 早期合理使用BiPAP无创通气,可较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基层医院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主要是指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不用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各种技术增加自主呼吸患者的通气。患者容易接受,操作简便,可适当进食,同时可缓解呼吸肌疲劳。近年来,由于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操作简单,要求不高,效果良好,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时应用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BMdisc、CNKI,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年3月,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无创正压通气(NPPV)用于COPD急性发作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验(RCT),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对缺少重要数据的文献向作者索取相关参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10软件处理。结果共纳入19个RCT(12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无创通气VS常规治疗:①插管率和失败率:无创组均比常规组发生率低,分别为[RR=0.36,95%CI(0.27,0.49)]和[RR=0.62,95%CI(0.43,0.90)];②病死率:无创组总体病死率低于常规组[RR=0.49,95%CI(0.34,0.69)],③治疗时间:无创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WMD=-3.83,95%CI(-5.78,-1.89)],但两者ICU时间无差异;④短时间血气变化:无创组无论在PaO2、PaCO2、还是pH上,变化均比常规组明显;⑤呼吸频率的变化:无创组比常规组的变化更加明显[WMD=-3.75,95%CI(-5.48,-2.03)];⑥病人出院和随访时的状态:从FEV1,pH,PaCO2,PaO2,肺活量上比较,两者均无差异。(2)无创通气vs有创通气:①病死率:ICU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无差异;②并发症:无创组明显比有创组低[RR=0.38,95%CI(0.20,0.73)];③治疗时间:在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时间上,无创组均比有创组短;④无创组无论在病人出院时的状态还是出院后随访时的状态,与有创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资料证明:在改善插管率、病死率、短时间内的血气值以及呼吸频率方面,NPPV优于常规通气;在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NPPV优于有创通气;在治疗效果方面,无创通气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