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脾亢)双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并发脾亢患者51例,超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给予明胶海绵栓塞,同时进行肝动脉选择性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应用多柔比星50~60 mg,氟尿嘧啶500~1 000 mg,顺铂20~40 mg三联或四联,用超液化碘油超选做肝动脉栓塞。结果近期有效率78.43%,生活质量改善率74.51%(P<0.05),不良反应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麻痹性肠淤胀等。结论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亢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n=20),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吃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观察2组术后3d及4周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血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3d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分别为(75.6±19.3)U/L和(74.3±16.4)U/L,白细胞下降分别为(4.1±0.4)×10^9/L和(4.1±0.6)×10^9/L。术后4周,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后3d明显降低,分别为(60.7±14.0)U/L和(62.8±8.8)U/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4周白细胞计数为(5.1±0.6)×10^9/L,明显高于术后3d计数值(P〈0.05)。术后4周,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TACE术后肝癌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中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87-2388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对59例初诊MA患者的WBC进行分析。结果男、女MA患者LYM中位数分别为1.40×10^9’/L,1.30×10^9/L(P=0.8980);男、女MA患者GRAN均数分别为(2.04±1.11)×10^9/L,(1.36±0.85)×10^9/L(P=0.0205)。MA组、对照组LYM中位数分别为1.30×10^9/L,1.80×10^9/L(P=0.0009);12例MA患者LYM≤0.8×10^9/L,LYM最小值为0.2×10^9/L。MA组、对照组GRAN中位数分别为1.70×10^9/L,3.40×10^9/L(P=0.0000);3例MA患者GRAN〈0.5×10^9/L,GRAN最小值为0.1×10^9/L。MA组、对照组WBC中位数分别为3.20×10^9/L,5.40×10^9/L(P=0.0000)。结论MA患者常见LYM、GRAN及WBC减少,女性GILAN较男性减少更显著。MA患者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4.
周建伟  孔繁兴  易旻庐 《江西医药》2009,44(11):1105-1107
目的探讨临床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T-(rh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上一周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降至1.5×10^9/L以下的肿瘤患者共50例.分为A组与B组.分别在下一周期化疗结束48h后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时使用rhG—CSF.连续2dANC〉2.0×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2.0×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B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B组(P〈0.05),用药天数较B组少(P〈0.05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48h后立即使用rhG—CSF.  相似文献   

5.
1.1病例选择我科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证实为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正常,卡氏评分60分以上,白细胞(WBC)≥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2.0×10^9/L,血小板(PLT)≥100×10^9/L,男17例,女13例;中位年龄53.3岁,有化疗指征,预计生存期大于3月。且经第一周期全身静脉化疗后血液学毒性均达Ⅲ度(WBC〈2.0×10^9/L、ANC〈1.0×10^9/L)以上,经治疗后血象恢复入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病种、化疗方案、化疗前血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癌药物有:表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多西他赛、5一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强的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50×109/L)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26例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连续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24h后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000u/d,最长连续用药14d。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9×10^9/L、15×10^9/L,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56×10^9/L和152×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d和13d(P〈0.05)。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2d和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d和20d(P〈0.05)。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头晕和寒战。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明显改善化疗后患者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相似文献   

7.
唐敏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155-156
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或脾亢,常导致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程中断并最终影响肝癌的治疗效果。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最新方法,它与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既安全又有效。加强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1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OA组),各80例,分别采用LA及OA术式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d检测2组患者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A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12.8±5.8)d]和住院时间[(4.6±1.4)d]明显低于OA组[(27.6±9.6)d与(6.7±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2,10.550,均P〈0.01)。LA组术后1d和3d的CRP[(58.4±24.6)mg/L、(25.1±12.7)mg/L]、IL-6[(31.12±10.45)ng/L、(22.32±7.58)ng/L]、TNF-α[(1.11±0.31)mg/L、(0.98±0.39)mg/L]和WBC[(10.13±1.84)×10^9/L、(8.29±2.66)×10^9/L]水平明显低于OA组[CRP:(91.7±42.3)mg/L、(41.7±24.6)mg/L,IL-6:(58.21±11.26)ng/L、(39.77±8.24)ng/L,TNF-仅:(1.72±0.44)mg/L、(1.29±0.47)mg/L。WBC:(15.6±2.48)×10^9/L、(12.3±2.7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t=6.087,15.773,10.137,15.843,术后3d:t=5.363,13.940,4.540,9.427,均P〈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A治疗急性阑尾炎比OA对机体损伤更小,可有效地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3例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给予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治疗。TACE24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6.9%(20/23),1年生存率为82.6%(19/23)。而TACE有效率(CR+PR)N54.2%(13/24),1年生存率为50.0%(12/24)。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TACE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组(TACE组,20例)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组(联合组,20例)。结果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复发率及1年存活率分别22.5%(9/40)、37.5%(15/40)和75.0%(30/4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0.0%(36/40)、12.5%(5/40)和90.0%(36/40)。两组间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3、0.008)。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针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5例大咯血患者(支气管扩张18例、肺结核3例、肺癌1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2例、原因不明咯血1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其中支气管动脉栓塞22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加明胶海绵条栓塞15例,使用明胶海绵条与聚乙烯醇颗粒联合栓塞2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与钢圈联合栓塞5例。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9例,咯血量明显减少3例。1例复发患者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未再出现咯血。有效率为88%(22/25)。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8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均经B超、CT、实验室检查、造影等确诊,用介入方法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其中5例使用弹簧钢圈;25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栓塞;31例使用PVA颗粒栓塞;26例使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KMG)。栓塞面积均在40%~80%。随访2年以上,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8%以上,除用钢圈栓塞外,其它三种栓塞材料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有所不同,除用钢圈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疼痛时间最长者持续26d。左下肺感染3例,门脉血栓2例,术后5d因肾功能衰竭病死1例。用钢圈栓塞并发症少,但疗效较差;用明胶海绵+碘化油栓塞效果肯定,但并发症最多。KMG栓塞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且疗效肯定。结论KMG是一种新的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在靶血管产生永久的栓塞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寄生性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共见44支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肠系膜上动脉15支,膈动脉10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网膜动脉9支,胃左动脉5支,右肋间动脉2支,右肾上腺动脉2支,右内乳动脉1支。7支肝寄生动脉因未能成功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其余37支寄生性血管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特别是经过多次栓塞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对寄生性血管的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TACE术后患者40例,32例TACE术后患者应用古拉定治疗做为对照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72例TACE术后患者肝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6.1%,治疗组7 d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8.7%,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组术后7 d TBIL,ALT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没有发现与与异甘草酸镁有关的药物过敏、心悸、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新型明胶海绵颗粒作为一种最新研发的栓塞剂,治疗原发性肝癌显示出了良好效果,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术后肝损伤方面疗效确切,但相关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血流的变化。方法原发性肝癌50例分为肝动脉泵+门静脉泵灌注化疗(A组)25例,肝动脉泵化疗(B组)25例,观察彩超、增强CT、核素显像对原发性肝癌血流的变化。结果 A组92.0%高于B组84.0%(χ2=3.79,P<0.05);彩超发现肿块共56个,超声造影检出肿块54个,增强CT检出肿块55个。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门静脉血流量(1303.6±98.6)mL/min低于术前(1552.7±72.3)mL/min(t=2.345,P<0.05);术后脾静脉血流量(8073.8±30.6)mL/min高于术前(1055.9±29.8)mL/min(t=2.345,P<0.05);不同显像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在动脉性出血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7例动脉性出血病例先进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使用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弹簧圈进行动脉栓塞。结果:DSA造影表现为造影剂血管外溢、局部血管异常,针对不同的出血部位器官用不同的栓塞方法,栓塞后出血立刻停止。结论: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配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22例(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联合肝癌介入治疗)与对照组21例(单纯肝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59.1%,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获益率(86.4%)高于对照组(71.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1例(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T细胞及NK细胞活性均有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胃肠反应发生率和白细胞下降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配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免疫活性,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减小和处理的对策。方法我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500例肝癌患者,筛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予以总结。结果本组严重并发症出现情况如下:肺动脉闭塞1例,肝动脉闭塞20例,剧烈腹痛5例,肺梗死1例,异位栓塞2例,肝脓肠2例,动脉内膜夹层血肿2例,休克1例,肝肾功能受损1例,肝癌破裂4例。结论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率相对较小,原因有很多方面,各环节应仔细观察并且及时应对,减少误诊,把并发症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紫杉醇脂质体经动脉介入治疗恶性肿瘤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尤琪  张玉  徐建伟 《中国医药》2008,3(12):786-787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经动脉灌注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肿瘤的靶血管,通过导管局部灌注紫杉醇脂质体90mg;肺癌和盆腔恶性肿瘤再灌注顺铂60mg,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再灌注5-氟尿嘧啶1000mg。此外有部分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了栓塞治疗。结果3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动脉灌注紫杉醇脂质体介入治疗,总的临床疗效达到50.0%,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住院时间短。结论应用紫杉醇脂质体经动脉灌注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近期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用于肝脏介入治疗的Yashiro导管在同侧髂内外动脉插管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血管介入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共26例,分为两组,其中应用Yashiro导管行穿刺侧髂外动脉成功插入同侧髂内动脉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14例为A组(研究组),应用单弯或Cobora导管长襻技术行双侧穿刺髂内外动脉分支交换插管12例为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操作方法、步骤、出血量、所耗时间及手术风险。结果应用肝导管(Yashiro管)短襻技术在同侧髂动脉插管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操作简便、可节省大量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结论利用肝导管在同侧髂动脉分支插管介入治疗盆腔肿瘤或出血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