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天前,我在家中小院铺上凉席睡了一宿。第二天,便开始发烧、头痛、流鼻涕、发冷、浑身酸痛。中医大夫说我得的是“阴暑证”,给开了几剂汤药。由于对此病不太了解,所以请求贵刊给予解答。小宋首先要告诉你的是,“阴暑证”只不过是中医的一个普通的病名而已,在夏季许多人都会患这种病,不用太担心。这种病是怎么得的呢?清代名医雷丰在《时病论》中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对于阴暑证,中医还有这样的论述:“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暑月感受寒湿之邪得…  相似文献   

2.
徐纬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410-410
暑证是夏季的热性病,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患者多因在烈日下或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而阴暑是过十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在日常生活中阴暑容易被忽视,所以发病比较多见。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运用盘龙刺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阴暑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阴暑的治疗谈春夏养阳——附120例阴暑病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暑的治疗谈春夏养阳———附120例阴暑病治疗观察涟水县人民医院(223400)陈果然阴暑证是由于夏月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之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近年,夏月感寒者日众,故阴暑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几年来笔者积累了...  相似文献   

4.
并论李氏王氏清暑益气汤何炎《素问·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暑为阴邪,其热性较温邪为甚,已无疑义。然而,长夏又是湿令盛行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腾,人所感受之邪,暑湿每多兼夹,故叶天上《幼科要略》有“暑必兼...  相似文献   

5.
谈谈暑热症     
乃六气之一,因于暑致病的称为暑病。金、张元素将暑划分为阴、阳二证,厥后诸家又有阴暑、阳暑、中署、伤暑、冒暑、伏暑、暑温、暑风、暑瘵等等不同分类。这对辨别暑病轻、重、变、兼各证及在指导论治方面,应该说是一大发展,但是,也正因这样,反把暑病最基本的特性,混淆不清。我在这里想着重讨论一下暑的特性及其本证是什么?照我看,最能确切地反映暑的涵义及暑病的临床特征,应该是暑热症。  相似文献   

6.
中医一般所谓的暑症,其所包括范围甚广,广义言之,凡属夏季之一切热性病,均可以包括在暑症范围之中,素问热病论谓:“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王綸明医杂著谓:“霍乱吐利、痰滞呕逆、腹痛泻痢……乃因暑而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谓之暑病。”吴鞠通温病条辨谓:“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景岳全书谓:“暑本夏月之热病,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温病、翟乱吐泻,腹痛泻  相似文献   

7.
黄援 《山西中医》2003,19(3):32-32
暑证是夏季的热性病 ,有阴阳二证 ,不可不辨。因暑受热 ,发为热病的称为阳暑 ;因暑不避寒气 ,恣情饮冷 ,邪气侵犯太阴 ,损及脾肺 ,或素体元气不足 ,脾胃虚损感暑而病的称为阴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 ,对阴暑证 ,首重扶中土 ,畅达气机以驱邪 ,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举例如下。1 咳嗽李某 ,男 ,7岁 ,2 0 0 0年 8月 12日初诊。咳嗽 1月余。咳声重浊 ,痰多色白 ,面色带黄 ,胸痞不食 ,口中味甘不渴 ,肢倦汗多 ,尿清 ,大便微溏。舌淡红、苔白腻 ,脉滑。问诊得知发病前因户外玩耍 ,冒暑身热 ,恣食冷饮后 ,始为发热咳嗽 ,经当地医院诊治后热退 ,但咳嗽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曹炳章治疗暑病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曹氏提出了暑病性热;分为伤暑、中暑、暑湿、伏暑4类;阴暑非暑,应以暑月伤寒论治的学术观点。依据脉象舌诊,曹氏将4类暑病的诊断要点做了归纳。在治疗上,介绍曹氏从三焦论治伤暑,重视中暑的外治法,辨体质疗暑湿,伏暑宜缓图之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病、证、症的不同什么叫作病,什么叫作证,什么叫作症?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症不同论》说“凡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必有数症……如疟,病也:往来寒热、呕吐、畏风、口苦,是症也,合之而成为疟”:又《医学源流论·知病必先知症论》说“凡一病必有数症,有病同症异者,有症同病异者,有症与病相因者,有症与病不相因者,盖合之则曰病,分之则曰症,同此一症,因不同,用药亦异,变化无穷,当每症究其缘由,详其情况,辨其异同,审其真伪,然后详求其治法”。这里所说的“症”,即是症状,而不是证候,所谓“辨其异同,审其真  相似文献   

10.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伤寒论》有“表未解”句,故不少学者多视本方为表里双解剂,如尤在泾曰:“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于表,  相似文献   

11.
暑温署温是发于夏季的急性热病。临床以突然发病、身热、痉厥、津液易伤,传变迅速为特征。《素问》简名为“暑”或叫“伤暑”。署亦名“喝”。《金匮》以痉湿喝同论。小儿肌肤脆嫩,神气最怯,不奈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尤易罹惠,且易见窍闭动风,气阴欲脱的危候。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雷少逸《时病论》谓:“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概括了暑的发病与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2.
狂证是指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的疾病。临床以喧扰打骂,狂躁不宁,甚则逾垣上屋为特征。狂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郁痰火,阴阳失调,但临床上阳明热盛,暴横刚强亦每为常见。如《金匮翼癫狂惊痫》曰:“狂症未有不从惊而得者,……病属阳明,故用大黄以泻之,釜底抽薪法也。”“狂病多火而属阳……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治此者,以治火为先,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笔者在临床治疗狂证工作中,每逢狂证初发患者,多症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滑数或实大者,  相似文献   

13.
略论湿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湿证溯源  湿证 ,《内经》早有记载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害筋脉 ,”“湿胜则濡泻。”《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湿证》曰 :“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 ,雨雾之属是也 ,多伤人脏气 ;有出于地气者 ,泥水之属是也 ,多伤人六腑 ;有由于汗液者 ,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 ,多伤人肌腠 ;有湿从内生者 ,以水不化气 ,阴不从阳而然也 ,悉由脾肾之亏败。”2 湿证分类  湿之为病 ,有从外感而来…  相似文献   

14.
梁文华 《中医药导报》2001,7(3):136-136
小青龙汤出自张机《伤寒杂病论》 ,主治表里同病之外寒内饮证的咳喘、呕、痞、满。临证应用必须着眼于“心下有水气”。柯琴《伤寒来苏集》曰 :“发热是表未解 ,干呕而咳 ,是水气为患。水气者 ,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 ,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其伤人也 ,浅者皮肉筋骨 ,重者害及五脏。心下有水气 ,是伤脏也。水气未入于胃 ,故干呕。咳者 ,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 ,表寒不解 ,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 ,又上至于肺则肺寒 ,内外合邪 ,故咳也。水性动 ,其变多。水气下而不上 ,则或渴或利 ;上而不下 ,则或噎或喘 ;留而不行 ,则小便不利 ,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病因上焦篇1条(注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提示:暑温性质与成因。讨论:《内经》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揭示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因炎夏季节,邪郁肌腠,化热化火;或因暑热先受,因热贪凉,复感外邪而发。凡体虚元亏,或劳倦过度,尤易感发,内在之虚与时令之湿,每互为因果。二、证状上焦篇22条: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  相似文献   

16.
<正> 朱丹溪对气、血、痰、郁病机之阐述,有其独到之处,故有“丹溪论杂证,以气、血、痰、郁为纲”之说,从郁证言,有气、血、痰、热、湿、食六端对临床颇有启发,现将痰郁辨证应用心得略述管见. 一、痰与气:丹溪曰:“痰因气滞而聚.”“痰者凝清气升降,滞气而不利.”“气结则生痰,痰盛则气愈结.”其论治法:“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散矣”.“调气必先豁痰”.“调气为先,  相似文献   

17.
吐泻、是暑月临床上常见的证候之一。其病多卒然发作,与挥霍撩乱,成于俄顶之霍乱相近似,故自内经而后,伤寒论及温病诸书,对暑月吐泻证多混同于霍乱。近代医学家发现一种孤菌侵入人体后,可骤然引起吐泻,因亦定名为霍乱,但以不发热、不腹痛作为与一般吐泻证的鉴别。并从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毅吐泻证有寒证,也有热证;霍乱则尽属寒  相似文献   

18.
暑温(附:中暑)定义夏令感受暑热之邪、而病偏于热者,谓之“暑温”。以发病急、演变速、起病即现气分大热为其临床特征。属即时而感的新感温病。病因、病机夏月暑热当令,气候炎热,若遇饥饱劳倦之时、或元气素亏之人,机体不耐盛暑火热之气,暑邪乘隙而入。盖暑性属火属热,最易伤及气分、消烁津液,故发病急骤,传变急速,开始时,亦可不现卫分症状而迳入气分。又因感受不同,临床上有兼寒、挟湿之异。辨证施治1.暑热在气:1)气热炽盛:主证有头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全文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为此二浯出现在暑病这样一个前提下,所以历来学者对此争议最多.王冰云:"必以汗出,乃热气施散,此重明可汗之理."朱丹溪等人知暑病不可发汗,疑为错简,主张将其移至"因于寒"句下.张景岳则以前二句(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为阳暑,此二句为阴暑,阳  相似文献   

20.
夏季由于饮食、环境及体内调节等失调,或因汗出过多伤及津、气等,易引起暑病、中暑、阴暑等。本次主要介绍针灸治疗中暑后遗症的方法。 中暑后遗症主要是因患者体质、初期治疗不彻底等因素所致,现代医学尚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耐暑热之人多有慢性疾病或因服用药物等而致体内郁热或痰凝,因而治疗时对其体质及既往病史的诊察尤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