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 间骨折(IF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 高龄不稳定型 IF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FNA 组和 FHR 组,各 44 例。PFNA 组行 PFNA 内固定术治疗,FHR 组行 FHR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FHR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 PFNA 组,手术 时间长于 PFNA 组,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 PFN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 后 3 个月 FHR 组患者的 Harris 评分高于 PFN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FHR 与 PFNA 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 IFF 各有优势,均可取得良好疗效,患者预后良好,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 取更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IF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骨密度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骨密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IFF患者中手术效果较理想,能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胶囊及双氯芬酸胶囊治疗;治疗组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及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恒古骨伤愈合剂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2组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手术治疗,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术后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肢瘀斑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2组骨折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肢瘀斑消失时间、肿胀消退的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H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可有效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肢瘀斑消失、肿胀消退、骨折愈合,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并且疗效优于桃红四物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口服中药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单纯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分期辨证口服中药治疗。比较2组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3、7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和骨密度(BMD)值。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3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 d,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3、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2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  相似文献   

6.
李国强 《四川中医》2008,26(12):117-118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合电针、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内服,结合电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牵引方法。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腰功能评分(22.83&#177;5.23,18.36&#177;5.25)及临床疗效优良率(80.65%和40.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合电针,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活血化瘀、疏经活络、改善腰椎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个月时髋内翻、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髋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相对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术中损伤小、术后易恢复、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徐萍  崔佰红  严云湘  周敏 《河北中医》2023,(12):2013-2016
目的 观察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联合穴位贴敷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疼痛及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骨科干预,治疗组49例予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观察2组术前、干预6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变化;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第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变化。结果 2组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第3、7天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前降低(P<0.05),2组术后第7天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第3、7天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本组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5例(观察组),PFNA治疗39例(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近期随访(3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0.80±17.91)min,平均出血量(173.3±39.2)mL,术后1周VAS评分(3.51±0.54)分,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5.94±8.87)d,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7.8±12.1)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6.50±23.30)min,平均出血量(120.8±30.5)mL,术后1周VAS评分(2.33±0.13)分,平均下床活动时间(40.03±10.69)d,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1.8±8.6)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增多,术后1周VAS评分较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缩短卧床休息时间,尽快恢复生活质量和信心,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全身并发症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治疗12周;统计2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前后VAS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VAS评分、术后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加快骨折康复进程,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程度,且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碳酸钙片联合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人肾虚血瘀型股 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中医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均行 PFNA 术,对照组患者服用碳酸钙片, 观察组患者服用碳酸钙片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首次下床活动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 16 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 4 ~ 16 周各期 Harri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 2 ~ 16 周各期 Harri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 2 ~ 16 周的各期 Harr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 高于对照组的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碳酸钙片联合 PFNA 手术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首次 下床活动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加速患者骨折痊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徐冬冬  周佳  薛晓静 《新中医》2024,56(4):164-16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骨科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术后均行常规护理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干预1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7 d,2组HAMD评分均较术前降低,GQOL-74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应用当归补血汤...  相似文献   

14.
傅林炳  惠明大  季程 《新中医》2023,55(14):88-92
目的:观察壮筋续骨汤联合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老年FI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2组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给予西药进行抗感染、抗凝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2组术后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肢肿胀、疼痛情况,肿胀消退、骨折愈合、自由负重时间,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水平,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7 d,2组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VA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骨折愈合、自由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2组血清BALP、tPⅠNP、BMP-2水平均较术后1 d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BALP、tPⅠNP、B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5.
朱才敏  殷璀颖  刘昊 《新中医》2023,55(2):160-16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失眠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PSQ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研究组复发率7.69%,低于对照组29.03%(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生接骨颗粒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给予益生接骨颗粒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记录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接骨颗粒联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二病区收治的8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干预6 h、24 h、48 h后,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残留疼痛及麻木症状的疗效。方法: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行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组在术后口服身痛逐瘀汤。结果:两组治疗后ODI评分、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股神经F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3例有轻度胃部胀痛不适感。结论:身痛逐瘀汤可以缓解PELD术后的腰腿部疼痛及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CPS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身痛逐瘀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二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8.97%,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两组相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娅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06-407
目的 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博宁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之62.96%;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效果满意,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