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主体思想,学术上即使有取于《难经》,但其所取之内容当不与《黄帝内经》主体思想、理论相抵触,《难经》的三焦与《黄帝内经》的三焦概念、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其对于三焦的认识应当主要继承《黄帝内经》观点及论述,以求统一。《伤寒杂病论》对于三焦认识更多宗《黄帝内经》之论,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水谷气血之海,极其重视胃气的思想,临证非常重视顾护胃气与津液,调和营卫之气,并继承《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三焦为六腑之一,为传化之府,与脾胃大小肠膀胱共为仓禀之本,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三焦主出气,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三焦敷布津液,为中渎之腑,有决渎之职的功能等观点,在谈及三焦时总离不开胃气,营卫之气,水谷津液,宗气等,其功能亦以三焦出气,主决渎之职为主。  相似文献   

2.
高梓博  赵兵德  李永津 《新中医》2023,55(7):207-210
中医对痹证理论的详细阐述首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继承《黄帝内经》痹证理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其医学经验和医学实践,富有创新性地发展了痹证理论。从《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痹证病因病机、辨证分类、治疗体系等的论述展开探讨,认为两部经典均将痹证归因于正气不足与外感风寒湿邪。《伤寒杂病论》对痹证创新性的辨证分类,为其诸多经方的创制提供了基础,并使其与《黄帝内经》的朴素分类与针药治疗相区别又各具特色。此外,《难经》也发挥了介导痹证理论自《黄帝内经》向《伤寒杂病论》发展的桥梁作用。以上均对后世医家理解和治疗痹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立足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阳明病的理论来源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演变。《黄帝内经》从阴阳气血盛衰、气机开阖、经脉主病、标本从化等方面论述阳明之生理、病理,认为其具有捍卫诸阳、维络阴阳、多气多血、主阖、本燥标阳从中化等特点。《难经》拓展对于阳明经脉的论述,提出“冲脉并行阳明经脉,阳明脉浮大而短,手阳明属下部,足阳明属中部”等观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现阳明与其他五个界面生理病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联性,对同时立足于阳明合病去解释和治疗相应疾病进行了延伸,如太阳阳明合病宜透邪;正阳阳明多见火热燥实,久则津液不足;阳明少阳合病则少阳枢机不利,阳明失阖;太阴阳明合病,虚寒治之太阴,湿热治之阳明;少阴阳明合病,注意顾护元气;厥阴阳明合病,土虚木乘,注意顾护中土。温病学医家关于阳明病进一步拓展了“承气法”,并更注重固护阴津,明确卫气营血辨证,提出阳明温病热邪深入营血分的治法。后世医家还提出了“膈阳明分上热中寒,宜上下分消”“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治未病”思想,着重研究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其关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的重要性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瘀血学说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不少医家以之指导临证实践,每每出奇制胜,攻克顽疾。笔者认为,我国先秦时期对瘀血证治的认识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至秦汉时期,瘀血学说已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完善过程,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里蕴藏着系统而完整的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陈修园是伤寒学派的中坚力量之一,有16本中医学著作,为推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教育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其宗亲弟子们也在陈修园的启发之下继续深挖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伤寒学派的用药特点,指出并阐释了经方的精妙之处,在陈修园的著作中留下按语,记录下自己对于方药的理解,为后世医家继续研究伤寒学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自《内经》首论三焦,《难经》提出其"有名无形"的理论之后,关于三焦实质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在学习三焦生理、病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浅谈自己对三焦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姜永平 《河南中医》2008,28(3):9-14
通过分析《内经》关于三焦的论述,并结合后世的不同学说,从"《内经》三焦有名有实"、"为《难经》三焦有名而无形正名"、"后世三焦有名无实"等方面,对三焦学说的演变及某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其学说清楚明白,后世之所以出现诸多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弄清三焦与肠胃在结构上基本上是重叠的。后世关于三焦的论述,较《内经》而言,结构及功能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但实际意义却越来越小,致使三焦几乎成了五脏六腑的代名词。所以,在论述三焦时,除了谈论后世三焦学说外,至少应该回归到《内经》原本的三焦理论中去,从而给人一个完整的、清楚明白的三焦学说。  相似文献   

9.
王孝先  毕肯  王倩 《中医药学刊》2004,22(3):412-413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器组织及其在水谷运化,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活动规律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器组织及其在水谷运化,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活动规律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难经》的脉诊体系作了系统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体系对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的影响。因此,提出《难经》脉诊体系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两个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丘翠玲 《吉林中医药》2011,31(6):497-498
《难经》所言三焦"有名无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而是无常形,实际上三焦乃有名有形之实体,位于腹腔中,上中下三焦分别对应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小网膜、大网膜和肠系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预后学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预后学说探析634400四川省开县中医函授站张毓汉推测预后是对疾病进行动态诊断的重要内容,《伤寒论》对此论述颇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据考察,书中有119处论及预后,其中判为“可愈”、“自愈”者60余处,判为“难治”、“必死”者20余...  相似文献   

14.
《难经》对积聚的论述奠定了后世积聚病辨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难经》关于积与聚的鉴别诊断;脉诊上,《金匮要略》在继承《难经》结、沉伏脉基础上提出了积聚可见细而附骨脉,并详细阐述了以脉象判断病变部位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在《难经》五脏积基础上,提出了癥瘕、癥病、干血痨、脏结、痞证等病证名称并提出了证治方药,创立了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等方药。《伤寒杂病论》对《难经》积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三焦一词出自《黄帝内经》,为探究其实质及功能,笔者将《黄帝内经》中有关三焦的经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究,认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概念有名有形其含义有二:早期三焦为下腹部的一个器官,主司渗注尿液于膀胱;晚期三焦在早期三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与胃上口、胃中的连接部分,为卫气、营气及津液从胃中而出的...  相似文献   

17.
遍览《伤寒论》《金匮要略》,仲师用针灸时描述都非常简单,如刺某穴,灸某穴,这与其严谨的文风格格不入。《灵枢经》关于腧穴的揣定、针具的选择、体位的选择、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行针手法、得气、候气、催气、守气、行气、治神与守神、针刺补泻等都有较完备的论述。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这两部著作都不会有针灸的内容。《黄帝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等著作在仲师之前,仲师采撷其精华为己所用是完全可能的,正是这些著作为仲师的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若割裂《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等古籍的关系,则仲师的针灸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强调《伤寒杂病论》源自《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而否认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就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笔者主张借用《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去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但也反对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8.
19.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我国近代发现的3种《伤寒论》古本之一,虽对其真伪难辨,褒贬不一,然有不少医家持肯定观点。通过对书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解,探析认识书中“温病篇”中发病相关内容,加深对该篇的学习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祖国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六经论伤寒,即把外惑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以脏腑论杂病,虽不以六经分征,而以病征分篇,但同样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