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距骨骨折是较少见的骨折之一。典型距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常伴有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使不具备单独血供的距骨缺血坏死,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根据Hawkins[1]分型方法: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Ⅱ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有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Ⅲ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伴脱位。Ⅳ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舟关节、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伴脱位。临床上Ⅰ型骨折通常可采取石膏外固定,进行保守治疗。而目前对于其他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距骨后突骨折病例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8~57岁,平均37.7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11例,扭伤3例;单纯距骨后突骨折11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4例,合并踝关节骨折2例,合并跟骨骨折2例。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微创手术。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足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2月,平均14.2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骨折移位、血管神经损伤、骨不愈等并发症出现。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38.8±12.4)分,术后(87.0±6.4)分,17例优,2例良;VAS评分:术前(4.8±1.2)分,术后(1.0±0.7)分。 结论 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可提高手术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经踝后内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6月~2013年5月术治疗的22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常规行三维CT扫描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采用经踝后内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2例患者距骨后突骨折均获满意复位,其中19例患者术后得到10~22个月随访,平均16.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AOFAS评分58~92分,平均83.12分,其中优8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16/19)。结论 经踝后内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可有效恢复距骨解剖结构及关节面平整,结合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总结跟骨距下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4例423个跟骨作了手术治疗:29个跟骨作了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自体骨移植支撑固定术;14个跟骨作了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自体移植并辅以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根据术后并发症、跟骨X平片上的测量、患足功能等多方面评估,初步效果较好.结论细致轻柔的操作,着重于跟骨距下后关节面、Bohler角的恢复准确的复位,简单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距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距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距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距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 距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技术,为判断跟骨骨折内固定置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5侧成人足踝标本(标本组)行足踝X线摄片、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3D重建,然后行解剖观测;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成人足踝侧位X线影像资料225例(X线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2例、女93例,年龄18~72(42.6±11.7)岁。借助形态解剖和MSCT 3D图像观察标本载距突形态,分析载距突与内踝、距骨、舟骨解剖关系,研究内踝、距骨、舟骨对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影响。以足底平面为参照面,测量标本的载距突长、宽、高和前倾角;在临床X线图像上测量载距突前倾角,比较各组前倾角差异,分析载距突与轴向投照角之间关系,确定载距突轴向投照角。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标本组5例标本行实验置钉,2017年1—6月对我院10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置钉,用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法分析置钉效果。结果 标本解剖和MSCT图像观察表明,载距突位于跟骨内侧,高出跟骨前部的上面并向内侧延展,呈后上-前下倾斜,与内踝、距骨、舟骨之间具有密切的解剖关系。但在轴线方向,仅有距骨后突与载距突重叠,影响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效果。标本组载距突平均长(24.36±2.25)mm、宽(14.91±1.58)mm和高(11.03±1.24)mm。标本组载距突前倾角分别为解剖测量30.38°±1.21°、MSCT测量30.47°±1.54°和X线测量30.17°±1.44°,X线组男性与女性载距突前倾角分别为30.09°±1.82°和30.52°±1.6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68, P>0.05),表明不同研究方法获得结果一致,确定载距突前倾角约为30°,此角度即为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角。应用轴向X线投照法判断实验和临床载距突置钉情况,成像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载距突轴位X线成像能显示载距突长轴方向的前后位影像,及中距关节面,可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透视和术后摄片分析螺钉置入效果,为载距突相关临床影像学检查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下复位结合机器人定位置钉治疗距骨颈Hawkin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5月徐州仁慈医院11例距骨颈HawkinⅡ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8~47岁,右侧7例、左侧4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复位,结合骨科机器人三维导航定位置入空心螺钉。术后随访观察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量表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11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45~168 min,出血量10~30 m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25个月,其中2例出现距下关节炎,未出现距骨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应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量表评定踝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结合机器人定位置钉治疗距骨颈HawkinⅡ型骨折具有复位骨折可视化、电脑定位置钉智能化、精准可靠、损伤小等优点,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距骨颈骨折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6~63岁,平均40.5岁,合并腰椎、髋臼、跟骨、外踝骨折各1例。开放骨折2例。陈旧性骨折2例(〉1个月)。按Hawkins骨折分类: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3例。Ⅰ型骨折采用膝下管型石膏固定,其中1例复诊中因移位行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Ⅱ型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Ⅲ型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缝合,手法+撬拔复位,脱位整复。一周后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二枚直径4.0mm中空螺钉由后向前固定距骨颈,1例急诊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13例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2.3个月。13例中发生距骨体缺血性坏死5例,其中Ⅱ型骨折4例,Ⅲ型骨折1例。另2例未统计在内。1例外院病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长期不愈,行小腿截肢术。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按Hawkims疗效标准,优4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69%。结论对无移位的距骨颈骨折,行膝下管型石膏固定6~12周,并定期拍片复查,距骨颈骨折脱位应急诊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以2枚拉力螺钉内固定为宜,尽量减少并发症。对距骨体缺血性坏死,或创伤性关节炎,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背景:临床可以采取植骨融合对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进行修复治疗,但以往的大"L"入路方式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目的:探讨改良小"L"入路植骨融合克氏针置入内固定对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丰台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3例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改良小"L"入路植骨融合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修复结果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骨融合治疗,手术时间55-90 min,平均(70±2.5)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或者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经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距骨坏死和植骨吸收等现象。末次随访,23例患者的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为(85.6±3.7)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50.3±6.2)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改良小"L"入路植骨融合克氏针置入内固定修复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入路方式存在的距下关节内侧暴露不足以及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距下关节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下关节是保持足部稳定的枢轴。它承受并传导人体的体重,转换下肢的旋转应力,协同和辅助踝关节的运动,支配跗中关节和前足的活动。因此它是后足的力学中心。距下关节又是全身最复杂的承重关节之一,一些细微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征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远远小于踝关节,但是一些下肢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常常累及距下关节。如果早期对这些损伤未予重视,后期就容易引起距下关节不稳定或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骨折时也往往波及距下关节,严重时造成关节面塌陷和破坏,使足部失去后方的支撑。此外,儿麻、类风关和脑瘫患者中也经常累及距下关节。因此,运动医学和骨科医师不但要熟悉距下关节的解剖,而且必须深入研究距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本文就距下关节的骨性解剖、相关韧带功能、关节运动及关节的接触特征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重建接骨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骨折复位骨盆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28例。按照Letoumel分型,后壁骨折18例,后柱骨折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前柱伴前壁骨折l例;其中8例伴髋关节后脱位,2例髋关节前脱位,2例髋关节中心脱位。结果:根据美国骨科学会(AAOS)标准,本组疗效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结论: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恰当地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靠的内固定及满意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髋臼骨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然而某些特殊类型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预后均不理想,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特殊类型髋臼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 方法:髋臼骨折12例,车祸伤7例,压砸伤3例,坠落伤2例。骨折类型:后壁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T型骨折1例,横行伴后壁骨折5例,臼顶粉碎性骨折2例。伴有股骨头中心性脱位1例,后脱位5例,股骨头骨折3例。患者受伤前患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采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生物型假体9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入院距置换时间3-15 d,平均6 d。置换后第1年每2个月随访患者1次,应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置换后无伤口及深部感染,无关节脱位,无下肢深静脉栓塞,无死亡病例。其中11例获得长期随访,时间6-82个月。复位的髋臼骨折在6-16个月愈合,无假体松动及下沉等。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分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可避免长期卧床,尽早下床活动及有效的肢体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进而重建一个无痛的、功能良好的髋关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后路椎弓根钉板系统在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适应征选择。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7月共完成寰枢关节骨折脱位﹙不稳﹚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病例32例,其中属于难复性环枢椎关节半脱位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4~74岁,平均46岁;其中游离齿突5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脱位3例、齿突病理性骨折并环枢椎脱位2例、不明原因环枢椎关节脱位1例。结果有1例难复型病例行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其余10例病例均采用后路钉板系统进行复位固定术式,其中1例复位成功但是螺钉明显松动;1例因为一侧螺钉植入失败而改用单侧钉棒系统原位固定椎板融合术;全部病例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随访4~30个月,平均12个月,复位维持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半年复查CT显示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绝大多数难复型环枢椎半脱位不需要前路松解术,采用后路环枢椎椎弓根螺钉板系统可达到有效的复位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present the case of a talocrural dislocation with a Weber type C fibular fracture in a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I football athlete. BACKGROUND: The athlete, while attempting to make a tackle during a game, collided with an opponent, who in turn stepped on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athlete's ankle, resulting in forced ankle evers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On-field evaluation showed a laterally displaced talocrural dislocation. Immediate reduc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athletic training room to maintain skin integrity. Post-reduction radiographs revealed a Weber type C fibular fracture and increased medial joint clear space. A below-knee, fiberglass splint was applied to stabilize the ankle joint complex.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ubtalar dislocation, Maisonneuve fracture, malleolar fracture, deltoid ligament rupture, syndesmosis disruption. TREATMENT: The sports medicine staff immediately splinted and transported the athlete to the athletic training room to reduce the dislocation. The athlete then underwent a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rocedure to stabilize the injury: 2 syndesmosis screws and a fibular plate were placed to keep the ankle joint in an anatomically reduced posi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athletic training staff, the athlete underwent an accelerated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in an effort to return to sport as quickly and safely as possible. UNIQUENESS: Most talocrural dislocations and associated Weber type C fibular fractures are due to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or falls. We are the first to describe this injury in a Division I football player and to present a general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for a high-level athlete. CONCLUSIONS: Sports medicine practitioners must recognize that this injury can occur in the athletic environment. Prompt reduction,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an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all contributed to a successful outcome in the pati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柱理论指导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4年5月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骨二科收治的5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21~58岁,平均36.7岁。根据影像学表现出的病理解剖特点及受伤机制,将踝关节按形态分为三柱;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时,三柱均累及,其中外侧柱损伤54处,中间柱韧带损伤26处,中间柱撕脱骨折28处,内侧柱韧带损伤31处,内侧柱骨折23处。54例患者根据损伤的不同柱别选择入路行内固定治疗,其中固定两柱26例,固定三柱28例。术后6个月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骨折复位固定后综合评价采用改良Baird和Jackson评估标准。结果 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5周(平均13.6周),疼痛VAS评分为0~6分(平均1.4分),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AOFAS踝-后足评分: 82~100分,平均96分。综合疗效评定 :优52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踝关节骨折三柱分型是一种既简单又全面的分型理论,三柱损伤后固定两柱可以达到稳定下胫腓联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髋臼后壁骨折伴髋臼关节后脱位大多需要实施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可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 目的:观察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在髋臼后壁骨折伴髋臼关节后脱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臼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按照所使用内固定物的不同分为三维记忆内固定组45例和重建钛板组47例,固定后随访12个月。 结果与结论:重建钛板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长于或者大于三维记忆内固定组(P < 0.05)。三维记忆内固定组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显著高于重建钛板组(P < 0.05)。两组患者固定后均未出现血栓并发症及深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将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对髋臼后壁骨折伴髋臼关节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就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8个月。112例疗效为:优72例,良28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9.2%。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0年4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成人后踝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旋后-外旋型28例,旋前-外旋型6例,旋前-外展型8例。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6~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6分(78~100分),优41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后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后Pilon骨折是由压缩暴力伴或不伴有旋转暴力引起的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其影像学特点为后踝骨折线沿胫骨远端冠状面延伸至内踝后丘,多合并踝关节后脱位、外踝骨折和软骨损伤。目前各研究者对于后Pilon骨折手术入路、复位顺序及内固定方式仍持有不同观点,尤其对关节面夹层骨块的处理是当前临床治疗的争论焦点。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对后Pilon骨折的诊断分型、手术方式,尤其是关节面夹层骨块的显露和处理,以及相应的术后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临床对后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固定物进行内固定治疗,但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力学效果。 目的:比较分析后踝关节骨折行微型钢板内固定以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微型钢板组48例和拉力螺钉组47例。 结果与结论:对两组的固定效果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和分析,经分析发现,在后踝关节骨折块波及到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上的情况下,在内固定失效平均压力方面,拉力螺钉组显著小于微型钢板组(P < 0.05);而当后踝关节骨折块波及到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下的情况下,在内固定失效平均压力方面,拉力螺钉组显著大于微型钢板组(P < 0.05)。拉力螺钉组的踝关节内固定优良率显著高于微型钢板组(P <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内固定材料相关不良事件。结果表明,临床对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拉力螺钉内固定可以获得较之微型钢板内固定更好的临床效果,但在后踝关节骨折块波及到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上的情况下,更合适使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