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增加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肥胖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易患因素Ⅲ。本次研究400例肥胖患者剖宫产术采用不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同期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的400例剖宫产肥胖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赖玉姣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46-2746
剖宫产是产科通常使用的手术,其腹壁切口愈合的好坏、感染率的高低为产妇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据报道腹壁切口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笔者对不同缝合方式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腹壁切口在皮肤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不缝脂肪层而单行表皮缝合与传统的腹壁切口逐层缝合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愈合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8%,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8%;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主要是肥胖、贫血、术后咳嗽、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细菌感染等;建议加强术后护理,如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保持病房通风无菌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外阴清洁护理、腹部切口红外线照射等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30例肥胖产妇(观察组)在实施剖宫产手术时行腹部切口脂肪层下皮片引流,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与同期剖宫产切口未放置引流的32例肥胖产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产妇剖宫产术中切口脂肪层下放置皮片引流,可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促进切口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黎族、苗族孕产妇剖宫产术后有腹壁切口愈合不良20例的病例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引起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很多,术前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推广围术期用药,提高操作技能,可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部污(感)染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电刀组(200例),普通手术刀组(100例),其中电刀组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对照组用普通手术刀切开皮下组织,用丝线打结止血,观察二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电刀组有78例(36%)切口延期愈合,对照组有10例(10%)切口延期愈合。结论高频电刀可以使腹部污(感)染切口延期愈合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5例为观察组,并与同期2200例剖宫产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对照,对比分析引起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9%(75/2275),其中切口感染比例最高(69.33%)。引起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包括产妇自身因素及外在因素,其中产妇自身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偏高、血红蛋白(Hb)偏低、原有阴道炎、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产妇基础疾病等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夏季、术前未应用抗生素、阴检肛查次数过多、备皮至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非主刀医生缝合、术后护理不当、探患者次过多等因素。结论引起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众多,通过改善产妇体质、术前积极纠正产妇基础疾病及妊娠期疾病、及时处理胎膜早破、缩短备皮时间及手术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妇实施阴检肛查、夏季及术后加强无菌操作、减少患者探视次数均能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再次手术腹壁切口的愈合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我们采用DEXON可吸收缝线对再次剖宫产术行筋膜层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在彻底止血的情况下连续逢合皮下组织层,再行皮内逢合200例,无1例切口感染,切口对合良好,腹壁不留针眼不拆线。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再孕术后分娩方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剖宫产再孕182例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试产80例,成功65例,成功率81.2%.试产过程中和阴道分娩后诊断子宫破裂8例,其中完全破裂3例,有破口及出血5例,子宫破裂占术后妊娠总数的4.3%.同期剖宫产再孕直接选择手术102例,术中发现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浆膜层完整,子宫肌层缺乏,切口周围呈紫蓝色变共9例,占术后妊娠的4.9%.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并不增加子宫破裂风险.结论 产前详细的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结合B超,选择好病例,掌握剖宫产指征,大大降低剖宫产几率.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采用中药大黄外敷治疗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用可吸收线内埋缝合皮肤22012年10月,我院采用中药大黄外敷治疗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用可吸收线内埋缝合皮肤210 d切口出现红肿、硬结或渗液,可伴有发热或者不发热,年龄1910 d切口出现红肿、硬结或渗液,可伴有发热或者不发热,年龄1939周岁,孕次139周岁,孕次16次,产次16次,产次13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 选取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腹腔镜组),和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复发率,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和术后病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2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感染、复发等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法与传统拔牙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方法 选择需要拔除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8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为微创拔牙器械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对照组为传统拔牙器械拔牙法。比较两组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张口受限度方面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均为一期愈合,而对照组有4例因感染致延期愈合;实验组的断根率为7.3%,而对照组为22%;实验组拔牙窝不完整0例,对照组拔牙窝不完整18例;实验组的牙科畏惧症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5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张口受限度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拔牙法相比,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可达到无痛、安全以及微创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孕晚期子宫下段全层厚度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疤痕子宫的产妇128例,孕晚期检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67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3 mm(Ⅰ组),61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3 mm(Ⅱ组)。对病例的自然分娩率,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子宫收缩乏力、不全子宫破裂、子宫切口愈合欠佳、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Ⅰ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Ⅱ组,Ⅰ组及Ⅱ组中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全子宫破裂、子宫切口愈合欠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检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以便选择孕妇分娩方式及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重度肥胖症患者腹部体脂分布与袖状胃切除术后近期减重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 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单纯性中重度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及术前1周内腹部CT图像。通过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测定内脏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及内脏脂肪比例。术后1、3、6个月分别随访患者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weight loss, %TWL)和多余体质量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 %EWL)。   结果   20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性2例, 女性18例, 年龄(28.2±6.6)岁, 术前体质量为(118.5±20.9) kg,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41.3±7.8) kg/m2, 脐平面平均内脏脂肪面积为(196.1±49.3) cm2, 皮下脂肪面积为(738.2±152.7) cm2, 总脂肪面积为(934.3±169.7) cm2, 内脏脂肪比例为(21.1±4.6)%。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1、3、6个月的体质量分别为(105.4±19.7) kg、(96.0±19.8) kg、(88.3±17.5) kg, BMI分别为(37.1±7.4) kg/m2、(33.8±7.6) kg/m2、(31.1±6.6) kg/m2, 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平均%EWL分别达(29.3±9.7)%、(50.0±14.8)%、(65.3±18.1)%。术后1、3、6个月时达到成功减重(%EWL >50%)的比例分别为0、55%、70%。%EWL与术前体质量(R=-0.604, P=0.005)、BMI (R=-0.621, P=0.005)、总脂肪面积(R=-0.686, P=0.001)负相关, 与内脏脂肪比例正相关(R=0.504, P=0.024)。   结论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近期减重效果明显, 术前低体质量、低BMI、高内脏脂肪比或许可以预测手术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LEEP刀技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入的CINⅢ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1年后怀孕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与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及胎儿并发症情况、分娩方式、胎儿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妊娠糖尿病、胎儿窘迫、子痫前期、羊水量异常发生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成功率高于观察组(100%vs 83.57%,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13.43%vs 2.50%)、宫颈裂伤(10.45% vs 1.25%)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妊娠分娩方式上,观察组早产、顺产、剖宫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体质量比对照组低(P<0.05),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4.93%vs 5.00%,P<0.05)。 结论 宫颈CINⅢ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后,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妊娠时胎膜早破、宫颈裂伤发生率较高,且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密切关注此类妊娠患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将120例锁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疗程7 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镇痛药;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记录不良事件;于术后4、8、12周对两组患者骨折部位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采用塞来昔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4.08±1.05分 vs 8.07±0.84分, P<0.05),4、8、12周的骨膜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15±0.33、2.02±0.34、2.60±0.49分,P<0.05),而骨痂出现率、骨折愈合评分、骨骼塑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对锁骨骨折的愈合可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后创面引流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行开放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和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共60例,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报告组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恶性组内分实验组(泛影葡胺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根据病例手术切除范围不同继续分组,即:A良性单侧实验组(8例)、B良性单侧对照组(7例)、C良性双侧实验组(7例)、D良性双侧对照组(8例)、E恶性单侧实验组(8例)、F恶性单侧对照组(9例)、G恶性双侧实验组(7例)、H恶性双侧对照组(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术中切除甲状腺病灶或淋巴清扫完成后,彻底止血,取泛影葡胺注射液10 mL均匀冲洗于手术操作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30例)术中主要步骤完成后,彻底止血,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记录术后组0~8、8~24、24~48 h时间段引流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 根据收集各组引流量,比较A/B组、C/D组、E/F组、G/H组引流量数据,观察到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的实验组引流量少于使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在甲状腺术中应用可通过减少血液渗出及封闭微小淋巴漏机制来减少术后创面引流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功能性不稳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踝关节损伤者45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5例患有其他足部疾病(排除踝关节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进行MRI检查,并通过测量轴向踝指数、踝间指数、踝距指数观察患者距骨和腓骨位置。 结果 经MRI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检出距骨软骨损伤的有16例,软骨骨折伴周围组织水肿的有8例,腓骨肌腱损伤有11例,韧带损伤有7例,跟腱断裂有3例。研究组轴向踝指数(11.15±1.14 vs 7.69±1.88)、踝距指数(88.94±10.21 vs 84.32±10.3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间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检查对关节软组织损伤,尤其是韧带、肌肉、肌腱、软骨等具有较高敏感性。功能性不稳踝关节损伤患者存在距骨内旋现象,但腓骨在踝穴内的位置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影响术后预后的因素。 方法 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3~2016年收治的41例硬脑膜外血肿手术患儿(均<14周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对采取不同手术时机对患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1例手术患儿全部采取开颅手术,术后恢复较好34例,轻微残疾3例,死亡患者4例。两组患儿预后不良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P<0.05),6~24 h组患儿预后不良的比例高于<6 h组(43%vs 12%, P<0.05)。 结论 儿童外伤后手术时机的选择、颅内损伤的严重程度、硬膜外血肿的部位及手术操作等因素对患儿的预后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