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萌  王健  李志鹏  赵琦  孙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286-4291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防跌倒项目的开展刻不容缓。我国防跌倒项目虽有零星开展,但以运动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防跌倒项目较少见,而针对社区跌倒高风险老年人综合性防跌倒项目参与意愿的调查尚未见报道。目的 了解跌倒高风险老年人参与综合性防跌倒项目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综合性防跌倒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经济和地理位置分别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中心城区)、青浦区赵巷社区(远郊)、崇明区港沿社区(远郊)为研究现场,使用跌倒风险初筛量表(FROP-Com Screen)对2018—2019年在3个社区参加体检的5 426例≥65岁老年人进行初筛,纳入FROP-Com Screen评分>3分,即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进一步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MFROP-Com Tool)评估有跌倒风险老年人,纳入MFROP-Com Tool总分≥11.5分,即跌倒高风险老年人。本研究所用调查问卷由6部分构成:基本情况调查表、FROP-Com Screen、MFROP-Com Tool、自行设计的跌倒情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的调查方式,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价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老年人抑郁量表(GDS)收集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结果 符合条件的415名老年人中,119名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患病率为28.67%,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是否吸烟、饮酒、锻炼,不同家务劳动、参加户外活动频率,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抑郁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经济状况,是否食用河鲜、海鲜、鱼油类保健品、肝脏或肥肉、禽蛋,不同亲友邻居交往频率、打麻将或棋牌频率、看电视频率、参加社会活动频率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女性、吸烟、超重或肥胖、患有高血压是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在婚、非独居、每天参加户外活动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较高,应重视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作为调查工具,对乌鲁木齐市12家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质量总分为(102.82±17.76)分,其中生理机能得分为(61.17±27.96)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和慢性病;生理职能得分为(54.50±44.65)分,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慢性病;躯体疼痛得分为(61.55±17.56)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一般健康状况得分为(47.25±17.68)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慢性病;精力得分为(58.35±17.57)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社会功能得分为(70.26±23.65)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情感职能得分为(60.51±45.94)分,影响因素为民族和经济收入;精神健康得分为(62.42±16.99)分,影响因素为民族、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及经济收入。提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创造高水平生活质量提供支持帮助。  相似文献   

5.
6.
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意外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 ,由此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 ,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探讨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 ,我们于 2 0 0 1年 4月~ 1 0月对福州市军队 792例年龄≥ 60岁的老年人意外跌倒损伤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指导。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福州市军队 1 0个干休所年龄≥ 60岁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应查 843人 ,实查 792人。应答率为 91 .95 %。其中男性 380人 (47.98% ) ,女性 41 2人(52 .0 2 % ) ,年龄 64~ 90岁 ,平均 76…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调查保定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问卷,对保定市2个市区11所养老机构367位老年人进行调查.老年人需求状况采用均数±标准差及标准化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各维度需求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总需求标准化得分48.92%,其中爱与归属需求最高(67.60%);自理能力、患病种数、收费情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户籍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结论 保定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多种因素影响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简明键康调查量表(sF-36),在石河子市11家养老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SF-36量表测得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权总平均分为56.57±19.7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能力、居住意愿、智力状况、性别、对养老院满意度、退休前职业、健康变化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分较低者所占比重大,机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个体、机构、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背景 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达4 000多万,失能老年人的规模之大,给医疗保健和长期照护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目前我国关于失能老年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选取南京市3家示范性养老机构的547例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活习惯和疾病相关问题、能力等级、睡眠状况、营养状况、抑郁状况,其中能力等级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评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16份,有效回收率为94.3%。432例(83.7%)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者分别为214例(41.5%)、77例(14.9%)、141例(27.3%)。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运动情况、慢性疼痛情况、患痴呆情况、患慢性病病种数、自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抑郁状况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发生率较高,高龄、文化程度低、不运动、伴有慢性疼痛、患痴呆、患4种及以上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差、营养不良及抑郁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并加强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杨振  张会君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3949-3953
背景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因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医疗事务的沟通决策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前进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照护规划与需求表达十分必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实施偏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锦州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28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人死亡态度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ACP接受程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接受度的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6.8%。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态度总分为(73.42±12.96)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为(83.99±21.07)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接受度总分为(66.20±8.31)分。老年人死亡态度中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维度(r=-0.206,P<0.001)、死亡逃避维度(r=-0.260,P<0.001)与ACP接受度呈负相关,自然接受维度(r=0.303,P<0.001)与ACP接受度呈正相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0.361,P<0.001)与ACP接受度呈负相关。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P接受度=73.740+1.602×文化程度-0.234×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0.673×自然接受-0.403×死亡逃避-0.14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接受程度整体呈中等偏上水平,死亡态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其ACP接受度的重要因素。社区医务工作者除向来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外,还应以口头沟通、宣传手册和海报等多种形式介绍ACP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ACP的整体认知;居委会及社会工作团体可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定期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讲座,使老年慢性病患者抱有积极的死亡态度及对临终关怀的有效理解,进而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ACP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2.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残疾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预测其在失能状况方面可能也存在差异。目的 研究我国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把握老年人养老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可鉴之据。方法 2017年10月,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追访调查数据中,选取≥60岁的空巢老人2 023人和非空巢老人2 141人,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判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大多配偶健在、喜饮酒、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分布在东/中部、城镇地区(P<0.05)。空巢老人总失能率为8.1%,非空巢老人为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沮丧)是空巢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和饮酒情况是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患病种数则是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率无差异,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同时,还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晨曦  高静  廖琴  何佳丽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22-3129
背景 衰弱老年人的躯体症状群可增加不良结局风险,我国相关研究以横断面为主,忽视了对衰弱老年人躯体症状群变化轨迹的探讨。 目的 探讨成都市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6所养老机构的206例衰弱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基线(T0)、6个月(T1)、12个月(T2)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其进行调查。对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率≥20%的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GMM)识别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躯体症状群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在3个时间点均分别提取了5个因子,3个时间点均有神经系统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呼吸道症状群及消化道症状群,此外,T0和T1还包含衰老相关症状群,T2还包含其他症状群。3个时间点上各症状群M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MM拟合得到"高下降""低上升""中维持""高上升"4条躯体衰弱症状异质性轨迹,4条轨迹占比分别为16.5%、12.5%、66.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数量多是"高下降"和"高上升"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服药种类多是"高上升"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 结论 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的躯体症状群存在不同变化轨迹,且不同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不相同,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可根据其症状群变化轨迹及独立预测因素动态调整护理措施,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失能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老年空巢化趋势的加深,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健康引起广泛关注。 目的 调查河南省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综合失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5 57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对老年人综合能力进行评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综合失能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5 570名老年人中,空巢老人3 731名,非空巢老人1 839名。3 731名空巢老人中,1 939名(51.97%)综合能力完好,1 792名(48.03%)综合能力失能(其中轻度失能者1 471名,中度失能者217名,重度失能者104名);1 839名非空巢老人中,821人(44.64%)综合能力完好,1 018人(55.36%)综合能力失能(其中轻度失能者820名,中度失能者123名,重度失能者75名);空巢老人综合失能发生率低于非空巢老人(χ2=26.448,P<0.001)。空巢与非空巢老人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子女补贴、残疾、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空巢老人:70~79岁,OR=1.590,95%CI(1.373,1.842);≥80岁,OR=2.429,95%CI(1.934,3.050)。非空巢老人:70~79岁,OR=1.357,95%CI(1.084,1.699);≥80岁,OR=3.784,95%CI(2.820,5.076)〕、残疾〔空巢老人:有,OR=3.803,95%CI(2.924,4.947);非空巢老人:有,OR=3.523,95%CI(2.413,5.145)〕、意外事件〔空巢老人:有,OR=2.747,95%CI(2.101,3.591);非空巢老人:有,OR=2.789,95%CI(1.962,3.965)〕、慢性病种数〔空巢老人:4~7种,OR=6.549,95%CI(3.736,11.482);非空巢老人:4~7种,OR=2.997,95%CI(1.460,6.151)〕是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的共同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小学:OR=0.748,95%CI(0.629,0.890);初中:OR=0.776,95%CI(0.634,0.949)〕、子女补贴〔有:OR=1.318,95%CI(1.146,1.516)〕是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情况〔未婚/离婚/丧偶:OR=1.291,95%CI(1.047,1.592)〕、月经济收入〔1 001~2 000元:OR=0.574,95%CI(0.443,0.743)〕是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河南省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综合失能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年龄、残疾、意外事件、慢性病种数是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共同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子女补贴是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婚姻情况、月经济收入是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对老年人失能状况干预时,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养老问题,其中虐待老年人问题尤为明显,且农村地区的虐待老年人问题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受虐待不仅会侵害老年人的权利,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有可能增加老年人患病的风险,加速老年人的死亡。目前多数研究者将老年人虐待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虐待、疏忽照顾和性虐待五种类型,其中精神虐待是我国农村地区虐待老年人发生率最高的类型,其次是疏忽照顾。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我国农村地区虐待老年人的现状和流行情况,并归纳出老年人受虐待的影响因素,包括老年人自身因素,如女性、高龄、文化程度低、身体健康状况差和抑郁等,以及照顾者压力、家庭代际支持和社会等因素,以期为今后减少虐待老年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在传统的养老服务中,时常将老年人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忽视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不仅可以缓解养老服务的巨大压力,而且是实现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目的 了解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养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挥老年人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依据《安徽统计年鉴》数据,随机选取合肥市和阜阳市的5个社区派出所记录在档案的65周岁及以上的城市社区居家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自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城市社区居家老年人互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34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6%。个体特征方面,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家庭特征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情况随子女数增加而降低(P<0.05)。经济特征方面,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情况随月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P<0.05)。自评情况方面,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情况随自评生理健康、自评心理健康、自评社交能力、自评认知能力的增加而增加(P<0.05)。阜阳市社区居家老年人接受社区养老服务意愿比例高于合肥市(χ2=22.1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可支配收入、自评生理健康、自评认知能力是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居家老年人年龄越小、月可支配收入越高、自评生理状态越好及自评认知能力越好,越愿意尽能力帮助其他老年人;不同地区社区居家老年人接受社区养老服务意愿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7.
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临床照护结局和治疗效果的最佳方式,对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层面冠心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且针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4-6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内抽取冠心病患者248例。对纳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以HPLPⅡ得分评价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患者的平均HPLPⅡ得分为(110.9±19.0)分,被评价为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差21例(8.9%)、一般172例(72.9%)、良好43例(18.2%)。患者的平均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分别为(14.0±3.2)、(6.0±1.3)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得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是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已婚、无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少、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积极老龄化提倡老年人应保持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价值,是衡量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严峻,亟须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目的 调查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抽签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下辖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由研究者基于课题组前期汉化积极老龄化量表(AAS)修订形成。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有效问卷6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结果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得分为70.00(30.00)分,自理能力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00(1.71)分,建立经济保障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1.00(1.00)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是否仍参与劳动、所在村里有无健身活动设施与积极老龄化总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所在村有无健身活动设施是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相较于城市老年人还处于较低水平,针对本研究所得出的积极老龄化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对高龄农村老年人进行积极老龄化宣教、为贫困老年人提供互助支持、宣传开放包容的老年婚恋观、鼓励老年人自主决策、为老年人创造文体活动条件、普及宣传健康作息习惯、重视家庭支持的力量等,从而为农村老年人赋权增能,帮助其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高血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MCI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不足。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合并MCI的流行现况,分析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中选择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的5个社区,对社区中所有年龄≥55岁的居民进行健康调查,纳入高血压患者5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以各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为权重计算个体预测风险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个体预测风险值对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预测价值。结果 依据是否合并MC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MCI组(n=97)和高血压未合并MCI组(n=41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吸烟、高血压分级、抑郁评分、尿酸、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63,95%CI(1.31,5.27)]、性别[OR=0.46,95%CI(0.22,0.94)]、白蛋白[OR=0.96,95%CI(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