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闽东地区2013年—2015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公司生产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进行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别仪分析.结果 2013年—2015年血培养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迁,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病原菌前3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29.34%,18.92%,9.34%.其中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从45.28%降为37.5%,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发生率从33.33%降为6.67%.结论 闽东地区2013年—2015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发生了明显变迁,且病原菌对抗生素药物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加强血液培养送检,参考药敏结果,避免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2.
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病原菌4年来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2软件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4年间我院对临床常用药物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耐药变迁趋势。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4年检出的临床常见病原菌有9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总例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排列位次和比例变化不大,比例分别为65%和35%左右。临床常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增长较快的情况有:头孢唑啉对金葡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球菌,阿米卡星对粪肠球菌,左氧氟沙星对金葡球菌等。耐苯唑青霉素的金葡球菌(MRSA)由27.2%增加到39.6%,耐苯唑青霉素的凝固酶阴性葡球菌(MRCNS)由21.2%增加到63.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临床常用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耐药率增长较快的药物有: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舒普深等。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有些药物增长较快,有的甚至达到了90%以上。本地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现状及变迁趋势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240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2401株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533株,占63.85%,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5.73%)、肺炎克雷伯菌(12.47%)、鲍曼不动杆菌(12.05%)、大肠埃希菌(7.11%);真菌531株。占22.12%,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阳性球菌337株,占14.04%,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但对其它抗菌药的敏感率下降趋势明显;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仍能保持较高的敏感率(100%),但对其它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严重。结论:下呼吸道常见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血培养阳性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多荣  邱晓媚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16-4018
目的分析血液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血培养阳性患者560例,菌株用VITEK 2 compact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60例患者共分离出568株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0%(386/568),革兰阳性球菌占29.0%(165/568),真菌占3.0%(17/568)。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为34.9%(198/56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为16.9%(96/568);葡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15.5%(88/56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0%(51/56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结论血液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主要感染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8年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血培养标本分离细菌2 587株,革兰阴性菌1 243株(48.05%),革兰阳性菌1 123株(43.41%),真菌221株(占8.54%);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482株/18.63%)、肺炎克雷伯菌(271株/10.48%)、铜绿假单胞菌(97株/3.75%);主要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83株/22.54%)、金黄色葡萄球菌(157株/6.07%)等;主要真菌为近平滑念珠菌(106株,4.10%)、白色念珠菌(32株,1.24%)等;4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逐渐下降(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上升至10.05%(P<0.05),共检出33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我院血培养标本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血流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从7 774瓶门诊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221株,培养阳性率为15.7%,剔除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占57.1%),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5.0%、12.8%和3.3%,并检出沙门菌12株、创伤弧菌5株和布鲁氏菌3株;革兰阳性菌237株(占41.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等,分别占10.5%、6.2%和5.1%;真菌7株(占1.2%)。病原菌的耐药率相对来说较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1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8.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小于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门诊患者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宁波市某医院血培养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2016—2020年血培养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细菌3400株,其中G–杆菌1545株(45.4%),G+球菌1510株(44.4%),真菌111株(3.3%)。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分别占总株数的21.0%、9.6%、2.7%、2.2%、1.3%。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G+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共867株,占2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7.3%,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宁波市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中G-杆菌和G+球菌比例相当。临床医生应重视并规范早期血培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细菌的感染与播散。 [关键词] 血流感染;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我院肾内科2001~2002年2年期间从临床尿标本病原菌(489株)的菌群分布和药敏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药敏采用K-B法.结果:489株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07株,占62.5%,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为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182株,占37 5%,主要以肠球菌和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革兰氏阳性球菌共同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结论:泌尿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定期系统的细菌耐药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年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999年的所有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细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年都是以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1993年占52.6%。1999年大肠杆菌仍居首位,但葡萄球菌增幅增大,达28.2%,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达17.6%。各属细菌的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较大。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及不合理应用,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及不活性行为增多等因素,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产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性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所有实验数据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2012年共分离非重复病原菌7 227株,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占63.7%(4 607/7 227),革兰阳性菌占36.3%(2 620/7 227).革兰阴性菌中分离最多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2%)、肺炎克雷伯菌(17.6%)以及鲍曼不动杆菌(16.7%);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3%)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6.1%)的分离为最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69.8%和48.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4.0%.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5.1%和80.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中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78.8%,MRCNS中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9.3%.粪肠球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9%和1.0%,并均检出少量对VA中介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9%和68.6%,发现多株泛耐药非发酵菌.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高,泛耐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增加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年至2021年血液病和非血液病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VITEK-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血液病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2%),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6.8%)、真菌(2.0%);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较高;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分离的真菌对二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高。对血液病和非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比较,发现血液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构成比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明显低于非血液病患者(P<0.05)。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的耐药率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引起本院血液病住院患者血流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与本院非血液病患者病原菌分布结果大致相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高。本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的耐药率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在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关注和监控,及时进行病原菌和耐药性监测、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及早控制血流感染,对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分离细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情况,为重症医学科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院ICU所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获得菌株322株,分离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227株,占70,5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5.6%)、鲍曼不动杆菌(14.9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有5(1株,占15.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9%),其次分别为溶血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有45株,占13.98%.体外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嗜麦芽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天然耐药;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均有很强抗菌活性,敏感性均达到100%,但屎肠球菌出现耐药菌株。结论我院重症医学科近1年来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种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应予以高度重视,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我院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菌种分布、标本来源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我院共分离病原菌4 448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2.8%、27.3%、19.9%;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克雷伯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分离标本75.4%来源于痰标本;革兰阴性菌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但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我院病原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重视病原学检查和耐药性监测,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中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伯泰技术开发中心血培养瓶采样, BacT 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 VITEK微生物仪进行鉴定, BIOMIC仪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45.4%),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155株(占4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对泰能敏感性最好, 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好,均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8.0%,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存在严重耐药情况,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内血流感染(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NBSI)患者病原菌耐药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393例NBSI患者,分析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根据28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55例)和死亡组(338例),对NBSI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93例NBSI患者中,92.4%(1287/1393)为单一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7%(818/1393)、革兰阳性菌占27.1%(377/1393),真菌占6.6%(92/1393)。大肠埃希菌(17.0%,237/1393)是引起NBSI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5.4%,214/1393)和肠球菌属(8.0%,111/139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1%(34/67)。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9.0%(94/192)和51.4%(18/35)。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ment,SOFA)评分≥5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导管留置、拔除深静脉导管、肠外营养、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NBSI患者28d病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拔除深静脉导管(OR=0.505,95%CI:0.346~0.736,P<0.001)和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OR=0.541,95%CI:0.386~0.759,P<0.001)是28d病死率的保护因素,而胃肠外营养(OR=1.820,95%CI:1.345~2.463,P<0.001)和SOFA评分≥5分(OR=3.277,95%CI:2.408~4.458,P<0.001)与NBSI的28d病死率密切相关。结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BSI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及时拔除深静脉导管和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NBSI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性,为预防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肾移植患者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性,细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结果共分离出20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4 株,革兰阳性菌48 株,真菌12 株,分别占70.588%、23.529%和5.882%;主要来源于中段尿,其次是痰液和伤口分泌物,依次占39.216%、27.451%和13.72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高度耐药,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更高,MRSA 阳性率高达58.33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是其主要易感部位,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且对多数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所以要加强细菌监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衰竭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中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我院肾内科2010年1月~2016年6月慢性肾衰竭患者1052例,分析其中208例合并尿路感染者清洁中段尿尿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结果:105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有208例合并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9.77%.208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中有8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8.9%;81株病原菌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69株,革兰氏阳性菌8株,真菌4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2.93%,对头孢他啶/克拉维酸钾、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7.3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77.78%;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率最高为83.3%;肠球菌属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等耐药率最高为100%;77株细菌中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5株,其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s)的检出率为32.26%,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为8.06%.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感染率较高,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居多,不同病原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加强病原学检测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尿路感染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及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A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经血培养确诊发生血流感染25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分离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0株(67.16%),革兰阳性菌61例(22.76%),真菌27株(10.07%);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53/268,19.78%)、大肠埃希菌(49/268,18.28%)、铜绿假单胞菌(41/268,15.30%)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268,11.57%)、金黄色葡萄球菌(17/268,6.34%)为主;真菌以热带念珠菌(25/268,9.33%)为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33/268,12.31%)常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5/268,9.33%)、凝固酶阴性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