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医改政策对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影响,为实现分级诊疗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关键医改政策颁布时间为节点,构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三级医院诊疗人次的分段回归模型。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月增加的诊疗人次分别为145.795万人和68.652万人;2015年9月在全国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水平降低1 542.461万人;2016年1月在全国层面推行城乡医保整合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增加1 354.54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降低165.701万人。结论:我国当前分级诊疗的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分级诊疗的实施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医保政策未能与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形成合力,提示应该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实现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我国各省份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影响。方法: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比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通过提高交通便利性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途经对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比产生负向抑制效应;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会影响分级诊疗实施的效果,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管理》2019,(1):39-42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评价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探讨影响分级诊疗实施的患方因素。方法收集2015至2018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医疗服务部分资料,描述性分析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病人就诊流向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制约分级诊疗实施的患方因素。结果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总体呈上升趋势,患者仍聚集到大医院就诊,存在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低,社区宣传教育不到位等因素。结论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人就医流向仍然不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不显著,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程度不高,制约着分级诊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成都市三圈层医疗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历年变化情况,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市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近年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以三个圈层人口医疗机构数以及总诊疗人次、院均诊疗人次、诊疗人次相对比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市医疗资源分布呈"波浪形",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尤为不均衡;各圈层间医疗资源利用程度差异明显,第二圈层利用度相对最低;医疗机构间资源利用度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冷落"加剧;成都市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建议:在优化顶层设计、转诊激励机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将中心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医疗资源统筹合并发展,深化打造第三圈层"县域龙头"和"健康守门人",进一步推动"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县"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南京市分级诊疗是全国分级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比南京市实施分级诊疗前后资源配置效果,为南京市分级诊疗发展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南京市11个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2011和2018年的医疗机构配置情况,比较分级诊疗实施前后的运行效率。结果 2011年,南京市11个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70、0.920和0.944,只有江宁区和溧水区2个区的医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2018年,南京市11个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877、0.942和0.942,达到医疗资源配置最优或者相对合理的的区增加至7个,分别为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和六合区,该7个区各个效率指标均有提升。2018年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为DEA无效的区多为床位数及卫生人员数存在过剩,如果这些区达到优化可以节省床位2 697张,卫计人员4 099名。在2015年加大对基层医院投入后,2018年的数据仍然存在投入冗余现象。结论 8年来,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并且资源配置逐渐均衡化,分级诊疗取得初步效果。但是在2015年加大对基层投入后,资源配置仍然存在投入冗余,说明基层医院产出不足即年诊疗人次以及出院人次不足,需招揽全科医生、加大宣传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提高南京市分级诊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我国2015—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情况的相关数据。结果截止2016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 394个,床位数为741.05万张,比去年增加39.53万张。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2亿人次,居民平均就诊次数为5.7次,医疗卫生机构总入院人数为22 728万人,居民年住院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为32.0次,病床位使用率为79.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相对医院速度较慢,整体上分级诊疗制度尚未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畅通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医改以来,分级诊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新政层出不穷,研究这些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对后续医改政策设计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肇庆市于2016年实现了省内的异地联网结算。本文采集了肇庆市A区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结算数据,对城乡居民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以及前往异地三级医院住院就医人次和费用作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异地联网即时结算政策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异地三级医院的就医人次,对就医地分级诊疗造成负面影响。建议调整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完善异地就医转诊制度,调整三级医院诊疗服务范围和服务量等。  相似文献   

8.
李杨  路庆  钟杰  张天成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1):1395-1397
目的 以湖南某市为例,评价分级诊疗政策在我国实施的效果,并讨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方法 从该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信息上报平台中提取2015—2020年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相关指标,采用较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该市实行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进展情况作综合评价。 结果 从2015—2020年,Ci值依次为0.046、0.062、0.295、0.363、0.759、0.913,该市的分级诊疗运行情况数据评价得分Ci逐年提高,2015年该市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最不明显,2020年最为明显。 结论 该市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着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育迟缓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和切实利用好“互联网+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二级医院门急诊取药人次的统计分析,明确单纯来院购药的人次在我院门诊人次中所占比重,探讨将单纯购药人次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可能性和对分级诊疗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His信息检索门诊医保取药人次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15-2017年门诊医保患者单独取药人次分别占门诊医保患者挂号人次的52.73%、46.53%和44.62%;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明确了单纯取药人次在我院门急诊医保就诊人次中所占的比重。结论如果能尽可能地将单纯取药人次从二三级医院门诊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将对分级诊疗的进一步实施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同时,可增加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减少患者的时间成本,改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医疗卫生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全科医生数、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和改善医疗服务等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上已达到了每个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平均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15年的56.36%下降到了2019年的51.95%,未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的目标。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拥有量从2015年起超过了2人,达到了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同类机构的比例未达到100%的目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比从2018年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远程医疗服务覆盖50%的目标。[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诊疗人次呈下降趋势,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不足等问题,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医疗服务利用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主导作用,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方法: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从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系统调取的2021年某省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变量。结果:通过分析5个条件变量对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得出了3种主导作用。影响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分级诊疗效果的主导作用分别为:医保基金的主导作用、全科医生的主导作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导作用。结论:发挥医保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分级诊疗实施效果;重视医务人才培养,完善全科医生制度;搭建并完善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促进紧密县域型医共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调节病人流向、降低医疗总费用以及解决大医院“看病难,挂号难”等问题。本文以贵州省数据为例,对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及报销费用进行分析,对比实际发生费用与理论发生费用进行对比,为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大医院"看专家难"问题得到缓解,一些普通病常见病已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下一步,北京市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还将持续推进,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同时,在分级诊疗方面,大医院将预留20%专家号,优先供社区医院转诊所需。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1200余万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医改新政实施已有半年,参加改革的3700多家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量1亿多人次,扣除CPI影响,医药费用增长不足2%,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期,累计节约医药费用44亿元。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改总体平稳有序,变化积极,符合预期,反响良好。改革实施六个月,已完成门急诊量1亿多人次,190多万住院病人治疗有序,改革效果初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显现。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开展分级诊疗政策试点对“倒三角”就医秩序的纠正效果。方法: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我国2004—2018年分级诊疗政策试点对“倒三角”就医秩序的纠正效果。结果与结论:总体上,分级诊疗政策对“倒三角”就医秩序的纠正存在短暂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果消失。进一步探讨区域异质性时发现,当社区医疗服务能力较高时,公立医院就诊率显著降低了3.1%。研究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评价依据,也为当前分级诊疗制度陷入困境提供了一种解释,有助于把握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有序就诊模式势在必行,是深化医改的必然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更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治本之策。本研究探讨长汀县2016年分级诊疗现状,为推行分级诊疗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2016年长汀县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病床使用及住院患者流向情况,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基层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分别为61.68元和1 678.36元,均低于县级医院的108.64元和4 552.41元。2016年长汀县基层医院病床使用率为106.57%,高于县级医院的91.14%。从住院患者的就诊流向来看,长汀县住院患者流向乡级、县级和县外分别为38 573人次(51.02%)、26 329人次(34.83%)和10 826人次(14.32%),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85.85%。结论长汀县患者流向趋于合理,合理的就医秩序基本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分级诊疗的几种模式;总结了新医改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对促进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病人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程度低,医保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调、疏通双向转诊,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知晓率,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措施等建议,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问卷设计,整群抽样,对武汉市武昌区和青山区共1 85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8%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实施分级诊疗是必要的;53.3%的医务人员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一般;48.3%的医务人员并无转诊经历。接诊下转病人能力方面,民营办医疗机构>企业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病人经历方面,企业办医疗机构>民营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在落实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是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医改以来,政府大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分级诊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对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促进区域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及不同经济水平区域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分级诊疗对我省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 将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各项卫生资源年均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泰尔指数分析各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力、人力资源投入明显增加。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数政策实施后年均增速快约42%;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诊疗人次数下降明显,年均增速降幅平均达5.76%。入院人数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速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快10.48%和4.97%;公平性方面,政策实施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均减小,但泰尔指数贡献率表明区域间差异超70%,且政策实施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分级诊疗实施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政策实施后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得到改善但区域间差异明显,除床位资源外其他卫生资源配置均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