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连续收集我院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138例,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71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67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术后第7天,术后30d肺功能。监测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MVV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8±0.4)vs(1.64±0.38)L]、MVV[(72.1±15.3)vs(62.8±14)L/min]、PEF[(5.16±1.19)vs(4.82±1.2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91±0.39)vs(1.74±0.38)L]、MVV[(76.6±15.9)vs(66.9±12.7)L/min]、PEF[(5.32±1.23)vs(4.9±1.14)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对肺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吴春雷 《海南医学》2014,(13):1982-1983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多囊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实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21例成人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腰腹部胀痛、血压和肾功能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5±1.5)分vs(5.0±2.0)分】、收缩压[(16.0±1.5)kPa vs(18.5±1.5)kPa]和舒张压[(10.0±0.8)kPa vs(13.5±1.0)kPa],以及肌酐[(215±60)μmol/Lvs(240±70)μmol/L]、尿素氮[(17.0±4.5)mmol/L vs(25.0±5.0)mmol/L】、肾小球滤过率【(61.0±10.0)ml/min vs(65.0±12.0)ml/min]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多囊肾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其肾功能,有效控制血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术中出血量[(208.43±59.65) mL vs (271.62±87.30) mL]、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294.77±31.46) mL vs (351.39±29.71)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27±1.46) d vs (6.44±1.59) d]、术后住院时间[(7.53±2.35) d vs (12.41±2.46) d]、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7.2±0.9)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 vs 28.5%(9/32)]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59.62±43.10) min vs (147.54±50.7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及75例肺癌早期患者和5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A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AA[(6.58±0.52)mg/L]、肺癌组血清SAA[(88.36±5.23)mg/L]、肺癌早期组血清SAA[(6S.88±5.23)mg/L1、肺癌中、晚期组血清SAA[(115.56±7.26)m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中、晚期组较早期组升高(P〈0.01);肺癌转移组手术前血清SAA水平[(121.42±6.89)mg/L]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45.6±3.65)mg/L](P〈0.01);肺癌无转移组手术后3个月血清SAA[(21.6.6±2.89)mg/L]也明显较术前[(73.82±5.69)mg/L]降低(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SAA存在表达异常,测定肺癌患者血清SAA水平可以帮助肺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作为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翟小荣  王艳 《当代医学》2016,(14):87-8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化疗疗效情况和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以评价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41±4.83)分vs(58.95±5.0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3.41)分vs(63.87±4.4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9.41±4.83)分vs(41.40±3.41)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8.95±5.04)分vs(63.87±4.48)分](P<0.01);治疗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0±4.81)分vs (59.24±4.7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67±4.02)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8.50±4.81)分vs(44.67±4.02)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9.24±4.75)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评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观察组患者化疗急性毒性反应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4)。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闭环输注系统(CLMRIS-1)指导下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并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顺式阿曲库铵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依据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非糖尿病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术毕即刻,分别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1 ml,于-20℃冰箱中保存并及时送检,测定血清中AAG的水平。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记录两组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T0(注药毕至T1抑制至0的时间),恢复指数RI(T1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及TOF90(TOF从25%恢复至90%的时间)。结果2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4.0±1.1)min vs.(4.1±1.2)min]、恢复指数[(16.8±5.0)min vs.(16.5±3.1)min]及TOF90[(75.0±9.1)min vs.(73.2±6.8)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术前及术毕即刻血清中AAG水平[(69.1±7.2)mmol/L vs.(68.4±6.7)mmol/L,(69.4±9.8) vs.(68.5±6.2)mmol/L]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并无明显改变,血清中AAG的水平也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李祥 《中外医疗》2011,30(6):88-88
目的探讨肺癌全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肺癌患者完全缓解29例(48.3%)、部分缓解31例(51.7%),术后生活质量评分(71.8±20.3)分,明显高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41.5±15.5)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20例(33.3%),左心衰5例,房颤9例,肺不张6例,术后1年生存率45例(75%)、术后3年生存率31例(51.7%)。结论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为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26例年龄>70岁的患者分为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组(59例)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75岁患者多选择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0.7%)显著高于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患者(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3.3±1.0)d、(8.5±1.5)d]短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4.4±2.0)d、(12.8±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2、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良好,预后与肺叶切除术相似,可以作为老年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胸腔镜组各43例,分别进行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总体及不同叶间裂发育情况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体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带胸管时间、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均多于小切口组[(214±44)min vs (169±26)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小切口组[(65±13)mL vs (97±26)mL,P<0.05];(2)除淋巴结清扫个数没有差异外,胸腔镜组的术后带胸管时间[(5.2±0.9)d vs(7.6±1.5)d,P<0.05]短于小切口组,引流量[(168±33)mL vs(216±55)mL,P<0.05]少于小切口组,住院时间[(9.3±2.1)d vs (12.5±3.2)d,P<0.05]短于小切口组;(3)胸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低于小切口组(44.7% vs 21.1%,P<0.05),其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5.3% vs 21.1%,P<0.05).结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的80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同期100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肺叶切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两组肺叶切除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00±10.67)ml]均小于乙组的胸腔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00±30.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简单、操作快、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术后伤口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n=15)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恒速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1,10min输注完毕。之后采用0.5μg·(kg·h)^-1持续静脉微泵注射,关胸时停止注射。麻醉诱导采用并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3μg·kg^-1,爱可松0.9mg·kg^-1。对照组(n=15)静脉恒速微泵注射等速度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5μg·kg^-1,爱可松0.9mg·kg^-1。手术开始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必要时采用芬太尼0.1m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总量控制在8—10μg·kg^-1。记录苏醒期入苏醒室(PACU)、拔管时和出PACU时的BP、HR、SpO2。记录苏醒室中的拔管时间、血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处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异丙酚、芬太尼、罗库溴铵总用量降低(P〈0.01)。与入PACU时间点比较,对照组患者拔管时的HR明显增加(P〈0.01);右关托咪定组患者各时间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BP、HR更加平稳(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期疼痛和烦躁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的pH、PCO2、PO2和B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联合使用右关托咪定可降低麻醉药用量,提供苏醒期中更加优化的血流动力学,降低疼痛和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暨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尿量情况,并分析残余尿量与透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记录2012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患者的残余尿量,并收集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者残余尿量与透析质量的相关性。定义尿量〈100ml·(24h)^-1为无尿,100~400ml·(24h)^-1为少尿,〉400ml·(24h)。为尿量正常。结果:共38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194:190。其中无尿者179例,少尿患者98例,尿量正常者107例。有尿患者的年龄、干体重、血压、尿素氮下降率、Kt/V、血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无尿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尿患者透析龄较短[(27.49±23.54)个月佛(58.38±44.37)个月,P〈0.001)],血清钾[(5.01±0.86)mmol·L^-1 vs (5.21±1.01)mmol·L^-1],P=0.037]、钙[(2.16±0.25)mmol·L^-1 vs (2.26±0.31)mmol·L^-1,P=0.001]、磷[(1.97±0.66)mmol·L^-1 vs (2.12±0.64)mmol·L^-1,P=0.018]、甲状旁腺素[(283.65±382.81)Pg·L^-1 vs (459.98±610.91)Pg·L^-1,P=0.001]、碱性磷酸酶[(75.71±66.51)U·L^-1 vs (121.60±219.75)U·L^-1,P=0.01]、肌酐[(884.66±263.81)mol·L^-1 vs (1027.90±277.51)mol·L^-1,P〈0.001]β2微球蛋白[(35.02±11.81)mg·L^-1 vs (44.52±13.23)mg·L^-1,P〈0.001]水平明显较低。尿量正常的患者与少尿者比较,透析龄更短[(34.42±27.29)个月粥(20.98±17.12)个月,P〈0.01],血肌酐[(925.90±232.63)μmol·L^-1 vs (847.66±284.95)μmol·L^-1,P〈0.01]、β2微球蛋白[(39.77±11.33)mg·L^-1(30.76±10.57)mg·L^-1,P〈0.01)水平明显低。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尿量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透前血钾及甲状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至2013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及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SIMV)加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后的呼吸力学、血气等指标。结果与SIMV组比较,ASV组潮气量(VT)显著增加[(627.3±58.8)mL比(430.5±76.8)mL,P〈0.01],而呼吸频率明显下降[(15.5±3.6)次/min比(22.3±2.8)次/min,P〈0.01],气道峰压(PIP)显著下降[(2.31±0.60)kPa比(3.31±0.82)kPa,P〈0.05],平均气道压无明显改变(Pm)[(0.74±0.68)kPa比(0.77±0.25)kPa,P〉0.05],吸气阻力(R)显著下降[(1.51±0.52)kPa·L^-1·s^-1比(2.35±0.24)kPa·L^-1·s^-1,P〈0.05]。ASV组器械附加功(WOBimp)(0.02J/L比0.06J/L,P〈0.01)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0.027kPa·s比0.051kPa·s,P〈0.01)均较SIMV组明显降低,带机时间明显缩短[(7.2±2.1)d比(9.5±2.9)d,P〈0.05]。SIMV和ASV两种呼吸模式下血气分析、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SIMV模式相比,ASV可以降低呼吸功并改善高通气力学,缩短带机时间,推荐用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2例NSCLC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1.47±0.78)mg/L比(1.04±0.51)mg/L和(1.06±0.36)mg/L,P〈0.01]。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血清Cys C的含量逐渐上升,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1.06±0.39)mg/L比(1.83±0.97)mg/L,P〈0.05],TNM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1.38±0.88)mg/L比(1.57±0.79)mg/L,P〈0.05]。中高分化肺癌血清Cys C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肺癌[(1.63±0.73)mg/L比(1.26±0.48)mg/L,P〈0.05]。肺癌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血清Cys C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提示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丙戊酸钠抑制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不同浓度VPA不同作用时间处理人肺癌细胞株A549,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2.0 mmol/L VPA作用72 h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数明显减少。1.0mmol/L VPA作用72 h后,细胞增殖被抑制,抑制率为(15.8±2.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处理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抑制作用有加强趋势。1.0 mmol/L VPA作用72 h后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G1期细胞比例为(72.2±3.4)%,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2.0 mmol/LVPA处理24~72 h后G1细胞比例由(64.5±3.7)%增加至(79.8±4.4)%,而S期细胞由(30.7±5.17)%降低至(14.2±3.37)%;提高处理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均使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减少。2 mmol/L VPA作用24~72 h可提高细胞凋亡率,由(7.30±1.87)%增加到(19.85±2.40)%。结论VPA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展思东  庄志辉  蔡雪  乐胜  江霞 《海南医学》2016,(17):2780-2782
目的:研究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后的灌注水平及氧代谢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40例ICU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 h、24 h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HR (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及Lac清除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为(112±17)次/min,治疗6 h和24 h后分别为(101±16)次/min和(94±10)次/min,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与治疗前比较,MAP、CO、CI水平均明显升高[(68±11) mmHg、(4.3±0.2) L/min、(2.4±0.4) L/(min·m2)] vs (86±10) mmHg、(6.0±0.3) L/min、(4.1±0.3) L/(min·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和24 h后,患者的DO2水平分别为(0.96±0.11) L/min、(1.21±0.58) L/min,与治疗前的(0.80±0.06) L/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的ScvO2为(77±6)%,与治疗前的(49±5)%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Lac为(2.67±0.57) mmol/L,较治疗前的(5.81±1.98)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Lac清除率为(56.43±2.65)%,明显高于治疗6 h后的(36.3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灌注水平及氧代谢状况,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康组)血清中的CEA、SCC、SF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的意义。结果肺癌组CEA、SC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13.82±21.42)μg/L比(2.79±1.39)μg/L;(3.93±7.58)μg/L比(0.76±0.28)μg/L;(455.31±271.38)μg/L比(148.50±97.30)μg/L,均P〈0.01],腺癌患者CEA水平[(26.42±28.97)μg/L]最高,鳞癌患者SCC水平[(8.01±11.32)μg,L]最高,肺癌患者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15.17±23.20)μg/L比(8.72±11.70)μg/L;(4.57±8.42)μg/L比(1.53±0.86)μg/L;(479.08±280.72)μg/L比(365.90±215.86)μg/L,P〈0.05或P〈0.01],分期越晚,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建立回归模型Y=1/[1+EXP(2.261X1+3.459X2+4.267X3—1.082)1,新变量Y的AUC高于三种单一肿瘤标志物的AUC。结论血清CEA、SCC和SF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检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2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0例)。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2组术前、术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长[(140.32±12.31)min vs.(109.82±14.52)min],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5.12±1.07)d vs.(5.89±0.95)d,(7.89±1.24)d vs.(9.18±1.32)d],术中出血量少[(65.09±15.45)mL vs.(86.46±17.87)mL,均P<0.05]。观察组术后肺漏气发生率较高,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合并COPD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CVATS组)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切除肺叶总数、术前COPD程度、术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在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切口长度、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吸氧时间方面较VAMT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CVATS组和VAMT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9.45±6.56)枚和(21.53±6.3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术后心律失常、切口慢性疼痛、肺不张的发生率较VAMT组均明显减少,肺部感染、肺漏气、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较VAMT组低,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更安全,临床疗效更显著,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健康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葛军  刘文斌  刘钧钧  韩君华 《吉林医学》2010,31(32):5821-5823
目的:探索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选择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就诊患者为糖尿病知识教育对象,随机分组,设参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100例);而不参加该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设对照组(98例),研究组每月进行听课、咨询、答卷等形式的教育;对照组每年1-2次随机获取部分知识,两组药物等治疗不改变。一年后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研究组(自身对照):空腹血糖(FPG)值,教育后[(6.67±1.35)mmol/L]较教育前[(11.65±3.15)mmol/L]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教育后为[(6.80±1.86)%]较教育前[(8.83±1.37)%]下降(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FPG值,教育后[(7.71±1.12)mmol/L]较教育前[(10.58±3.21)mmol/L]下降(P<0.01);HbA1c值,教育后为[(7.51±1.12)%]较教育前[(8.68±1.71)%]下降(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F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A1c研究组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医疗费用,研究组平均为(232±38.84)元/月,对照组平均为(222±44.86)元/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月1~2次的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初步疗效确切,费用无明显增加,但合理的糖尿病教育频率有待长期观察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