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对HaCaT细胞他扎罗汀诱导基因3(TIG3)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12.5 ~ 100 μg/L IL-22、IL-22 + PD98059(MAPK-ERK1/2通路抑制剂)及IL-22 + AG490(JAK2/STAT3通路抑制剂)干预处理HaCaT细胞24 h后,分别提取HaCaT细胞总蛋白及总RNA,用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法、ELISA法检测TIG3的蛋白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IG3 mRNA水平的改变。 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CaT细胞内TIG3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质。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用12.5、25、50、100 μg/L的IL-22干预处理后,HaCaT细胞中TIG3蛋白表达分别为0.743 ± 0.035,0.678 ± 0.040,0.582 ± 0.041和0.328 ± 0.032,均低于对照组0.839 ± 0.045(P < 0.05)。酶联免疫法检测的结果示,上述浓度的IL-22干预处理后,TIG3蛋白水平变化的趋势与Western印迹法的结果一致。定量RT-PCR检测示TIG3 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0.838 ± 0.036,0.686 ± 0.061,0.565 ± 0.047,0.457 ± 0.033(P < 0.05)。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后,TIG3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程度较无抑制剂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22可剂量依赖抑制HaCaT细胞TIG3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1/2和JAK2/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2)对HaCaT细胞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CCL28)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将其分为6组:4个IL-22组(分别用12.5、25、50、100μg/L的IL-22进行干预处理);阻断剂组(50μmol/L PD98059阻断干预,2 h后加入50μg/L IL-22);对照组(用PBS处理)。24 h后,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CL28 mRNA的水平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检测CCL28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CCK-8检测显示,上述浓度的IL-22作用于HaCaT细胞24 h后,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能被PD98059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上述浓度的IL-22作用于HaCaT细胞,细胞中CCL28 mRNA逐渐升高,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路阻断剂组较50μg/L IL-22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到CCL28蛋白水平变化的趋势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到的CCL28 mRNA的水平变化的趋势一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CaT细胞内CCL28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质。结论IL-22可剂量依赖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CCL28的表达,其可能通过MAPK-ERK1/2通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诱导HaCaT细胞表达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的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IL-22(12.5、25、50、100 μg/L)干预处理HaCaT细胞,对照组选择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24 h后,提取HaCaT细胞总蛋白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APK-ERK1/2)通路中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和转录激活因子途径(JAK/STAT)中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将HaCaT细胞分4组,分别用PBS、IL-22、MAPK-ERK1/2抑制剂PD98059、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与IL-22共同干预HaCaT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和总mRNA,分别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不同处理组HB-EGF蛋白和mRNA水平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Bonferroni检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 不同浓度的IL-22干预处理后,HaCaT细胞中P-ERK1/2、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 0.05)。HB-EGF蛋白水平(HB-EGF/内参照的灰度比值)在PD98059组和AG490组分别为0.183 ± 0.020和0.199 ± 0.011,与IL-22组(0.924 ± 0.03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700、36.400,均P < 0.05)。HB-EGF mRNA水平在PD98059组和AG490组分别为1.034 ± 0.072和0.989 ± 0.038,与IL-22组(1.844 ± 0.13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271、13.429,均P < 0.05)。 结论 IL-22可以引起HaCaT细胞中MAPK-ERK1/2和JAK2/STAT3这两条信号通路激活。IL-22诱导HaCaT细胞产生HB-EGF蛋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ERK1/2和JAK2/STAT3这两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hPEDF)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和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HaCaT细胞分4组进行不同处理,分别为100 μg/L rhPEDF组、50 μg/L rhPEDF组、25 μg/L rhPEDF组及对照组(只加RPMI 1640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rhPEDF作用于HaCaT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rhPEDF对HaCaT细胞IL-6、IL-8、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25、50、100 μg/L的rhPEDF作用24、48、72 h后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和rhPEDF浓度的增加,rhPEDF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F = 1115、329.9,均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0、50、25 μg/L)rhPEDF作用于HaCaT细胞48 h后,VEGF、IL-6、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rhPEDF浓度的增加,各浓度rhPEDF组VEGF mRNA、IL-6和IL-8蛋白表达均出现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0 μg/L rhPEDF组的IL-6、IL-8 mRNA表达明显低于25 μg/L rhPEDF组(P < 0.05);100 μg/L rhPEDF组VEGF蛋白表达分别低于50、25 μg/L rhPEDF组(P < 0.05),而50与25 μg/L rhPED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rhPEDF可抑制HaCaT细胞体外增殖,并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下调IL-6、IL-8、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对角质形成细胞(KC)表达白细胞介素(IL)-18的影响,并初步探讨ERK1/2、JNK1/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部分HaCaT细胞分为3个组,即对照组加入0.031%二甲基亚砜的细胞培养液,TGP组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TGP(0.5、2.5、12.5、62.5、125.0、312.5 mg/L),抑制剂组分别加入10μmol/L ERKl/2抑制剂PD98059和JNK1/2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2h后,再加入125 mg/LTGP.细胞继续培养48 h.实时反转录(RT)-PCR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IL-18的表达.部分HaCaT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125 mg/L TGP分别处理15,30,60 min,另一组分别用10μmol/L ERKl/2抑制剂PD98059和JNK1/2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后再加入125 mg/L TGP分别处理15,30,60 min.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两组HaCaT细胞ERK1/2、JN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TGP在低浓度(0.5、2.5 mg/L)时对HaCaT细胞IL-18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促进作用,62.5~125.0 mg/L时可抑制IL-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125 mg/L TGP抑制作用最强.TGP(125 mg/L)作用15 min后磷酸化ERKl/2蛋白表达达到高峰,表达水平为0.448±0.018,与对照组(0.204±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min后表达水平降低至0.213±0.005,60 min后为0.217±0.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D98059预处理组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为0.237±0.010,与单独125 mg/L TGP给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5 mg/L TGP对JNK蛋白的磷酸化作用不明显,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P可抑制IL-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ERK1/2信号途径可能介导这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干扰素γ(IFN?γ)刺激HaCa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熊果酸(0、0.1、1、5、10、20、40、80μmol/L)分别刺激HaCaT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aCaT细胞与200μg/L IFN?γ共培养建成炎性细胞模型,再与10和15μmol/L熊果酸共培养,以IFN?γ诱导的HaCaT炎性细胞模型为对照,探讨熊果酸的抗炎作用,RT?PCR法检测IL?6和IL?33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IL?33、p?ERK1/2和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5~20μmol/L熊果酸作用24 h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而40~80μmol/L熊果酸在各个时间点均可明显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5),故后续实验采用10和15μmol/L浓度。HaCaT细胞经IFN?γ刺激后,IL?33 mRNA(0.812±0.036)、IL?6 mRNA(0.947±0.091)表达量和IL?33蛋白表达(1.317±0.119)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412±0.021、0.595±0.030和0.147±0.036,均P<0.05);而IFN?γ+10μmol/L熊果酸组(分别为0.447±0.042、0.437±0.099和0.923±0.058)和IFN?γ+15μmol/L熊果酸组(分别为0.438±0.028、0.350±0.075和0.564±0.113)又较IFN?γ组(分别为0.812±0.036、0.947±0.091和1.317±0.119)显著降低(均P<0.05),且这两个熊果酸组IL?33 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15μmol/L熊果酸组IL?3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IFN?γ+10μmol/L熊果酸组(P<0.05)。HaCaT细胞分别经IFN?γ刺激5、60 min后,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IFN?γ+15μmol/L熊果酸5 min组和60 min组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458±0.053、0.302±0.054)分别低于IFN?γ5 min组(0.941±0.042)和60 min组(0.509±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ERK1/2蛋白表达量不变。结论熊果酸能够降低IFN?γ刺激的HaCaT细胞IL?33的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胆绿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aCaT细胞分为加入0、0.1、1、10 μmol/L胆绿素并照射UVB的UVB组、0.1 μmol/L UVB组、1 μmol/L UVB组、10 μmol/L UVB组及不做处理的对照组。UVB照射剂量为30 mJ/cm2,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分别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UVB组、0.1 μmol/L UVB 组、1 μmol/L UVB组、10 μmol/L UVB组、对照组细胞ROS水平(3 613.33 ± 206.61、2 958.67 ± 193.87、2 678.33 ± 178.24、2 274.67 ± 118.81、1 905.67 ± 250.25)、SOD活力(24.41 ± 1.78、28.96 ± 2.21、29.75 ± 1.75、30.19 ± 2.29、37.52 ± 2.31)、MDA含量(5.61 ± 0.32、5.46 ± 0.55、4.65 ± 0.22、2.55 ± 0.93、1.31 ± 0.05)、IL-6水平、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 34.02、57.36、214.09、29.73、11.40,均P < 0.05),UVB组ROS水平、MDA含量及IL-6、IL-8水平均高于另4组(均P < 0.05),SOD活力均低于另4组(均P < 0.05)。结论 外源性胆绿素减轻UVB引起的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细胞光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NB-UVB对HaCaT细胞CCL22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后的HaCaT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不同剂量NB-UVB (0、100、200、400 mJ/cm2)照射;一组给予NF-κB抑制剂PDTC(1、12.5、25 μmol/L)预处理后再进行NB-UVB照射,采用Real-time PCR及ELISA检测CCL2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CCL22表达和NF-κB p65磷酸化的水平随着NB-UVB照射剂量增强而上调;PDTC处理后,NB-UVB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CCL22表达及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较直接给予NB-UVB明显下调,且PDTC浓度越高越明显。 结论:NB-UVB照射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CCL22表达及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介素(IL)-22对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表达角蛋白(K)17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IL-22(0 ~ 100 μg/L)作用24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K17mRNA 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 法)、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K17 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aCaT细胞经12.5、25.0、50.0、100.0 μg/L 的IL-22 作用后,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K17 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的HaCaT细胞相比,12.5 μg/L组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25.0、50.0、100.0 μg/L组的mRNA 及蛋白表达则明显上升(P <0.05),并且随着IL-22浓度增高,K17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多.免疫荧光染色图片显示,随着IL-22 浓度的增高,HaCaT细胞胞质中K17蛋白荧光染色增强.结论:IL-22可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HaCaT细胞表达K1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croRNA?143(miR?143)对白介素13(IL?13)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皮肤原代角质形成细胞(NHEK),分别用0、2、10、50 μg/L IL?13处理24 h,或用50 μg/L IL?13分别处理0、6、12、24、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LK7基因mRNA水平。再取部分NHEK,分为4组,即NHEK组(空白对照组,既不转染也不用IL?13刺激)、IL?13组(仅用50 μg/L IL?13处理)、miR?NC组(转染microRNA mimics阴性对照后用50 μg/L IL?13处理)和miR?143组(转染miR?143 mimics后用50 μg/L IL?13处理),IL?13处理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中KLK7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KLK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2、10、50 μg/L IL?13处理NHEK 24 h后,KLK7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 ± 0.12、0.89 ± 0.04、1.15 ± 0.09和1.70 ± 0.10,随着IL?13浓度的升高,KLK7 mRNA相对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F = 92.48,P<0.05)。50 μg/L IL?13分别处理NHEK 0、6、12、24、48 h后,KLK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 ± 0.05、1.05 ± 0.12、1.71 ± 0.20、1.97 ± 0.19和2.48 ± 0.13,随着IL?13处理时间延长,KLK7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F = 206.44,P<0.05)。与miR?NC组KLK7 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相比,miR?143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6、4.23,均P<0.05)。结论 在人角质形成细胞中,IL?13上调KLK7的表达可能与miR?143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薏苡仁提取物(ESC)对BALB/c特应性皮炎(AD)模型小鼠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纯系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和丙酮、橄榄油溶液构建AD模型。造模完成后,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小鼠立即处死,模型组另24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ESC组、基质组3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ESC组、基质组背部及耳部分别外涂薏苡仁提取物和基质每日1次,连续28 d。每天肉眼观察皮损变化;测厚仪检测造模前、造模完成时及末次给药后12 h小鼠左耳皮损厚度;末次给药后12 h,处死3组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于背部皮损处取组织标本。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水通道蛋白3(AQP3)、Toll样受体(TLR)2、4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治疗28 d后,ESC组小鼠皮损好转,其临床症状评分(1.50 ± 0.58)低于模型对照组(2.50 ± 0.58)(P < 0.05),左耳部皮损厚度[(0.31 ± 0.01) mm]低于模型对照组[(0.33 ± 0.01) mm](P < 0.05),每高倍视野下浸润的肥大细胞数亦低于模型对照组(28.94 ± 1.28)(P < 0.05)。免疫组化示,ESC组水通道蛋白3(AQP3)及TLR2和TLR4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AQP3棘层表达减少。ESC组小鼠血中总IgE、IL-4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外用薏苡仁提取物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皮损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IgE、IL-4及IFN-γ水平和影响AQP3 及TLR2和TLR4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对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方法 使用4.5、10和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 h和12 h,同时设相同处理但不照射UVB的细胞为对照细胞。另设观察组,在照射后立即(包括对照细胞),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E64D(10 μg/L)和胃酶抑素(10 μg/L)的培养基孵育4 h和12 h,以阻断对p62的降解。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4 h,p62表达水平(p62与内参的比值为0.473 ± 0.022)较对照细胞(0.246 ± 0.038)升高(t = 15.27,P < 0.05);阻断溶酶体后,细胞新生p62的水平(0.445 ± 0.035)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44 ± 0.016)相比,仍为上调(t = 7.62,P < 0.05)。在4.5 mJ/cm2 UVB照射细胞后12 h,与对照(0.254 ± 0.035)相比,HaCaT细胞p62表达上调(0.497 ± 0.047,t = 22.89,P < 0.05);阻断溶酶体后,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57 ± 0.025)相比,p62表达水平仍然上调(0.548 ± 0.051,t = 17.42,P < 0.05)。4.5 mJ/cm2和50 mJ/cm2 UVB照射后4 h和12 h,对照细胞和照射细胞间的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阻止溶酶体对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也未能发现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P > 0.05)。 结论 p62表达在不同剂量UVB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存在差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效应与自噬体形成可能没有生物学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白介素35(IL-35)及其共同亚基EBI3 mRNA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集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22例)、静止期(20例)、消退期(2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ELISA法检测血清IL-27、IL-35表达水平,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I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IL-27和IL-35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IL-27(226.72 ± 71.32 ng/L,160.80 ± 20.02 ng/L,181.93 ± 27.36 ng/L)表达与健康对照组(138.66 ± 33.93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 0.01);进展期、消退期血清IL-27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消退期血清IL-35(355.78 ± 49.82 ng/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309.36 ± 36.10 ng/L)、静止期(299.14 ± 31.98 ng/L)、健康对照组(292.43 ± 36.2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1,< 0.01),进展期、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一核细胞EBI3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高20.15、16.17、19.74倍。 结论 IL-27、IL-35、EBI3作为抗炎因子可能参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09—2011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921个出生队列,在生产住院时采集产妇静脉血、在新生儿出生时采集脐带血冻存待检。婴儿出生后12和24个月随访,35例诊断为AD, 随机选出队列中未诊断AD的儿童35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患者组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IgE、IL-4和IL-18水平,评价上述指标在预测AD发生中的作用。 结果 35例AD患儿母亲血清总IgE(425.34 ± 278.38 IU/ml)、脐带血总IgE(418.23 ± 256.76 IU/m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12 ± 47.48、81.77 ± 45.26 IU/ml),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7.88,均P < 0.01);AD患儿母亲血清IL-4水平(316.28 ± 80.92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88.79 ± 61.92 ng/L),两组比较,t = 25.77,P < 0.01。AD患儿脐带血IL-4水平(356.73 ± 91.01 ng/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1.45 ± 73.65 ng/L),两组比较,t = 18.90,P < 0.01。AD患儿母亲血清IL-18水平(425.38 ± 49.3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41.7 ± 29.91 ng/L),两组比较,t = 42.73,P < 0.01;脐带血IL-18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产妇血清中总IgE、IL-4和IL-18以及脐带血中总IgE和IL-4与儿童A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与白癜风患者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疗效的关系。 方法 对5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收集白斑区与非白斑区的疱液,移植后6个月观察疗效,用ELISA的方法测定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中IL-6及sIL-6R水平,比较移植成功组与失败组白斑区及非白斑区组织液中IL-6及sIL-6R水平。 结果 白癜风患者白斑区IL-6(113.22 ± 81.20) ng/L与非白斑区(84.40 ± 48.78) ng/L,及白斑区sIL-6R(56.28 ± 24.87) ng/L和非白斑区(53.96 ± 25.67) ng/L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失败组与成功组比较:白斑区IL-6(153.61 ± 100.26) ng/L的浓度明显高于移植成功组(88.75 ± 55.75) ng/L(P < 0.05);非白斑区浓度(100.26 ± 55.17) ng/L与(74.78 ± 42.50)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sIL-6R的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时间 < 1年的白斑区IL-6(148.46 ± 88.00) ng/L与非白斑区(114.82 ± 64.66) ng/L均高于稳定时间 ≥ 1年的白斑区(93.54 ± 71.07) ng/L与非白斑区(67.40 ± 25.23) ng/L(P < 0.05),而sIL-6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段型白斑区IL-6(77.33 ± 61.70) ng/L明显低于非节段型(131.68 ± 84.54) ng/L(P < 0.05),非白斑区IL-6及sIL-6R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节段型患者的移植成功组非白斑区IL-6(78.25 ± 40.30) ng/L、白斑区(96.27 ± 53.390) ng/L与失败组非白斑区(107.02 ± 42.48) ng/L、白斑区(178.90 ± 96.48)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L-6R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6在组织液中的异常表达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的微环境改变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与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GDS4602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FADS2的表达变化。取5只咪喹莫特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背部皮肤,并取收集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人正常对照皮肤和银屑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及10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4份以及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及12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中FADS2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0、6、12或24 h,用200 ng/ml白细胞介素17A(IL-17A)刺激0、6、12 h;用TNF-α单独或联合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5 μmol/L)刺激6 h。处理完成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ADS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S4602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皮肤对照组FADS2基因表达水平(2.035 ± 1.226)相比,银屑病皮损(0.656 ± 0.475)及非皮损(1.503 ± 1.062)组织中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5.17、3.07,P值分别<0.001、 = 0.012,并且皮损处显著低于非皮损处(F = 26.27,P<0.001)。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FADS2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000;荧光强度:30.720 ± 6.850)相比,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表达显著降低(灰度值比值:0.463 ± 0.172,t = 7.00,P = 0.002;荧光强度:21.840 ± 3.125,t = 3.15,P = 0.035)。银屑病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0周后,皮损中FADS2蛋白表达(43.775 ± 3.342)较未治疗时(27.950 ± 1.218)显著升高(t = -6.95,P = 0.006);而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的银屑病患者皮损处FADS2 蛋白表达(28.667 ± 3.402)与治疗前(31.933 ± 2.987)比较没有显著升高(t = 2.72,P = 0.113)。qPCR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6 h组、12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03);与IL-17A 0 h组相比,IL-17A 6 h组、12 h组相对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9、0.961)。与HaCaT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1.000)相比,TNF-α 6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0.682 ± 0.132,t = 4.82,P = 0.017);与TNF-α 6 h组相比,TNF-α + BAY 11-7082 6 h组显著升高(1.541 ± 0.525,t = -3.58,P = 0.037)。Western印迹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24 h组FADS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F = 6.24,P = 0.013)。结论 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下降,其表达下调可能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