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相关认知和饮食行为的现状,制定营养教育、营养干预策略从而改善辖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采用PPS(规模比例抽样)、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46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全部答题得分折合为百分制,全部调查者得分平均值为55.27±22.98。2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足够。76.0%的学生能够每天吃早餐,能否每日吃早餐受到学段、是否住宿和父母学历的影响。32.7%的学生从不剩饭,是否剩饭与学段、性别有关系。学生经常喝的饮料前三位为:鲜榨果汁/蔬菜汁、无碳酸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30.0%的人每周喝4次以上。经常吃的零食前三位为:水果、面包饼干和奶制品。结论东城区学生营养相关知识还欠缺,每日早餐率和剩饭情况需要改善,饮料和零食的选择需要正确引导;卫生与教育部门需要开展社会、家庭和学校全方位的营养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饮食行为可以促进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不良饮食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而且会产生一些远期不良影响.为此,赤峰市红山区卫生防疫站于2002年5月对赤峰市城区部分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北京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状况和户外运动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秋季学期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监测点校80所,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中小学校学生饮食行为和户外运动情况。结果 有效调查中小学生15 779人,过去一个月,平均每周有5 d及以上户外运动时间均达到60 min的学生户外运动达标率为25.5%。与小学三年级学生相比,小学四、五年级、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户外运动达标率更高。和城区学生相比,郊区学生户外运动达标率更高(OR=1.088,95%CI=1.007~1.176)。与体重正常及偏低学生相比,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户外运动达标率更低。与从不在校吃饭的学生相比,在校吃3顿及以上频次的学生户外运动达标率更高(OR=1.420,95%CI=1.134~1.779)。与经常剩饭的学生相比,偶尔剩饭和从不剩饭学生的户外运动达标率更高。在合理范围内,每天多吃1个乒乓球大小谷类(OR=1.062,95%CI=1.032~1.093)、蔬菜(OR=1.064,95%CI=1.030~1.099)、水果(OR=1.148,95%CI=1.102~1.195)和多喝1瓶(约5... 相似文献
4.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7):534-540
目的了解和评估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8所学校21个班781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计算饮食行为报告率并对相关行为进行性别及学段之间的比较。结果因不想吃(38.1%)等原因,仅59.3%的学生能每天吃早餐,高学段学生不吃早餐现象更为突出,不吃或吃不饱早餐的学生在上午第3或第4节课时感觉饿的报告率高于能吃饱早餐的学生(P0.05)。因不喜欢吃某种食物等原因,分别仅有57.5%和66.2%的学生能吃饱午餐和晚餐,吃不饱午餐的学生在下午放学前感觉饿的报告率高于能吃饱午餐的学生(P0.05);分别有41.6%、53.0%和44.3%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吃早餐、午餐和晚餐;22.2%的学生不吃或很少吃零食而13.3%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学生首先从口味(85.4%)其次才从卫生(82.2%)和营养(70.6%)选购零食;64.8%的学生有剩饭剩菜现象,不喜欢吃某种食物(36.0%)是剩饭剩菜主要原因;肉类、蛋类、奶类、豆制品四类膳食日进食量达标率分别仅为88.6%、86.7%、63.5%、82.6%,有62.4%和63.3%的学生蔬菜水果日进食量不足日推荐量的一半;61.3%的学生日饮水不足1 000ml,20.2%的学生每天喝饮料一次及以上,常喝的饮料76.7%为非牛奶或豆浆或鲜榨果/蔬汁类。结论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现阶段的总体饮食行为不容乐观,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学生营养水平已有显著提高 ,这从中国儿童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得到了证明。但是 ,少年儿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也很突出。在城市 ,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富裕地区 ,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呈上升趋势 ,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指出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 35~ 5 9岁人群中 ,体重超重者即BMI≥ 2 5已达 5 0 % ,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1]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 ,学习任务繁重 ,脑力劳动紧张 ,引导孩子们自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高身体素质 ,保持适宜体重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南)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素摄人现状,为制定相关改善策略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校各1所,对43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期间,59.45%的学生每日均吃早餐,且42.96%的均能吃饱.午餐方式前3位的是:学校食堂,占54.44%;校外送餐,占33.94%;回家就餐,占4.1%.午餐能吃饱的学生占28.02%,吃不饱的主要原因:做得不好吃,占51.58%;不喜欢吃占25.63%;不够吃占17.09%.晚餐方式前3位是:回家就餐的占54.21%,学校食堂占36.45%,家里带饭占4.78%.64.92%的学生晚餐能吃饱,45.1%的偶尔剩饭,40.32%的从不剩饭.只有1.82%的学生平均每日肉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的摄入量均能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结论 东城区(南)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结构极不平衡,应加强学校食堂、送餐公司和家庭的平衡膳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广州市3499名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早餐行为、宵夜行为、零食行为、偏食行为小学生表现较中学生好,其中早餐行为、宵夜行为、零食行为、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志军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8):599-601
目的了解温县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现时营养状况,为正确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技术规范》对2017年温县123所学校48 016在校学生常规健康体检数据。结果本次共监测学校123所,监测学生48 016人,其中高中学生7 219人,初中学生9 643人,小学生31 154人。从监测情况发现温县6~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符合一般生长发育规律,男、女生身高、体重、各年龄组均大于标准值;温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营养不良率为10.17%,营养过剩率为10.05%,其中超重率3.43%,肥胖率6.63%。结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合理膳食指导,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改善学生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及体育锻炼,降低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率,全面提高学生身体良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10.
膳食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孩子怎样吃才是健康科学的饮食行为,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对上海市某区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和膳食不平衡问题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韶关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庆怀集县农村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2所,共调查6所中学和6所小学。通过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判断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习惯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中小学生1853人,男生941人,女生912人。初中生932人,小学生921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6.3%(487/1853)、3.2%(59/1853)和0.9%(17/1853)。女生营养不良比例(28.1%)高于男生(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知识知晓率〉160%(OR=0.950)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小学生(OR=1.451)、家庭小孩数量3个及以上(OR=1.326)、留守儿童(OR=1.321)、经常不吃早餐(OR=1.405)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高,营养不良与家庭环境、营养认知和饮食习惯相关,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健康行为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营养改善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度北京市全部在校1 024 47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采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3 82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78%。女生肥胖检出率(15.83%)低于男生(29.44%),营养不良率(18.13%)高于男生(9.76%);城区学生肥胖检出率(19.99%)低于郊区(20.76%),营养不良检出率(14.13%)高于郊区(13.27%);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0.70%)高于中学生(19.81%),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15.46%)高于小学生(12.42%)。郊区学生不健康饮食和运动行为发生情况普遍高于城区学生,更多的女生不吃早餐,更多的男生常吃西式快餐,男生运动锻炼行为好于女生,男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长于女生。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应依据不同性别、地区相关行为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和2014年武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分析中小学生营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订和改善中小学生的膳食计划及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和2014年4~6月分别从武汉市7个主城区和8个远城区中随机抽取30个班的在校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并测量身高、体重,按照标准分析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10年时间内武汉市中小学男、女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检出率均有所升高,营养不良率(生长迟滞和消瘦)均有所下降;市区和郊区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差距缩小(P0.05)。2004、2014年城区男生、女生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男生、女生的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2004年至2014年,武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整体改善明显,城乡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均降低,但营养过剩问题亦较严重。应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作为武汉市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沈阳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9年沈阳市城乡各1个区的7~18岁中小学生进行5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1989-2009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介于18.56%~25.71%之间,以轻度为主;而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介于4.90%~11.71%和2.75%~18.83%之间,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而超重肥胖率低于男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农村;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初中、高中高于小学,而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小学高于初中、高中。结论沈阳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城市女生的营养不良应成为防治重点,小学生肥胖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烟台市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 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烟台市13区县39所城乡学校11125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烟台市中小学生过去7天不良饮食行为、尝试吸烟行为和曾饮酒行为报告率分别为46.36%、3.14%和10.07%,均为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P<0.01)。在过去7天,学生被动吸烟率为66.41%。过去30天里,校园欺凌相关行为报告率为1.92%,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 烟台市中小学生中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危险行为的发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9—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为制定学生超重和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昌平区2009—2010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中小学生体重指数(BMI)为(19.3±4.3)kg/m2、超重(8.9%)和肥胖(4.6%)检出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镇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昌平区中小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从小学低年级就应开始,而干预的重点应为城镇学校高年级的男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的烟草使用情况和烟草相关健康知识及态度,分析烟草使用的影响因素及预期吸烟行为,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东城区小学、各类中学共计9所学校941名学生,以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899份(95.54%),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34%,尝试吸烟率为16.93%,尝试吸烟年龄在入学前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占近40%。46.03%的学生暴露在被动吸烟的环境中;83.43%的学生知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存在认知误区,随学段的升高吸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呈现递减趋势;拒烟行为及劝阻吸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1.77%和81.65%;中小学生对吸烟的心理预期为一年后吸烟占7.01%,长大后吸烟占14.46%。结论中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加强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及无烟社区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控烟活动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的实施效果,为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2015—2017年陕西省参加“计划”的横山区、长武县、勉县中小学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进行测量,计算维生素D缺乏率、亚临床缺乏率,并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2015—2017年监测学生血清25-(OH)D为(22.21±9.04)ng/ml,维生素D缺乏率、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4.39%,41.95%;男生和女生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3.42±9.32)ng/ml和(20.94±8.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7,P<0.001),小学生高于初中生(t=15.644,P<0.001),陕北>关中>陕南(F=90.810,P<0.001);维生素D缺乏率、亚临床缺乏率,女生>男生(χ2=47.665,P<0.001),初中生>小学生(χ2=146.965,P<0.001),陕南>关中>陕北(χ2=219.214,P<0.001),2015年、2016年>2017年(χ2=382.476,P<0.001)。结论 自“计划”实施以来,学生维生素D营养缺乏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仍有部分处于亚临床缺乏状态,应引起重视,加大营养改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房山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区3所小学13473名学生1998-2004年的健康检查卡,对其中有关的营养状况资料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小学生的营养不良与低体重和肥胖发生情况。结果男生营养不良与低体重检出率1998-2004年间变化不大,在2002年有一个小峰值后下降并趋于平稳。女生在1998-2002年变化不大,以后上升明显,到2003年到达峰值后又呈下降趋势。学生1998年营养不良与低体重检出率为2.42%,2004年营养不良与低体重检出率为7.84%,有显著性差异(χ^2=299.736,P〈0.01);1998-2004年间男女生间营养不良与低体重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1.837,P〈0.01),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肥胖检出率在2001年以前变化不大,2001年以后上升明显,1998年肥胖检出率为5.83%,2004年为19.41%,有显著性差异(χ^2=608.935,P〈0.01);1998-2004年间男女生间肥胖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361,P〈0.01),男生高于女生。结论房山区小学女生的营养不良与低体重和男生的肥胖发生率较高,应成为预防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