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导乐分娩联合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对产妇心理状态、新生儿评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8例。护理组行导乐分娩联合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方式对产妇心理状态、新生儿评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SAS、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护理组在宫口扩张期、胎儿娩出期及产后6 h的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556,P<0.05),而会阴侧切、剖宫产分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24、4.019,P<0.05)。结论 导乐分娩联合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妇分娩中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分娩时疼痛感及剖宫产率,为产妇顺利分娩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前次剖宫产史瘢痕子宫产妇应用气囊助产术辅助阴道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前次剖宫产史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分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气囊助产术辅助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次剖宫产史瘢痕子宫产妇应用气囊助产术辅助阴道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且不增加中转剖宫产、产钳助产及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正常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一步评价其在控制会阴侧切率、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中的作用。方法 按单双月将经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产时分别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及传统侧位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两种方法连台接生后助产士腰背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但观察组会阴损伤较轻,两组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月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助产士连台接生后腰背痛情况明显轻于双月传统侧位接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提高分娩舒适感,同时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花生球与无创助产联合对降低阴道分娩裂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保护分娩)与试验组(采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各50例。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2d会阴疼痛程度及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产后2d会阴无痛率均较对照组高,会阴Ⅱ度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二产程用时较短,产时、产后2h出血量均较少,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较高(P<0.05)。结论:应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能够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及侧切,缓解产后会阴疼痛,同时能减少产时与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945例,随机分为传统接产组及无保护会阴接产两组,对比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结果:两组平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裂伤例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保护会阴组裂伤例数少;两组会阴侧切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传统接产组会阴侧切率高;两组新生儿窒息和产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会阴侧切率低,会阴完整率高,助产士劳动强度低,而且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海青 《海南医学》2014,(3):467-468
目的 比较阴道自然分娩助产士两种辅助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共384例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排除有会阴侧切指征及产科合并症非头位产妇)随机分为新辅助方式组(观察组192例)和传统辅助方式组(对照组19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产后2h出血量及会阴水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结果 全组产妇均无需行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术自然分娩,其中对照组有20例(10.4%)综合实际产程情况行会阴侧切,观察组无一例行会阴侧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过程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Ⅰ~Ⅱ度31例和Ⅲ度2例,对照组会阴裂伤Ⅰ~Ⅱ度37例和Ⅲ度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和会阴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过程中新辅助方式与传统辅助方式助产相比在对产道的损伤及新生儿方面并无影响,但对产妇产后的康复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度保护会阴技术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并实施传统接生技术的初产妇350例作为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并实施适度会阴保护技术的初产妇36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初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会阴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第二产程时长和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实施适度保护会阴技术能有效减少初产妇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2 h出血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不会提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阴道分娩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接生法,研究组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2组产妇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伤口感染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分娩时产妇会阴的创伤,减少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117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的保护会阴分娩,做好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并做好相关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 h出血率、会阴侧切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39%、15.25%和1.69%,三项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I度裂伤、II度裂伤分别有6例和0例,会阴裂伤率为10.17%,对照组会阴裂伤率为22.41%,研究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率要比对照组的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应用到产妇分娩中,能够减少产妇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彭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51-1352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97例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产妇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产妇采取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第二产程时间、会阴缝合时间、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结果试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更好,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更短,会阴完整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阴道分娩会阴裂伤Ⅲ度产妇的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名会阴裂伤Ⅲ度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创口愈合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产妇护理效率、护理态度、护理操作与人文关怀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整体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创口愈合情况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515,P>0.05);创口感染、再次裂伤、发热、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33,P>0.05),但干预组并发症率(6.6%)显著低于对照组(16.6%)(χ2=4.167,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会阴裂伤Ⅲ度产妇采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会阴裂伤愈合,降低创口感染,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使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在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对脊髓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细胞研究检测其对MGMT、Survivin和caspase-3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复发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脊髓胶质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显微外科切除,而观察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切除率、McCormick神经功能以及复发、生存情况。观察组术后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的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术中取患者脊髓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检测替莫唑胺对凋亡蛋白caspase-3、MGMT、Survivin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全切率、次切率、部分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莫唑胺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cCormick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0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表明随着替莫唑胺浓度的增加,细胞侵袭能力下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脊髓胶质瘤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替莫唑胺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GMT表达阳性率略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莫唑胺可增加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切除术后脊髓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spase-3活性和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层流无菌床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作用,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康提供有效新途径。方法 采用列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住院,小于6月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1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感染发病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抗生素使用率(χ2=11.48,P<0.05)、药占比(χ2=9.52,P<0.05)、住院天数(Z=6.58,P<0.05)、住院费用(Z= 5.96,P<0.05)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层流无菌床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医院感染,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滨州市沾化区高危人群羊布鲁菌病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防控羊布鲁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至2017年沾化区从事与羊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羊布鲁菌病抗体检测与诊断。结果 沾化区共调查羊布鲁菌病高危人群1 232例,布鲁菌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3.39%。2017年布鲁菌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98%、2015、2016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0,P<0.05),2015、2017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P<0.05) ; 年龄组以 21~70岁为高发病人群,抗体阳性率为14.19%,71 岁以上组为低发病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5.26%,两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男性布鲁菌抗体阳性率为16.48%,女性抗体阳性率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P<0.05)。结论 近三年来,沾化区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抗体阳性感染率逐年增加,疾控中心和畜牧局应迅速开展布鲁菌病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群感染率,达到消除布鲁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晚期单胎、头位、初产妇24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80例。A、B组作为实验组,C组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片阴道后穹窿放药,B组给予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C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3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妊娠结局及分娩并发症。结果 A、B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及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干预至分娩时间C组明显长于A、B组(P<0.05),B组长于A组(P<0.05)。三组阴道分娩率、分娩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妊娠晚期宫颈不成熟的引产,米索前列醇组和宫颈扩张球囊组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临产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7年1至12月血清学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某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共59 423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842例,男性384例,女性458例,男女比例为0.84:1;年龄分布主要以41~、51~岁年龄段为主,共337例(40.01%),其次21岁~、31岁~年龄段共204例(24.23%),≥71岁年龄段共123例(14.62%),<1岁年龄段共32例(3.80%);科室分布主要以产科96例(11.40%)、妇科69例(8.19%)、呼吸内科68例(8.08%)为主;842例梅毒感染者合并感染HBV、HCV、HIV 50例,其中合并HBV、HCV、HIV感染率分别为3.21%(27例)、2.49%(21例)、0.24%(2例),组内合并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梅毒感染者组间感染率比较,合并HCV、HIV感染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不同性别间梅毒感染者合并HBV、HCV、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528;P=0.208)。结论 普及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早发现梅毒患者有助于减少梅毒在孕产妇等高危人群的传播与流行,并能及早控制梅毒合并其他疾病的感染与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HSS评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5.78±29.34)mL较对照组(451.26±30.02)mL显著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为(19.36±5.24)周较对照组(31.33±4.48)周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HS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HSS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较对照组23.0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综合疗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87%vs87.18%、94.87%vs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相当,但是闭合复位可减轻对患者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方凤 《当代医学》2016,(29):87-88
目的:探讨改良式助产术对降低临床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初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70例,分别为给予改良式助产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助产术的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产后会阴撕裂情况及产后身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会阴完整性比例为51.43%,侧切比例为27.14%,对照组为1.43%,侧切比例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Ⅰ度裂伤13例,占18.57%,对照组患者会阴Ⅰ度裂伤24例,占34.28%,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Ⅱ度裂伤的比例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产后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的状况均表现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助产术可明显降低产妇的侧切率,对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技术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产科提高分娩质量和护理服务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将2015年1—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建卡产检、分娩的460例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技术分娩;观察组孕28周起接受拉玛泽呼吸法学习且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临产并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分娩;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初产妇负性情绪状况,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前12 h内SAS评分[(33.20±9.53)分]及SDS评分[(31.15±6.44)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64.38±5.50)分]及SDS评分[(61.89±5.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6、56.79;均P<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12.17%,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25.65%(59/230),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为2.61%,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9.13%(90/230),观察组会阴完整及Ⅱ度裂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01、9.54;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5.12±46.12) ml]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48.20±50.2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例(1.74%),低于对照组的19例(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P<0.05)。 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能改善初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会阴损伤,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