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9年—2021年黑龙江省流感监测工作质量情况,进一步提升全省流感监测水平。方法 根据《黑龙江省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评估方案(2017年版)》对各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结果和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2020年全省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2 571份,阳性1 443份,阳性率为11.48%,生成并上送482株流感毒株(包含84株鸡胚毒株); 2020年—2021年全省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4 466份,阳性7份,阳性率为0.05%,生成并上送2株流感毒株; 2019年—2020年黑龙江省共发生18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019年—2020年,全省20家哨点医院中有9家未完成国家要求的标本采样量(650份/年),有11家哨点医院没能按照方案完成每月/周最低采样量;2020年—2021年,2家哨点医院未完成标本采样量,4家哨点医院没能完成每月/周最低采样量。在2个监测年度中,牡丹江市均获得总分第一名。结论 各地市要提高流感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是流感暴发疫情,为下一年度全省流感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对17个市25家哨点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流感监测系统下载数据,了解哨点医院监测诊室设置情况,分析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标本的采取送检情况。结果 2010年安徽省的ILI%为2.77%,儿童专科医院的ILI%高于综合性医院;2010年报告ILI最多为儿内科门诊,ILI年龄集中在0~4岁和5~14岁年龄组;25家哨点医院平均每周采样超过5例共有16家,占64.00%,48h内送样的标本占总标本数的80.82%,48h内、48h后送检的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2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7,P〈0.01)。结论流感监测系统已初步构建,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加强督导,提高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福建省近年来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全省流感监测网络的管理工作.方法 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21家哨点医院上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联合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秩和比法(RSR)分析5项评价指标,对监测质量排序,由高到低分为A、B、C和D档.结果 评价表明,监测质量A、B、C、D档任意两个档次间的医院工作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SNK法);3年来达到A、B档的医院由47.6%升至71.4%,连续保持A档的仅南平及厦门的部分哨点医院;大部分哨点医院的工作质量逐年提升,尤其是龙岩两家医院在2015年均达到A档;仍有个别哨点医院的监测质量下滑.结论 福建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工作质量整体在提升,仍有部分医院的监测管理与督导须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 2010- 2012年南昌市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毒株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南昌市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数据及网络实验室对哨点医院采集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分别从年度ILI年龄构成、ILI就诊百分比变化曲线、流感病例报告数、流感毒株型别季节分布和病毒分离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南昌市哨点医院共监测ILI病例2 415 240例,ILI就诊百分比为5.48,共报告流感病例数910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1 347份,阳性率为16.11%,其中B型占40.55%,季节性H3型占44.24%,甲型H1N1占15.21%。结论 2010-2012三个流感监测年度南昌市流感一般在冬、春、夏季流行,病毒株以B型、季节H3型和甲型H1N1型相互交替流行,在不同的监测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存在变化,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2年大连市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度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01195例,其中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共监测35599例,市级哨点医院监测65596例,14岁以下年龄段流感样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0.53%(81493/101195),病毒的流行株以H3亚型和B亚型为主。结论:大连市2011~2012年流感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和中小学生,应密切注意流感活动情况,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8-2020年流感监测结果,探讨流感样病例发病特点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感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安徽省2018-2020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及流感实验室的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徽省24家哨点医院2018-2020年门急诊就诊人数为14 927 130例,其中ILI病例613 498例,ILI%为4.11%,0~4岁病例占53.64%;60岁及以上人群占3.50%.全省2018-2020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581起,各年度分别为67起、456起、58起,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018-2020年安徽省17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78 475份,其中阳性标本11 799份,阳性率为15.04%,2018年和2019年新甲H1型流感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89%、42.16%;2020年流感优势毒株为乙型Victoria系,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0.832,P<0.001).结论 2018-2020年冬春季仍是安徽省流感防控的重点时期,0~4岁的学龄前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不同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不同;应持续加强流感监测,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安徽省流感流行特征与量化不同因素对流感发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3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安徽省网络报告数据,对2013-2021监测年度安徽省的流感样病例(ILI)和RT-PCR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安徽省2013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哨点医院ILI就诊百分比(ILI%)为3.80%(1 209 142/31 779 987),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2018监测年度较高,为4.30%(191 148/4 448 211)。0~4岁婴幼儿的ILI构成比较高(54.14%,654 676/1 209 142);安徽省阜阳市ILI%较高(6.25%,236 863/3 788 863)。实验室监测结果显示,8家流感监测年度哨点医院ILI中流感阳性率为16.38%(34 868/212 912),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7-2018监测年度较高,为26.19%(6 936/26 488)。5~14岁学龄儿童阳性率较高(28.81%,13 869/48 144),16个城市中芜湖市阳性率较高(22.01%,2 693/122 237)。流感活动呈现冬春季单峰与冬春季、夏季双峰的交替,且各亚型交替流行,夏季流感优势亚型为A(H3N2)亚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017-2018监测年度、5~14岁儿童、冬季、皖南地区的阳性率更高。结论 2013-2021监测年度安徽省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在2013-2021监测年度ILI%和流感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提示应在冬春流感季到来之前保障疫苗供应,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健康教育,以避免流感高发期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州2010-2017监测年度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报告、网络实验室流感核酸检测和辖区内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大理州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理州2010-2017监测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数据、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7监测年大理州流感哨点医院累积监测流感样病例17 628例,ILI%为1. 42%。流感样病例数最高为2016年(2 726例),ILI%最高为2010年(2. 00%)。常年有流感样病例分布,流行高峰集中于10月至次年2月。共检测标本6 669例,其中阳性292例,阳性率为4. 38%,阳性率最高为2010年(11. 47%)。检出的阳性标本中,B型所占百分比最高(69. 18%)。B型流感每年都有检出,呈常年流行趋势,除2010年外,其余7年均以B型为主流病毒型。核酸检测阳性率以15~岁最高,学生为高发人群。流感样病例报告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其中以0~5岁组最多。高发人群主要为医务人员、离退人员和学生。暴发疫情多发生于冬春交接季和秋冬交接季,学校是疫情的高发场所。结论通过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防控工作,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合理接种流感疫苗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是预防流感、防止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9个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1.91%,出现1个流行高峰,为2011年1月。各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标本9 862份,分离出流感毒株148株,阳性率1.50%,主要是B型(83株、56.08%)。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高峰发生冬春季,3起暴发疫情采样送检,包括新甲H1N1型、H3N2型和B型各1起。结论哨点医院和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存在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新甲H1N1型和B型交替成为优势株。今后应加强流感哨点医院监测和学校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甘肃省扩大流感监测网络项目运行1年来各网络实验室的监测质量,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6个针对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的相关指标,运用TOPSIS法对16个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全省16个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中甘肃省CDC的流感监测质量最好,陇南市的最差,符合实际情况.结论 TOPSIS法能够精确地反映各评价对象间的差异,评价结果综合而客观.甘肃省16个网络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差异较大,建议各网络实验室在提高自身检测水平的同时,应加强对哨点医院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全省的流感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2 - 2017年度流感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 - 2017年河南省各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56 416例,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96%;全省19家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98 291例,核酸阳性标本10 732例,总核酸阳性率为10.92%; H3N2型和B型检出率最高,新甲型H1N1除2014 - 2015年度几乎未流行外,其余4个监测年度均有小幅度流行;2012 - 2017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4起,以学校疫情为主。结论 2012 - 2017年,河南省有3个监测年度流感疫情呈现双峰流行, 2014 - 2015年度冬春季流行峰最强;流行病毒型别以H3N2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暴发疫情远低于正常水平,各地应加强对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包头市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评估流行株在致病性、毒性、耐药性方面的改变,以研究结果为依据,为流感防控、指导抗流感药物的选用及筛选新的疫苗代表株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离比例随机抽取2016 - 2019年甲型H1N1疫苗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包头市2016 - 2019的甲型H1N1分离株主要属于6B.1A分支,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同源性较高。各年度病毒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14,0.016,0.014和0.012。分离株抗原位点集中在 Sa 区的163 - 164位点发生变异。分离株2018 - 1139 - HA.seq发生了H275Y位点变异。结论 包头市2016 - 2018年度内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与A/Brisbane/02/2018亚型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相对A/Brisbane/02/2018疫苗株而言,本次分析的病毒基因并未发生抗原漂移现象,可以初步判定目前推荐的疫苗株对当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2009年扩大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省扩大流感监测结果,探讨监测结果在疫情评估中的信息利用。方法2009年6月起广东省实施了扩大流感监测项目,将原有覆盖8个地级市的流感监测网络扩大到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共设有22家国家级网络实验室、28家国家级流感样病例及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及36家省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的监测网络,监测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病原学及暴发疫情等,并对2009年6月至12月扩大流感监测项目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自2009月6月1日至12月27日期间,出现了2次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发病高峰期间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分别达到7.05%和8.06%;第1个高峰发生在7月(第29—31周),季节性流感就诊指数峰值为2.58%,;第2次高峰发生在11月(第48周),甲型H1N1流感就诊指数峰值为4.38%;同期共收集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17 325份,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35.02%(5 868/16 758),其中,季节性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75%(2 472/16 758),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0.26%(3 396/16 758);流感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流感病毒培养阳性率为23.75%(1 093/4 602),其中,季节性流感毒株828株(以季节性流感H3N2毒株为主);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265株;同期共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事件413起,其中,甲型H1N1流感暴发共287起,占暴发事件数的69.49%。结论扩大流感监测结果可客观反映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特征。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流感病毒阳性检出高峰与暴发事件发生高峰的出现时间相一致。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未引起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陈斌    张俊君  王士峰  秦龙  史伟  张蕾  余鹏博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729-1733
目的 分析陕西省咸阳市近4个监测年度流感型别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咸阳市2016—2020监测年度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个监测年度共报告ILI 26 822例,总流感样病例比例(ILI%)为3.66%,ILI%流行趋势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6 045例,检出阳性标本835例(阳性率为13.81%),阳性标本以A(H3N2)最多,共计362例(43.35%);各监测年度的优势流行株在A(H3N2)、A(H1N1)pdm09与B(Yamagata)之间交替出现,其中2016—2017和2019—2020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3N2)亚型,占比分别为78.32%和88.50%,2017—2018监测年度以B(Yamagata)(45.98%)和A(H1N1)pdm09(32.59%)为主,2018—2019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1N1)pdm09(62.69%);4个监测年度流感流行高峰均以冬春季(10月—次年4月)为主;流感阳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咸阳市流感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和特定人群高发,流行期主要分布在冬春季(10月—次年4月),0~14岁儿童和学生为重点防控对象,且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流感监测,密切关注优势流行株的变化趋势。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流行性感冒监测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提高我国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能力,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方法分析和评价现有流感相关监测系统信息收集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和需求。结果我国6个流感相关监测系统以疾病三间分布信息为主。经初步推算,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系统覆盖人口数和覆盖率分别为2 693万和2.30%,流感样病例的采样率为1.75%,实验室确诊率为0.13%。实验室检测能力地区间差异明显,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流感实验室年均病毒分离率7.74%,65.17%的省<10%。结论加强流感相关监测系统间的信息互补,将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人口覆盖率扩大至5%,补充农村哨点医院,实现临床-病毒学信息一体化,并启动新毒株危险性评估以及疾病负担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季节性A(H3N2)[A(H3N2)]亚型流感的时空分布特征, 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4-2019年A(H3N2)流感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分析和绘制折线图描述流行趋势, 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采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4年3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共检测2 603 209例流感样病例标本, A(H3N2)流感检测阳性率为5.96%(155 259/2 603 209)。每个监测年度A(H3N2)流感阳性率在南、北方省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3N2)流感在北方省份冬季高发, 在南方省份夏季或冬季高发。2014-2015年和2016-2017年A(H3N2)流感在31个省份存在空间聚集性。2014-2015年高-高聚集区分布在8个省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2017年高-高聚集区分布在5个省份(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上海市)。2014-2019年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 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