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7年广州市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中流感病毒阴性的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3型),分析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结果 从956份流感病毒阴性样本中共检出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148份,总阳性率为15.48%;其中腺病毒阳性率最高(7.85%),其次为人偏肺病毒(3.87%)、呼吸道合胞病毒(2.09%),副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1.67%)。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检出月份主要集中在2—4月,阳性率分别为31.82%、41.94%和35.06%。男性总阳性率为15.96%(86/539),女性总阳性率为14.87%(62/417); 0~4岁婴幼儿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最高(37.35%),其次为5~14岁年龄组(22.89%)和45~54岁年龄组(20.48%),阳性率最低为25~34岁年龄组(8.54%)。结论 广州市流行的非流感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为主,低年龄组的儿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适量开展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毒病原感染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ARI患儿提供病毒病原学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取2 209例住院ARI患儿的鼻咽深部分泌物用直接荧光免疫快速检测和鉴定七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1、2、3).结果 2 209例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1 497例(67.8%),其中RSV检出率最高53.96%(1 192/2 209),没有检测出副流感Ⅱ型病毒.流感病毒A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9,P<0.05),女性高于男性,其它ARI病原体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在各年龄组中婴儿组和幼儿组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17.77,P<0.05),其它ARI病原体在各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病原体中副流感Ⅰ型、Ⅲ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ARI病原体在4个季节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Ⅲ型病毒和腺病毒是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
董晓根  罗明  王世斌  秦萌  封会茹  张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90-2392
目的了解2011年3月—2012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谱构成及其流行特征,为该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哨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220例,利用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方法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博卡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9种病毒性病原体的检测和支原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2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125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6.82%。其中有6份标本为双重感染,阳性率较高的为流感病毒(65/131,49.62%)、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均为26/131,19.85%)。其他病原体的检出率均小于5%。不同病原体检出在季节分布上存在差异:流感病毒冬季检出率最高,支原体秋季检出较多,而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发生在夏季,病原体检出率在季节分布上总体呈现冬季(12—2月)较高,夏季较低的特点。不同性别间病原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发病3 d内采集的标本流感病毒检出率高于3 d后采集的标本,而支原体相反。结论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在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中应考虑到不同病原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流行特征及病原种类。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 - 2018年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信息及标本病原学结果,釆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原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304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共检出14种呼吸道病原体。206例病例至少检出1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67.76%,任1病毒阳性率33.11%,任1细菌阳性率54.52%,混合感染病例占42.75%;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男性66.49%,女性69.9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80,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检出中,10~14岁组最高(88.89 %),其次为0~4岁组(84.38%),6个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221、34.131,P<0.05);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以1 - 3月最高(81.63%),其次为4 - 6月(75.44%),不同月份病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371、10.011,P<0.05)。讨论 引起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鼻病毒、冠状病毒和人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率最高;每年1 - 3月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8—2020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流行特征及病原种类,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上、下呼吸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方法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原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914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9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标本788份,阳性检出率为86.2%,其中混合感染471份。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0.70%、25.16%,占所有检出病原的前两位。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以12月份(95.2%)、8月份(94.9%)、1月份(92.3%)居于前三位,不同月份病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39.397,P<0.001);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男性85.6%、女性87.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0.446,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检出中1~2岁组最高(90.2%),其次为3~5岁组(88.8%),6个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16.361,P<0.01)。结论 2018年—2020年昆明市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鼻病毒,混合感染常见,不同病原有其各自的季节性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2015-2017年上海地区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上海地区3家不同级别医院内的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对纳入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和采样,进行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806例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共检出阳性592例,总阳性率为73.45%。其中病毒阳性为538例,检出阳性率66.75%(538/806),病毒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40.45%,326/806)、乙型流感病毒(14.39%,116/806)和鼻病毒/肠道病毒(4.84%,39/806);细菌阳性为130例,总检出阳性率为16.13%(130/806),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1.17%,90/80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71%,46/806);肺炎支原体阳性43例,检出阳性率为5.33%(43/806),肺炎衣原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37%(3/806)。共发现150例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18.61%(150/806),其中以二重感染(90.00%,135/150)为主,三重感染和四重感染分别占9.33%(14/150)和0.67%(1/150)。150例混合感染中,主要重复检出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体检出情况不同(P<0.001)。结论 2015-2017年上海地区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以流感等病毒感染为主,病原体检出的构成随着不同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等影响因素动态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防结合,将结果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和防治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2019年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重症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并采集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按照是否检出病毒阳性进行分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264例病例中,检出至少1种病毒阳性病例414例,阳性率为32.8%。不同年龄组间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冬季检出阳性率较高;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在春季检出率较高;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在夏季检出率较高;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在秋季检出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发病及25岁以下年龄组,增大了患者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可能性。结论25岁以下年龄组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点防控人群,呼吸道病毒有季节性流行特征,冬春季发病风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及流行的季节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2 119份标本,来源于2012年1-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患儿718例,感染率为33.9%;病原体感染率前5位的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为23.8%、38.5%、43.5%、38.1%;<1岁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其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在>1岁各年龄组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结论儿童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秋季尤其应注重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现状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521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归纳总结临床资料,并对其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非细菌病原体,统计分析检出情况及相关变化. 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率为39.2%;MP阳性率最高占18.3%,其次为RSV9.1%、IFVB5.1% 、PIVs3.1%、IFV A1.6% 、LP1.1%、CP0.5% 和ADV0.3%,阳性率最低为COX仅占0.1%;冬季(49.1)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秋季检出率最低为28.7%;春季和夏季居中分别为39.1% 和39.3%.0 -1岁、-3岁、- 6岁、- 9岁和-14岁各年龄组总检出率分别为23.5%、47.2%、47.6%、40.2%和35.3%.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非细菌病原体主要是MP和RSV;1~ 6岁儿童感染率较高,冬季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咽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果 2 752份合格样本中检出阳性704份,阳性率为25.58%。其中Flu A阳性率最高(7.05%),RSV次之(4.51%),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33%,主要以Flu A+RSV及RSV+AdV居多。2016—2020年各年ARTI患者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83%、29.16%、24.09%、22.44%、13.54%,不同年份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ARTI患者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岁组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43.35%),<1岁组及5~13岁组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50%、32.73%。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在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冬季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35%)。结论 <5岁儿童ARTI病毒感染率最高,<14岁为ARTI病毒易感人群,高发于冬季。可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ARTI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九种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分析各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54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检测阳性者174例,阳性率为32.0%。其中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4%和8.6%,高于其他病原体。各季节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病原体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体阳性患儿流涕发生率高于阴性患儿(P=0.01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高于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43.9% vs 22.3%,P<0.001)。相比较肺炎,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肠道病毒更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检出。结论 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和流感病毒两种呼吸道病原体所致,呼吸道病毒更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了解上海地区≥ 15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在2015-2017年期间选取2家监测点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对每名≥ 15岁的SARI呼吸道病例采集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体PCR检测,另1份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共对287例SARI病例开展了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其中≥ 60岁老年人占70.73%。287例病例中119例病例检出≥ 1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41.46%。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7.77%(51/287),其次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均为7.32%(21/287),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57%(16/287),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均<5%。细菌培养阳性7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119例阳性病例中,40例检出≥ 2种病原体,占33.61%,以流感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0例)。流感病毒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和夏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与流感病毒有重叠。15~与≥ 60岁组的SARI病例病原体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15岁SARI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检出种类较多,流感病毒是主要病原体,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 采集该院2013年1-12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 726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和鉴定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九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采用χ2检验分析检出率的人群、季节、时间分布差异。 结果 1 72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6.7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9.99%、呼吸道合胞病毒12.40%、副流感病毒9.21%、腺病毒5.16%、嗜肺军团菌5.16%,甲型流感病毒2.43%,肺炎衣原体1.10%,Q热立克次体0.9%;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6.04, P<0.05);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不存在季节差异,其它病原体在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P<0.05)。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5月达最高峰;Q热立克次体秋冬季未检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1月是检出高峰。重复感染率22.25%,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达16.3%。 结论 导致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集578例ARI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Ⅲ)、流感病毒A、B型(IVA、IVB)。结果 儿童ARI的病毒总检出率为61.59%,混合感染占45.22%。病毒总检出率冬季最高(77.35%)、夏季最低(25.00%)。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总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RSV、PIVⅢ、IVA的检出率位居前三位,分别为30.62%、28.89%、21.97%。RSV及PIVⅢ在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3岁以下患儿中检出率较高;IVA在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率较高。结论 RSV 、PIVⅢ、IVA是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RSV 、PIVⅢ是秋冬季节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IVA是冬季各年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通过检测儿童ARI的病毒病原,对尽早明确病毒病原,避免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检测15岁及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细菌,了解这些病原体在武汉地区的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7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儿科41 434例拟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九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分别为:腺病毒(including adenovirus,ADV)、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 ,COX)、肺炎衣原体(Chamydophila pneumonia,CP)、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嗜肺军团菌I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1,LPN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结果 在检测的41 434例样本中,有20 373例检测出阳性(49.17%),以MP的检出最高16 435例(39.67%),其次为FluB和PIV,分别为7 541例(18.20%)、2 297例(5.54%)。FluB在2013年和2014年秋季有小流行;ADV在2013年和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PIV在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2016年夏季和2017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COX在2013年夏季和2014年秋季流行;FluA和LPN1在2013年夏季有小流行。九种病原体中ADV、CP、FluB、LPN1、MP、PIV、RSV病原体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组中的病原体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混合感染方式较复杂,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MP+FluB混合感染最多(3 656例,检出率为8.82%)。 结论 武汉地区引起儿童ARI的病原体主要是MP、FluB和PIV;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具有一定季节性且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FluB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该院儿科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968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标本检查痰HBoV、RSV、ADV、INF A/B和PIV I/II/III,分析HBoV感染病例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968例患儿中,HBoV阳性75例,检出率7.75%。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5.68%、2.07%,不同性别HBo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140);53例(70.67%)HBoV阳性患儿年龄<1岁,63例(84.00%)HBoV阳性患儿年龄<3岁,各年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43)。春、夏、秋、冬HBoV检出率分别为9.78%、5.29%、2.86%、5.20%;除9、10月份外,HBoV在其余月份均有检出,3月份检出率最高(为33.33%)。17例单纯HBoV感染,58例混合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为主(26例,占34.67%)。HBoV病例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1.33%)、咳嗽和喘息(各占77.33%)。结论HBoV是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全年均可发生HBoV感染,流行高峰在春季和夏季,无性别差异。住院儿童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黄浦区2009-2014年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本区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诊室就诊情况以及ILI 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使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阳性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2014年黄浦区各周ILI%为0.27%~1.54%之间,三级医院周ILI%明显低于二级医院。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31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2552份,阳性率为30.69%。结论 本区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偶有流行。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交替频繁,2009年本地区优势流行株为甲型H1N1,非流行年份优势流行株为H3和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