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评价、德尔菲法等初步确定指标,经由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血液净化专业组讨论后最终确定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11月在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试点应用。结果共确定了5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护患比均达到1:0.5,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体外循环漏血发生率、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68%、0.033%、0.663%、0.199‰,二级医院各项指标发生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结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适用于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管理与质量评价。建议各省血液净化、护理质控中心从信息平台、质量评价标准、指标数据填报人员培训、基层帮扶、适宜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1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低的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制订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及相应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值(IDWG)控制达标率、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频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透析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22.64%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273例、对照组27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庄巧瑜  谢扬 《现代医院》2013,(11):77-7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术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式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在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舒适护理组为实验组,一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透析中和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透析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减少了透析中和透析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文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9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文书管理,观察组50例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文书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单达标率、入院/出院评估单达标率、各种风险评估单达标率、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达标率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坠床、院内压疮、导管脱落、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文书的管理,可以提升护理文书管理的质量,并且可以降低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敏感指标达标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81-28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46例。血液透析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组接受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并发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血液透析组比较,腹膜透析组的钙磷乘积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的生活质量优于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优于血液透析,但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血液透析方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5,(4):484-48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造瘘术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阚艳玲  潘静 《现代保健》2011,(28):75-76
目的讨论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科47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并记录护理疗效。结果经过精心综合护理,除2名无经济透析能力患者,其余45例均安全完成透析。结论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针对透析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透析顺利完成,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品管圈圈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从建立透析全程出凝血状态评估体系、精准确定抗凝剂剂量、规范抗凝剂使用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由4.17%降低至1.60%。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整合团队优势资源,不但有效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而且建立了个性化透析治疗方案,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静脉内瘘专业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行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4~5 h/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动静脉内瘘专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和功能障碍发生率,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8个月,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17.4%)和功能障碍发生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37.0%,34.8%),动静脉内瘘的中位使用时间(大于20个月)较对照组(20个月)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三项指标健康指数(6.6±3.34)、情绪指数(39.7±7.62)和心理指数(4.63±1.32)显著优于对照组(15.34±4.26,60.51±8.51,9.42±2.2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专业护理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透析3个月后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并对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和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调查结果。结果透析3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发生率为42.5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优良率为77.50%,对照组为40.0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维挣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60例进行阶段性分析,通过成立专案改善小组,确定目标,实施专案方案:建立肾内血透微信沟通群,血液透析前减停降糖药物,血液透析中提前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嘱患者适当进食,加强血糖监测及健康宣教等新流程,比较专案实施前后透析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专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率为27.5%,专案改善后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率为10%,专案改善明显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结论专案改善发挥了肾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团队的合作精神,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降低社会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心胸外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医院心胸外科行常规质量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到心胸外科质量管理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特殊护理。方法: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进行心理、饮食、专科特殊护理。结果: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脑出血死亡4例,心肌梗塞1例。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32例。结论: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是糖尿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难点及重点。  相似文献   

17.
楼娜飞 《现代保健》2011,(3):138-13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透析时间1~4年,每周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50 ml,归类总结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临床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对比统计得出,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主要为:出血、血流量不足、假性动脉瘤、感染、血栓、瘘管疼痛及非受用部位内瘘狭窄,其中出血及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早发现、早预防、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工企医刊》2015,(2):1324-1325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组)和24例非糖尿病终末肾患者(对照组)维持透析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在透析过程中治疗组患者低血糖、低血压、高血压、失衡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经过积极治疗护理,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糖尿病肾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较多,加强监护,早期预防,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是提高透析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许艳萍  严建浩  彭怀银  杜美芳 《智慧健康》2022,(14):167-169+173
目的 研究基于移动护理下的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于2020年10月在移动护理系统中建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分别纳入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前(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00例住院患者以及建立后(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12000例住院患者以及30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前后质量指标收集所需的时间,护士收集质量指标的依从性,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发生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后质量指标收集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建立前(均P<0.05)。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后护士收集质量指标的总体依从率高于建立前(均P<0.05)。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后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发生率分别为0.03%、0.01%,均低于建立前的0.10%、0.07%(均P<0.05)。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建立后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建立前(P<0.05)。结论 在现有移动护理系统下建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控系统,能缩短护士收集指标数据的时间,降低敏感指标发生率,提升护士收集质量指标的依从性以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肖琳  徐小艳  胡建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75-267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率,从而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和护理对策,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和护理对策。结果 136例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及相应的护理,无1例死亡。结论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终合作用的结果,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增长;采用低温透析、高-低钠加低温透析等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关注高危人群,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 ,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