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指标对我院消化内科的医疗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传统绩效评价采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DRGs绩效考评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传统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与DRGs绩效考评指标评价的结果差异较大,传统绩效考评消化内科1组、2组、3组、4组分别排名1、1、3、4,DRGs绩效考评消化内科1组、2组、3组、4组分别排名4、2、1、3。结论DRGS用于绩效考评更加科学全面,有利于提高医院绩效考核水平并促进临床专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DRGs客观评价临床医疗服务绩效的医院管理新模式,对医学专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方法采集医院2015年和2016年病案首页数据,利用DRGs分组原理,引入DRGs系统评价平台,进行采用DRGs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结果比较2015年和2016年医院整体情况、单科室、各主诊组间和同学科间临床服务绩效评价,对比分析病例组合指数(CMI)、手术例数、三四级手术比例等指标变化情况,说明实行DRGs对医学专业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与2015年相比,2016年DRGs组数略有增加,CMI从0.8586增加到0.9108,增幅6.08%;权重≥2的占比从3.76%增加到了4.32%;手术例数增加1466例,增长10.82%;三四级手术比例从40.91%增加到49.74%;低风险死亡率均为0.0000%。结论采用DRGs进行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关注收治患者的疾病技术难度,有利于推动医学专业技术发展,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管理》2020,(3):56-59
目的探讨DRGs视角下控费政策对皮肤诊治医疗服务的影响,为皮肤病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方向。方法以"某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研究平台,对某三级皮肤病医院2016—2018年DRGs运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包含DRGs能力指数、服务效率、医疗安全3个维度,共8个指标。结果 DRGs组数从108增加到110后降低至91;总权重从1 903. 6增加到2 729. 8;病例组合指数(CMI)稳定于0. 77~0. 78;学科建设从1. 48增加到1. 51;时间消耗指数从1. 21降低到1. 06;费用效率指数徘徊于1. 31~1. 40;低风险死亡率、中低风险死亡率均为0。结论 DRGs具有较为公平公正的评价指标,能从多维度客观、合理、有效地评价皮肤诊治医疗服务能力,能够让不同等级、类型的医院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评价,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按照DRGs的分组统计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全面可行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让医疗服务水平得以可信性评价。方法利用DRGs分组工具,将某院收治病种分组,与国内排名前38位的三级综合医院相应疾病组进行核心指标完成情况比对,获得各科室各疾病组的多项指标O/E值,分析O/E值能真实评价医疗服务效能。结果运用DRGs系统,每月能准确抓取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组和不同医师的临床诊治信息,通过横纵向对比分析,有利于找出科室质量管理缺陷,促进临床重点专科打造。结论DRGs是一种高效的医疗管理工具,基于DRGs系统构建的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推动医院精细化质量管理的落实,提升医院质量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管理》2017,(5):30-34
目的通过应用DRGs相关指标,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以北京版DRGs(BJ-DRGs)分组方式,运用CMI、DRGs组数、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对2012—2016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6年研究医院DRGs组数逐渐增多;CM I值呈下降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升;低风险死亡率下降;费用消耗指数呈增加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落;时间消耗指数逐年下降。研究医院前3位MDC疾病专业为呼吸、新生儿、消化。结论基于DRGs相关指标分析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能够客观评价医院及其临床科室的服务广度、技术难度、服务效率以及诊疗安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运用DRGs对上海嘉定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研究。方法 以“嘉定区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研究平台,以在线上报的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2016版CN-DRGs分组系统为工具,对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评估分析了5家二级医院,对10个代表性病种费用、均次药费、均次卫生材料费和平均住院日等进行了对比评价。 结论 基于DRGs对区内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可为医疗服务监管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运用DRGs对上海市嘉定区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研究。方法以"嘉定区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研究平台,以在线上报的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2016版CN-DRGs分组系统为工具,对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评估分析了5家二级医院,对10个代表性病种费用、均次药费、均次卫生材料费和平均住院日等进行对比评价。结论基于DRGs对区内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可为医疗服务监管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探索DRGs在医疗服务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7年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应用DRGs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2016年相比,该院2017年的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CEI)、时间消耗指数(TED)和低风险组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均转好。结论DRGs系统及其相关指标能够科学评价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医疗服务产能、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统计学的角度,探讨基于DRGs指标的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的TOPSIS模型分析方法,并对2014年DRGs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法进行科学验证。方法运用TOPSIS模型方法和2014年的DRGs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法等两种综合评价法对2014年北京市56家急症综合医院进行绩效评价分析验证,计算各家综合医院的综合分值和排序,并用Kendall和谐系数对两种评价方法结果的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TOPSIS模型方法更能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相对于加权综合评价法,其在医院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上更有实际的利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应用TOPSIS模型方法结合德尔菲法的权重系数科学地验证了DRGs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法的可靠性,体现了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的绩效水平,为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部门加强医院监管等方面提供了有效地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DRGs相关指标和综合指数法,对某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外科各病区2014年住院工作医疗服务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分析,为医院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方法以北京版DRGs分组器(BJ-DRGs)分组方式,利用能力指标、效率、质量三个维度的7个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病区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指数值前三位的病区是F、B、D病区,医疗服务绩效较好;后三位的病区是C、H、K病区,医疗服务绩效相对较差;其他五个病区在能力指标、效率指标或质量指标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基于DRGs指标和综合指数法的肿瘤外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能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各病区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医院和科室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绩效指标为例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加强临床专科绩效指标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医院2021年DRGs指标为基础,应用熵权赋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和综合指数法两种综合评价法对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综合绩效排名依次为肿瘤四、肿瘤二、肿瘤一和肿瘤三。结论 基于DRGs的熵权TOPSIS和综合指数法在肿瘤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能对医院各病区之间的绩效指标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为医院学科发展、质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DRGs分组平台对主诊医师团队的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探索以DRGs平台数据为工具,评价临床医师团队医疗质量。方法利用DRGs的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从医疗能力、医疗效率和医疗安全3个方面对样本医院肝胆胰外科主诊医师团队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排名前3的医师团队分别是F、E、C,排名后两位为B、D。其中医疗能力的分值B、C、D团队较低,建议提高专业技能,增加疾病收治种类,提高疑难杂症病例的诊治能力;医疗效率D、G团队分值较低,建议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适量减少住院日,选择更经济的治疗方法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基于DRGs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主诊医师团队医疗质量评价架构,能真实反映医师团队的医疗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DRGs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管理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将DRGs组数、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4个DRGs相关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对医院近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结果医院疾病种类、疑难疾病占比增长明显,病案首页正确率明显提升。结论将DRGs纳入医院绩效管理有助于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与学科建设,但应持续关注病案首页质量,对罕见病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DRGs对四川省109家设有儿科服务的不同类别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方差检验对四川省三级医疗机构儿科DRGs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绩效评分结果进行分类,并以分类结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类型医疗机构DRGs组数、总权重、C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绩效评分结果聚类分成4组,处于一类组和二类组的均只有1家医院,都为专科医院。人员情况、医院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情况在不同聚类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三级医疗机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儿科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应多措并举,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引进临床亟需设备,建立儿科联合体,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全国版DRGs为风险调整工具,评价医院科室住院服务产出,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建议。方法:以江苏省某医院的神经内科为例,通过CN-DRGs医院绩效评价平台和数据透视表,分析神经内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结果:院神经内科住院服务水平逐步向好,住院天数控制效果好,住院费用管理还需加强。结论:建议医院开展病种精细化管理,搭建DRGs绩效评价平台,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设计的DRGs应用平台系统地展示了全省绩效、医院绩效、DRGs分组绩效、医疗费用等数据,可以按照四川省的业务需求生成汇总报表。系统功能较为全面,有良好的兼容性。目前,该平台主要应用于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长监管,医疗服务能力评价,以及四川省医疗服务与质量报告的数据支撑。旨在更好地管理医院资产、资金,更好地开展各机构间、地区间的绩效评价工作,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某精神专科医院DRGs运行结果的分析,探讨DRGs评价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利用2022年某精神专科医院市医保DRGs结算数据,分析该院医疗服务水平、科室医疗质量、精神科DRGs入组情况。结果:2022年该院CMI值、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各科室DRGs指标结果差异较大;精神科收治疾病诊断DRGs入组情况具有特异性。结论:应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时间、费用消耗指数;结合指标考核,调整医疗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根据精神专科医院特色,细化医保DRGs结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分析某院眼科专业各病区的DRGs相关指标,发现优势与不足,为该专业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CN-DRGs分组方式,利用MDCC的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等DRGs指标,以及药占比、耗材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管理指标,利用加权Topsis法对2018年上半年眼科5个病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加权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眼科A病区服务能力最强,服务效率最优,综合排名第1,但其在目标管理上仅居第3位;B病区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及综合排名中均位列第3,但目标管理居最后;C病区发展较为均衡,在各维度排名中均位列第2,其综合排名也位居第2;D病区在服务能力和综合排名中位列第4,在服务效率排名中位列第5,但在目标管理上排名第1;E病区在服务能力和综合排名中位列第5,在服务效率和目标管理排名中位列第4。结论利用DRGs和Topsis法对眼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客观评价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及目标管理情况,为该专业加强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运用DRGs管理工具评价住院服务绩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收集某省2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案首页年报表,选取入组率排名在前6名的医院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基于DRGs区域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相关指标,A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值位居首位,E医院综合绩效总分最低。结论采用DRGs进行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能够体现同类医院相对技术水平和差异,有利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综合管理,改变传统绩效考核标准不清的现象,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DRG相关指标分析受援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情况,探究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新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绩效分析平台数据,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S县人民医院DRGs相关数据,对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总权重(RW)≥2的病例数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S县人民医院2021年1—6月较2019年7—12月:DRGs组数增加了48组,增长率为10.1%;CMI值由0.795 3提升到1.016 3,增长了27.8%;RW≥2的疑难病例数由427例增加至1 797例,占比由0.96%增长至5.29%。结论 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能有效缓解受援医院医疗资源缺乏、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