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以中药汤剂安慰剂口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简式FuglMeyer法进行上肢功能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Ashworth痉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脑梗死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5或P<0.01),以及缓解疼痛和改善上肢痉挛、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和SSQOL评分(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池煜霞  郑彦  叶金连  尹莲花 《西部医学》2019,50(2):17-18,21
目的观察颈椎导引操对于防治颈椎病病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我院体检中心检后门诊确诊的颈椎病病前状态人群3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配合推拿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颈椎导引操练习。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病前状态症状积分和颈椎NRS疼痛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颈椎病病前状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干预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导引操配合推拿治疗及健康宣教可有效缓解颈椎病病前状态人群的颈项部疼痛不适,改善颈椎活动度,有助于防治颈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八卦脐灸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30)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干预组(n=30)则应用八卦脐灸疗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X痛经症状和持续时间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COX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干预组COX痛经症状及持续时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卦脐灸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均可降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评分,但八卦脐灸在减轻痛经症状及持续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布洛芬。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了病膏联合红外线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JP〗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了病膏外敷联合红外线患处照射。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观察疼痛程度,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量表观察生活质量,并观察疼痛缓解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5、7 d后NR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KPS评分仅观察组治疗7 d后显著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与同组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仅观察组治疗7 d后较治疗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观察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32)。结论 了病膏联合红外线治疗,能够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措施对原发性痛经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将108例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干预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指导干预组采用自我护理措施6 mon。比较2组干预前、后痛经程度评分变化和缓解痛经效果。结果:干预组痛经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自我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严重程度,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06 月- 2023 年 06 月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 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推拿治疗)与治疗组(予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R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 及 NDI 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 NRS 及 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氏三步正骨法是减轻CSR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颈椎功能的一种简便高效的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探寻中医外治法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铜砭刮痧+经期护理+饮食护理,疗程为来月经前1周、每次痛经时到缓解时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经期护理+饮食护理,疗程为每次痛经时到缓解时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CMSS)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1.30±3.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MSS评分为(7.73±2.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砭刮痧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丰富了原发性痛经发作的处理手段,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硬性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温经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40/50),治疗组为90.0%(4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80例LID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腰部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情况、下肢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M-JO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下腰痛M-J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可显著缓解LIDP患者的疼痛,改善下肢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功能训练对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期 LDH 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分(JOA)改善情况,并采用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检测仪(Tergumed)检测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1疗程后 VAS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JOA 评分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ergumed 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最大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推拿联合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 LDH 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的缓解情况。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镇痛药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4.28%,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电针组临床疗效比西药组好,两组比较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痛经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比口服西医镇痛药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34-137
目的 观察“经痹点”理论下火龙罐循经取穴疗法改善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疼痛情况和腰腿部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推拿科诊断治疗的90 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火罐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龙罐循经取穴治疗,每日1 次,5 d 为1 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为(2.39±0.64)分,低于对照组(4.26±1.01)分和治疗前(6.23±1.44)分,差异均有统计有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24.76±3.27)分,均高于对照组(18.94±2.87)分和治疗前(12.81±2.17)分,差异均有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 基于经痹点理论采用火龙罐循经取穴疗法能明显改善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的疼痛及腰腿部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灸合暖宫贴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合暖宫贴组,每组40例,共观察4个月经周期。采用中医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患者治疗前、第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3个月经周期,两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后,西药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较第3个月经周期上升(P<0.05),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P<0.05);艾灸合暖宫贴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合暖宫贴可以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疗效具有持久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曾媛  王国华  杨勇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6):4537-4545
背景 难治性癌痛患者常伴有口服困难,增加了治疗难度,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可实现持续、有效及安全镇痛。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及吗啡在难治性癌痛合并口服困难患者PCIA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肿瘤科及安宁疗护中心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2例难治性癌痛合并口服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氢吗啡酮PCIA组、舒芬太尼PCIA组、吗啡PCIA组,各34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每日等效口服吗啡剂量(MED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102例难治性癌痛合并口服困难患者中男51例、女51例,平均年龄(60.2±6.3)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疼痛程度、NRS评分、MEDD、原发肿瘤类型、疼痛类型、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均降低,组别与时间对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及时间分别对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治疗后24 、72 h,氢吗啡酮PCIA组患者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均低于舒芬太尼PCIA组和吗啡PCIA组(P<0.05);治疗后1周,氢吗啡酮PCIA组与舒芬太尼PCIA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吗啡PCIA组(P<0.05),氢吗啡酮PCIA组患者爆发痛发作次数低于吗啡PCIA组(P<0.05);治疗后2周、1个月,氢吗啡酮PCIA组与舒芬太尼PCIA组患者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均低于吗啡PCIA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MEDD均升高(P<0.05),PSQI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吗啡PCIA组患者MEDD高于氢吗啡酮PCIA组和舒芬太尼PCIA组(P<0.05),舒芬太尼PCIA组患者MEDD高于氢吗啡酮PCIA组(P<0.05);治疗后1个月,吗啡PCIA组患者PSQI评分均高于氢吗啡酮PCIA组和舒芬太尼PCIA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QLQ-C30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吗啡PCIA组患者QLQ-C30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氢吗啡酮PCIA组和舒芬太尼PCIA组(P<0.05),舒芬太尼PCIA组患者情绪功能评分低于氢吗啡酮PCIA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难治性癌痛合并口服困难患者使用PCIA,相比吗啡,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均能更有效地降低疼痛评分、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但氢吗啡酮比舒芬太尼起效更快,在改善情绪方面效果更佳,阿片类药物用量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痛消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F(P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β-E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消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子宫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6%(P<0.01)。结论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元胡止痛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敷止痛膏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外敷止痛膏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疗程1周。所有患者先观察癌症疼痛控制情况,并进行疼痛数字量表(NRS)疼痛评分。另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方法于治疗前后评价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计算改善的差值。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后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镇痛时间,比较2种方案的差异。此外,定期随访,记录典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持续镇痛时间和起效时间均更持久。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显示治疗组止痛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QOL评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敷止痛膏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症疼痛,不良反应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27-130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0 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5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分别为(2.52±0.76)分及(1.12±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及日常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后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