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足区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分析2010—2015年重庆市大足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资料,采集5 ml血液检测HIV、HCV与梅毒抗体,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5年共计调查吸毒人员1 598人,平均年龄(34.56±7.98)岁,2010—2015年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注射吸毒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2015年下降至48.40%,注射吸毒共用针具的比例也呈下降的趋势,2015年下降至28.40%,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2015年使用率仅33.33%,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2013年达到50.80%,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0年的24.00%上升至2015年的59.52%,2010—2015年HIV检出率均保持在10%以上,梅毒阳性检出率由2010年的1.92%下降至2015年的0.40%,HCV阳性检出率由2010年的72.31%下降至2015年47.60%。结论重庆市大足区吸毒人群HIV、HCV感染率高,但有呈下降的趋势,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强性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艾滋病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12—2015年在监测期内(4-6月)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监测982名女性吸毒者,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接受干预服务率均呈逐年上升(P值均<0.05)。注射吸毒占30.86%,逐年下降(P<0.05),其中发生性行为比例逐年上升(P<0.05)。该吸毒人群中发生商业性行为占5.20%,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00%。在最近一个月中发生性行为的吸毒人员占37.17%,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逐年上升(P<0.05)。仅2015年发现1例HIV阳性,感染率为0.10%。梅毒阳性率为29.53%。HCV抗体阳性率为34.73%,逐年下降(P<0.05)。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高于无注射者(P<0.05)。结论江苏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及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高危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新进入宝山区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7年间共调查吸毒人群2 803人,其中男性占76.27%,21~40岁者占51.80%。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1%、11.70%和42.7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吸毒比例、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吸毒人员相对于男性感染梅毒风险高,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吸毒人员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宝山区2010—2016年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丙肝和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高危行为依然存在,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竹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哨点监测方案要求,2013-2019年对监测周期内新进强制戒毒所的吸毒者及社区吸毒者开展调查问卷,并采集血液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3-2019年共调查吸毒人员1 763名,以男性(82.02%)和24~50岁年龄组人群(89.16%)为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61%;曾经注射吸毒比例由2013年的67.59%下降到2019年的37.05%(χ_(趋势)~2=54.854,P0.05);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比例由2013年的61.18%下降到2019年的39.78%(χ_(趋势)~2=10.418,P0.05);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3年的49.23%上升到2019年的62.00%(χ_(趋势)~2=4.210,P=0.040)。HIV、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356%、9.76%和53.09%,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阳性检出率大于非注射吸毒人群(χ~2分别为300.936、733.708,P均0.01)。结论大竹县吸毒人群HIV、梅毒、HCV感染率较高,高危因素依然存在,须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达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与高危行为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监测.结果 5年监测吸毒者5 384人,青壮年男性居多,平均年龄(35.08±7.02)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上升,曾经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最近1月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的比例下降;HIV、TP和HCV检出率分别波动在18.90% ~7.98%、2.49% ~ 8.42%和59.97% ~ 43.30%.结论 达州市吸毒人群HIV、TP和HCV感染仍较重,合并感染应引起重视,应将丙肝防控纳入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内容并加大女性吸毒者安全注射和安全性行为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HCV/梅毒感染现况。方法 2010-2012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随机选取浦口区戒毒所新羁押吸毒人群4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监测对象羁押前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71.1%、25.8%;注射吸毒者占46.8%,其中曾共用针具者占35.8%;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2.8%,其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6.3%。3年间吸毒人群主要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9.4%,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7.6%、47.0%。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61.7%)显著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33.4%)(P0.001)。结论浦口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共针行为。应继续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及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高危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新进入宝山区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7年间共调查吸毒人群2 803人,其中男性占76.27%, 21~40岁者占51.80%。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1%、11.70%和42.7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吸毒比例、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吸毒人员相对于男性感染梅毒风险高,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吸毒人员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宝山区2010—2016年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丙肝和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高危行为依然存在,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哨点监测吸毒人群特征,以及该人群中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4-7月)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吸毒者2 551人,其中传统毒品(海洛因等)使用者1 250人(49.00%),仅使用新型毒品(冰毒等)者919人(36.03%),使用混合毒品者382人(14.97%);有注射吸毒史的比例是21.64%(552/2 551),最近一年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36.05%(504/1 398),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52%(305/504)。未监测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7%(40/2 551),HCV抗体阳性率为7.72%(197/2 551)。未发现影响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CV风险有注射毒品史者是无注射毒品史者的2.55倍(95%CI:1.43~4.58),新型毒品使用者是传统毒品使用者的1.81倍(95%CI:1.10~2.96)。结论河南省哨点监测吸毒人群HIV...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的流行现状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社区吸毒者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对新进入监管场所的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外周5 ml以上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的检测;汇总分析2011-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按照上述方法获得的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结果 3年共调查吸毒人员1 218名,采血1 218份。男女之比为2.43∶1,年龄30~49岁占75.94%。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维持在95.37%~96.50%)之间,最近1月注射毒品比例呈上升趋势(χ2=18.01,P0.01),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由2011年的9.68%上升到2013年的40.18%,但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由19.79%下降为12.50%。HIV、梅毒、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0%、13.14%和59.69%。结论 2011-2013年南充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偏高,高危因素普遍存在,须继续加强吸毒人群的综合干预,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及HIV感染情况。方法按《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苏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11—2015年监测期内(4-6月)新入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11—2015年共调查2 008名吸毒者,检出HIV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1.15%,23例HIV阳性者中外省流入病例占91.30%。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62%,19.82%的吸毒者承认最近1年中有过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57.04%。注射吸毒者占10.36%,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注射吸毒者中,最近1个月有注射吸毒的占54.33%,有共用注射针具行为的占39.90%,最近1个月共针行为的占24.78%。结论苏州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锡市吸毒人群国家级哨点吸毒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0-2012年新进入戒毒所的1158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l158名吸毒者的HIV感染率为0.35%(4/1158),梅毒感染率为9.93%(115/1158),HCV感染率为55.87%(647/1158)。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为50.35%(583/1158),其中有88.34%(515/583)与他人共用针具。共用注射器吸毒者HIV、HCV感染率与其他吸毒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最近一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8.07%(325/1158),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31.38%(102/325)。结论无锡市吸毒者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和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了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机会,应对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6月,对天津市戒毒所在押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合计调查400人,年龄16~54岁,其中16~30岁占40.25%,45~54岁占47.00%;初中文化占46.0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50%。400名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者占75.50%;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89人中,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14人。检测400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5%;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3.2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2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文化程度、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 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吸毒方式、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吸毒者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哨点监测和疫情估计信息,分析吸毒者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量与分布变化情况,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吸毒者规模在过去6年中基本保持稳定,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吸毒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5年之前的44.2%下降到2009年的25.8%.2009年哨点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西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的态势较为明显.2009年吸毒者哨点HIV抗体平均检出率为6.2%,梅毒为3.7%;注射吸毒者HIV平均感染率为9.2%,梅毒为4.0%.多年监测结果显示,1995-1999年为全国吸毒人群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2000年之后注射吸毒者流行进入平台期,最近3年HIV抗体检出率维持在9.0%~10.0%、梅毒检出率在3.5%~4.5%之间波动.结论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吸毒行为仍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区域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阳市哨点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HC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预防控制吸毒人群感染HCV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贵阳市2017—2019年吸毒哨点监测的吸毒人群,每年前往不同的戒毒场所,以4—7月为监测期,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九江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2010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885人,检测1 882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阳性率0.32%;丙肝阳性271人,阳性率14.40%;梅毒阳性33人,阳性率1.75%。结论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为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肝炎、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吸毒、性行为状况,评估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效果。方法由镇(街道)禁毒社工对社区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09年、2012年分别调查290人、283人,未检出HIV感染者;梅毒RPR阳性率分别为2.41%、3.18%:丙肝阳性率分别为27.93%、29.79%;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79%、89.75%。2009年、2012年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海洛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曾注射过毒品的比例分别为42.76%、43.82%,其中与别人共用过针具的比例分别为5.65%、6.90%。最近一个月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2.76%、43.82%;最后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6.32%、50.81%:最近一年曾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07%、5.3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知识得分越低,曾注射吸毒的比例越高;年龄越大,安全套使用率越低。结论嘉定区吸毒人员梅毒、丙肝感染率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存在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及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应采取降低吸毒危害和经性传播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素珍  孙东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01-150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吸毒人群感染HCV、HIV和梅毒的行为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HCV、HIV和梅毒在这类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试行)中的吸毒者监测登记表对调查对象(连云港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个人访谈和收集相关资料,输入Epidata 3.0数据库进行分析,抽取检测对象静脉血检测HCV、HIV和梅毒抗体。结果168例戒毒人员中HCV的感染率为16.67%(28/168),注射吸毒者HCV的阳性率(32.86%)高于非注射吸毒HCV的阳性率(5.10%);注射吸毒人员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的吸毒者HCV的感染率(68.97%)高于非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的吸毒者HCV的感染率(7.32%)。吸毒人员在20~39岁这个年龄段HCV的感染率最高。吸毒人员中HIV阳性数为0,检测出梅毒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2.38%。结论连云港市强制戒毒人员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同时开展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降低HC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控制HCV等血源性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HIV、梅毒及HCV感染风险,为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哨点监测问卷对台州市2016—2019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结果1 612名毒品滥用者中,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占78.7%和21.3%。2组人群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户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新型毒品滥用者注射吸毒率为7.1%,低于传统毒品组(P < 0.001);共用针具率为8.9%,与传统毒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毒品滥用者最近1年内毒品使用后性行为发生率为77.9%,高于传统毒品组(P=0.002);两者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约为30.0%。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抗体阳性率为0.2%,与传统毒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检测阳性率为12.6%,高于传统毒品组(P < 0.05);HCV检测阳性率为10.4%,低于传统毒品组(P < 0.001)。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面临经血液和经性接触传播疾病的双重风险,亟需进一步制定符合其相应行为特征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