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断加压冲洗在慢性骨髓炎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负压封闭引流期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持续冲洗方法,观察组进行间断加压冲洗。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及引流管堵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骨髓炎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期间采用间断加压冲洗法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感染发生率及引流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复杂创伤治疗中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复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创面面积、住院时间及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创伤治疗中,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十分可行,可有效缩短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恢复较好,创面感染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护理中予以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护理中予以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冲洗。比较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2周肉芽生长评分、瘢痕面积、皮肤感觉功能和汗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肉芽生长评分高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感觉功能及汗腺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肉芽生长,缩小创面面积,提高感觉功能及汗腺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和间断灌洗两种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在术后安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创面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安装VSD装置接通负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接一次性输液器持续冲洗引流,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各个三通连接处反复挤压间断灌洗,对两组患者发生的相关不良事件以及VSD装置使用寿命和更换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相关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10.00%,其中漏气、薄膜下积液发生各1例,发生率为3.33%,为持续冲洗引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7例,发生率为23.33%,其中医用海绵变硬干结4例,发生率为13.33%,薄膜下积液发生3例,发生率为10.00%,为间断灌洗引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SD更换率分别为6.67%、30.00%,使用天数分别为(7.15±2.0)d、(9.78±1.8)d;观察组更换率低于对照组,使用寿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创面引流患者采用持续冲洗引流法对预防VSD相关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间断灌洗法,提高VSD治疗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SD联合碘伏溶液冲洗在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接收的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VA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1500 mg/L碘伏溶液经输液器连接冲洗管,利用输液泵对引流瓶和管道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式负压引流通畅度、感染控制效果、细菌培养阴性情况、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负面心理压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封闭式负压引流通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碘伏溶液冲洗在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 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方法对患者生理指标、护理质量及成本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适用6-Sigma管理模式,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焦虑、生理指标、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及出院前1 d的疼痛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3% vs 81%),护士满意度(95% vs 76%),护理质量评分(92.32±5.29分 vs 80.41±6.34分)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3.5±3.1 d vs 17.2±4.6 d,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24588.3±4282.2元,单日费用1823.2±323.6元,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6-Sigma管理有助于缓解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增强患者与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手术室人员、物品、设备信息智能化管理。 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手术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管理方式,如医护人员与患者身份确认书人工核对、术前设备与物品的准备等方面;观察两组术前准备、物品出入库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器械错送、设备使用率、手术频率及费用情况,对比两组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室工作质量。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物品出入库错误率及术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使用率(99% vs 91%)、日手术量(5.38±1.23台 vs 3.17±0.74台),手术费用(5482.38±1231.23元 vs 7032.49±1536.74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医生满意度为94%,护士满意度为97%,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为92.37±3.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射频识别有助于实现手术室人员、物品及设备的综合性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及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以往50例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患者回顾性分析。随机将25例行常规护理的静脉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另25例静脉炎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分为试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vs 19%,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 vs 22%,P<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患者作用突出,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6% vs 75.0%,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4.5±0.8 d vs 6.6±1.2 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9±0.8 d vs 7.3±1.2 d)、住院时间(6.5±1.3 d vs 10.2±1.6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7.12±0.83 mPa·s vs 8.79±1.23 mPa·s)、血浆粘度(1.53±0.46 mPa·s vs 1.78±0.52 mPa·s)及聚集指数(1.84±0.24 vs 2.24±0.27)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9.7% vs 93.8%, 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患者采用VSD通道建立护理技术,B组患者采用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C组患者采用VSD通道建立+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4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创面大小、疼痛缓解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导管堵塞次数、VSD植入时间、植皮成活率、舒适度与住院时间总体水平均优于其他3组,而住院费用仅显著高于B组,C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通道建立+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在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最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通过积极心理督导强化床上康复运动(郑氏康复操)后康复情况。 方法 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1),入院时均进行CAT、mMRC评分,采用SAS、SDS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康复运动量及6 min步行距离,对血气分析及肺功能进行评价;入院当天起两组患者每日均予郑氏康复操的指导,对照组指导完后离开床边不再干预,观察组指导完成后继续在床边督促患者完成整个康复过程;7 d后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AECOPD患者观察组康复运动量及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CAT评估也稍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ECOPD患者床边督导每日进行郑氏康复操有利于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利于运动耐力的提高,改善呼吸道症状,进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患者康复积极性提高,从而能积极主动参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TAPP术,对照组采用开放腹膜前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是60.13±9.52 min和6.00±2.27 mL,对照组分别是60.25±10.71 min和7.25±3.92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2.63±1.06分,18.88±7.83 h和3.19±0.60 d,对照组分别是5.75±1.67分,41.63±7.13 h和5.38±1.13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例血清肿),对照组为28%(3例血清肿,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慢性疼痛和1例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确掌握适应症,TAPP可以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产科常规处理。将观察组产妇随机分成4组: A1组为间歇静脉自控给药、A2组为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B1组为潜伏期分娩镇痛、B2组为活跃期分娩镇痛,每组20例。观测VAS评分、PCA按压次数、缩宫素使用情况、器械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及分血浆泌乳素浓度、分娩镇痛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及呼吸频率。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程时间、2 h出血量、分娩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收缩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泌乳素浓度增加(P<0.05),而助产、剖宫产例数及缩宫素使用例数明显较少(P<0.05),A2组VAS评分与PCA按压次数低于A1组,B1组低于与B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泌乳素浓度高于A1组,B1组高于B2组(P<0.05)。 结论 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和潜伏期镇痛效果更优,能够促进泌乳素分泌,同时可减少PCA按压次数,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优势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住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ERAS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ERAS组采用加速康复围术期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加速康复组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可更好地缩短住院时间(P<0.05)、降低住院费用(P<0.05),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措施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经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