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玲教授“阳虚生风”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斌  王玲玲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04-1606
王玲玲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主任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王教授在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体会,提出了“阳虚生风”的学说。“阳虚生风”的提出,为全面深入理解和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求真务实地进行中医临床科学研究、以及客观地发展中医学术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巴迎莹  徐艳玲 《光明中医》2011,26(4):630-632
通过哮病"夙根"与过敏体质的关系探讨哮病从过敏体质论治的机理并浅述过敏体质分型,从而将辨体质-辨病-辨证模式运用到临床哮病治疗中,拓展中医治疗哮病思路。哮病是中西医疑难病之一,其"夙根"至今未完全阐明,综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夙根"的内涵即是过敏体质。因此,对体质的调治是防治哮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探讨研究儿童过敏体质的症状和影响因素,针对分析其治疗护理对策。方法 查阅权威资料结合临床观察研究,以及与病人交流,医护人员的探讨。结论(1)过敏体质与遗传,饮食等因素导致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2)过敏体质的儿童及家人并不了解或关注引起过敏表现的根本原因,即过敏体质。(3)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利于彻底改善过敏性体质  相似文献   

4.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以持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为特点的慢性气流阻塞性肺病,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且迁延难愈。基于伏邪理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病机为伏邪藏内,外邪诱发。急性期表里同病,应驱除外因,并区分内因之伏风、伏痰、伏瘀、伏燥,分别治以祛风邪、涤伏痰、通血络、润肺燥;持续期余邪未清,正气未复,应清解余邪、扶助正气,治以顾护脾胃、补肾益精;缓解期正虚为主,应益气温阳、防止复发。根据临床不同阶段辨证施治,随证加味,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安效先分期论治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学术观点,总结他从风、热、痰、瘀、虚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经验,并分析典型医案。安效先强调在治疗时首先分期,其次抓住病机关键点进行论治,对缓解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文霞  闫永彬  马融 《中医杂志》2014,(12):1068-1070
从理论依据和临证方药两个方面探析儿童抽动症的脏腑分期论治法,即儿童抽动症初期为风邪犯肺,风气留恋,内外相招,治疗应从肺论治,兼顾肝脏;中期则引动肝风,病邪深入肝胆,治疗应从肝胆论治,兼顾心脏;后期病入心肾,缠绵不愈,病性由实转虚,治疗应从心肾论治,兼顾脾脏。此法可整体把握儿童抽动症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对指导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过敏体质是支气管哮喘产生及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国医大师洪广祥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口唇红艳如胭、舌质红暗是哮喘患者过敏体质的特征性表现;血分瘀热是哮喘过敏体质的病机特征;临证以丹赤紫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主,辨证加减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调脏腑推拿法结合健康宣教对儿童过敏体质状况的改善效果以及脾虚证与儿童过敏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就诊于小儿推拿门诊的过敏体质儿童7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通过健康宣教方式给予家长防治过敏的常规及膳食指导并要求记录饮食日志和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脏腑推拿法加以干预,3次/周,并同时指导家长用摩腹捏脊法进行家庭保健。2组均干预8周。于干预前后进行过敏体质和脾虚症状测评,计算积分值的变化,并对过敏体质和脾虚症状积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干预8周后2组过敏体质状况的积分值、脾虚症状积分值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过敏体质状况与脾虚症状积分值有显著相关性(r=0.710,P0.01)。结论:脾虚与儿童过敏体质状况密切相关,脾虚症状的改善有助于过敏体质状况的改善。健康宣教可改善儿童的脾虚和过敏体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脏腑推拿法可进一步改善儿童脾虚状态和过敏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共5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3月,纳入有关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地对按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提取数据和评价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936名阳虚失眠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OR=1.63,95%CI(1.08,2.46),P=0.0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ore,PSQI)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1.24,95%CI(-1.89,-0.59),P=0.000 2];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MDW=-3.48,95%CI(-5.40,-1.57,P=0.000 4];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OR=0.06,95%CI(0.01,0.25),P=0.000 2]。结论:中医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鉴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少,质量相对低下,故未来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咯血是肺癌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文章总结导师王祥麒教授从“阳虚失血”治疗肺癌咯血的临证经验。导师博览古代医家著述并结合个人临床观察,认为肺癌咯血的出现并非皆是火邪灼络、气虚不摄、瘀血阻滞所致,阳虚失血亦是常见病机之一。阳虚阴寒体质者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痰湿不得温化而易形成癥瘕积聚,甚则发展为癌瘤,而癌毒久羁人体,更加损阳耗气,所以肿瘤患者更易出现阳气虚衰的病机。导师临证时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四诊合参,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善于调和阴阳而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选方用药灵活变通。在温补阳气的同时,导师辅以补气、理气、活血化瘀、引火归原等法以增强止血作用,分别从“阳虚气易虚,气虚血不摄”“阳虚阴必走,阴走血不留”“阳虚则寒凝,寒凝血易瘀”“火不归原,虚火灼肺伤络”四个方面对阳虚型肺癌咯血的产生机制进行详细阐述。中医药治疗肺癌咯血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咯血症状,也有利于全身功能的恢复,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临证与研究,陈树泉认为阳虚痰凝是老年晚期肺癌的重要证型,从肺、脾、肾三脏出发,治疗上以温阳化痰散结为原则,攻补兼施,以温阳化痰散结药物为基础组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悦  尚莉丽 《陕西中医》2021,(3):350-35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迁延难治,中医证属“哮病”“哮喘”的范畴。本病发病的关键为正气虚弱,风、痰、瘀三毒伏于体内,互结成窠。因哮喘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等方面均与“伏毒”暴戾、暗耗、杂合、隐伏、缠绵的致病特性相合,现从“伏毒”学说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以息风止痉、祛毒平喘,慢性持续期治以消风化痰、清散余毒,缓解期治以扶正固本、防毒复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杨志敏教授从阳气升降相因论治阳虚头痛的经验.杨教授认为阳虚头痛的病机为阳虚寒凝,脑府失养.可从阳气的升降相因论治,在治疗上注重扶阳抑阴,运转枢机,引导气机升降,顾及阳气圆运动中气机的升降协调,用药上必须重视阳气的升发、沉降和中焦阳气枢转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曾华蓉  杨叔禹 《光明中医》2013,28(2):231-233
现代医家多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并以阴虚热淫作为其主要的病机特点。但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多在体检时被发现,此时尚未出现三多一少等阴虚热淫的典型表现,而常表现为肥胖或伴乏力、多汗、完谷不化、舌淡而脉沉细等症,人们逐渐认识到阳虚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但目前对阳虚导致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并无统一认识,结合临床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将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现代医学运用各种神经阻滞剂(神经抑制性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保守治疗或者神经外科治疗[1]。  相似文献   

1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是“体质可调论”的重要依据,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关联密切,维持免疫平衡有助于调整过敏体质的偏颇。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类新兴的免疫细胞,以多种角色参与过敏反应,在主导性、交互性、整体性、转化性方面均体现出改善“体质土壤”的思想。以ILC2s为切入点研究过敏体质的调治方案,有助于阐明“体质可调论”的生物学机制,丰富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依据和临证方药两方面系统探析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脏腑分期论治法,该病以五脏病变涉及肝而为发病核心,以病因为经,以脏腑为纬,结合脏腑分期论治,系统把握了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治思路。本病病机复杂,证型及主证多相兼夹或重叠,掌握分期,明辨脏腑,随证治之,可从系统高度把握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复杂的中医辨证论治,发展和创新了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诊疗体系,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病因多有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肾虚;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湿邪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根据湿邪在糖尿病肾病中不同的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期进行论治:早期湿热内生,宜化湿清热养阴;中期湿瘀阻络,宜利湿化瘀通络;晚期湿浊泛滥,宜降浊解毒扶正;末期湿毒内聚,宜降浊解毒扶正。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邪正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当根据各期证候特点进一步研究不同化湿药的应用指征、用量及用法,正本清源,动态观察,提升用药精准性,使化湿不伤阴,补虚不滞邪。  相似文献   

20.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不仅表现为个体差异性,而且具有群类趋同性,研究体质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而指导临床诊疗,对于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